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記
關燈
小
中
大
後記
記得那是我參加人民解放軍的第二年&mdash&mdash一九五○年春天,我偶然看到一本封皮已被搓爛了的書&mdash&mdash《洋鐵桶的故事》讀着讀着,我被這本書裡打日本鬼子的故事情節吸引住了。
這就是我接觸到的第一本小說。
也就是說,到這時我才知道有小說,知道我也熟悉的生活能用來寫成一本書。
也從此開始,我愛上了小說,愛上了文學。
我如饑似渴地讀書。
成了圖書館的常客,把大部分津貼送到書店裡。
我常常被書中那些為革命事業而忘我地戰鬥、工作的英雄人物感動得熱淚盈眶,為英雄人物的犧牲心疼得吃不下飯,睡不着覺,總要難過好幾天。
好多書中的英雄們,至現在還栩栩如生地活在我的心間,永遠忘不掉。
他們對我的生活起着莫大的鼓舞作用。
我感激用筆墨描繪、記錄下革命英雄的偉大業績的作家們,更加崇敬以汗水和鮮血創造了屬于勞動人民的新社會的共産黨員和革命戰士們。
在這種感情的推動下,我要表現自己熟悉的生活的願望,有了一個更明确的目的:我想表現出共産黨怎樣領導人民走上了解放的大道;為了革命事業,人民曾付出了多麼大的代價和犧牲;從而使今天的人們重溫所走過的革命道路,學習前輩的革命精神,更加熱愛新生活,保衛社會主義的祖國。
同時,我還想,我這樣做也是對為了千千萬萬勞動人民的生存和幸福而獻出生命的先烈們的獻禮。
我仿佛聞到了革命戰士和烈士們用血汗澆育起來的勝利之花的沁人心脾的清香,使我無論如何也不能忘掉他們所經受的艱難困苦和犧牲呵! 我出生于山東省昆侖山區的貧苦農家,和其他窮人一樣,受着地主和封建勢力的殘酷剝削和壓迫,象奴隸一樣地苦度生涯。
&ldquo七七&rdquo事變以後,反動腐朽的國民黨政府撩下人民,自己發财逃命,日本侵略者很快打進來。
民族敵人和階級敵人的雙重枷鎖和壓榨,使人民瀕于死亡的邊緣。
一聲春雷,共産黨領導人民掀起了轟轟烈烈的抗日救亡運動,拯救垂危的祖國。
抗日戰争的烽火,在昆侖山又燃燒起來了!我的家庭在黨的教育下,立即投入了革命的浪潮中,我的大姐、哥哥相繼參加了革命。
母親也由于兒女的影響,和革命有了不可分割的血肉關系。
在黨的引導下,她的階級覺悟提高了。
曆經無數次鬥争的考驗,她漸漸從無意識到有意識,從本能的到自覺的,終于成為一個積極的革命者,以她做母親特有的慈愛胸懷和她那窮苦人的階級意志,貢獻出所有的力量頑強地為革命事業辛勤工作。
我從小和母親形影相依,她的行為,她的眼淚,她的歡笑&hellip&hellip都深深印在我的腦海裡。
直至現在,我對母親當時的神态表情,做過的一些事,說過的一些話,還記憶猶新。
當時對敵人的鬥争異常尖銳、殘酷和複雜。
人民在黨的領導下,表現得非常英勇頑強。
震撼人心的英雄事迹遍處皆是,有口皆碑。
我當時雖然年幼,但是處在那樣的時代環境裡,生長在被敵人稱為共産黨的&ldquo幹部窩&rdquo、我黨幹部謂之&ldquo招待所&rdquo的家庭中,我接觸和交往的幹部和八路軍戰士很多。
我們的感情是不能用時間來估計的,有的相識幾天,有的甚至剛見面,我就象親哥哥親姐姐一樣敬愛他們了。
我常常偎在幹部姐姐和八路軍哥哥懷裡聽勝利消息,同他們一起歡笑;但也有時聽到昨天還教我們兒童團唱歌的戰士和幹部的犧牲情形而痛哭不止&hellip&hellip這些平凡樸素又崇高偉大的人民戰士的英雄事迹,給我留下了極其深刻的印象。
光陰雖然過了十多年,但是他們的名字、面貌,我現在還記得很真切,我能真實地詳細地講出很多他們的故事來。
這不是我的記憶力好,而是英雄的形象太鮮明了,它牢固地刻印在我的心裡。
《苦菜花》這本書,就是以這些真實的生活素材為基礎寫成的,有不分情節幾乎完全是真實情況的寫照。
作為藝術形象,書中的人物是根據現實生活集中概括而成的,但幾乎所有人物都有一定的模特兒為藍本。
