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飛機
關燈
小
中
大
單純的物質上的鬥争所取得的進步,并不能解決人生存本身要面對的終極問題。機器也好,飛機也好,都隻是一種工具,如同農民耕種時使用的犁。
紀堯姆,當你日夜監控着氣壓表,試圖通過陀螺儀找尋到空中的平衡,分秒傾聽着引擎的呼吸,肩頭被重達十五噸的金屬壓迫着時,你所經曆的,其實是人類面對的某些終極與永恒的問題。也就是在那一刻,你擁有了與山裡人一樣的高貴氣質。和一個詩人一樣,你懂得欣賞黎明到來時的非凡魅力。在黑暗腐敗的夜色中,你如此熱切地渴望這束蒼白的光線,能将東方暗沉的大地點亮。這奇迹般的噴泉,曾經多少次在你面前緩慢而悠閑地傾瀉噴灑,拯救了你即将死去的身體與心靈。
你雖然掌握着飛機所有的技術操作,但這并沒有把你變成一個單純的技術員。我常常覺得,那些對技術發展之所以會心存恐懼的人,是因為他們混淆了目的與手段的區别。單純的物質上的鬥争所取得的進步,并不能解決人生存本身要面對的終極問題。機器也好,飛機也好,都隻是一種工具,如同農民耕種時使用的犁。
如果人們以為機器的發展正在損壞着人本身,也許那是因為,在面對如此迅速地改變我們生活方式的技術革新面前,我們喪失了客觀審視這一切所必須具備的相對性。這一百年的技術發展,與人類一萬年的漫長曆史相比較,不過是滄海一粟。我們才剛剛栖身在這片風景中,我們選擇要住下來的房子,甚至都還沒有完全建造完畢。我們周圍的一切都在迅速地改變着,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工作的條件,生活的習慣。即使是人内心最隐秘的那個角落,也同樣在經曆着猛烈的沖撞。分别、離散、距離、相聚,所有的這些詞彙仍然保留着它們最初的面目,隻是它們所包含的意義,卻已經不同于往昔了。我們依然固執地使用昔日的詞彙與語言,來解釋闡述今天的世界。過去似乎總是顯得更美好,因為它所講述的涵蓋的一切,都是我們早已熟悉了的語境。
每一次技術的進步,都将我們推向自己所熟悉的環境以外。我們好像不停地在遷徙着的民族,始終都還未建立起屬于自己的祖國。
我們如同那些蠻族部落,被嶄新的玩具吸引着,癡迷着。一程又一程的空中飛行,除了追求一次比一次高,一次比一次快的紀錄,再沒有其他的意義。我們似乎是忘記了,究竟為了什麼讓飛機翺翔在天空中。飛行本身這個行動,暫時地取代了它最初的目的。如同出征打仗的将軍,他們唯一的目的,就是占領那片土地。士兵們鄙視被他們征服的人民,可是這場侵略的最終目的,不正是建立與統治一個新的國度?在一切的技術進步中,我們用人力搭建鐵路,創造工廠,挖掘石油。我們是否有些忘記了,這所有的建設,最初都是為了服務于人?這場戰鬥中,我們不知不覺地,采用了與士兵們同樣的邏輯。隻是,在奪取了土地以後,現在到了建立與管理這個國度的時候了。我們要把這座沒有身份的房屋,交還給那些活着的人。真理對于某些人來說,矗立在不斷地開墾、建造、占領中。而對于另一些人來說,它隐藏在停留與栖息中。
我們的房子也許會慢慢地,被建造得越來越人性化。機器的角色,則會随着它自身的不斷完善,而變得越來越模糊。人類所做的所有工業化的努力,各種計算,徹夜地審視着圖紙,似乎都是為了尋找到一種簡單明了的符号。好像幾代人不斷地實驗與尋找的,隻是讓穹隆、船頭和機身,用一種最簡單純粹的,形似胸脯或肩膀的線條在圖紙上呈現出來。工程師、繪圖員、統計員們的工作,似乎就是為了讓所有的銜接處都變得更為流暢,讓機翼再沒有與機身脫離的可能性。精美自然的外表,所有的細節好像一首詩歌一般,生動地組合在一起,成為研究與計算的終極目标。當圖紙上再沒有任何細節可以删除時,就是抵達完美這一境界了。機器在其進化中,隻會顯出越來越簡單的面孔。
當科學創造的發明性探索性不再被人們注意時,也就是它達到頂峰的那一刻。機械器材其&ldquo機械&rdquo的外表正在逐漸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它光滑如鵝卵石般的外貌。在使用它的時候,你甚至都忽略了它的存在。
不久以前,人們還習慣于同構造複雜的工廠打交道。而今天,我們幾乎已經忘記了某一個引擎此時正在運轉着。它終于完成了它的使命,就是像心髒一樣的跳動。而你我,早已對自己的心髒習以為常,不再關注于它的搏動了。當注意力不再集中在工具本身時,它便通過工具,讓我們同園丁、航海家和詩人所共有的某種氣質相聚相彙。
飛行員将從水面躍起,進入天水相連處。當引擎轉動,發出銅鑼似的巨響時,他能通過被震動的腰間,感覺到自己的工作即将開始。他感覺到飛機在水上一秒一秒地在積聚着速度。他感覺到十五噸重的機身正準備着,沖上天空。飛行員把雙手壓在方向盤上,一種來自上天的力量在他手心裡滋長着。當這股力量成熟時,他靈巧地移動着雙手,于是飛行員将飛機與水面分離,滑進了蔚藍的天空中。
