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祖曆代通載卷第三
關燈
小
中
大
弟)治二十五年。
祖丁(沃甲兄祖辛弟)治二十五年○南庚(沃甲子)治二十九年。
陽甲(祖丁子)治十七年。
(甲子 二一) 盤庚(陽甲弟。
改殷曰商。
複遷都于亳)治十八年。
小辛(盤庚弟)治二十一年(殷道衰。
百姓思先帝。
作盤庚三篇) (甲子 二二) 小乙(小辛之弟)治二十二年。
武丁(小乙子。
以傳說為相。
修德布政。
天下鹹歡。
書曰。
高宗諒闇三年君不言。
禮雲。
三年之喪君不言。
百官鹹聽冡宰)治五十九年。
壽一百歲。
廟号高宗。
(甲子 二三) 祖庚(武丁子)治七年○祖甲(祖庚弟商道廢)治十六年。
廪辛(祖甲子)治六年○庚丁(廪辛弟。
遷于朝歌。
今衛州界)治二十一年。
武乙(庚丁子。
不道慢神虐民。
獵河渭間。
暴雷震死)治四年。
(甲子 二四) 太丁(武乙子)治三年○帝乙(太丁子商道衰)治三十七年。
(甲子 二五) 纣辛。
一名受(帝乙之子。
微子啟弟。
啟之母賤。
在朝不得嗣位。
辛母正後。
承祚不道。
内嬖妲己。
外用惡來。
設酒池肉林糟丘。
使男女裸形相逐其間。
作長夜宮。
計一百二十日為一晝夜。
制炮烙刑熱熨鬥。
衣寶玉衣剖賢人之心。
斮朝涉之胫。
諸侯叛亂。
武王克之。
以衣蒙頭。
赴火而死)治三十一年(谥曰殘義損善曰纣)殷有三仁(箕子微子叔比幹也)丁位即位。
凡三十主通六百二十九年。
周 雷氏曰(下迨有周文武成康昭穆共懿孝夷厲宣幽槜平桓莊僖惠襄頃匡定簡靈景悼敬元貞哀考威烈安夷顯聖慎靓赧歸。
秦王三十。
七八百六七) ⊙(甲子 二六) 文王(姓姬氏至武王都于鎬。
今京兆)王木德。
其先起于後稷(帝喾之妃姜嫄。
履大人迹而生。
多有異相。
棄之阨巷。
牛馬不踐。
移山獸育。
置水禽養。
複收而育。
故名棄姓。
好種植事。
堯為稷官。
功封于邰。
曰後稷也)不窋○鞠○公劉○慶節○皇仆○差弗○毀渝○公非○高圉○亞圉○公祖類○太王亶父(一曰古公)生三子太伯虞仲季曆(文王父也。
初國于豳。
古公遷于岐伯仲知古公欲立季曆以傳昌。
乃奔荊蠻。
果立曆以傳昌也。
古今記世紀有異于史記。
)王名昌(季曆子。
一名大王。
少子都豐為纣西伯。
大有賢德)在位五十年(壽九十七。
谥忠信接禮曰文)重八卦之爻為周易【圖】乾六宮數有九三十六老陽也【圖】坎一宮七數二十二少陽也【圖】艮八宮七數二十八少陽也【圖】震三宮七數二十八少陽也【圖】巽四宮八數三十二少陰也【圖】離九宮八數三十二少陰【圖】坤二宮六數二十四老陰【圖】兌七宮八數三十二少陰。
每卦有六爻六神名。
主吉兇之事。
謂青龍朱雀白虎玄武騰蛇勾陳。
(甲子 二七) 伯夷叔齊(姓墨。
孤竹君子)聞西伯善養老。
歸之(虞芮有争愬于西伯。
又請纣去炮烙之刑) ⊙武王發(文王子周公兄)既立。
以太公望為師。
周公旦為輔。
召畢之徒為左右。
同謀伐纣。
起兵洧水。
諸侯不期會者八百。
皆雲。
纣可伐矣。
戊午日兵臨孟津。
癸亥夜陳于商郊。
甲子戰于牧野。
前徒倒戈血流漂杵。
既克殷。
大定天下(歸馬華山之陽。
放牛桃林之下)倒載幹戈。
在位七年(壽九十三。
葬于鎬。
谥克定禍亂曰武)禮曰。
天下有王。
分地建國置都立邑(古制。
王畿千裡。
公百裡。
侯七十裡。
伯子男各五十裡。
不及曰附庸。
周置王畿千裡。
公五百裡。
侯四百裡。
伯三百裡。
子二百裡。
男一百裡。
不及曰附庸)葬之以翣(世本曰。
武王作翣。
其形如扇。
置牆以飾棺)乙卯立。
建子為正。
十四國諸侯(随王代封各出其次)雷氏曰(鄭宋晉吳衛秦齊魯陳杞曹蔡燕召楚蠻。
