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遊向黎明

關燈
事故或者飛機晚點發生。

    有的時候,我自己也驚訝自己有如此的力量。

    &rdquo &ldquo也許這就如同園丁那永遠不能停息的勞作,使土地有一天能迎接森林的到來。

    &rdquo 他又想到飛行員: &ldquo我把他從恐懼中拉了出來。

    我要攻克的并不是他本身,而是人在面對未知情況時,那種不由自主的抵制情緒。

    而正是這種抵制,讓行動停止前進。

    如果我傾聽他,同情他,他就真的以為自己是在某個神秘的國度經過了一場曆險。

    而他所恐懼的,正是這種神秘與不可知。

    人隻有在走下了那口陰暗的井,發現裡面什麼都沒有,再重新爬上地面的時候,才能擺脫神秘帶給他的恐懼。

    而這位飛行員,隻有在走入最深厚隐秘的夜色以後,才能看清楚那未知中隐藏的一切。

    &rdquo 盡管如此,在這場鬥争中卻産生了一種無聲的友誼,将裡維埃和他的飛行員們維系在一起。

    他們都有着一樣的欲望,就是取得勝利。

    裡維埃還記得他是如何投身到這場夜間飛行的戰鬥中來的。

     對于航空業來說,民航開發夜間航班就如同投身一片未開墾的叢林一般,讓所有人懼怕。

    将一架飛機送往高空,以兩百公裡的時速面對着風暴、大霧和其他黑夜所帶來的問題,對于軍用機來說并不是什麼稀奇的事情。

    而對像裡維埃他們這樣的民航公司,沒有夜間航班也就意味着效率與速度的大幅降低。

    如同他所說的:&ldquo這一切對于我們來說,都事關生死。

    因為每個夜晚,與火車和輪船相比,我們都在喪失白天赢來的優勢。

    &rdquo 裡維埃曾經無比厭倦地聽取那些數據,保險問題,還有所謂的&ldquo輿論壓力&rdquo。

    &ldquo輿論,是我們完全可以左右的東西!這所有的讨論都是在浪費時間!所有付出的代價總有一天會得到回報。

    人活着就是為了不斷創造,這是永遠無法抵擋的趨勢。

    &rdquo裡維埃當時既不知道商業航線何時會開發夜間航班,也不知道具體該如何開發。

    但是他知道,這一天遲早會來臨。

     他記得自己坐在綠色的地毯前,手托着下巴,傾聽着一個又一個的反對意見。

    所有的這些反對聲音對他來說,都是徒勞的。

    他感覺到自己體内積聚的力量,&ldquo我的理由比所有這些都更有力,我一定會赢。

    &rdquo當大家問他,究竟他有什麼完美解決方案,來排除所有這一切的危險。

    他回答道:&ldquo隻有經驗才能讓人總結出規律,任何的規律都不可能出現在試驗以前。

    &rdquo 經過了長達一年的鬥争以後,裡維埃終于赢得了這場戰鬥。

    有的人說,他的勝利是因為他的&ldquo信仰&rdquo。

    其他人說,那是因為&ldquo他的堅定,和他像熊一般強有力的腳步&rdquo。

    而對他自己來說,他勝利的原因要簡單得多,因為他選的這條路不過是趨勢所在。

     剛開始的時候,他們對夜間航班采取百分之百的謹慎态度。

    飛機隻在太陽升起前一個小時出發,太陽下山一小時後降落。

    隻有當裡維埃認為他已經有了充分的經驗以後,他才敢讓飛行員們投入深夜的旅行中去。

    如今,大家對這個決定充滿了懷疑,他幾乎是一個人在繼續鬥争着。

     裡維埃拿起電話,想知道所有夜間航班的最新情況。

     第十二節 此時飛往巴塔哥尼亞的飛機正身陷風暴中。

    法比安放棄了企圖繞過風暴的嘗試。

    依據他的判斷,這場風暴的區域非常寬廣。

    因為他能夠看見閃電一直延伸到内陸,并且照亮那如圍牆般厚重的雲層。

    他企圖飛到雲層上方。

    如果情況沒有好轉,那就必須往回飛了。

     他讀着儀表上顯示出的他們的海拔高度:五千五百英尺。

    他用手心壓着駕駛盤,準備往下降。

    引擎劇烈地震動起來,飛機也跟着一起抖動。

    法比安糾正着飛機下降的角度。

    手上的地圖告訴他,下面的丘陵高度為五百米。

    為了安全起見,他讓飛機盤旋在七百米處。

