第九回
關燈
小
中
大
草莽中英雄擇主朝廷上臣主荒淫
詞曰:
既是天生千裡駿,自有千金聘。
一任伯陽稀,如虎如龍,肯作驽骀認。
長嘶枥下無人問,醉眼模糊甚。
隻合擁佳人,誰識英雄能緻君堯舜。
話說齊寶卷被王咺之聳谀傳旨,削降百官,王咺之遂與梅蟲兒、茹法珍公報私仇,将不合于己者一應削逐其去,有一百餘員,内外人心搖動,各不相安不題。
卻說蕭衍坐鎮雍州刺史不多時,忽聞蕭鸾薨死,寶卷即位,雖受诏加封,他卻使人暗暗在建康打聽新君新政如何,用人如何,不半年間,早将寶卷的所作所為以及親用之人細細報來。
蕭衍聽了,心中十分躊躇。
一日,因對柳慶遠說道:“今上在東宮時,原無令譽美名,又且性猜量狹。
今總萬機,必恣其所欲,且所用之人,徐孝嗣才非柱石,聽人穿算;江祐怯而無斷,劉暄闇弱,蕭坦之忌刻淩人,将來必有一番大誅戮而始安。
茹法珍、梅蟲兒、王咺之蠱惑于内,逢君之惡,不久變生,将來奈何?”柳慶遠道:“未有荒淫而能治國,明公此論正合天意,但時尚未至耳。
況今六貴同朝,勢必相圖。
明公但當密修武備,招集骁勇,積聚糧草,待時而起,何憂大事不成也。
”蕭衍聽了大喜,于是招緻豪傑,傾心下士,凡有一材一藝者,俱量力而用之。
民間有疾苦者,必悉心慰濟。
一時四方響應,杖履而投者,紛紛不絕。
又差親信之人,到建康同夏裡接取郗夫人去了不題。
且說有二人,一姓曹名景宗字子震,一姓張名弘策字真簡。
這曹景宗的父親就是曹近野,後來見蕭順之生了蕭衍,知非常人,時常稱贊。
過了些時,不期夫人鮑氏亦自懷孕,到将産這曹景宗之夜,鮑氏正然腹痛昏悶之際,見一人乘雲,手中抱着一個小兒付與鮑氏道:“我将此子與你為兒,後來開國封侯其福不小。
”鮑氏便欣然接之。
醒來甚是驚喜,忽然一陣疼痛,産下一子,因将夢中之事細細說向曹近野,夫妻甚是歡喜,就叫他是雲兒。
後來大了,上學時取名景宗。
他甚聰明,面如粉裝玉琢,人人稱他為粉孩兒。
到了十二歲上,是書俱讀,且喜觀書史,每讀穰苴、樂毅傳,嘗掩卷歎息道:“大丈夫須當如是。
”他雖隻得十二歲,卻生得魁偉長大,膽勇過人,若村中有人厮鬧,他便走來解勸,隻用兩手一分,人俱跌倒。
人見他力氣大,便不敢動手,恐他要打抱不平。
忽一日鄉間五月初一,相傳是瘟司大王下凡,凡村中男婦俱到廟中賽神跳會,祈保平安。
又因新鑄了一個千斤重的銅鐘,這日要懸挂起來好撞。
許多人在那裡扛擡,可煞作怪,随你人多隻是扛擡他不起,這曹景宗曉得廟中這日熱鬧,便也走來觀看,忽見許多人打着号子扛擡這口銅鐘,隻是扛擡他不動。
他在人叢中見了,便一時性躁起來,忙将兩手将衆人一分,說道:“這銅鐘能有多少重,你們卻如此費力。
”這些衆人正扛擡不動,忽見他來說此大話,便停住了手,要說他幾句,卻又知他有些膂力,便要他說道:“這口鐘内空外薄,重是不多重,你若有本事擡得起放在殿上,我們情願将獻神的三牲祭禮請你何如?”曹景宗聽了笑道:“可是真的麼,不要哄我,拿了去又不請我。
