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九序類
關燈
小
中
大
正色宣言:『大夫奈何愛頭顱,蹩躠鼠竄,令賊恣意魚肉我士民耶!』按劍誓衆,設方略城守。
賊驚,鳥獸散。
今杞士民猶加頟贊『郭公蘇我』。
大人雖性沖夷乎,然不能蘧戚事長吏,以故令舒城,治行最灼,法當殊擢,而僅移刺趙。
刺趙,又坐與長吏議獄,強項不屈,拂袖歸矣,歸而枕漢濱,築數椽,花竹環匝,接{罒離}玄帢,盤薄其中,縱觀彭、聃、莊、昙氏言,不為已有。
時操長饞,課釀秫,或買蜻蜓垂綸。
倦則隐囊,匡坐調息,嗒然已耳。
」 不佞乃正襟起曰:「嗟乎,吾往疑翁所以老而彌健者,乃今得之!昔晉人戴束皙而歌曰:『我黍以育稷以生,何以酬之報長生!』翁起杞人骨而肉之,何論黍稷;而所莅士民去翁如失慈妪,迨今有不同聲祝長生若蜩蟬者?且不見舟乎?可五石者而載十,則溢;可千石者而載十,其運若夏屋,其止若陵,更益之百,而蝕水僅咫也。
不盡其用,乃有餘用。
以翁瑰璋才,而老刺史,比于用千未竟一。
造物者叢百禧以益翁,蓋恢恢乎弗盈也。
今複徐徐于于,娛心鬯意,釋煩捐慮,而時跏趺遊神清虛,翁之壽也固宜。
且不佞誦君文,吞岣嵝而絡洞庭,雷{辶重}飙馳,非久勤成一家言。
君将采天地精英,取無涯之知結為大年,以永翁齡也,是奚翅百年哉!」太史于是起謝曰:「子稱引良辯,令我大人聞之,将冁然稱善,為子進一觞乎!」居無何,都谏常君心吾來言:「郭君月之某日,實維七袠,征子一言也以壽。
」顧小子趢趢,何能秋毫重翁,無已,則向所稱引太史前者,或可述以觞翁也。
遂紀焉。
○易太孺人八十壽序 吾同郡宦遊都門者僅數人,而廷尉易子易齒最長,其最少者為不佞。
然子易母孺人尚健飯,而其年已八十矣。
藉令家孺人在者才五十餘耳,不佞安得不羨子易!微獨不佞也,同郡諸君之母亦多不逮養者,而子易母逮養。
諸君母即逮養,多不在官邸,而子易母獨在官邸,抑又難矣。
于是同郡諸君子争豔談之,且詫孺人所緻壽之多。
或曰:适也。
孺人春秋彌高,而意加适。
适則神全,神全則榮衛安和,而血氣無結轖之患。
或曰:吾聞老人多愁,而孺人轉适,何哉?曰:以子貴也。
其居平丸熊裂織,不厭劬勞者,徒欲其子緻通顯,以庶幾一旦恩綸之贲,今遂矣。
譬樹果者享其實,摘噉之際,得無快乎?或曰:非然也,以子賢也。
嚴次卿、潘孟陽諸公豈不通顯,而其貴隻足重母氏慮。
至如楚萊子莞葭為牆,蓬蒿為室,賤矣;當其兒啼庭下時,其父母甯不舉觞相屬,冁然稱快。
則适親之不在貴明甚。
子易賢者,能罄心畢力以娛其母,居嘗市甘膬啖母,市鮮華衣衣母,其委曲娛親,不減楚萊子乎,而貴過之矣。
不佞聞而歎曰:斯言是也。
雖然,未曙乎孺人之心也。
子易蓋亟謂我盲,初奉母入都門時,親知慮孺人春秋高,不宜遠涉,孺人笑曰:「我豈遽衰哉!我聞廷尉天下平,我所以往,欲觀孺子所為耳。
」乃子易竟能長跽受教,慈祥哀矜,遑遑服念,為囚求生,民以不冤。
母奈何不安其食、美其服,适其适哉?蓋昔者隽不疑為京兆尹,每行縣錄囚還,其母辄問不疑有所平反活幾何人,即不疑多有所平反,母喜笑為飲食,言語異他時。
而鄭母崔坐閣内聽其子裁決,當理則悅,不可則引床下責愧之。
自古賢母知大義,能就其子名,大率如子易母矣。
子易今者又受命谳獄滇、黔矣。
滇、黔之地遠,且雜夷。
雜夷,則民多呆悍,易撄刑網。
而地遠,則冤抑之引領望伸者,不翅火中之思寒泉。
子易奉宣上恩,所至多所平反,梏拲獲解,圜狴一清,如蠲羅釋網,魚鳥泳飛。
泉灑露滋,而枯槁鮮妍。
其為陰德,可勝道乎!昔之治獄多陰德者,其效至于興子孫。
夫福及其所生,而福及其所自生,又何疑焉。
是以刑得其平,号曰祥刑。
<書>不雲乎:「式敬爾由獄,以長我王國。
」故祥于國則長國,祥于家則長親。
理有固然,其無足異。
今子易能敬由獄,大之以培國家之元和,而其緒餘以壽母,即臣道子道具是矣。
茲行也,适值孺人設帨之辰,子易于是披服仁慈以為襕,霈潤宣澤以為觞,以哀矜為祈祝,以平反為芝術。
子易之壽親,不亦大乎!茲又不佞之所重羨子易者也。
