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
關燈
小
中
大
一樁毫無意義的愚不可及的偶然事件,決定了這位少女的生活。
事情是這樣的: 有一天,在一家書店的架子上,莫黛斯特看見一幅石印肖像。
這是她特别喜歡的一個作者,名叫德·卡那利。
諸位都知道,這些素描是拿名人來進行可恥的投機生意的産物,仿佛他們的面孔是一份公共财産。
這些素描又是多麼不可信!在這幅鉛筆畫成的肖像上,卡那利擺出一副頗有拜倫氣派的姿勢,頭發亂篷蓬地直豎着,脖頸裸露,長着抒情詩人個個必有的那種碩大無比的腦門,讓大家欣賞。
維克多·雨果的大腦門叫多少人剃光了頭皮,詳細數字不得而知,那數目大概和拿破侖使之戰死疆場、而本來可能成長為元帥的人數差不多。
卡那利的這副面容,由于做生意的需要而被畫得超凡脫俗,給莫黛斯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買下了這幅肖像。
那天,正好德·阿泰茲①一本最精彩的書剛剛出版。
即使這樣說有損莫黛斯特的形象,我們也必須承認,她在這位著名詩人和這位著名散文家之間躊躇了很久,不知買這本書好,還是買這幅肖像好。
可是這兩位名人是否沒有妻室呢?莫黛斯特開始考慮弗朗索娃·珂歇是否能成為她可靠的幫手。
弗朗索娃·珂歇是貝蒂娜從勒阿弗爾帶走又帶回來的女仆,米尼翁夫人和杜梅夫人覺得她還是比别的女仆好,現在雇她當短工,她就住在勒阿弗爾。
莫黛斯特把這個有點失寵的姑娘帶到自己房中。
她向弗朗索娃發誓,自己永遠不會給父母添一點點憂煩,永遠不超出給一個少女劃定的界限。
對弗朗索娃,她說等以後她父親回來時一定保證讓她過上無憂無慮的生活,條件是對于要求她做的事,一定要嚴守秘密。
到底是什麼事呢?一點小事,一件毫無惡意、對人無害的事。
莫黛斯特要求她的同夥幹的事,就是叫她發信和取信,回信将要寄到弗朗索娃·珂歇名下。
說妥以後,莫黛斯特給出版卡那利詩集的書店老闆道裡阿②寫了一封非常客氣的短信,信中為偉大的詩人着想,向他詢問卡那利是否已經結婚。
然後她請出版商将回信以存局待領的形式,寄給勒阿弗爾的弗朗索娃小姐。
②道裡阿是《人間喜劇》中的著名出版商。
①德·阿泰茲,《人間喜劇》中的人物,一個貧窮的貴族,經過苦學與奮鬥後,成為當時最傑出的作家之一。
道裡阿哪裡會認真對待這封信?不過他倒是回了一封信。
這封回信是他辦公室中五、六個記者一塊湊成的,每個人都加上了自己的俏皮話。
信是這樣的: 小姐: 康斯坦·西爾·梅西奧·德·卡那利男爵,法蘭西學院院士,于一八〇〇年生于科雷茲省的卡那利,身高五尺四寸①,發育良好,接種過牛痘,身體非常健康,符合征用條件。
他在科雷茲擁有一小塊祖傳地産,熱切希望成婚,但要得到一筆好嫁妝。
他家的族徽,半邊為直紋紅色,并帶金色,半邊為沙色,帶有銀色貝殼,上端為男爵花環,下端以兩株落葉松的綠色圖案作為支撐。
他家族的銘言是“金和鐵”,但是從來不含金。
第一位卡那利族人,于第一次十字軍遠征時動身前往聖地,這在奧弗涅②轶事中有所記載,據說他當時一貧如洗,隻随身帶了一把斧子。
貧困從那時起就一直壓在這個家族的頭上。
其家徽大概便源出于此。
斧頭隻用一個貝殼來代表。
不過,這位高貴的男爵如今倒大名鼎鼎,因為他打垮了許多不信基督的人,後來死在耶路撒冷,身上一無長物,既無金又無鐵。
那時還沒有救護車,他便死在去阿什凱隆③的路上。
①指法尺,相當于325毫米。
②奧弗涅為法國中部偏僻山區。
③阿什凱隆位于現在的加沙地帶。
卡那利古堡,生産野栗子,由兩座塔樓組成,一段圍牆将兩座塔樓連接起來。
如今塔樓已被拆毀,牆上爬滿了長春藤,十分壯觀。
古堡每年交納二十五法郎捐稅。
簽署這封信的出版商還要強調指出,本人以每卷一萬法郎的價目向德·卡那利先生購得詩集,卡那利先生倒是不給貝殼。
