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神雕
關燈
小
中
大
發信站:BBS水木清華站
「神雕」是我最喜歡的一部小說。關于神雕,我在科大的武俠版寫過不少的文章,那裡也曾經吵得一蹋糊塗。到清華來,發現這裡居然也是這樣,真是有意思,而且還都是和射雕相比。本來想考完G再來這裡好好說說的,可是實在是憋不住,不倒出來大概明天考G都不得安心。:-)
前面有位網友寫的評神雕與射雕,看了更是不吐不快。(對不起,現在找不着了)
大意是說楊過比之郭靖那是差之遠矣,除了幾個小姑娘喜歡,别人都不喜歡?不明白,實在是不明白。不知「風陵夜話」那一章,談論神雕俠的可都是些小姑娘嗎?不知在襄陽大會上,前來獻禮的可都是些小姑娘嗎?連黃蓉都說:“真不知過兒如此神通廣大,竟能請了這些奇人異士來。”(大意)難道這些人都是把女兒嫁了楊過才如此欽服他的不成?
我實在不知,為什麼一說起楊過,就一定把目光盯在他的狂傲上,盯在他曾想殺郭靖上(注意,僅僅是“想”而已!)。是的,楊過這個人是狂傲,所以不能做到如韋小寶般的八面玲珑,很多人不喜歡他是很正常的。男子漢大丈夫,如果事事均要瞻前顧後,如何又能頂天立地,笑傲江湖?我欣賞楊過的,正是他這一點!不錯,如果楊過不是如此桀傲不馴,他根本不會被郭靖送到終南山吃那麼多的苦;如果他稍稍懂得看黃蓉和郭芙的臉色,他也許早就成了郭家的小女婿了!那時候江湖上人人都喜歡他,有多好啊(按前面某網友的邏輯)!可是那樣,楊過還是楊過嗎?!!!我真奇怪,拿竟這種“别人是否喜歡”來作為評論一個如此獨特的武俠人物的标準,我唯一能得出的結論就是:成見!
楊過的功績,不帶成見的人都應該能看見。在等待小龍女的一十六年裡,他的所作所為難道稱不得“大俠”二字?在蒙古大兵壓境的時候,他全殲蒙古先鋒軍,火燒糧草庫,難道稱不得“大俠”二字?他在襄陽城外踢死蒙古國師,飛石斃了蒙古大汗,所作所為難道稱不得“大俠”二字?如果說這時候還有人非要耿耿于懷于楊過年輕時曾經想殺郭靖,甚至以“人緣不好”拒絕承認楊過的功績,那真是和現實社會某些人提拔幹部的思維方式有的一比。
當然,我喜歡楊過并非因為他當得起一代大俠。我喜歡楊過,因為他的塑造更有血有肉,更接近真實的人性。是的,他有缺點,我不諱言。可是大家想一想,他是一個孤兒啊!從小就父母雙亡,流浪街頭,有誰為他來講做人的大道理?!再想想郭靖,從小就生活安定,既有慈母的教誨,又有拖雷和華筝,那是不能比的啊!楊過如何能一開始就表現得如此的知書達禮,識大局懂大體?他從小偏激一點,以為世人沒有一個真正關心他,隻有姑姑對他好,難道不是很正常的嗎?難道郭靖,黃蓉和全真教的人就沒有責任?
郭靖在這點上也未必就做得夠好了,否則為什麼就把楊過往終南山一送了之?