     這個時候将飛機下降到這個高度,就好像是在賭場賭博一樣。

     一股巨大的氣流令飛機繼續下沉。

    法比安這個時候幻想着飛機掉頭,重新飛回那片布滿星星的天空。

    可是,飛機一度也不傾斜地繼續往前飛。

     法比安計算着自己可能從這場風暴裡飛出去的可能性。

    這很有可能是一場區域性的風暴,因為下一個停靠站特雷利烏,從他們獲得的消息來看,隻有四分之三的天空有雲層。

    所以,他們其實隻需要在這片昏天黑地中飛二十分鐘,也許就可以重見光明了。

    然而飛行員非常擔憂。

    他把身體往左彎下來,企圖看清楚在這一片昏黑中,那隐約的亮光究竟是什麼。

    然而雲層稍稍一變,黑影略微又重了一些,或許是因為他的眼睛有些疲勞了,那些亮光立即消失了。

     他把通信員遞給他的一張紙條折起來。

    裡面寫着:&ldquo我們現在在哪兒?&rdquo 他倒是也很想知道自己現在處在什麼地方。

    他回答道:&ldquo我不知道。

    從指南針上顯示的來看,我們正在穿過一個風暴區。

    &rdquo 他再次彎下身體。

    排氣管噴出的火焰懸挂在引擎上,好像一束焰火,阻擋着他的視線。

    它如此蒼白,在月光的照耀下,好像被熄滅了一般。

    然而在這一片虛無中,這束蒼白卻将人的視線緊緊地抓牢。

    他凝視着這團被風吹得濃密地交織在一起的火花,像是火炬上跳躍的火舌。

     法比安每半分鐘都要重新核實一遍陀螺儀和指南針上的數據。

    他不敢再打開那些微弱的紅色照明燈,因為它們每次都讓他感到眩暈。

    所有以鐳數據為計量的儀器,此刻都無比清晰地呈現在他面前。

    被所有這些指針、數據圍繞着的飛行員,感覺到的其實是一種充滿了錯覺的安全感,就像一艘正在被水慢慢侵蝕的輪船。

    黑夜正席卷着岩石與暗礁,帶着一種緻命的力量,向飛機沖撞而來。

     &ldquo我們到底是在哪裡?&rdquo通信員向他重複着這個問題。

     法比安重新把身體彎向左側,再次審視着前方的天空。

    他不知道這場恐怖的戰鬥将持續多久。

    他甚至開始懷疑,自己能不能從這片黑暗中解脫出來。

    他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這張髒兮兮的被捏皺了的小紙條上:&ldquo特雷利烏:四分之三的天空有雲層,風向朝西,微弱。

    &rdquo如果特雷利烏的天空四分之三有雲,也許地面能從那雲層的縫隙中發現他們飛機的亮光。

    除非&hellip&hellip 遠處蒼白的光線鼓勵着他繼續往那個方向前行。

    然而,他對局勢仍然充滿了不确定。

    他潦草地在紙上寫下一句話,遞給通信員:&ldquo我不知道能不能穿過前方,請告知後方天氣是否仍然晴朗。

    &rdquo 答案是否定的:&ldquo裡瓦達維亞海軍準将城報告:往後方退不可能,有風暴。

    &rdquo 他開始猜測,來自安第斯山脈的這場風暴,已經改變方向朝海上襲來了。

    在它抵達城市以前,飓風一定會先将地面包圍。

     &ldquo請詢問聖·安托尼的天氣狀況。

    &rdquo &ldquo聖·安托尼回答:&lsquo這裡開始刮風,西部有風暴。

    天空百分之百被雲層遮蓋。

    &rsquo聖·安托尼因為無線電幹擾,接受信号非常差,我這裡信号也不好。

    我估計用不了多久,我們得重新裝上天線。

    您準備往回飛嗎?您具體有什麼打算?&rdquo &ldquo讓我安靜會兒!請詢問布蘭卡港的天氣。

    &rdquo &ldquo布蘭卡港的回答是:&lsquo預計二十分鐘以後将會有強烈風暴。

    &rsquo&rdquo &ldquo特雷利烏呢?&rdquo &ldquo特雷利烏有熱帶氣旋,夾雜暴雨。

    &rdquo &ldquo向布宜諾斯艾利斯報告以下消息:&lsquo我們四面的通路都被切斷,風暴在一千公裡的範圍内發展,前方什麼也看不見。

    我們該怎麼辦?&rsqu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