科雷茲的抒情詩人
事情是這樣的: 有一天,在一家書店的架子上,莫黛斯特看見一幅石印肖像。
這是她特别喜歡的一個作者,名叫德·卡那利。
諸位都知道,這些素描是拿名人來進行可恥的投機生意的産物,仿佛他們的面孔是一份公共财産。
這些素描又是多麼不可信!在這幅鉛筆畫成的肖像上,卡那利擺出一副頗有拜倫氣派的姿勢,頭發亂篷蓬地直豎着,脖頸裸露,長着抒情詩人個個必有的那種碩大無比的腦門,讓大家欣賞。
維克多·雨果的大腦門叫多少人剃光了頭皮,詳細數字不得而知,那數目大概和拿破侖使之戰死疆場、而本來可能成長為元帥的人數差不多。
卡那利的這副面容,由于做生意的需要而被畫得超凡脫俗,給莫黛斯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買下了這幅肖像。
那天,正好德·阿泰茲①一本最精彩的書剛剛出版。
即使這樣說有損莫黛斯特的形象,我們也必須承認,她在這位著名詩人和這位著名散文家之間躊躇了很久,不知買這本書好,還是買這幅肖像好。
可是這兩位名人是否沒有妻室呢?莫黛斯特開始考慮弗朗索娃·珂歇是否能成為她可靠的幫手。
弗朗索娃·珂歇是貝蒂娜從勒阿弗爾帶走又帶回來的女仆,米尼翁夫人和杜梅夫人覺得她還是比别的女仆好,現在雇她當短工,她就住在勒阿弗爾。
莫黛斯特把這個有點失寵的姑娘帶到自己房中。
她向弗朗索娃發誓,自己永遠不會給父母添一點點憂煩,永遠不超出給一個少女劃定的界限。
對弗朗索娃,她說等以後她父親回來時一定保證讓她過上無憂無慮的生活,條件是對于要求她做的事,一定要嚴守秘密。
到底是什麼事呢?一點小事,一件毫無惡意、對人無害的事。
莫黛斯特要求她的同夥幹的事,就是叫她發信和取信,回信将要寄到弗朗索娃·珂歇名下。
說妥以後,莫黛斯特給出版卡那利詩集的書店老闆道裡阿②寫了一封非常客氣的短信,信中為偉大的詩人着想,向他詢問卡那利是否已經結婚。
然後她請出版商将回信以存局待領的形式,寄給勒阿弗爾的弗朗索娃小姐。
②道裡阿是《人間喜劇》中的著名出版商。
①德·阿泰茲,《人間喜劇》中的人物,一個貧窮的貴族,經過苦學與奮鬥後,成為當時最傑出的作家之一。
道裡阿哪裡會認真對待這封信?不過他倒是回了一封信。
這封回信是他辦公室中五、六個記者一塊湊成的,每個人都加上了自己的俏皮話。
信是這樣的: 小姐: 康斯坦·西爾·梅西奧·德·卡那利男爵,法蘭西學院院士,于一八〇〇年生于科雷茲省的卡那利,身高五尺四寸①,發育良好,接種過牛痘,身體非常健康,符合征用條件。
他在科雷茲擁有一小塊祖傳地産,熱切希望成婚,但要得到一筆好嫁妝。
他家的族徽,半邊為直紋紅色,并帶金色,半邊為沙色,帶有銀色貝殼,上端為男爵花環,下端以兩株落葉松的綠色圖案作為支撐。
他家族的銘言是“金和鐵”,但是從來不含金。
第一位卡那利族人,于第一次十字軍遠征時動身前往聖地,這在奧弗涅②轶事中有所記載,據說他當時一貧如洗,隻随身帶了一把斧子。
貧困從那時起就一直壓在這個家族的頭上。
其家徽大概便源出于此。
斧頭隻用一個貝殼來代表。
不過,這位高貴的男爵如今倒大名鼎鼎,因為他打垮了許多不信基督的人,後來死在耶路撒冷,身上一無長物,既無金又無鐵。
那時還沒有救護車,他便死在去阿什凱隆③的路上。
①指法尺,相當于325毫米。
②奧弗涅為法國中部偏僻山區。
③阿什凱隆位于現在的加沙地帶。
卡那利古堡,生産野栗子,由兩座塔樓組成,一段圍牆将兩座塔樓連接起來。
如今塔樓已被拆毀,牆上爬滿了長春藤,十分壯觀。
古堡每年交納二十五法郎捐稅。
簽署這封信的出版商還要強調指出,本人以每卷一萬法郎的價目向德·卡那利先生購得詩集,卡那利先生倒是不給貝殼。
科雷茲的抒情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