妥善安置有關人員的家屬

關燈
領導人應該認識到家屬問題的重要性。曹操早年謀刺董卓未遂,詐稱獻刀逃跑,一開始,董卓尚不知道曹操出城離去的真正目的,李儒對董卓說:“操無妻小在京,隻獨居寓所,今差人往召,如彼無疑而便來,則是獻刀;如推托不來,則必是行刺。”(第四回)沒有家屬在京,決定了曹操是一個去留不定的人物。司馬懿在魏都洛陽發動兵變,要奪取曹爽的兵權,被人們稱為“智囊”的司農桓範建議曹爽随天子去許都,調外兵以征讨司馬懿,曹爽回答說:“吾等全家皆在城中,豈可投他處求援?”(第一百七回)最後終于決定回城中交出兵權,他因家屬牽累而束手就縛。赤壁大戰時,蔡中、蔡和按照曹操的安排詐降周瑜,做間諜工作,臨行前曹操告誡二人勿懷二心,二人回答說:“吾等妻子俱在荊州,安敢懷二心,丞相勿疑。”二人去周瑜大寨投降後,周瑜重賞二人,私下卻對心腹将領甘甯說:“此二人不帶家小,非真投降,乃曹操使來為奸細者,吾今欲将計就計……”(第四十六回)看來,家屬問題不僅影響一些個人的重大決定,而且是判定一個人政治動向的重要依據,領導人應該充分認識這一問題的重要性。

    由于家屬問題的重要性,許多瓦解敵軍的工作就是在家屬問題上做文章的。曹操派兵進攻劉備的新野,數次被打敗。當他得知為劉備出謀劃策的是托名單福的徐庶時,他派人将徐庶之母帶到許昌,後仿徐母字體,以她的名義寫信召徐庶來許昌相見,這封書信完全打亂了徐庶的心緒感情,迫使徐庶告别劉備而去。孔明一出祁山時,在天水等地被姜維用計打敗,他思考再三,最後打聽到姜維之母居住于冀縣,遂派兵詐稱去取冀縣,姜維恐老母有失,率軍往救,蜀兵圍定姜維于此城,孔明乃使人扮假姜維攻魏兵,用反間計招降了姜維。呂蒙偷襲荊州,司馬懿赴淮南平定毋丘儉的叛亂,均撫恤敵軍将士的家屬,由此來瓦解敵軍。看來,家屬問題有時會成為瓦解敵軍、争取人心的一個突破口。

    糜夫人像

    能夠妥善處理本人及本集團人員的家屬問題的,有以下幾例。第一例,劉備協同曹操在徐州、下邳一帶剿滅呂布後,曹操請他随軍回許昌,劉備去時未帶家小,仍将他們安排在徐州。這種安排既可以為他回徐州創造借口,又可以保證他脫身曹營時無所羁絆。看來這種安排是很有考慮的。第二例,孔明初出茅廬,在新野幫助劉備幾次打敗曹軍的進攻,曹操奪取荊州等地後,想用對付徐庶的辦法對付孔明,他派人前往隆中搜尋孔明妻小,但卻不知去向。原來孔明令人提前将家屬搬送至三江内隐藏起來,因此曹操抓獲不到(第四十一回)。第三例,關羽曾降曹操,後來過五關斬六将,随行的是兩位嫂嫂,并無自己的妻室,看來一直是單身生活。關羽自到荊州後,劉備出面為其擇娶妻室(第七十三回)。劉備沒有忘記在戎馬之際為其解決婚姻大事。第四例,馬谡拒谏失街亭後,孔明全線被動。情況十分危急,需要馬上撤退,他對各路軍馬作了安排後沒有忘記派心腹之人到冀縣将姜維的母親送入漢中(第九十五回)。事實上,如果将姜維的母親忘在了魏國,那還等于沒有将姜維争取過來。

    家屬問題影響人的去向和情緒,即可以作為瓦解敵軍的突破口,妥善安置本集團人員的家屬問題一樣會穩定其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