于是同郡諸君子猥有取不佞之言,遂書以賀孺人。
孺人聞不佞祥刑之語,當又加适矣。
賊驚,鳥獸散。
今杞士民猶加頟贊『郭公蘇我』。
大人雖性沖夷乎,然不能蘧戚事長吏,以故令舒城,治行最灼,法當殊擢,而僅移刺趙。
刺趙,又坐與長吏議獄,強項不屈,拂袖歸矣,歸而枕漢濱,築數椽,花竹環匝,接{罒離}玄帢,盤薄其中,縱觀彭、聃、莊、昙氏言,不為已有。
時操長饞,課釀秫,或買蜻蜓垂綸。
倦則隐囊,匡坐調息,嗒然已耳。
」 不佞乃正襟起曰:「嗟乎,吾往疑翁所以老而彌健者,乃今得之!昔晉人戴束皙而歌曰:『我黍以育稷以生,何以酬之報長生!』翁起杞人骨而肉之,何論黍稷;而所莅士民去翁如失慈妪,迨今有不同聲祝長生若蜩蟬者?且不見舟乎?可五石者而載十,則溢;可千石者而載十,其運若夏屋,其止若陵,更益之百,而蝕水僅咫也。
不盡其用,乃有餘用。
以翁瑰璋才,而老刺史,比于用千未竟一。
造物者叢百禧以益翁,蓋恢恢乎弗盈也。
今複徐徐于于,娛心鬯意,釋煩捐慮,而時跏趺遊神清虛,翁之壽也固宜。
且不佞誦君文,吞岣嵝而絡洞庭,雷{辶重}飙馳,非久勤成一家言。
君将采天地精英,取無涯之知結為大年,以永翁齡也,是奚翅百年哉!」太史于是起謝曰:「子稱引良辯,令我大人聞之,将冁然稱善,為子進一觞乎!」居無何,都谏常君心吾來言:「郭君月之某日,實維七袠,征子一言也以壽。
」顧小子趢趢,何能秋毫重翁,無已,則向所稱引太史前者,或可述以觞翁也。
遂紀焉。
○易太孺人八十壽序 吾同郡宦遊都門者僅數人,而廷尉易子易齒最長,其最少者為不佞。
然子易母孺人尚健飯,而其年已八十矣。
藉令家孺人在者才五十餘耳,不佞安得不羨子易!微獨不佞也,同郡諸君之母亦多不逮養者,而子易母逮養。
諸君母即逮養,多不在官邸,而子易母獨在官邸,抑又難矣。
于是同郡諸君子争豔談之,且詫孺人所緻壽之多。
或曰:适也。
孺人春秋彌高,而意加适。
适則神全,神全則榮衛安和,而血氣無結轖之患。
或曰:吾聞老人多愁,而孺人轉适,何哉?曰:以子貴也。
其居平丸熊裂織,不厭劬勞者,徒欲其子緻通顯,以庶幾一旦恩綸之贲,今遂矣。
譬樹果者享其實,摘噉之際,得無快乎?或曰:非然也,以子賢也。
嚴次卿、潘孟陽諸公豈不通顯,而其貴隻足重母氏慮。
至如楚萊子莞葭為牆,蓬蒿為室,賤矣;當其兒啼庭下時,其父母甯不舉觞相屬,冁然稱快。
則适親之不在貴明甚。
子易賢者,能罄心畢力以娛其母,居嘗市甘膬啖母,市鮮華衣衣母,其委曲娛親,不減楚萊子乎,而貴過之矣。
不佞聞而歎曰:斯言是也。
雖然,未曙乎孺人之心也。
子易蓋亟謂我盲,初奉母入都門時,親知慮孺人春秋高,不宜遠涉,孺人笑曰:「我豈遽衰哉!我聞廷尉天下平,我所以往,欲觀孺子所為耳。
」乃子易竟能長跽受教,慈祥哀矜,遑遑服念,為囚求生,民以不冤。
母奈何不安其食、美其服,适其适哉?蓋昔者隽不疑為京兆尹,每行縣錄囚還,其母辄問不疑有所平反活幾何人,即不疑多有所平反,母喜笑為飲食,言語異他時。
而鄭母崔坐閣内聽其子裁決,當理則悅,不可則引床下責愧之。
自古賢母知大義,能就其子名,大率如子易母矣。
子易今者又受命谳獄滇、黔矣。
滇、黔之地遠,且雜夷。
雜夷,則民多呆悍,易撄刑網。
而地遠,則冤抑之引領望伸者,不翅火中之思寒泉。
子易奉宣上恩,所至多所平反,梏拲獲解,圜狴一清,如蠲羅釋網,魚鳥泳飛。
泉灑露滋,而枯槁鮮妍。
其為陰德,可勝道乎!昔之治獄多陰德者,其效至于興子孫。
夫福及其所生,而福及其所自生,又何疑焉。
是以刑得其平,号曰祥刑。
<書>不雲乎:「式敬爾由獄,以長我王國。
」故祥于國則長國,祥于家則長親。
理有固然,其無足異。
今子易能敬由獄,大之以培國家之元和,而其緒餘以壽母,即臣道子道具是矣。
茲行也,适值孺人設帨之辰,子易于是披服仁慈以為襕,霈潤宣澤以為觞,以哀矜為祈祝,以平反為芝術。
子易之壽親,不亦大乎!茲又不佞之所重羨子易者也。
于是同郡諸君子猥有取不佞之言,遂書以賀孺人。
孺人聞不佞祥刑之語,當又加适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