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回
關燈
小
中
大
天日,心中大喜,竟往前走。
走不得半裡,隻見前面一所大石屋,心下想道:“原來洞中還有人家。
”遂一徑走到石屋門前,隻見毛團團的一個老猿猴蹲在當門守護,看見柳慶遠走到,就象認得的一般,竟歡歡喜喜走到旁邊,讓他進去。
柳慶遠才走進門楹,忽擡頭一看,早看見二門扁額上橫寫着七個大字,忙定睛一看,卻是“柳慶遠有緣到此”。
他突然看見,心下吃了一驚,暗想道:“這又奇了,我今日是偶然到此,為何早有人先寫了我的名字在此,裡面定有異人。
”因又走進了二門,左右觀看,卻靜悄悄并無一人,心下便一時着起忙來,道:“此地非仙即怪,不如回去罷。
”遂要轉身退去,隻見那老猿依舊蹲在當門,忽口吐人言,道:“你既有緣到此,福分不小,若空空回去,豈不當面錯過。
”柳慶遠忽聽見老猿說起話來,又吃了一驚,然身已到此,無可奈何,隻得大着膽問老猿道:“我不出去豈不餓死?”老猿道:“不要慌,餓不死,餓不死。
”柳慶遠道:“一間空屋又沒個人,你留我在此有何益處?”老猿道:“不要忙,有益有益。
”柳慶遠道:“若要有益,除非遇了仙人,到不如做個人情,放我去罷。
”老猿道:“你的事未完,自去不得,就要去,也沒處去。
我在此說話,誤了你正事,我且讓你。
”說罷,忽然不見。
柳慶遠不見了老猿,也不追尋,忙回原路,隻見周圍都是石壁,竟沒有路可出。
柳慶遠驚慌了半晌,隻得回身忙走入石室中,隻有石床石凳石鍋石竈,并不見别有他物,心下十分慌張,忙又走到西廊下去看,忽看見周圍石壁的石上都镌着鳥迹篆文,及細細看去,卻一字也看不出。
竟不知是什麼名義,遂一直看去。
隻看到末後一行楷書,方認得是“擊石可炊,煮石可餐”八字。
因想道:“此八字之義,分明是叫我擊石取火,煮石頭吃了,擊石取火這是常理,煮石之事卻甚荒唐。
”躊蹰了半晌,沒法奈何,隻得依他在石中取出火來,尋了兩個石子,取些亂草,煮将起來。
可煞是作怪,不一時果然煮得稀爛。
取而食之,隻覺美味香甜,精神抖爽,快活不過。
因又走到壁間,再将那篆文鳥迹看去,便明明白白,俱是些兵機戰策,天文地理,布陣行兵之法,他方驚驚喜喜,一面記誦,一面參解,也不覺饑餓。
一日一夜工夫。
便都記得透熟。
忽見老猿走來,說道:“先生天書已熟,可以出輔賢君矣。
隻不可洩漏人間,以違天意。
謹記謹記。
”柳慶遠遂當天拜謝,發誓不敢出言,那老猿方才引了柳慶遠灣灣曲曲依舊從石縫中走了出來。
老猿因說道:“先生請了,候你功成之日再會罷。
”倏忽不見。
柳慶遠再回頭看那洞門時,依舊止留一縫,那裡還擠得進去。
柳慶遠看見這些奇異,不勝感激這老猿誘引之情,遂跪在小洞口,拜了四拜,又向天拜了四拜。
然後悄悄走回家中。
卞氏見他回來,便埋怨道:“你說閑步步就回,如何就去了一月,今日才來?”柳慶遠聽了着驚道:“我隻去得一日一夜,怎說一月?”愈見仙家之妙。
因将進洞中遇老猿熟讀天書,将來功名富貴有分之事,細钿說了一遍。
卞氏聽了,也不勝歡喜。
柳慶遠自此之後,天文地理說劍談兵無不精妙。
他俱不露,隻借星蔔談人禍福,一發如神,生意十分興頭,積蓄了許多銀子,竟寬裕起來。
