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
關燈
小
中
大
徐義德輕輕把書房的門關上,走到寫字台前面坐下,安靜地喘了一口氣,面對一疊印着公私合營滬江棉紡廠紅仿宋字的信紙,皺着兩道濃眉,在細心構思。
他嘴裡喃喃地念着“認清社會發展的規律,掌握自己的命運”,反反複複念着這兩句。
上海灘上紡織業的前輩,聶雲台的面影出現在他的眼前。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期,因為帝國主義忙着打仗,互相争奪,顧不上日用工業的發展,更顧不上中國市場。
中國民族工業有了一些發展,聶雲台經營的紗廠也得到一些發展,并且創辦了中華紡織廠,發展民族工業的夢想在他面前展開了美麗的遠景。
他精心規劃,慘淡經營,買了地皮,建築廠房,還向外國定購了紡織機器……沒有多久,大戰停了,帝國主義經濟侵略的力量,卷土重來,占領了中國市場,擠垮了許多民族工業,大中華紡織廠不得不宣告破産了。
聶雲台美麗的遠景隻不過是黃粱一夢罷了。
他對自己說: “那辰光工商界怎麼會認清社會發展的規律?又哪能掌握自己的命運呢?哎,聶雲台,多少個聶雲台在上海灘上倒下去了……” 書房的門忽然半開了,大太太胖胖的臉蛋伸了進來,驚奇地低聲問道: “你和啥人在講閑話?” “我看我和誰講閑話?” 大太太悄悄地把門打開,慢慢走了進來,向書房巡視了一下,尋找和他講話的那個人,困惑地問: “我在外邊明明聽見你和人講話,怎麼人沒有了呢?”她在樓上念完了最後一遍經,想起他還沒有睡,特地下樓來看看他,不料走到門口聽見他和人講話,心裡忍不住生氣了。
她想一定是林宛芝這騷貨在書房裡,他要大家今天晚上不要打攪他,原來是和林宛芝在一道哩。
她于是悄悄推開書房的門。
“那是我變戲法把人變走了。
” “你的花樣經多的很,誰曉得哩。
” “告訴你們别來打攪我,我今天晚上有事,你為啥又來了呢?” “我想你今天晚上有事,一定忙得得晚,應該吃些點心,特地問你要吃點啥。
怎麼狗咬呂洞濱,不識好人心呢?” “我不吃,做做好事,你去睡吧。
” “要是餓呢?” “我不會餓,上樓去吧,别再擾亂了。
” “啥辰光擾亂你的?别把好心當做驢肝肺,阿彌陀佛。
”她走了,輕輕把門帶上,說,“你忙吧,别亂怪好人!” 徐義德從大太太的背影想起了三十年前的往事。
那時,他和兩個好朋友一同到上海一家紗廠裡當練習生,每個月領兩塊錢的工錢。
其中一個就是裘學良。
另外一個從小工做起,以後升做技工,當了老師傅。
他一生做了三十年工,現在已經年老退休了,生活還是十分清苦,要不是解放後有勞保條例,說不定已經餓死在馬路上了。
裘學良一直跟着他,慢慢當上了滬江紗廠的廠長,是他創辦滬江這份企業的得力助手,因為操勞過度,得了肺結核,一直在家裡休養,靠廠長的工資維持着生活。
他一直關心裘學良的生活,這次合營尤其替裘學良擔心,幸虧餘靜掌握政策,保留了原薪。
他自己呢?滬江紗廠的總經理,擁有不到十萬的紗錠,還是幾個紡織企業的大股東。
企業合營了,他是私方代表,并且還是合營企業的總經理,現在又是上海市人民代表。
同樣是三個練習生,卻有不同的遭遇,目前的處境又大不相同。
這是為啥呢?過去,他總以為是憑自己的本事,依靠資金和智慧才在紡織業闖出一個局面來。
剛解放的辰光,他一聽别人講“資本家”和“剝削”這些名詞,感到非常刺耳。
啥剝削不剝削,沒有他的資金,怎麼能夠造廠房買機器?要是他不動腦筋,花心血,哪裡有滬江紗廠?沒有滬江紗廠,廠裡工人靠啥生活?棉紗棉布從啥地方來?他創辦了這爿廠,不知道花了多少心血,渡過了多少難關,滬江才能發展到現在的規模。
怎麼說是不勞而獲呢?正是因為他多勞,而且自命又善于勞,才能獲得這樣的發展。
這次在北京出席全國工商業聯合會第一屆執行委員會第二次會議,聽了中央首長的報告,特别是毛主席的指示,他像從夢一般的境界裡蘇醒過來了。
