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祖曆代通載卷第二十六

關燈
宋 雷氏曰(宋朝祖宗真仁英神哲徽及少百六十六。

    靖康北遷) ⊙(庚申) 太祖玄朗(姓趙。

    王火德。

    都于汴。

    初名光胤。

    宣祖次子。

    生于洛陽。

    雄武端[愨-一+土]識度豁如。

    周祖以為東西班首。

    世祖命掌親軍遷殿前都點檢。

    恭帝命征河東。

    晚駐陳橋驿。

    軍情忽變。

    衆擁立之。

    正月四日受禅。

    丙子十月崩于萬歲殿。

    葬永昌陵。

    壽五十)改建隆○遼應曆十年。

     ⊙是年十二月。

    诏于楊州城下戰地。

    造寺賜額建隆賜田四頃。

    命僧道晖主之。

    初周廢佛寺三萬三百所。

    毀鎮州大悲像鑄錢。

    世宗親秉钺洞其膺。

    不四年疽潰于膺。

    帝偕太宗目擊其事。

    因問神僧麻衣。

    天下何時定。

    麻曰。

    甲子方大定。

    仍對以三武廢教之禍。

    帝深然之。

    及即位屢建佛寺。

    歲度八千僧(出歐陽外傳疏) (辛酉) 诏誕聖節。

    京師及天下命僧。

    升座祝壽為準。

     (壬戌) 诏每年試童行通蓮經七軸者。

    給祠部牒披剃。

     荊高繼沖(字成和融之子。

    立一年降宋)○南唐李煜立。

     (癸亥) 改乾德○慕容延钊伐荊降。

    封沖武甯軍節度。

     (甲子 六一) 诏王全斌等伐蜀。

    乙醜降于宋。

     (丙寅) 東漢繼恩(其父薛钊劉旻愛其賢。

    以女妻之。

    生恩。

    钊卒後。

    适何氏生元。

    何氏夫婦卒。

    承鈞無子。

    旻以二子命鈞養之。

    定王鈞薨。

    恩紹位。

    九月為侯[栗-木+(革  月)]榮殺之) 繼元(姓何氏。

    亦承鈞養子。

    恩之同母弟。

    郭無為侯[栗-木+(革  月)]榮迎立之。

    改年廣運。

    一十三年) (丁卯) 三月五星聚奎○大教東被九百年矣。

     (戊辰) 改開寶○遼景宗諱明記立(更名賢。

    世宗子。

    自年保甯。

    治十五年) (己巳) 二月十六長春節诏(四海僧上表入殿庭。

    試三學十餘條。

    全通者賜紫衣。

    号曰手表僧。

    宰輔親王監司刺史各薦所知。

    唯西街所薦。

    是日入内殿。

    門下牒謂之簾前師号。

    仍賜紫衣) (辛未) 诏成都造金銀字佛經各一藏(初戊辰九月廿七敕兵部侍郎劉熙古監造。

    是年六月十一日敕再造金字經一藏) (壬申) 诏雕佛經一藏(計一十三萬闆○封南漢銀恩赦侯○又遣陶谷下宋齊丘) ⊙天台山德韶國師示寂。

    師處州龍泉陳氏。

    母夜夢白光觸體。

    因而有娠。

    及誕尤多奇異。

    年十五有梵僧。

    勉令出家。

    十七依本州龍歸寺落發。

    十八納戒于信州開元。

    後梁開平中遊方。

    詣投子山見大同禅師。

    發心之始也。

    次谒龍牙疏山。

    各有機緣。

    曆五十四員知識皆不契。

    後之臨川。

    谒淨惠益公。

    一見深器之。

    師以遍參但随衆而已。

    益上堂。

    僧問。

    如何是曹源一滴水。

    益雲。

    是曹源一滴水。

    師于座側豁然大悟。

    平生疑滞渙若冰釋。

    遂以所悟聞于益。

    益曰。

    汝向後當為國王師。

    緻祖道光大。

    吾不如也。

    自是諸方異唱古今玄鍵。

    與之決擇不留微迹尋遊天台。

    觀智者顗禅師遺迹若舊。

    複與智者同姓。

    時謂後身焉。

    初止白沙。

    吳越忠懿王以國王子刺台州。

    向師之名。

    延請問道。

    師謂之曰。

    他日為霸主無忘佛恩。

    後漢乾祐元年王嗣位。

    遣使迎之。

    申弟子禮。

    有傳天台教義寂者。

    屢懇于師曰。

    智者之教年祀浸遠慮多散落。

    今新羅國其本甚備。

    自非和尚慈力。

    其孰能緻之乎。

    師于是聞于忠懿王。

    王遣使及赍師書往彼繕寫備足而回。

    迄今盛行于江南。

    師于般若開堂說法。

    十二會語具傳燈。

    嘗有偈示衆曰。

    通玄峰頂不是人間。

    心外無法滿目青山。

    開寶辛未華頂四峰忽摧聲震若雷。

    師曰。

    吾非久矣。

    明年六月大星殒于峰頂。

    林木變白。

    師乃示寂于蓮華峰。

    參問如常。

    二十八日集衆言别。

    跏趺而逝。

    壽八十二。

    臘六十五。

     (癸酉) 後周恭帝崇訓卒。

     ⊙汝州風穴禅師示寂。

    諱延沼。

    僞唐乾甯三年十二月。

    生于餘杭劉氏。

    少魁壘有英氣。

    于書無所不觀。

    然無經世意。

    父兄強之仕。

    一至京師即東歸。

    從開元寺智恭律師。

    剃發受具。

    遊講肆。

    玩法華玄義。

    修止觀定慧。

    宿師争下之。

    棄去遊名山。

    谒越州鏡清怤禅師。

    機語不契。

    北遊襄氵間寓止華嚴。

    時僧守廓者。

    自南院颙公所來。

    華嚴升座曰。

    若是臨濟德山高亭大愚鳥窠船子下兒孫。

    不用如何若何便請單刀直入。

    廓出衆便喝。

    華嚴亦喝。

    廓又喝。

    華嚴亦喝。

    廓禮拜起。

    指以顧衆曰。

    這老漢一場敗缺。

    喝一喝歸衆。

    穴心奇之。

    因結為友。

    遂默悟三玄旨要。

    歎曰。

    臨濟用處如是耶。

    廓使更見南院。

    問曰。

    入門須辯主。

    端的請師分。

    南院左拊其膝。

    穴便喝。

    院右拊其膝。

    穴亦喝。

    院曰。

    左邊一拍且止。

    右邊一拍作麼生。

    穴雲。

    瞎。

    院反取主杖。

    穴笑雲。

    有枷瞎棒。

    倒奪打和尚去。

    南院倚主杖曰。

    今日被黃面浙子鈍置。

    穴雲。

    大似持缽不得詐言不饑。

    院曰。

    子到此間乎。

    曰。

    是何言欤。

    院曰。

    好問汝。

    曰亦不可放過。

    便禮拜。

    南院喜賜之坐。

    問所與遊者何人。

    對曰。

    襄州與廓侍者同夏。

    院曰。

    親見作家。

    穴于是俯就弟子之列。

    從容承禀日聞智證。

    南院曰。

    汝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