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晴天霹靂

關燈
的反腐敗鬥争既然已經揭開了蓋子,就一定要把廣大幹部對這場鬥争的認識引導到正确的思維狀态上來,絕不能認為反腐敗就是整人,雖然查辦具體的案件一定會涉及到人,但首要的目的是為了維護執政黨健康的機體…… 正當林揚書記馳騁邏輯思維這匹快馬的時候,會場上猛然想起了掌聲,原來是主持大會的謝大光副書記已經按照會議程序宣布:“下面請省委書記林揚同志做重要講話,大家歡迎!” 大家已經熱烈歡迎過了,林揚書記就不能再無言地思考下去,于是就舍棄了慣常講話稿上的哪些程式性的套話與大家來了一番推心置腹的交心: “同志們,今天我們從省裡趕來召開九州市黨政負責幹部會議,主要就是三大任務:前兩大任務就是堅決認真地貫徹執行省委的兩個決定,剛才已經正式宣布完畢,相信我們九州市新的領導核心會義無反顧地擔負起新的曆史史命,更希望和要求大家都要緊密團結在新的市委、市政府領導集體周圍,把九州市的各項事業進一步推向前進。

    第三項大的任務就是借此機會與廣大幹部見見面,交交心,說說心裡話。

     “我到北甯省任職時間雖然不長,但對九州市的大體情況還是有所了解。

    改革開放以來,特别是跨世紀前後的十幾年中,要說發展迅猛變化翻天覆地一點也不誇大其詞。

    至于說對省委管的幹部都了解和掌握得那麼深透,當然也不現實,這一點我和省委一班人都會努力,也請大家予以理解。

    我們對幹部肯定是要愛護的。

    但是決不袒護!跟大家講一句掏心窩子的話就是,今天來開這個會一是很痛心,二是非常憤怒。

    兩個受黨培養重用多年的高級幹部,蔣守正還是原來的省委常委,雖然身體欠佳這是客觀現實,但在工作上領導和監管基本上沒有作為。

    特别是秦天貴,一個相當有魄力的正廳級領導幹部,一下子落馬成了腐敗分子,這是非常令人痛心的。

    秦天貴受賄案剛剛立案,具體情況我不可能講得太多,請大家諒解。

    但是有一點提請大家注意,反腐敗是一場曠日持久的惡戰,而這場惡戰的目的首先是着眼于我們執政之基的穩固,為了黨和國家的機體的健康運行,決不是為了整人,至于涉及到哪個人,隻能是自作自受,咎由自取。

    我們并不會以偏蓋全以結局來湮滅一個幹部的全部曆史和工作上的建樹,如果一個幹部工作上一無是處,毫無建樹,也不會一步步走上重要領導崗位。

    但是絕不能因為位高權重貢獻大就成了特殊公民。

    這就是共産黨的規矩,功過分明,但是不能相抵。

    我講這些話可以說是用來和大家交心的,也是講給那位情緒激烈神态反常的女同志聽的,等她穩定下來恢複正常以後,是黨員的黨小組長負責轉達,不是黨員的行政負責的上級領導負責轉達。

    ” 林揚清了清嗓子,繼續講下去: “我之所以感覺到非常憤怒,也還是因為秦天貴的深陷腐敗,我現在羞于稱秦天貴為同志。

    我在這裡可以和大家粗略算一筆賬,像正廳級這樣的一個幹部,一年中除了工資福利津貼以外,僅用公車和公款吃喝的消費幾十萬就打不住。

    同志們啊,這都是民脂民膏,納稅人供養我們的血汗錢呀!如果消耗這麼多錢還覺得不夠,還要在合法的收入和消費之外再去斂财,弄這麼多錢有什麼用呢?秦天貴他能把錢帶到另一個世界裡去用嗎?畏罪潛逃的秦天貴更是惡中之尤,他巧取豪奪而來的那些金錢和财産,一個最終的作用就是依法給他量刑定罪!他是黨和人民的罪人! “我這裡可以給大家一個明确的回答,九州市出現的這一腐敗大案,将列為我們北甯省今年天字第一号的大案要案,我代表省委在這裡向大家表個态,就是将竭盡全力不惜一切代價徹查此案,并要辦成一個經得起曆史驗證的鐵案!給九州市的幹部群衆一個滿意的答案!請大家相信,天網恢恢,疏而不漏,正義也許會遲到,但是絕不會缺席!” 新任市委書記邱劍冰在主席台上帶頭為林揚書記的精彩演講熱烈鼓掌。

    全場掌聲雷動,掌聲形成的沖擊波像拍岸的驚濤一樣“嘩嘩”地一波又一波地撼動着主席台上的省市領導。

    林揚書記入情入理的貼心話把全體幹部的情緒都調動到了一個同心協力反腐倡廉的沸點。

    如果不是發自真情的即興發揮,任是照着講稿去念一百遍也不會引出這澎湃激奮的會場效果。

     掌聲經久不息。

    解鈴還得系鈴人,林揚書記隻好站起來向大家緻意肅靜,表示他還有話要講: “同志們,感謝大家的熱情鼓勵和真情理解,我在這裡借用唐代詩人劉禹錫的兩句詩作為今天和大家講心裡話的結束語,這就是‘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雖然出現了這樣的貪腐大案,造成了如此巨大的損失,但是九州市的天還是黨和人民的天,九州的地也還是黨和人民的地,‘爾曹身與名俱滅,不廢江河萬古流’,我在此要求希望并預祝,九州市的全體幹部群衆都積極行動起來,緊密配合省、市徹查此案,打好強化反腐防線的重點戰役,在新的市委領導核心的正确領導下,把九州市經濟建設和各項事業的發展高效創新地推向前進!謝謝大家!” 又是一陣驚濤拍岸般的掌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