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嶽全傳 第六四回 諸葛夢裡授兵書 歐陽獄中施巧計
關燈
小
中
大
你可快去保扶嶽雷,成就嶽氏一門‘忠孝節義’。
我有兵書三卷:上卷占風望氣,中卷行兵布陣,下卷蔔算祈禱。
如今付你去扶助他,日後成功之日,即将此書燒去,不可傳留人世。
須要小心!”說罷,化陣清風而去。
諸葛錦矍然醒來,卻是一夢。
到了天時起來,見那供桌底下有個黃绫包袱,打開一看,果然是兵書三卷,好不歡喜。
連忙一總收拾在包裹内了,就望空拜謝。
看看東方漸白,就背上包裹,出了土地廟。
一路下來,日間走路,夜投宿店。
又在市鎮上買了一件道家衣服,從此日常改作道家裝束。
又行了幾日,到了江都地面,住在一個馬王廟内。
每日在路旁搭個帳篷,寫起一張招牌來,上寫着“南陽諸葛錦相識魚龍并不計利”十三個大字。
那些人都有來相的,皆說相得準。
送的銀錢,諸葛錦也不計論多寡,賺得些來将就度日。
那一日,嶽雷同着牛通、宗良、韓起龍、韓起鳳五個人,一路行至江都,打從諸葛錦帳篷前走過。
牛通看見聚着一簇人不知是做什麼的,便叫:“哥哥們慢走,待我看看。
”就向人從裡分開衆人,上前一看,說道:“是個相面的,什麼希罕,聚這許多人!”嶽雷聽見,便道:“我們何不相一相,看他怎麼說?”嶽雷就走進帳篷,衆人也一齊跟進去。
不道看相的人多,牛通就大喝道:“你們這班鳥人!要相就相,不相的,卻擠在這裡做什麼?快快與我走他娘,不要惹我老爺動手!”那看的人見牛通是個野蠻人,況這五個人都是異鄉來的,與他争些什麼,都一哄的散了。
嶽雷上前把手一拱,說道:“先生,求與在下相一相。
”那諸葛錦擡頭将嶽雷一看,說道:“足下的尊相,非等閑可比!等小子收拾了帳篷,一同到敝寓細細的相罷。
”嶽雷道:“如此甚好。
”那道人即去把招牌放下,卷起帳篷,一同衆人來到馬王廟中,各各見禮坐下。
諸葛錦道:“足下莫非就是嶽二公子麼?”嶽雷吃了一驚,便問:“小弟姓張,先生休要錯認了!”諸葛錦道:“二兄弟,休得瞞我!我非别人,乃諸葛英之子也。
因先父托夢,叫我來扶助你去上墳的。
”嶽雷大喜道:“大哥從未識面,那裡就認得小弟?”諸葛錦道:“我一路來的關津,俱有榜文張挂,那面貌相似,所以認得。
”衆人大喜道:“今番上墳,有了諸葛兄就不妨事了。
”牛通道:“既有了軍師,我們何不殺上臨安,拿住昏君,殺了衆奸臣?二兄弟就做了皇帝,我們都做了大将軍,豈不是好?”嶽雷道:“牛兄休得亂道!恐人家聽見了,不是當耍的!” 當時諸葛錦—一問了姓名,就在廟中住了一夜。
到次日收拾行李,離了馬王廟,六個人同望臨安上路。
行了一日,到瓜州已是日落西山,天已晚了,不好過江,且在近處揀一個清淨歇店住了一夜。
天明起身,吃飽了離了店門,一齊出了瓜州城門,見有一個金龍大王廟,諸葛錦道:“我們且把行李歇在廟中坐坐,那一位兄弟先到江邊叫定了船,我們好一齊過江去。
”嶽雷道:“待小弟去,衆位可進廟中等着。
”說罷,竟獨自一個來到江邊。
恰好有隻船泊在岸邊,嶽雷叫聲:“駕長,我要雇你的船過江,要多少船錢?” 那船家走出艙來,定睛一看,滿面堆下笑來道:“客人請坐了,我上去叫我夥計來講船錢。
”嶽雷便跳上船,進艙坐下,那船家上岸飛跑去了。
嶽雷正坐在船中,等一會,隻見船家後邊跟了兩個人,一同上船來道:“我的夥計就來了。
這兩個客人也要過江的,帶他一帶也好。
”嶽雷道:“這個何妨。
不知二位過江到何處去公幹?”二人流淚道:“我二人要往臨安去上墳的。
”嶽雷聽了“上墳”兩字,打動他的心事,便問:“二位遠途到臨安,不知上何人之墳?”二人道:“我看兄是外路人,諒說也不妨。
我們要去上嶽爺之墳的。
” 嶽雷聽了,不知不覺就哭将起來,問道:“二位與先父有何相與?敢勞前去上墳?實不相瞞,小弟即是嶽雷。
二公要去,同行正好。
”二人道:“你既是嶽雷,我二人也不敢相瞞,乃是本州公差,奉秦太師鈞旨來拿你的。
”二人即在身邊取出鐵練,将公子鎖了上岸,進城解往知州衙門裡去。
那知州姓王名炳文,正值升堂理事。
兩個公差将嶽雷雇船拿住之事禀明。
知州大喜道:“帶進來!”兩邊一聲吆喝,将嶽雷推至堂上。
