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十六箋牍類

關燈
,弟自能辦,不須囑也。

    已向董思白、黃慎軒諸公乞堂額庵名矣。

     又中郎有書來,雲已解官。

    初謂其不耐煩苦,不知其一病六月,幾不起也。

    前訊之吳中人雲:「此令近年來未有,惟飲吳中一口水耳。

    」又聞其發摘如神,衙門宿蠹,為之一清。

    其人非習為谀者,且衆口一詞。

    方為之喜,而乃病耶?豈劇縣多事,為民勞心,至于病耶?亦其心和而骨傲,不堪折腰之苦,遂發病耶?既病矣,自宜解官,豈容以七尺殉一官也。

    其去以養詹姑為辭,聞吳氏千百人,皆聚神廟中,願各捐十年之壽,延詹姑一日,以留仁父母。

    醮事忏儀,所在佛宮道院,無不然者。

    吾聞之,又為之喜,功名升沈何足論,若真能有益于百姓,即是大功德、大行願也。

    然中郎年少,豈容歸隐?将來到京,補一廣文,積三四年,可至部屬。

    其清望甚重,與他量移者異。

    弟可将此意達之大人,莫令其憂也。

     雲中老子念吾弟甚,每書來未常不及弟。

    卓吾亦有書來,訊弟動定。

    又邑中人雲:弟日來常攜酒人數十輩,大醉江上,所到市肆鼎沸。

    以弟之才,久不得意,其磊塊不平之氣,固宜有此。

    然吾弟終必達,尚當靜養以待時,不可便謂一發不中,遂息機也。

    信陵知終不可用,故以酒色送其餘年。

    陳思王絕自試之路,始作平樂之遊耳。

    弟事業無涯,其路未塞。

    為朱紫陽亦大破碎,即陳同甫亦太粗豪。

    陳同甫度橋,馬次且,即下馬拔劍斬其首,辛稼軒見而奇之。

    奇則奇矣,馬有何知,而遂殘其命。

    此視王藍田之蹂雞子,更甚矣。

    少年遭禍,晚得一第,數月遂至不享,此亦可以戒矣。

    然吾弟恺悌仁厚,甯複有此。

    聞邑中少年多惡習,不可不誘引之也。

    昨又聞吾弟作敦仁會,率諸友講學,甚善,甚善!場事将近,且作時義。

    吾歸隐之志已切,得弟中隽,即拂衣之行決矣。

    聞侄子甚清令,白家阿龜當從汝乞之。

     前兩三月遊上方諸山,往與弟坐杜莊竹園,閱<名山記>,有所謂石經洞者,悉得于杖履之下。

    弟今秋來,當一一舉似,且同弟覓再遊也。

    所寄大人書甚略,大人如不厭煩,弟可将此書從頭讀一遍,即可以悉吾近況與後日行徑也。

    紙盡不更作,有便勤寄八行,望之! 又 中郎昔忙今閑,我昔閑今忙。

    人生苦樂乘除,大抵如此。

    十年作太倉雀鼠,今得報效,少忏素餐罪過,不敢厭勞怨苦也。

    但年近四十,日起先雞,玄鬓化白,面紋漸多,異日相對,竟是一龍鐘老翁矣。

    韓退之雲:「居閑食不足,從官力難任。

    兩事皆害性,一生長苦心。

    」去住之難,從古歎之,可奈之何! ○答陶石篑 <覽鏡>諸作,絕似元、白。

    <五洩>六詠,非坡老不能為也。

    懷弟諸篇俱佳,七言尤勝,「總為兒女謀身易,示有威儀與俗同」,新鮮矯警,又為諸句領袖。

    即日書作簡闆。

    讀令弟妙什,便可想見第五風神,弟雖不敢望石篑,然令弟則酷類我家小修。

    意欲屬和,少酬高雅,然君家兄弟,精銳如林,所謂不戰而氣亦索矣。

     入冬以來,支離枯槁,如魚去水。

    幸天憐我寂寞,中郎恰補得京兆授,屈指定有幾年相聚。

    齋頭相對,商榷學問,旁及詩文,東語西話,無所不可。

    山寺射堂,信步遊覽,無所不宜。

    足下聞此,得無複動北來興耶?中郎極不滿近時諸公詩,亦自有見。

    三四年前,太函新刻至燕肆,幾成滞貨。

    弟嘗檢一部付賈人換書。

    買人笑曰:「不辭領去,奈何無買主何!」可見摹拟文字,正如書畫赝本,決難行世,正不待中郎之喃喃也。

    弇州才卻大,第不奈頭領牽掣,不容不入他行市;然自家本色,時時露出,畢竟不是曆下一流人。

    聞其晚年撰造,頗不為諸詞客所賞。

    詞客不賞,安知不是我輩所深賞者乎!前範凝宇有鈔本,弟借來看,乃知此老晚年全效坡公,然亦終不似也。

    坡公自黃州以後,文機一變,天趣橫生。

    此豈應酬心腸、格套口角所能仿佛之乎?我朝文如荊川,遵嚴兩公,亦有幾篇看得者。

    比見歸震川集,亦可觀。

    若得盡借諸公全集,共吾丈精揀一帙,開後來詩文正眼,亦快事也。

     中郎見弟近作,謬相稱許,強以災梨。

    兄<五洩>諸作殊佳。

    <别家詩>九章果是八月寄至,謝公歸時,匆匆作書,偶忘及之。

    諸篇俱力敵<五洩>,三言稍未稱。

    中郎又雲僧湛然戒力見地,俱可與君家兄弟熟。

    二兄不出籬落,得此善友,何得更歎離索乎!老卓住城外數月,喜與一二朦瞳人談兵談經濟,不知是格外機用耶,是老來眼昏耶?兄如相見,當能識之。

     ○答陳提學 五馬未幾,遂躍骢而臨晉諸生,一奇也。

    出自特簡,二奇也。

    所補即汪兄之缺,三奇也。

    但方氏舊墨,化為烏有先生,奈何!督學品格,第一要辟異端,<大慧語錄>姑收之箧中。

    何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