過不多時,看見上天垂象,當有改革,因望見建康有天子氣,又見九嚯失垣,他已看得分明,知齊梁氣運有一番殺戮,而後成功。
英雄用世,正在此時,遂将妻子移居到太清山下,厚置田宅,又尋了一個老仆,料理停當,方對卞氏說道:“我已學成經濟,可以輔助賢主,定幹一番事業。
你在家中須要苦心看管子女,不必懸念。
功成之日,再得相聚。
”卞氏一一應承,柳慶遠方才别了出門,一路望建康而來。
正是: 欲求富貴須離别,要立功名敢戀家? 不是夫妻相激勵,安能五馬七香車。
柳慶遠别了妻子,一路行來,便留心物色英雄。
一日,行到巴山地方,忽見一股喜氣沖天,知是異人不遠,遂将行囊歇在店中,日日在外閑行察訪,一連訪了數日,并不見有甚奇異之人。
欲要棄此而去,又恐前面錯過。
因想道:“這股氣定非無因而起,我才出門,若是此氣看不準,後日如何去論天下事,須得安心尋訪。
”忽一日閑行,因走到一村中,隻見兩個大漢子在果園中空地上比較斧槊,柳慶遠便将身閃在旁邊偷看,看見二人比較到妙處,不覺大聲喝采道:“好武藝呀!”那二人聽見,遂停了斧槊,忙問道:“何人在此取笑我們?”忽看見是個儒雅之人,便改口道:“原來是一位先生,俺們粗人,武事自不入眼。
”柳慶遠就接說道:“小生望氣而來,要覓英雄,不期卻在此處。
失聲驚動,勿怪。
但二位既具此英勇,何不去斬将搴旗,覓取封侯,卻埋沒于此,殊為可惜。
”二人見他出言聳聽,句句合着他二人心事,王茂遂連忙說道:“有話請教,便到小弟舍下細說。
” 柳慶遠見他二人相留,他也不辭,同到王茂家中。
隻因這一說有分教:同心助主成王業,合意開邊立大功。
不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走不得半裡,隻見前面一所大石屋,心下想道:“原來洞中還有人家。
”遂一徑走到石屋門前,隻見毛團團的一個老猿猴蹲在當門守護,看見柳慶遠走到,就象認得的一般,竟歡歡喜喜走到旁邊,讓他進去。
柳慶遠才走進門楹,忽擡頭一看,早看見二門扁額上橫寫着七個大字,忙定睛一看,卻是“柳慶遠有緣到此”。
他突然看見,心下吃了一驚,暗想道:“這又奇了,我今日是偶然到此,為何早有人先寫了我的名字在此,裡面定有異人。
”因又走進了二門,左右觀看,卻靜悄悄并無一人,心下便一時着起忙來,道:“此地非仙即怪,不如回去罷。
”遂要轉身退去,隻見那老猿依舊蹲在當門,忽口吐人言,道:“你既有緣到此,福分不小,若空空回去,豈不當面錯過。
”柳慶遠忽聽見老猿說起話來,又吃了一驚,然身已到此,無可奈何,隻得大着膽問老猿道:“我不出去豈不餓死?”老猿道:“不要慌,餓不死,餓不死。
”柳慶遠道:“一間空屋又沒個人,你留我在此有何益處?”老猿道:“不要忙,有益有益。
”柳慶遠道:“若要有益,除非遇了仙人,到不如做個人情,放我去罷。
”老猿道:“你的事未完,自去不得,就要去,也沒處去。
我在此說話,誤了你正事,我且讓你。
”說罷,忽然不見。
柳慶遠不見了老猿,也不追尋,忙回原路,隻見周圍都是石壁,竟沒有路可出。
柳慶遠驚慌了半晌,隻得回身忙走入石室中,隻有石床石凳石鍋石竈,并不見别有他物,心下十分慌張,忙又走到西廊下去看,忽看見周圍石壁的石上都镌着鳥迹篆文,及細細看去,卻一字也看不出。
