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關燈
小
中
大
丁原當初收留呂布除了想解決後代問題,又有一層意思,是如今亂世之秋,如果能有一個自己信得過的人,保護一家老小及一應家産,也解決了自己的後顧之憂。
荊州是劉表的領地,但劉表卻是個軟骨頭,自以為荊州有他就會萬無一失,孰不知連劉備這種人都對荊州垂涎欲滴,更不說象袁術兄弟、曹操曹孟德、江東孫伯符等。自從黃巾軍起義橫掃中原以來,中央政府已經名存實亡,各地大至諸侯如袁術中至政府官員如曹操小至商販如劉備者莫不趁火打劫,以圍剿黃巾軍為名,到處招兵買馬,掠城奪池。
更有前将軍、西涼刺史董卓,在圍剿黃巾軍的行動中未能立功,但後通過行賄黃門宦官,結交朝貴,統領西州二十萬大軍,借國舅何進召董卓進京之機,陳兵京畿,以觀朝中之變。不想何國舅無能,本欲殺十常侍反被十常侍所殺,弄得皇帝和陳留王逃亡郊區,卻被董卓處心積慮地接駕成功,自此朝中大權落于董卓之手。董卓仍陳兵郊區,但每日帶甲攜兵,出入京城内外,橫行霸市,老百姓惶惶不安。
董卓不久即将何進的部下收買過來,兵權也悉數在握。董卓通過一段時間的觀察,越來越覺得當今皇帝是一個無能之輩,反而覺得陳留王倒有點帝王之才相。于是便跟女婿李儒商量,看是否可以換一個皇帝,一來可以通過換皇帝将前朝文武大臣更換一批,二來換個皇帝,大家幹事情也有個新鮮感。
李儒也覺得有道理,便建議來日召集朝中大臣喝頓酒,一邊喝酒一邊商量這件事,如有不合作,馬上幹掉他,直到沒人反對為止,這樣就可以建立你的權威。
于是,董卓第二天召集百官喝酒,席間摘下寶劍,放在桌子上,等三杯酒過後,董卓叫倒酒端菜的、吹笛拉琴的全部出去,隻留百官及随從。
董卓說,我今天有句話,想跟大家說一聲,希望大家認真對待。
大家面面相觑,趕緊放下杯子,正襟危坐。
書上說,皇帝是天下老百姓的楷模,應該有威武的儀表、有無敵的才幹,才能管理好國家。
董卓接着說。我看現在這個皇帝,軟弱無能,才疏學幹,一點也比不上陳留王。你們看陳留王不僅人聰明,又好學,完全可以當皇帝。所以我建議廢掉當今皇帝,改立陳留王,你們認為怎麼樣?啊?有什麼意見可以說嘛!董卓的一席話聽得大家毛骨悚然,都不敢出聲。
董卓環視一周,說:如果大家沒有什麼意見,明天就把這件事情辦了。李儒,你寫個東西出來,叫大家看看,沒有意見,每個人就簽個名見證一下。
不料這時候,一個人推翻桌子,大聲斥責董卓,你有何德何能,敢如此發飙?!當今皇帝是先帝的嫡子,又沒什麼過錯,你廢除他就是你想篡位。别人不敢說,我丁原就敢說,你想廢帝首先要過我這一關!董卓一驚,心想,誰這麼大的膽子!定眼一看,認得是荊州刺史丁原。
你道丁原是如何進的京城。原來劉表在丁原一而再、再而三的建議下,隻好派了一支軍隊,由丁原率領着開赴河北,參加到圍剿黃巾軍的行動中,黃巾軍被滅之後,丁原本欲率呂布及人馬回荊州,不想又發生何國舅被殺,皇帝失蹤的事情,便留了下來,所以也被請到董卓的酒席上。
董卓冷冷地看着丁原,手已經伸向桌子上的寶劍。突然,李儒看到丁原身後的呂布,手持畫戟,怒目而視,吓了一大跳。李儒趕緊勸住董卓,今天大家高興高興,難得在一起喝一次酒,就請大家不要談論政治不談政治啊,來,來,喝酒,喝酒,我敬大家一杯。說完,李儒一揚脖子,幹了。
大家已經在膽戰心驚,哪有心思再喝酒,于是,百官各自找理由,一個個都溜了。董卓看看大家都走了,餘怒未消,也提着寶劍,憤然而出,走到大門口,卻看到呂布騎着馬,拿着戟,在門口轉悠。董卓問李儒,這是誰呀?李儒說,他是丁原的義子,叫呂布字奉先,是個人物。