我家裡的親人和參加過當時當地鬥争的同志看過這書後,都說感到親切,并能數出不少書中的
這就是我接觸到的第一本小說。
也就是說,到這時我才知道有小說,知道我也熟悉的生活能用來寫成一本書。
也從此開始,我愛上了小說,愛上了文學。
我如饑似渴地讀書。
成了圖書館的常客,把大部分津貼送到書店裡。
我常常被書中那些為革命事業而忘我地戰鬥、工作的英雄人物感動得熱淚盈眶,為英雄人物的犧牲心疼得吃不下飯,睡不着覺,總要難過好幾天。
好多書中的英雄們,至現在還栩栩如生地活在我的心間,永遠忘不掉。
他們對我的生活起着莫大的鼓舞作用。
我感激用筆墨描繪、記錄下革命英雄的偉大業績的作家們,更加崇敬以汗水和鮮血創造了屬于勞動人民的新社會的共産黨員和革命戰士們。
在這種感情的推動下,我要表現自己熟悉的生活的願望,有了一個更明确的目的:我想表現出共産黨怎樣領導人民走上了解放的大道;為了革命事業,人民曾付出了多麼大的代價和犧牲;從而使今天的人們重溫所走過的革命道路,學習前輩的革命精神,更加熱愛新生活,保衛社會主義的祖國。
同時,我還想,我這樣做也是對為了千千萬萬勞動人民的生存和幸福而獻出生命的先烈們的獻禮。
我仿佛聞到了革命戰士和烈士們用血汗澆育起來的勝利之花的沁人心脾的清香,使我無論如何也不能忘掉他們所經受的艱難困苦和犧牲呵! 我出生于山東省昆侖山區的貧苦農家,和其他窮人一樣,受着地主和封建勢力的殘酷剝削和壓迫,象奴隸一樣地苦度生涯。
&ldquo七七&rdquo事變以後,反動腐朽的國民黨政府撩下人民,自己發财逃命,日本侵略者很快打進來。
民族敵人和階級敵人的雙重枷鎖和壓榨,使人民瀕于死亡的邊緣。
一聲春雷,共産黨領導人民掀起了轟轟烈烈的抗日救亡運動,拯救垂危的祖國。
抗日戰争的烽火,在昆侖山又燃燒起來了!我的家庭在黨的教育下,立即投入了革命的浪潮中,我的大姐、哥哥相繼參加了革命。
母親也由于兒女的影響,和革命有了不可分割的血肉關系。
在黨的引導下,她的階級覺悟提高了。
曆經無數次鬥争的考驗,她漸漸從無意識到有意識,從本能的到自覺的,終于成為一個積極的革命者,以她做母親特有的慈愛胸懷和她那窮苦人的階級意志,貢獻出所有的力量頑強地為革命事業辛勤工作。
我從小和母親形影相依,她的行為,她的眼淚,她的歡笑&hellip&hellip都深深印在我的腦海裡。
直至現在,我對母親當時的神态表情,做過的一些事,說過的一些話,還記憶猶新。
當時對敵人的鬥争異常尖銳、殘酷和複雜。
人民在黨的領導下,表現得非常英勇頑強。
震撼人心的英雄事迹遍處皆是,有口皆碑。
我當時雖然年幼,但是處在那樣的時代環境裡,生長在被敵人稱為共産黨的&ldquo幹部窩&rdquo、我黨幹部謂之&ldquo招待所&rdquo的家庭中,我接觸和交往的幹部和八路軍戰士很多。
我們的感情是不能用時間來估計的,有的相識幾天,有的甚至剛見面,我就象親哥哥親姐姐一樣敬愛他們了。
我常常偎在幹部姐姐和八路軍哥哥懷裡聽勝利消息,同他們一起歡笑;但也有時聽到昨天還教我們兒童團唱歌的戰士和幹部的犧牲情形而痛哭不止&hellip&hellip這些平凡樸素又崇高偉大的人民戰士的英雄事迹,給我留下了極其深刻的印象。
光陰雖然過了十多年,但是他們的名字、面貌,我現在還記得很真切,我能真實地詳細地講出很多他們的故事來。
這不是我的記憶力好,而是英雄的形象太鮮明了,它牢固地刻印在我的心裡。
《苦菜花》這本書,就是以這些真實的生活素材為基礎寫成的,有不分情節幾乎完全是真實情況的寫照。
作為藝術形象,書中的人物是根據現實生活集中概括而成的,但幾乎所有人物都有一定的模特兒為藍本。
我家裡的親人和參加過當時當地鬥争的同志看過這書後,都說感到親切,并能數出不少書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