竟不知是什麼名義,遂一直看去。
隻看到末後一行楷書,方認得是“擊石可炊,煮石可餐”八字。
因想道:“此八字之義,分明是叫我擊石取火,煮石頭吃了,擊石取火這是常理,煮石之事卻甚荒唐。
”躊蹰了半晌,沒法奈何,隻得依他在石中取出火來,尋了兩個石子,取些亂草,煮将起來。
可煞是作怪,不一時果然煮得稀爛。
取而食之,隻覺美味香甜,精神抖爽,快活不過。
因又走到壁間,再将那篆文鳥迹看去,便明明白白,俱是些兵機戰策,天文地理,布陣行兵之法,他方驚驚喜喜,一面記誦,一面參解,也不覺饑餓。
一日一夜工夫。
便都記得透熟。
忽見老猿走來,說道:“先生天書已熟,可以出輔賢君矣。
隻不可洩漏人間,以違天意。
謹記謹記。
”柳慶遠遂當天拜謝,發誓不敢出言,那老猿方才引了柳慶遠灣灣曲曲依舊從石縫中走了出來。
老猿因說道:“先生請了,候你功成之日再會罷。
”倏忽不見。
柳慶遠再回頭看那洞門時,依舊止留一縫,那裡還擠得進去。
柳慶遠看見這些奇異,不勝感激這老猿誘引之情,遂跪在小洞口,拜了四拜,又向天拜了四拜。
然後悄悄走回家中。
卞氏見他回來,便埋怨道:“你說閑步步就回,如何就去了一月,今日才來?”柳慶遠聽了着驚道:“我隻去得一日一夜,怎說一月?”愈見仙家之妙。
因将進洞中遇老猿熟讀天書,将來功名富貴有分之事,細钿說了一遍。
卞氏聽了,也不勝歡喜。
柳慶遠自此之後,天文地理說劍談兵無不精妙。
他俱不露,隻借星蔔談人禍福,一發如神,生意十分興頭,積蓄了許多銀子,竟寬裕起來。
過不多時,看見上天垂象,當有改革,因望見建康有天子氣,又見九嚯失垣,他已看得分明,知齊梁氣運有一番殺戮,而後成功。
英雄用世,正在此時,遂将妻子移居到太清山下,厚置田宅,又尋了一個老仆,料理停當,方對卞氏說道:“我已學成經濟,可以輔助賢主,定幹一番事業。
你在家中須要苦心看管子女,不必懸念。
功成之日,再得相聚。
”卞氏一一應承,柳慶遠方才别了出門,一路望建康而來。
正是: 欲求富貴須離别,要立功名敢戀家? 不是夫妻相激勵,安能五馬七香車。
柳慶遠别了妻子,一路行來,便留心物色英雄。
一日,行到巴山地方,忽見一股喜氣沖天,知是異人不遠,遂将行囊歇在店中,日日在外閑行察訪,一連訪了數日,并不見有甚奇異之人。
欲要棄此而去,又恐前面錯過。
因想道:“這股氣定非無因而起,我才出門,若是此氣看不準,後日如何去論天下事,須得安心尋訪。
”忽一日閑行,因走到一村中,隻見兩個大漢子在果園中空地上比較斧槊,柳慶遠便将身閃在旁邊偷看,看見二人比較到妙處,不覺大聲喝采道:“好武藝呀!”那二人聽見,遂停了斧槊,忙問道:“何人在此取笑我們?”忽看見是個儒雅之人,便改口道:“原來是一位先生,俺們粗人,武事自不入眼。
”柳慶遠就接說道:“小生望氣而來,要覓英雄,不期卻在此處。
失聲驚動,勿怪。
但二位既具此英勇,何不去斬将搴旗,覓取封侯,卻埋沒于此,殊為可惜。
”二人見他出言聳聽,句句合着他二人心事,王茂遂連忙說道:“有話請教,便到小弟舍下細說。
” 柳慶遠見他二人相留,他也不辭,同到王茂家中。
隻因這一說有分教:同心助主成王業,合意開邊立大功。
不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