董卓一聽,忙和李儒從後門走了。
荊州是劉表的領地,但劉表卻是個軟骨頭,自以為荊州有他就會萬無一失,孰不知連劉備這種人都對荊州垂涎欲滴,更不說象袁術兄弟、曹操曹孟德、江東孫伯符等。自從黃巾軍起義橫掃中原以來,中央政府已經名存實亡,各地大至諸侯如袁術中至政府官員如曹操小至商販如劉備者莫不趁火打劫,以圍剿黃巾軍為名,到處招兵買馬,掠城奪池。
更有前将軍、西涼刺史董卓,在圍剿黃巾軍的行動中未能立功,但後通過行賄黃門宦官,結交朝貴,統領西州二十萬大軍,借國舅何進召董卓進京之機,陳兵京畿,以觀朝中之變。不想何國舅無能,本欲殺十常侍反被十常侍所殺,弄得皇帝和陳留王逃亡郊區,卻被董卓處心積慮地接駕成功,自此朝中大權落于董卓之手。董卓仍陳兵郊區,但每日帶甲攜兵,出入京城内外,橫行霸市,老百姓惶惶不安。
董卓不久即将何進的部下收買過來,兵權也悉數在握。董卓通過一段時間的觀察,越來越覺得當今皇帝是一個無能之輩,反而覺得陳留王倒有點帝王之才相。于是便跟女婿李儒商量,看是否可以換一個皇帝,一來可以通過換皇帝将前朝文武大臣更換一批,二來換個皇帝,大家幹事情也有個新鮮感。
李儒也覺得有道理,便建議來日召集朝中大臣喝頓酒,一邊喝酒一邊商量這件事,如有不合作,馬上幹掉他,直到沒人反對為止,這樣就可以建立你的權威。
于是,董卓第二天召集百官喝酒,席間摘下寶劍,放在桌子上,等三杯酒過後,董卓叫倒酒端菜的、吹笛拉琴的全部出去,隻留百官及随從。
董卓說,我今天有句話,想跟大家說一聲,希望大家認真對待。
大家面面相觑,趕緊放下杯子,正襟危坐。
書上說,皇帝是天下老百姓的楷模,應該有威武的儀表、有無敵的才幹,才能管理好國家。
董卓接着說。我看現在這個皇帝,軟弱無能,才疏學幹,一點也比不上陳留王。你們看陳留王不僅人聰明,又好學,完全可以當皇帝。所以我建議廢掉當今皇帝,改立陳留王,你們認為怎麼樣?啊?有什麼意見可以說嘛!董卓的一席話聽得大家毛骨悚然,都不敢出聲。
董卓環視一周,說:如果大家沒有什麼意見,明天就把這件事情辦了。李儒,你寫個東西出來,叫大家看看,沒有意見,每個人就簽個名見證一下。
不料這時候,一個人推翻桌子,大聲斥責董卓,你有何德何能,敢如此發飙?!當今皇帝是先帝的嫡子,又沒什麼過錯,你廢除他就是你想篡位。别人不敢說,我丁原就敢說,你想廢帝首先要過我這一關!董卓一驚,心想,誰這麼大的膽子!定眼一看,認得是荊州刺史丁原。
你道丁原是如何進的京城。原來劉表在丁原一而再、再而三的建議下,隻好派了一支軍隊,由丁原率領着開赴河北,參加到圍剿黃巾軍的行動中,黃巾軍被滅之後,丁原本欲率呂布及人馬回荊州,不想又發生何國舅被殺,皇帝失蹤的事情,便留了下來,所以也被請到董卓的酒席上。
董卓冷冷地看着丁原,手已經伸向桌子上的寶劍。突然,李儒看到丁原身後的呂布,手持畫戟,怒目而視,吓了一大跳。李儒趕緊勸住董卓,今天大家高興高興,難得在一起喝一次酒,就請大家不要談論政治不談政治啊,來,來,喝酒,喝酒,我敬大家一杯。說完,李儒一揚脖子,幹了。
大家已經在膽戰心驚,哪有心思再喝酒,于是,百官各自找理由,一個個都溜了。董卓看看大家都走了,餘怒未消,也提着寶劍,憤然而出,走到大門口,卻看到呂布騎着馬,拿着戟,在門口轉悠。董卓問李儒,這是誰呀?李儒說,他是丁原的義子,叫呂布字奉先,是個人物。
董卓一聽,忙和李儒從後門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