諸侯十四) 吳太伯(太王子。
與弟虞仲奔于荊蠻。
斷發文身示不可用。
以辟季曆。
荊人立為君。
号曰勾。
吳。
武王克殷。
封章為吳章。
至壽夢十九世稱王夢生四子。
次曰季紮。
大有賢德。
欲立紮。
紮讓兄諸礬。
吳人同立紮。
紮又舍之。
至餘祭立封紮于延陵。
自太伯至夫差。
二十五世。
越王勾踐滅之。
周章至夫差。
二十一君。
六百五十五年。
敬王時也)列子曰。
昔吳太宰問孔子曰(夫子聖者與。
曰丘博識強記。
非聖人也。
三王聖者與。
曰三王善用智勇。
聖非丘所知。
五帝聖者與。
曰五帝善用仁信。
聖則非丘所知。
三皇聖者與。
曰三皇善用時政。
聖則丘弗知。
太宰嚭駭曰。
然則孰為聖者與。
夫子有閑動容而對曰。
西方有聖者焉。
不治而不亂。
不言而自信。
不化而自行。
蕩蕩乎民無能名焉) 齊太公望(亦名呂尚。
東海人也。
本姓姜氏。
其先佐禹治水有功封于呂。
文王蔔得飛熊之兆。
獵渭而會。
曰吾望子久矣。
因名呂望。
一名武師。
伐纣。
亦名尚父。
封于營丘。
今青州臨淄也。
至小白稱桓公。
始[栗-木+(革 月)]。
自太公下。
丁公呂伋乙公癸公哀公胡公獻公武公厲公文公成公莊公厘公襄公桓公孝公昭公懿公惠公傾公靈公莊公景公儒子悼公簡公平公宣公康為田和篡滅。
共三十君七百四十七年。
當周安王十七年也)管仲鮑叔甯戚晏子之徒(景公之前後也) 陳胡公滿(有虞之後。
姓妫氏。
昔舜為庶人。
堯妻二女居于妫妠因以為姓。
武王克殷。
乃求舜後。
得滿。
封于陳以奉舜祀。
是為胡公。
自胡公下。
申桓孝慎幽厘武英平文桓厲莊宣穆共靈成哀惠懷湣。
二十三君。
六百五十三年。
敬王四十一年。
為楚滅之也) 祀東樓公(夏禹之後。
殷時或封或絕。
武王克殷于祀陳留。
雍丘縣是也。
自東樓公。
至簡公春。
一十九君。
五百三十九年。
定王二十四年楚惠滅之)
祖丁(沃甲兄祖辛弟)治二十五年○南庚(沃甲子)治二十九年。
陽甲(祖丁子)治十七年。
(甲子 二一) 盤庚(陽甲弟。
改殷曰商。
複遷都于亳)治十八年。
小辛(盤庚弟)治二十一年(殷道衰。
百姓思先帝。
作盤庚三篇) (甲子 二二) 小乙(小辛之弟)治二十二年。
武丁(小乙子。
以傳說為相。
修德布政。
天下鹹歡。
書曰。
高宗諒闇三年君不言。
禮雲。
三年之喪君不言。
百官鹹聽冡宰)治五十九年。
壽一百歲。
廟号高宗。
(甲子 二三) 祖庚(武丁子)治七年○祖甲(祖庚弟商道廢)治十六年。
廪辛(祖甲子)治六年○庚丁(廪辛弟。
遷于朝歌。
今衛州界)治二十一年。
武乙(庚丁子。
不道慢神虐民。
獵河渭間。
暴雷震死)治四年。
(甲子 二四) 太丁(武乙子)治三年○帝乙(太丁子商道衰)治三十七年。
(甲子 二五) 纣辛。
一名受(帝乙之子。
微子啟弟。
啟之母賤。
在朝不得嗣位。
辛母正後。
承祚不道。
内嬖妲己。
外用惡來。
設酒池肉林糟丘。
使男女裸形相逐其間。
作長夜宮。
計一百二十日為一晝夜。
制炮烙刑熱熨鬥。
衣寶玉衣剖賢人之心。
斮朝涉之胫。
諸侯叛亂。
武王克之。
以衣蒙頭。
赴火而死)治三十一年(谥曰殘義損善曰纣)殷有三仁(箕子微子叔比幹也)丁位即位。
凡三十主通六百二十九年。
周 雷氏曰(下迨有周文武成康昭穆共懿孝夷厲宣幽槜平桓莊僖惠襄頃匡定簡靈景悼敬元貞哀考威烈安夷顯聖慎靓赧歸。
秦王三十。
七八百六七) ⊙(甲子 二六) 文王(姓姬氏至武王都于鎬。
今京兆)王木德。
其先起于後稷(帝喾之妃姜嫄。
履大人迹而生。
多有異相。
棄之阨巷。
牛馬不踐。
移山獸育。
置水禽養。
複收而育。
故名棄姓。
好種植事。
堯為稷官。
功封于邰。
