惟才是舉

關燈
和劉備相比較,曹操在用人上少有親疏之别,他惟才是用,因此他的選才面比劉備要寬,這是他的事業更為興旺的一個重要原因。

     曹操在一生征戰中,時時留心人才,一發現人才,就盡量地要收為己用。

    操初遇許褚,見其威風凜凜,心中暗喜,遂安排典韋用計收服,使許褚成為典韋之後的第一心腹愛将。

    操移駕許都時路遇楊奉、韓暹攔截,操見楊奉手下武将徐晃威風凜凜,暗暗稱奇,及見與許褚交鋒,武藝超群,更加喜愛,召謀士商議道:“徐晃乃良将也,吾不忍以力并之,當以計召之。

    ”(第十四回)後派人招降徐晃。

    操平定漢中時,張魯派西涼勇将龐德迎敵,操早知龐德威名,一知龐德來迎戰便有心收歸之,他先選張郃等四員大将輪戰龐德,然後收買張魯謀士楊松内中作梗,最後設計俘獲龐德,使其感恩歸降。

    許褚曾是山寇,龐德曾随馬超殺傷過曹操人馬,但他們是人才,操仍願收歸使用。

    操有時為了眼前的利益,也臨時使用那些靠不住的人。

    如操奪取荊州準備下江南時,需要訓練水軍,于是封荊州降将蔡瑁、張允為侯并兼水軍都督。

    謀士荀攸提醒操說,二人乃谄佞之徒,不應給予高官顯爵。

    操密告荀攸道:“吾豈不識人!隻因吾所領北地之衆,不習水戰,故且權用此二人。

    待成事之後,别有理會。

    ”(第四十一回)操用人的指導思想在于:隻要一個人有所特長,而這種特長又能為自己的目标服務,那麼,不管這個人以前是怎樣、以後會怎樣,就目前來講,都可以任用。

     陳琳曾替袁紹起草檄文筆伐曹操,辱及曹操祖先。

    操攻破冀州後俘獲陳琳,身邊人勸操殺之,操憐其文才,赦其不死,命為從事。

    蔡邕之女蔡琰曾被北方部族于戰亂中擄去,在當地作《胡笳十八拍》,流入中原。

    操深愛其才,使人持千金去北方,從左賢王處贖回,使其與董祀結婚。

    操初遇劉備,就結為知己;招降關羽,厚禮待之;一知徐庶,就設計誘之;與董昭相見一席話,就拉着他的手說:“凡操有所圖,惟公教之”(第十四回);奪取冀州,就讓人遍訪當地賢士,等等。

    總之,曹操愛才,禮賢下士,是他領導觀的一大特色。

    他曾作詩抒發自己的胸懷:“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第四十八回)他用高山的氣魄和大海的容量來勉勵自己,表達了他求賢若渴的急迫心情。

    操曾帶兵與孫權軍隊對陣,見對方排列整齊,軍容雄壯,感歎道“生子當如孫仲謀”,由衷愛才又希望占為己有的心情溢于言表。

     曹操過分愛才,也因此而對自己不利。

    如劉備投靠時他否定了程昱的建議,未斬殺或扣留劉備,緻使劉備成為與自己争奪天下的勁敵。

    當陽長坂坡趙雲沖入軍中單騎救阿鬥,他在山上望見趙雲十分勇猛,心中喜愛,傳令各處務要活捉趙雲,不許放箭傷害,因此被趙雲斬殺軍中名将五十餘員而走脫。

    盡管如此,曹操人才觀對其事業的積極作用還是異常大的,他的事業的每一步進展,都依賴于人才。

    沒有曹操的愛才之心,就沒有曹操創立的功業。

     曹操還善于團結人才,争取那些與自己有思想隔閡的人歸順自己。

    關羽降操後,身在曹營心在漢,但曹操待之為上賓,處處關懷備至,結恩于關羽。

    雖然關羽最終離去,但他為曹操解白馬之圍,後來又義釋華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