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嶽全傳 第六七回 趙王府莽漢鬧新房 問月庵兄弟雙配匹

關燈
詩曰: 有意無媒莫漫猜,張槎裴杵楚陽台。

     百年夫婦一朝合,宿世姻緣今世諧。

     話說鞏夫人正爾望階石上撞去,卻被兩旁從人一齊扯住。

    當時惱了張英,大怒起來,罵道:“你這狗官,如此無禮!我老爺和你拚了命罷!”捏着拳頭,就要打來。

    朱緻怒喝道:“你這該死的囚徒,怎敢放肆!左右與我打死這囚徒!”兩邊從人答應一聲,正待動手,忽見守門衙役忙來報道:“柴王同老娘娘駕到,快快迎接。

    ”朱緻聽了,吓得魂不附體,忙忙的走出頭門,遠遠的跪着。

    恰好柴王與老娘娘已到,朱緻接到堂上。

     柴娘娘坐定,柴王亦在旁邊坐下。

    張英即上前來,把朱緻無禮之話細細禀上。

    柴娘娘聽了,勃然大怒!柴王道:“你這狗官,輕薄朝廷命婦,罪應斬首!”叫家将:“與我綁去砍了!”嶽夫人慌忙上前道:“殿下,看老身薄面饒了他罷!”老娘娘道:“若不斬此狗官,将來何以服衆?”嶽夫人再三讨饒。

    柴王道:“姨母說情,權寄他這狗頭在頸上。

    ”朱緻那裡敢做聲,隻是叩頭。

    柴娘娘又道:“你這狗官,快快的把家口搬出行去,讓嶽太太居祝你早晚在此小心伺候,稍有差池,決不饒你的狗命!”朱緻喏喏連聲,急急的将合衙人口盡行搬出去,另借别處居祝柴王、老娘娘遂同嶽氏一門人衆,俱搬在土官衙門安身。

    嶽夫人又整備盤費,打發韓元帥差送來的四名家将。

    修書一封,備細将一路情形禀知,緻謝韓元帥、梁夫人的恩德。

    那家将辭别了,自回京口而去。

    那柴王在衙中,倒也清閑無事,日日同衆小爺。

    張英,帶了家将,各處打圍頑耍。

     一日,衆人擡了許多漳狸鹿免回來。

    嶽夫人同着柴娘娘正在後堂閑話,隻見那衆小爺欣欣得意。

    嶽夫人不覺墜下淚來,好生傷感。

    柴娘娘道:“小兒輩正在尋樂,賢妹為何悲傷起來?”嶽夫人道:“這些小子隻知憨頑作樂,全不想二哥往甯夏避難,音信全無,不知存亡死活,叫我怎不傷心!”嶽霆聽了,便道:“母親何必愁煩,待孩兒前往甯夏去探個信息回來便了。

    ”嶽夫人道:“你這點小小年紀,路程遙遠,倘被奸臣拿住,又起風波,如何是好!”柴王接着道:“姨母放心,三弟并無圖形,誰人認得?若說怕人盤問,待侄兒給一紙護身批文與他,說是往甯夏公幹,一路關津便無事了。

    ”嶽夫人道:“如此甚妙。

    ”三公子便去收拾行李。

    到次日,辭别太太并柴老娘娘和衆小弟兄。

    嶽夫人吩咐:“若見了二哥,便同他到此地來,免我記念。

    一路須當小心!凡事忍耐,不可與人争競。

    ”三公子領命,拜别起身,離了雲南,進了三關,望甯夏而來。

    尚有許多後事,暫且按下慢表。

     先說太行山公道大王牛臯,打造盔甲器械,諸事齊備,發兵三千,與二公子帶往雲南。

    中軍打起一面大旗,上面明寫着“雲南探母”四個大字。

    嶽雷别了牛臯和衆叔伯等,同了牛通、諸葛錦、歐陽從善、宗良、韓起龍、韓起鳳共弟兄七人,帶領了三千人馬,俱是白旗白甲,離了太行山,望雲南進發。

    牛臯又發起馬牌,傳檄所過地方,發給糧草。

    如有違令者,即領人馬征剿。

    那些地方官,也有念那嶽元帥忠義的,也有懼怕牛臯的,所以經過地方,各各應付供給。

    在路行了數月,并無阻攔。

    高鎮南關不遠,已是五月盡邊,天氣炎熱,人馬難行。

    二公子傳令軍士,在山下陰涼之處紮住營盤,埋鍋造飯,且待明日早涼再行。

     那牛通吃了午飯,坐在營中納悶,便走出營來閑步。

    走上山岡,見一座茂林甚覺陰涼,就走進林中,揀一塊大石頭上坐着歇涼。

    坐了一會,不覺困倦起來,就倒身在石上睡去。

    這一睡不打緊,直睡到次日早上方醒,慌忙起來,抹抹眼,下山回營。

    誰知忘了原來的路,反往後山下來。

    隻見山下也紮着營盤,帳房外邊擺張桌子。

    傍邊立着幾個小軍,中間一個軍官坐着,下面有百十個軍士。

    那軍官坐在上面點名,點到六七十名上,隻聽得叫一名“劉通”。

    那牛通錯聽了,隻道是叫“牛通”,便大嚷起來道:“誰敢擅呼我的大名?”那軍官擡頭一看,見牛通光着身子,也錯認是軍人,大怒道:“這狗頭如此放肆!”叫左右:“與我相打四十!”左右答應一聲:“吓!”便來要拿牛通。

     牛通大怒,一拳打倒了兩三個,一腳踢翻了三四雙。

    軍官愈加忿怨,叫道:“反了,反了!”牛通便上前,向軍官打來。

    那軍官慌了,忙向後邊一溜風逃走了。

    衆軍人見不是頭,呐聲喊,俱四散跑了。

    牛通見衆人散去,走進帳房一看,隻見帳房桌上擺着酒筵,叫道:“妙呀!我肚中正有些饑餓,那些狗頭都逃走了,正好讓我受用。

    ”竟獨自一個坐下,大吃大嚼。

    正吃得高興,忽聽得一聲呐喊,一位王爺領着一二百軍士,各執槍刀器械,将帳房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