曰後稷也)不窋○鞠○公劉○慶節○皇仆○差弗○毀渝○公非○高圉○亞圉○公祖類○太王亶父(一曰古公)生三子太伯虞仲季曆(文王父也。
初國于豳。
古公遷于岐伯仲知古公欲立季曆以傳昌。
乃奔荊蠻。
果立曆以傳昌也。
古今記世紀有異于史記。
)王名昌(季曆子。
一名大王。
少子都豐為纣西伯。
大有賢德)在位五十年(壽九十七。
谥忠信接禮曰文)重八卦之爻為周易【圖】乾六宮數有九三十六老陽也【圖】坎一宮七數二十二少陽也【圖】艮八宮七數二十八少陽也【圖】震三宮七數二十八少陽也【圖】巽四宮八數三十二少陰也【圖】離九宮八數三十二少陰【圖】坤二宮六數二十四老陰【圖】兌七宮八數三十二少陰。
每卦有六爻六神名。
主吉兇之事。
謂青龍朱雀白虎玄武騰蛇勾陳。
(甲子 二七) 伯夷叔齊(姓墨。
孤竹君子)聞西伯善養老。
歸之(虞芮有争愬于西伯。
又請纣去炮烙之刑) ⊙武王發(文王子周公兄)既立。
以太公望為師。
周公旦為輔。
召畢之徒為左右。
同謀伐纣。
起兵洧水。
諸侯不期會者八百。
皆雲。
纣可伐矣。
戊午日兵臨孟津。
癸亥夜陳于商郊。
甲子戰于牧野。
前徒倒戈血流漂杵。
既克殷。
大定天下(歸馬華山之陽。
放牛桃林之下)倒載幹戈。
在位七年(壽九十三。
葬于鎬。
谥克定禍亂曰武)禮曰。
天下有王。
分地建國置都立邑(古制。
王畿千裡。
公百裡。
侯七十裡。
伯子男各五十裡。
不及曰附庸。
周置王畿千裡。
公五百裡。
侯四百裡。
伯三百裡。
子二百裡。
男一百裡。
不及曰附庸)葬之以翣(世本曰。
武王作翣。
其形如扇。
置牆以飾棺)乙卯立。
建子為正。
十四國諸侯(随王代封各出其次)雷氏曰(鄭宋晉吳衛秦齊魯陳杞曹蔡燕召楚蠻。
諸侯十四) 吳太伯(太王子。
與弟虞仲奔于荊蠻。
斷發文身示不可用。
以辟季曆。
荊人立為君。
号曰勾。
吳。
武王克殷。
封章為吳章。
至壽夢十九世稱王夢生四子。
次曰季紮。
大有賢德。
欲立紮。
紮讓兄諸礬。
吳人同立紮。
紮又舍之。
至餘祭立封紮于延陵。
自太伯至夫差。
二十五世。
越王勾踐滅之。
周章至夫差。
二十一君。
六百五十五年。
敬王時也)列子曰。
昔吳太宰問孔子曰(夫子聖者與。
曰丘博識強記。
非聖人也。
三王聖者與。
曰三王善用智勇。
聖非丘所知。
五帝聖者與。
曰五帝善用仁信。
聖則非丘所知。
三皇聖者與。
曰三皇善用時政。
聖則丘弗知。
太宰嚭駭曰。
然則孰為聖者與。
夫子有閑動容而對曰。
西方有聖者焉。
不治而不亂。
不言而自信。
不化而自行。
蕩蕩乎民無能名焉) 齊太公望(亦名呂尚。
東海人也。
本姓姜氏。
其先佐禹治水有功封于呂。
文王蔔得飛熊之兆。
獵渭而會。
曰吾望子久矣。
因名呂望。
一名武師。
伐纣。
亦名尚父。
封于營丘。
今青州臨淄也。
至小白稱桓公。
始[栗-木+(革 月)]。
自太公下。
丁公呂伋乙公癸公哀公胡公獻公武公厲公文公成公莊公厘公襄公桓公孝公昭公懿公惠公傾公靈公莊公景公儒子悼公簡公平公宣公康為田和篡滅。
共三十君七百四十七年。
當周安王十七年也)管仲鮑叔甯戚晏子之徒(景公之前後也) 陳胡公滿(有虞之後。
姓妫氏。
昔舜為庶人。
堯妻二女居于妫妠因以為姓。
武王克殷。
乃求舜後。
得滿。
封于陳以奉舜祀。
是為胡公。
自胡公下。
申桓孝慎幽厘武英平文桓厲莊宣穆共靈成哀惠懷湣。
二十三君。
六百五十三年。
敬王四十一年。
為楚滅之也) 祀東樓公(夏禹之後。
殷時或封或絕。
武王克殷于祀陳留。
雍丘縣是也。
自東樓公。
至簡公春。
一十九君。
五百三十九年。
定王二十四年楚惠滅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