他如同一個失明多年的盲人,忽然獲得了光明,
他嘴裡喃喃地念着“認清社會發展的規律,掌握自己的命運”,反反複複念着這兩句。
上海灘上紡織業的前輩,聶雲台的面影出現在他的眼前。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期,因為帝國主義忙着打仗,互相争奪,顧不上日用工業的發展,更顧不上中國市場。
中國民族工業有了一些發展,聶雲台經營的紗廠也得到一些發展,并且創辦了中華紡織廠,發展民族工業的夢想在他面前展開了美麗的遠景。
他精心規劃,慘淡經營,買了地皮,建築廠房,還向外國定購了紡織機器……沒有多久,大戰停了,帝國主義經濟侵略的力量,卷土重來,占領了中國市場,擠垮了許多民族工業,大中華紡織廠不得不宣告破産了。
聶雲台美麗的遠景隻不過是黃粱一夢罷了。
他對自己說: “那辰光工商界怎麼會認清社會發展的規律?又哪能掌握自己的命運呢?哎,聶雲台,多少個聶雲台在上海灘上倒下去了……” 書房的門忽然半開了,大太太胖胖的臉蛋伸了進來,驚奇地低聲問道: “你和啥人在講閑話?” “我看我和誰講閑話?” 大太太悄悄地把門打開,慢慢走了進來,向書房巡視了一下,尋找和他講話的那個人,困惑地問: “我在外邊明明聽見你和人講話,怎麼人沒有了呢?”她在樓上念完了最後一遍經,想起他還沒有睡,特地下樓來看看他,不料走到門口聽見他和人講話,心裡忍不住生氣了。
她想一定是林宛芝這騷貨在書房裡,他要大家今天晚上不要打攪他,原來是和林宛芝在一道哩。
她于是悄悄推開書房的門。
“那是我變戲法把人變走了。
” “你的花樣經多的很,誰曉得哩。
” “告訴你們别來打攪我,我今天晚上有事,你為啥又來了呢?” “我想你今天晚上有事,一定忙得得晚,應該吃些點心,特地問你要吃點啥。
怎麼狗咬呂洞濱,不識好人心呢?” “我不吃,做做好事,你去睡吧。
” “要是餓呢?” “我不會餓,上樓去吧,别再擾亂了。
” “啥辰光擾亂你的?别把好心當做驢肝肺,阿彌陀佛。
”她走了,輕輕把門帶上,說,“你忙吧,别亂怪好人!” 徐義德從大太太的背影想起了三十年前的往事。
那時,他和兩個好朋友一同到上海一家紗廠裡當練習生,每個月領兩塊錢的工錢。
其中一個就是裘學良。
另外一個從小工做起,以後升做技工,當了老師傅。
他一生做了三十年工,現在已經年老退休了,生活還是十分清苦,要不是解放後有勞保條例,說不定已經餓死在馬路上了。
裘學良一直跟着他,慢慢當上了滬江紗廠的廠長,是他創辦滬江這份企業的得力助手,因為操勞過度,得了肺結核,一直在家裡休養,靠廠長的工資維持着生活。
他一直關心裘學良的生活,這次合營尤其替裘學良擔心,幸虧餘靜掌握政策,保留了原薪。
他自己呢?滬江紗廠的總經理,擁有不到十萬的紗錠,還是幾個紡織企業的大股東。
企業合營了,他是私方代表,并且還是合營企業的總經理,現在又是上海市人民代表。
同樣是三個練習生,卻有不同的遭遇,目前的處境又大不相同。
這是為啥呢?過去,他總以為是憑自己的本事,依靠資金和智慧才在紡織業闖出一個局面來。
剛解放的辰光,他一聽别人講“資本家”和“剝削”這些名詞,感到非常刺耳。
啥剝削不剝削,沒有他的資金,怎麼能夠造廠房買機器?要是他不動腦筋,花心血,哪裡有滬江紗廠?沒有滬江紗廠,廠裡工人靠啥生活?棉紗棉布從啥地方來?他創辦了這爿廠,不知道花了多少心血,渡過了多少難關,滬江才能發展到現在的規模。
怎麼說是不勞而獲呢?正是因為他多勞,而且自命又善于勞,才能獲得這樣的發展。
這次在北京出席全國工商業聯合會第一屆執行委員會第二次會議,聽了中央首長的報告,特别是毛主席的指示,他像從夢一般的境界裡蘇醒過來了。
他如同一個失明多年的盲人,忽然獲得了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