”衆人道:“豈有此理,三牲現俱擺在神道面前,憑你去吃個醉飽。
” 曹景宗見說是真,便大踏步向前,左手撩衣,右手将鐘一推,推歪了,半邊離地一二寸,将右腳尖伸入挑着,仍将右手插入鐘下,抓緊鐘邊,往上一舉,便一直舉将起來,喝開衆人,飛走上殿,輕輕放在鐘架之下。
看得這些人俱驚得人人吐舌,道:“怎他小小年紀有這等大力,若明日大了起來,不知還是怎樣哩?”曹景宗将鐘放下,果見神道面前供桌上擺着許多禮物,雞鵝魚肉俱是熱氣騰騰的,滿心歡喜,他也不管神道不神道,競走上神座,坐在上面,用手将兩隻雞一盤肉一隻肥鵝一個大鯉魚亂撕亂扯,競往口内亂塞。
衆人見了俱驚驚喜喜,隻得将酒篩過來奉他。
他也不辭,便大碗價吃。
不一時,俱已吃完,立起身來拱拱手道:“多謝多謝,聒噪聒噪。
”便大踏步出廟去了。
因此會上這些人遍傳曹家小學生能舉千斤的銅鐘。
這曹景宗吃得醉醉飽飽,一直走到家中。
父母問他:“在那裡這一日?”曹景宗帶笑說道:“孩兒今日在會上燒香來。
”父母便不細問。
曹景宗到了夜間自去書房睡了,一覺醒來,隻覺得渾身發熱,頭疼眼漲起來,便昏昏沉沉,到了次日飯後尚未起身。
書童叫了數次,隻不答應,揭起帳子看了,便慌忙人内報知,曹近野與鮑氏二人聽了,一驚不小,來忙走來看視,叫了數聲:“親兒!“曹景宗隻将兩隻眼睛直視看,不能開口。
曹近野、鮑氏慌了,忙将他身摸去,隻見遍身如火炭的發熱。
一面着人去請醫生,一
一任伯陽稀,如虎如龍,肯作驽骀認。
長嘶枥下無人問,醉眼模糊甚。
隻合擁佳人,誰識英雄能緻君堯舜。
話說齊寶卷被王咺之聳谀傳旨,削降百官,王咺之遂與梅蟲兒、茹法珍公報私仇,将不合于己者一應削逐其去,有一百餘員,内外人心搖動,各不相安不題。
卻說蕭衍坐鎮雍州刺史不多時,忽聞蕭鸾薨死,寶卷即位,雖受诏加封,他卻使人暗暗在建康打聽新君新政如何,用人如何,不半年間,早将寶卷的所作所為以及親用之人細細報來。
蕭衍聽了,心中十分躊躇。
一日,因對柳慶遠說道:“今上在東宮時,原無令譽美名,又且性猜量狹。
今總萬機,必恣其所欲,且所用之人,徐孝嗣才非柱石,聽人穿算;江祐怯而無斷,劉暄闇弱,蕭坦之忌刻淩人,将來必有一番大誅戮而始安。
茹法珍、梅蟲兒、王咺之蠱惑于内,逢君之惡,不久變生,将來奈何?”柳慶遠道:“未有荒淫而能治國,明公此論正合天意,但時尚未至耳。
況今六貴同朝,勢必相圖。
明公但當密修武備,招集骁勇,積聚糧草,待時而起,何憂大事不成也。
”蕭衍聽了大喜,于是招緻豪傑,傾心下士,凡有一材一藝者,俱量力而用之。
民間有疾苦者,必悉心慰濟。
一時四方響應,杖履而投者,紛紛不絕。
又差親信之人,到建康同夏裡接取郗夫人去了不題。
且說有二人,一姓曹名景宗字子震,一姓張名弘策字真簡。
這曹景宗的父親就是曹近野,後來見蕭順之生了蕭衍,知非常人,時常稱贊。