我喜歡楊過,更因為他有年輕人最難能可貴的激情。試看金庸的某些著作,主人公一開始就少年老成,比如郭靖就是一例。楊過給了我們一個極其富有血性的形象,難道沒有價值嗎?還非要拿郭靖的性格來硬套楊過,仿佛是天下英雄都要似郭靖一般,真是滑天下之大稽。郭靖是郭靖,楊過是楊過,喜歡郭靖的何必對楊過視為異類,必欲除之而後快?反觀喜歡神雕的哥們,幾乎沒有說郭靖不是的,内中心理,頗值得細細體會。
來不及寫了,還有不少的話要說,等明天我考完G晚上續吧,如果還能聯進來。
--
走過天涯路終究還是回頭
看盡花似海如雪落
「神雕」是我最喜歡的一部小說。關于神雕,我在科大的武俠版寫過不少的文章,那裡也曾經吵得一蹋糊塗。到清華來,發現這裡居然也是這樣,真是有意思,而且還都是和射雕相比。本來想考完G再來這裡好好說說的,可是實在是憋不住,不倒出來大概明天考G都不得安心。:-)
前面有位網友寫的評神雕與射雕,看了更是不吐不快。(對不起,現在找不着了)
大意是說楊過比之郭靖那是差之遠矣,除了幾個小姑娘喜歡,别人都不喜歡?不明白,實在是不明白。不知「風陵夜話」那一章,談論神雕俠的可都是些小姑娘嗎?不知在襄陽大會上,前來獻禮的可都是些小姑娘嗎?連黃蓉都說:“真不知過兒如此神通廣大,竟能請了這些奇人異士來。”(大意)難道這些人都是把女兒嫁了楊過才如此欽服他的不成?
我實在不知,為什麼一說起楊過,就一定把目光盯在他的狂傲上,盯在他曾想殺郭靖上(注意,僅僅是“想”而已!)。是的,楊過這個人是狂傲,所以不能做到如韋小寶般的八面玲珑,很多人不喜歡他是很正常的。男子漢大丈夫,如果事事均要瞻前顧後,如何又能頂天立地,笑傲江湖?我欣賞楊過的,正是他這一點!不錯,如果楊過不是如此桀傲不馴,他根本不會被郭靖送到終南山吃那麼多的苦;如果他稍稍懂得看黃蓉和郭芙的臉色,他也許早就成了郭家的小女婿了!那時候江湖上人人都喜歡他,有多好啊(按前面某網友的邏輯)!可是那樣,楊過還是楊過嗎?!!!我真奇怪,拿竟這種“别人是否喜歡”來作為評論一個如此獨特的武俠人物的标準,我唯一能得出的結論就是:成見!
楊過的功績,不帶成見的人都應該能看見。在等待小龍女的一十六年裡,他的所作所為難道稱不得“大俠”二字?在蒙古大兵壓境的時候,他全殲蒙古先鋒軍,火燒糧草庫,難道稱不得“大俠”二字?他在襄陽城外踢死蒙古國師,飛石斃了蒙古大汗,所作所為難道稱不得“大俠”二字?如果說這時候還有人非要耿耿于懷于楊過年輕時曾經想殺郭靖,甚至以“人緣不好”拒絕承認楊過的功績,那真是和現實社會某些人提拔幹部的思維方式有的一比。
當然,我喜歡楊過并非因為他當得起一代大俠。我喜歡楊過,因為他的塑造更有血有肉,更接近真實的人性。是的,他有缺點,我不諱言。可是大家想一想,他是一個孤兒啊!從小就父母雙亡,流浪街頭,有誰為他來講做人的大道理?!再想想郭靖,從小就生活安定,既有慈母的教誨,又有拖雷和華筝,那是不能比的啊!楊過如何能一開始就表現得如此的知書達禮,識大局懂大體?他從小偏激一點,以為世人沒有一個真正關心他,隻有姑姑對他好,難道不是很正常的嗎?難道郭靖,黃蓉和全真教的人就沒有責任?
郭靖在這點上也未必就做得夠好了,否則為什麼就把楊過往終南山一送了之?
我喜歡楊過,更因為他有年輕人最難能可貴的激情。試看金庸的某些著作,主人公一開始就少年老成,比如郭靖就是一例。楊過給了我們一個極其富有血性的形象,難道沒有價值嗎?還非要拿郭靖的性格來硬套楊過,仿佛是天下英雄都要似郭靖一般,真是滑天下之大稽。郭靖是郭靖,楊過是楊過,喜歡郭靖的何必對楊過視為異類,必欲除之而後快?反觀喜歡神雕的哥們,幾乎沒有說郭靖不是的,内中心理,頗值得細細體會。
來不及寫了,還有不少的話要說,等明天我考完G晚上續吧,如果還能聯進來。
--
走過天涯路終究還是回頭
看盡花似海如雪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