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武學地圖》之劍法(3)

關燈
《倚天屠龍記》中有招數“天地同壽”,雖屬武當派劍招,卻不是張三豐所創,乃是殷梨亭苦心孤詣地想了出來,本意是要和楊逍同歸于盡之用。他自紀曉芙死後,心中除了殺楊逍報仇之外,更無别念,但自知武功非楊逍之敵,師父雖是天下第一高手,自己限于資質悟性,無法學到師父的三四成功夫,反正隻求殺得楊逍,自己也不想活了,是以在武當山上想了幾招拼命的打法出來。

    殷梨亭暗中練劍之時,被師父見到,張三豐喟然歎息,心知此事難以勸喻,便将這招劍法取了個“天地同壽”的名稱,意思是說人死之後,精神不朽,當可萬古長春,實是殺身成仁、舍生取義的悲壯劍招。

    神門十三劍是武當劍法,共有13記招數,每記招式各不相同,但所刺之處,全是敵人手腕的“神門穴”。

    張三豐所創,見于《倚天屠龍記》。

    繞指柔劍共72招,張三豐所創。

    使用時以渾厚内力逼彎劍刃,長劍竟似變成了一條軟帶,輕柔曲折,飄忽不定,劍招閃爍無常,敵人難以招架。

    《倚天屠龍記》中張三豐弟子莫聲谷使用。

    《倚天屠龍記》中的招數“手揮五弦”、“萬嶽朝宗”,也是武當派劍法功夫。

    《神雕俠侶》中講述,玉女心經是由當年古墓派祖師林朝英獨居古墓時創下。

    林朝英撰述玉女心經,雖是要克制全真派武功,但因其對王重陽始終情意不減,所以撰述到最後一章玉女素心劍之時,林朝英幻想終有一日能與意中人并肩擊敵,因之玉女心經的最後這一章的武術特别地有轉喻之意。

    玉女心經的最後這一章玉女素心劍的武功是雙人劍法,一個使玉女心經,一個使全真功夫,相互應援,分進合擊。

    林朝英當日柔腸百轉,深情無限,纏綿相思,盡數寄托于這章武經之中。雙劍縱橫是賓,攜手克敵才是主旨所在,然而在所遺石刻之中卻不便注明這番心事。

    小龍女與楊過初練玉女素心劍時相互情愫未生,無法體會祖師婆婆的深意,修習之際兩人均使本門心法,自是領會不到其中妙詣。

    二人想不到林朝英當年創制這套劍法,心中想像與王重陽并肩禦敵。而楊、龍兩人對拆,卻是将對方當成了敵人,互刺互擊,相殺相斫。其實林朝英與王重陽都是當時天下一等一的高手,單隻一人已無旁人能與之對敵,這套聯手抗敵的功夫實在并無用處,隻是林朝英自肆想象,以托芳心而已。她創此劍法時武功已達巅峰,招式勁急,綿密無間,不能有毫發之差,楊過與小龍女不明其中含意,自難得心心相應,難以融會和領悟。

    後來楊過和小龍女共同對敵,二人同使玉女劍法,難以抵擋金輪法王。但楊過無意中使全真劍法,小龍女使玉女劍法,卻均化險為夷。直到此時楊過和小龍女才終于想通了玉女心經最後一章玉女素心劍的精義所在。

    楊過和小龍女同使一招劍法,兩招名稱相同,招式卻是大異,一招是全真劍法的厲害劍招,一招是玉女劍法的險惡家數,雙劍合璧,威力立時大得驚人。二人劍招相互呼應配合,所有破綻全為旁邊一人補去,厲害殺着卻是層出不窮。楊過和小龍女修習這章劍法,數度無功,此刻身遭奇險,相互情切關心,都是不顧自身安危,先救情侶,正合上了劍法的主旨。

    使這玉女素心劍劍法的男女二人倘若不是情侶,則許多精妙之處實在難以領會;相互間心靈不能溝通,則聯劍之際是朋友則太過客氣,是尊長小輩則不免照拂仰賴;如屬夫妻同使,妙則妙矣,可是其中脈脈含情、盈盈嬌羞、若即若離、患得患失諸般心情卻又差了一層。彼時楊過與小龍女相互眷戀極深,然而未結絲蘿,内心隐隐又感到前途困厄正多,當真是亦喜亦憂,亦苦亦甜,這番心情,與林朝英創制這套“玉女素心劍”之意漸漸地心息相通。

    這路劍法每一招中均含着一件韻事,或“撫琴按箫”或“掃雪烹茶”或“松下對弈”或“池邊調鶴”均是男女與共,當真是說不盡的風流旖旎。林朝英情場失意,在古墓中郁郁而終。她文武全才,琴棋書畫,無所不能,最後将畢生所學盡數化在這套武功之中。她創制之時隻是自舒懷抱,哪知數十年後,竟有一對情侶以之克禦強敵,卻也非她始料之所及的了。

    林朝英當年創制這路劍法本為自娛抒懷,實無傷人斃敵之意,其時心中又充滿柔情,是以劍法雖然厲害,卻無一招旨在緻敵死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