紀堯姆,當你日夜監控着氣壓表,試圖通過陀螺儀找尋到空中的平衡,分秒傾聽着引擎的呼吸,肩頭被重達十五噸的金屬壓迫着時,你所經曆的,其實是人類面對的某些終極與永恒的問題。也就是在那一刻,你擁有了與山裡人一樣的高貴氣質。和一個詩人一樣,你懂得欣賞黎明到來時的非凡魅力。在黑暗腐敗的夜色中,你如此熱切地渴望這束蒼白的光線,能将東方暗沉的大地點亮。這奇迹般的噴泉,曾經多少次在你面前緩慢而悠閑地傾瀉噴灑,拯救了你即将死去的身體與心靈。
你雖然掌握着飛機所有的技術操作,但這并沒有把你變成一個單純的技術員。我常常覺得,那些對技術發展之所以會心存恐懼的人,是因為他們混淆了目的與手段的區别。單純的物質上的鬥争所取得的進步,并不能解決人生存本身要面對的終極問題。機器也好,飛機也好,都隻是一種工具,如同農民耕種時使用的犁。
如果人們以為機器的發展正在損壞着人本身,也許那是因為,在面對如此迅速地改變我們生活方式的技術革新面前,我們喪失了客觀審視這一切所必須具備的相對性。這一百年的技術發展,與人類一萬年的漫長曆史相比較,不過是滄海一粟。我們才剛剛栖身在這片風景中,我們選擇要住下來的房子,甚至都還沒有完全建造完畢。我們周圍的一切都在迅速地改變着,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工作的條件,生活的習慣。即使是人内心最隐秘的那個角落,也同樣在經曆着猛烈的沖撞。分别、離散、距離、相聚,所有的這些詞彙仍然保留着它們最初的面目,隻是它們所包含的意義,卻已經不同于往昔了。我們依然固執地使用昔日的詞彙與語言,來解釋闡述今天的世界。過去似乎總是顯得更美好,因為它所講述的涵蓋的一切,都是我們早已熟悉了的語境。
每一次技術的進步,都将我們推向自己所熟悉的環境以外。我們好像不停地在遷徙着的民族,始終都還未建立起屬于自己的祖國。
我們如同那些蠻族部落,被嶄新的玩具吸引着,癡迷着。一程又一程的空中飛行,除了追求一次比一次高,一次比一次快的紀錄,再沒有其他的意義。我們似乎是忘記了,究竟為了什麼讓飛機翺翔在天空中。飛行本身這個行動,暫時地取代了它最初的目的。如同出征打仗的将軍,他們唯一的目的,就是占領那片土地。士兵們鄙視被他們征服的人民,可是這場侵略的最終目的,不正是建立與統治一個新的國度?在一切的技術進步中,我們用人力搭建鐵路,創造工廠,挖掘石油。我們是否有些忘記了,這所有的建設,最初都是為了服務于人?這場戰鬥中,我們不知不覺地,采用了與士兵們同樣的邏輯。隻是,在奪取了土地以後,現在到了建立與管理這個國度的時候了。我們要把這座沒有身份的房屋,交還給那些活着的人。真理對于某些人來說,矗立在不斷地開墾、建造、占領中。而對于另一些人來說,它隐藏在停留與栖息中。
我們的房子也許會慢慢地,被建造得越來越人性化。機器的角色,則會随着它自身的不斷完善,而變得越來越模糊。人類所做的所有工業化的努力,各種計算,徹夜地審視着圖紙,似乎都是為了尋找到一種簡單明了的符号。好像幾代人不斷地實驗與尋找的,隻是讓穹隆、船頭和機身,用一種最簡單純粹的,形似胸脯或肩膀的線條在圖紙上呈現出來。工程師、繪圖員、統計員們的工作,似乎就是為了讓所有的銜接處都變得更為流暢,讓機翼再沒有與機身脫離的可能性。精美自然的外表,所有的細節好像一首詩歌一般,生動地組合在一起,成為研究與計算的終極目标。當圖紙上再沒有任何細節可以删除時,就是抵達完美這一境界了。機器在其進化中,隻會顯出越來越簡單的面孔。
當科學創造的發明性探索性不再被人們注意時,也就是它達到頂峰的那一刻。機械器材其&ldquo機械&rdquo的外表正在逐漸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它光滑如鵝卵石般的外貌。在使用它的時候,你甚至都忽略了它的存在。
不久以前,人們還習慣于同構造複雜的工廠打交道。而今天,我們幾乎已經忘記了某一個引擎此時正在運轉着。它終于完成了它的使命,就是像心髒一樣的跳動。而你我,早已對自己的心髒習以為常,不再關注于它的搏動了。當注意力不再集中在工具本身時,它便通過工具,讓我們同園丁、航海家和詩人所共有的某種氣質相聚相彙。
飛行員将從水面躍起,進入天水相連處。當引擎轉動,發出銅鑼似的巨響時,他能通過被震動的腰間,感覺到自己的工作即将開始。他感覺到飛機在水上一秒一秒地在積聚着速度。他感覺到十五噸重的機身正準備着,沖上天空。飛行員把雙手壓在方向盤上,一種來自上天的力量在他手心裡滋長着。當這股力量成熟時,他靈巧地移動着雙手,于是飛行員将飛機與水面分離,滑進了蔚藍的天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