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黨的政策而戰

關燈
——揭露“四人幫”批《上海的早晨》和制造“桑偉川事件”的真相 一九七一年三月二十五日,黃浦江畔,風雨交加。

     這天上午,在上海市盧灣體育館,一位名叫桑偉川的青年,被當衆戴上了手铐,罪名是“現行反革命”。

    這位青年處之泰然,揚起兩道濃黑的眉毛,冷冷一笑。

     桑偉川到底犯了什麼罪?他的命運如何?震動上海、波及全國的“桑偉川事件”,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這是長期以來,特别是粉碎“四人幫”以後,許多人所關心的。

     如今,真相大白了。

    上海市煤氣公司助理技術員桑偉川,僅僅因為寫了一篇評論《上海的早晨》的文章,堅持毛主席的無産階級革命路線和“百花齊放,百家争鳴”方針,就遭到張春橋一夥殘酷迫害,被非法判處七年徒刑。

    “桑偉川事件”是“四人幫”蓄意制造的一起駭人聽聞的反革命陰謀事件。

     這一事件的發生,要從丁學雷的文章談起。

     一九六九年七月十一日,《人民日報》發表了一篇大文章,題目是《為劉少奇複辟資本主義鳴鑼開道的大毒草——評〈上海的早晨〉》。

    作者的署名“丁學雷”,乃是“四人幫”的反革命别動隊——原上海市委寫作組的一個筆名。

    這篇文章是“四人幫”授意起草,由其在上海的一個餘黨修改、定題,然後交給“四人幫”在《人民日報》的親信,作為“炮彈”發出來的。

    随後,新華社轉播了這篇文章,在一個月内,《人民日報》連發五整版批判《上海的早晨》的黑文章。

    “四人幫”之意不在評書,而在反黨,借機攻擊陳毅同志等老一輩無産階級革命家,為他們勾結林彪篡黨奪權鳴鑼開道。

     桑偉川讀了這篇文章,心裡感到憤憤不平。

    他認為,丁學雷的文章是修正主義的,而周而複同志的長篇小說《上海的早晨》是香花,不是毒草。

     不平則鳴。

    過了三天,即七月十四日,桑偉川就着手寫批駁丁學雷的文章丁。

    這個小夥子出身于勞動人民家庭,初中畢業後,于一九五六年進廠當實習生。

    他讀了不少馬列的書和毛主席的書,尤其愛好哲學和文藝。

    他勤于思考問題,也敢于發表自己的見解。

     他反複學習毛主席關于中國民族資産階級的論述,仔細了解上海三反、五反運動的情況和黨的政策,同小說對照起來加以思考、分析。

    兩個星期功夫,初稿寫出來了。

    桑偉川領導的青年哲學小組,對這篇稿子讨論過六次。

    大家圍繞稿子的基本觀點以及是否公開發表等問題,展開了自由而激烈的争論。

    桑偉川聽取組内同志一些好的見解,但在原則問題上沒有妥協。

    他說:我們學習毛主席著作,必須聯系實際。

    對作品評論,不是誰說了算,要根據區别香花和毒草的六條标準,看是否符合毛主席、黨中央的無産階級革命路線,隻有這樣,才能繁榮文藝創作。

     桑偉川把稿子寄到《文彙報》。

    這篇題為《評〈上海的早晨〉——與丁學雷商榷》的文章,闡明了與丁學雷的原則分歧。

    桑偉川認為,小說“如實地反映當時階級鬥争,階級矛盾,并描述怎麼以無産階級的路線政策改造資産階級,解決階級矛盾,階級鬥争的。

    作者是站在保護工人階級的立場歌頌了對資産階級鬥争的勝利”。

     桑偉川的文章很快地落到張春橋的手裡。

    這個國民黨老牌特務一看,如獲至寶,随即“批示”:桑文可以考慮發表,報社要寫編者按語,發給一批積極分子讨論一下,有準備地打好這一仗。

    “四人幫”在上海的一個餘黨,立即下令了解桑偉川的“情況”,要《文彙報》加緊做好“批桑”的準備工作。

    《文彙報》趕緊拟訂了一個“深入批判”《上海的早晨》的“發稿計劃”。

    張春橋看了兩遍,又密密麻麻寫了一段黑批示。

    他承認:“這一仗不大好打”,“難在要使中間派也覺得我們對”。

    他所指的中間派,就是人民群衆。

    他心懷鬼胎,陰險毒辣,下令“把桑偉川的文章打印出來,多找一些人看一看,甚至可以考慮,找對立雙方開座談會,在上報以前演習演習看”。

    那個餘黨也學着主子的腔調一旁吆喝,批道:“準備工作做得充分一些,找對立雙方的座談會,把有些論點‘放’出來。

    ” 為了這次“演習”,《文彙報》着實忙了一陣。

    準備工作如此“充分”,連“桑偉川一方”的動态都探得一清二楚。

    會前,《文彙報》派人找桑偉川“摸底”,然後密報張春橋。

     在張春橋的指揮下,經過一個多月的周密準備,“演習”開始了。

     十月十三日,桑偉川衣着整潔,興緻勃勃地來《文彙報》赴會。

    “對立雙方”擺開了陣容,一方人數衆多,如臨大敵;而另一方隻有桑偉川一人。

    “讨論”一開始,桑偉川就開門見山地說:“對這部小說,我是帶着問題去看的。

    對丁學雷的文章,我也是帶着問題去看的,覺得很難說服自己。

    就拿怎樣寫資本家的本質這個問題來說,丁學雷的文章說馬慕韓露出了馬腳:既然是有馬腳露出,那麼作者也就不能算掩蓋資本家的本質了……”他理直氣壯地講了一通。

    奇怪的是,對方保持沉默,幾乎沒有打斷他的發言。

    原來,按照張春橋一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