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武學地圖》之劍法(10)

關燈
玉女劍法 “三燕投林”三招混一,三招雖先後而發,卻似同時而到,正是古墓派武功的厲害招數,别派武學之士若不明其中奧妙,一上手就會筋斷骨折。

     冷月窺人 泰山劍法 七星落長空 岱宗如何 五大夫劍 快活三 泰山十八盤 其他 泰山派這路劍法,純從泰山這條陡道的地勢中化出,也是忽緩忽緊,回旋曲折。

     派派俠客行劍法 趙客缦胡纓,吳鈎霜雪明。

    銀鞍照白馬,飒沓如流星。

     十步殺一人,千裡不留行。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

     閑過信陵飲,脫劍膝前橫。

    将炙啖朱亥,持觞勸侯嬴。

     三杯吐然諾,五嶽倒為輕。

    眼花耳熱後,意氣素霓生。

     救趙揮金錘,邯鄲先震驚。

    千秋二壯士,赫大梁城。

     縱死俠骨香,不慚世上英。

    誰能書閣下,白首太玄經? 壁上的注解說道,白居易詩雲:“勿輕直折劍,猶勝曲全鈎”。

    有人認為直折之劍,方合石壁注文原意。

    另有人認為“吳鈎霜雪明”是主,“猶勝曲全鈎”是賓。

    喧賓奪主,必非正道。

     壁上注解:“吳鈎者,吳王阖闾之寶刀也。

    ”“‘吳越春秋雲:阖闾既寶莫邪,複命于國中作金鈎,令曰:能為善吳鈎者,賞之百金。

    吳作鈎者甚衆。

    而有人貪王之重賞也,殺其二子,以血釁金,遂成二鈎,獻于阖闾。

    ’”有人就此認為,“殘忍”二字,多半是這一招的要訣,須當下手不留餘地,縱然是親生兒子,也要殺了。

     石破天遊行諸室,不識壁上文字,隻從圖畫中去修習内功武術。

    那第五句“十步殺一人”,第十句“脫劍膝前橫”,第十七句“救趙揮金錘”,每一句都是一套劍法。

    第六句“千裡不留行”,第七句“事了拂衣去”,第八句“深藏身與名”,每一句都是一套輕身功夫;第九句“閑過信陵飲”,第十四句“五嶽倒為輕”,第十六句“縱死俠骨香”,則各是一套拳掌之法。

    第十三句“三杯吐言諾”,第十八句“意氣素霓生”,第二十句“赫大梁城”,則是吐納呼吸的内功。

     沖靈劍法 華山上有數株古松,枝葉向下伸展,有如張臂歡迎上山的遊客一樣,稱為“迎客松”。

    這招“蒼松迎客”,便是從這幾株古松的形狀上變化而出。

    當嶽不群别有用心地使用這套劍法時,擊中的實際上是令狐沖内心情感最脆弱的部分。

     “沖靈劍法”中有一招“同生共死”,這招劍法必須二人同使,兩人出招的方位力道又須拿捏得分毫不錯,雙劍才會在迅疾互刺的一瞬之間劍尖相抵,劍身彎成弧形。

    這劍法以之對付旁人,自無半分克敵制勝之效,在令狐沖與嶽靈珊,卻是一件又艱難又有趣的玩意。

    二人練成招數之後,更進一步練得劍尖相碰,濺出火花。

    當他二人在華山上練成這一招時,嶽靈珊曾問,這一招該當叫做什麼。

    令狐沖道:“你說叫什麼好?”嶽靈珊笑道:“雙劍疾刺,簡直是不顧性命,叫做‘同歸于盡’吧?”令狐沖道:“同歸于盡,倒似你我有不共戴天之仇似的,還不如叫做‘你死我活’!”嶽靈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