過了些時,不期夫人鮑氏亦自懷孕,到将産這曹景宗之夜,鮑氏正然腹痛昏悶之際,見一人乘雲,手中抱着一個小兒付與鮑氏道:“我将此子與你為兒,後來開國封侯其福不小。
”鮑氏便欣然接之。
醒來甚是驚喜,忽然一陣疼痛,産下一子,因将夢中之事細細說向曹近野,夫妻甚是歡喜,就叫他是雲兒。
後來大了,上學時取名景宗。
他甚聰明,面如粉裝玉琢,人人稱他為粉孩兒。
到了十二歲上,是書俱讀,且喜觀書史,每讀穰苴、樂毅傳,嘗掩卷歎息道:“大丈夫須當如是。
”他雖隻得十二歲,卻生得魁偉長大,膽勇過人,若村中有人厮鬧,他便走來解勸,隻用兩手一分,人俱跌倒。
人見他力氣大,便不敢動手,恐他要打抱不平。
忽一日鄉間五月初一,相傳是瘟司大王下凡,凡村中男婦俱到廟中賽神跳會,祈保平安。
又因新鑄了一個千斤重的銅鐘,這日要懸挂起來好撞。
許多人在那裡扛擡,可煞作怪,随你人多隻是扛擡他不起,這曹景宗曉得廟中這日熱鬧,便也走來觀看,忽見許多人打着号子扛擡這口銅鐘,隻是扛擡他不動。
他在人叢中見了,便一時性躁起來,忙将兩手将衆人一分,說道:“這銅鐘能有多少重,你們卻如此費力。
”這些衆人正扛擡不動,忽見他來說此大話,便停住了手,要說他幾句,卻又知他有些膂力,便要他說道:“這口鐘内空外薄,重是不多重,你若有本事擡得起放在殿上,我們情願将獻神的三牲祭禮請你何如?”曹景宗聽了笑道:“可是真的麼,不要哄我,拿了去又不請我。
”衆人道:“豈有此理,三牲現俱擺在神道面前,憑你去吃個醉飽。
” 曹景宗見說是真,便大踏步向前,左手撩衣,右手将鐘一推,推歪了,半邊離地一二寸,将右腳尖伸入挑着,仍将右手插入鐘下,抓緊鐘邊,往上一舉,便一直舉将起來,喝開衆人,飛走上殿,輕輕放在鐘架之下。
看得這些人俱驚得人人吐舌,道:“怎他小小年紀有這等大力,若明日大了起來,不知還是怎樣哩?”曹景宗将鐘放下,果見神道面前供桌上擺着許多禮物,雞鵝魚肉俱是熱氣騰騰的,滿心歡喜,他也不管神道不神道,競走上神座,坐在上面,用手将兩隻雞一盤肉一隻肥鵝一個大鯉魚亂撕亂扯,競往口内亂塞。
衆人見了俱驚驚喜喜,隻得将酒篩過來奉他。
他也不辭,便大碗價吃。
不一時,俱已吃完,立起身來拱拱手道:“多謝多謝,聒噪聒噪。
”便大踏步出廟去了。
因此會上這些人遍傳曹家小學生能舉千斤的銅鐘。
這曹景宗吃得醉醉飽飽,一直走到家中。
父母問他:“在那裡這一日?”曹景宗帶笑說道:“孩兒今日在會上燒香來。
”父母便不細問。
曹景宗到了夜間自去書房睡了,一覺醒來,隻覺得渾身發熱,頭疼眼漲起來,便昏昏沉沉,到了次日飯後尚未起身。
書童叫了數次,隻不答應,揭起帳子看了,便慌忙人内報知,曹近野與鮑氏二人聽了,一驚不小,來忙走來看視,叫了數聲:“親兒!“曹景宗隻将兩隻眼睛直視看,不能開口。
曹近野、鮑氏慌了,忙将他身摸去,隻見遍身如火炭的發熱。
一面着人去請醫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