知州大喝道:“你是叛臣之子,見了本州為何不跪?”嶽雷道:“我乃忠臣之子,雖被奸臣害了,又不犯法,為何跪你?”知州道:“
我有兵書三卷:上卷占風望氣,中卷行兵布陣,下卷蔔算祈禱。
如今付你去扶助他,日後成功之日,即将此書燒去,不可傳留人世。
須要小心!”說罷,化陣清風而去。
諸葛錦矍然醒來,卻是一夢。
到了天時起來,見那供桌底下有個黃绫包袱,打開一看,果然是兵書三卷,好不歡喜。
連忙一總收拾在包裹内了,就望空拜謝。
看看東方漸白,就背上包裹,出了土地廟。
一路下來,日間走路,夜投宿店。
又在市鎮上買了一件道家衣服,從此日常改作道家裝束。
又行了幾日,到了江都地面,住在一個馬王廟内。
每日在路旁搭個帳篷,寫起一張招牌來,上寫着“南陽諸葛錦相識魚龍并不計利”十三個大字。
那些人都有來相的,皆說相得準。
送的銀錢,諸葛錦也不計論多寡,賺得些來将就度日。
那一日,嶽雷同着牛通、宗良、韓起龍、韓起鳳五個人,一路行至江都,打從諸葛錦帳篷前走過。
牛通看見聚着一簇人不知是做什麼的,便叫:“哥哥們慢走,待我看看。
”就向人從裡分開衆人,上前一看,說道:“是個相面的,什麼希罕,聚這許多人!”嶽雷聽見,便道:“我們何不相一相,看他怎麼說?”嶽雷就走進帳篷,衆人也一齊跟進去。
不道看相的人多,牛通就大喝道:“你們這班鳥人!要相就相,不相的,卻擠在這裡做什麼?快快與我走他娘,不要惹我老爺動手!”那看的人見牛通是個野蠻人,況這五個人都是異鄉來的,與他争些什麼,都一哄的散了。
嶽雷上前把手一拱,說道:“先生,求與在下相一相。
”那諸葛錦擡頭将嶽雷一看,說道:“足下的尊相,非等閑可比!等小子收拾了帳篷,一同到敝寓細細的相罷。
”嶽雷道:“如此甚好。
”那道人即去把招牌放下,卷起帳篷,一同衆人來到馬王廟中,各各見禮坐下。
諸葛錦道:“足下莫非就是嶽二公子麼?”嶽雷吃了一驚,便問:“小弟姓張,先生休要錯認了!”諸葛錦道:“二兄弟,休得瞞我!我非别人,乃諸葛英之子也。
因先父托夢,叫我來扶助你去上墳的。
”嶽雷大喜道:“大哥從未識面,那裡就認得小弟?”諸葛錦道:“我一路來的關津,俱有榜文張挂,那面貌相似,所以認得。
”衆人大喜道:“今番上墳,有了諸葛兄就不妨事了。
”牛通道:“既有了軍師,我們何不殺上臨安,拿住昏君,殺了衆奸臣?二兄弟就做了皇帝,我們都做了大将軍,豈不是好?”嶽雷道:“牛兄休得亂道!恐人家聽見了,不是當耍的!” 當時諸葛錦—一問了姓名,就在廟中住了一夜。
到次日收拾行李,離了馬王廟,六個人同望臨安上路。
行了一日,到瓜州已是日落西山,天已晚了,不好過江,且在近處揀一個清淨歇店住了一夜。
天明起身,吃飽了離了店門,一齊出了瓜州城門,見有一個金龍大王廟,諸葛錦道:“我們且把行李歇在廟中坐坐,那一位兄弟先到江邊叫定了船,我們好一齊過江去。
”嶽雷道:“待小弟去,衆位可進廟中等着。
”說罷,竟獨自一個來到江邊。
恰好有隻船泊在岸邊,嶽雷叫聲:“駕長,我要雇你的船過江,要多少船錢?” 那船家走出艙來,定睛一看,滿面堆下笑來道:“客人請坐了,我上去叫我夥計來講船錢。
”嶽雷便跳上船,進艙坐下,那船家上岸飛跑去了。
嶽雷正坐在船中,等一會,隻見船家後邊跟了兩個人,一同上船來道:“我的夥計就來了。
這兩個客人也要過江的,帶他一帶也好。
”嶽雷道:“這個何妨。
不知二位過江到何處去公幹?”二人流淚道:“我二人要往臨安去上墳的。
”嶽雷聽了“上墳”兩字,打動他的心事,便問:“二位遠途到臨安,不知上何人之墳?”二人道:“我看兄是外路人,諒說也不妨。
我們要去上嶽爺之墳的。
” 嶽雷聽了,不知不覺就哭将起來,問道:“二位與先父有何相與?敢勞前去上墳?實不相瞞,小弟即是嶽雷。
二公要去,同行正好。
”二人道:“你既是嶽雷,我二人也不敢相瞞,乃是本州公差,奉秦太師鈞旨來拿你的。
”二人即在身邊取出鐵練,将公子鎖了上岸,進城解往知州衙門裡去。
那知州姓王名炳文,正值升堂理事。
兩個公差将嶽雷雇船拿住之事禀明。
知州大喜道:“帶進來!”兩邊一聲吆喝,将嶽雷推至堂上。
知州大喝道:“你是叛臣之子,見了本州為何不跪?”嶽雷道:“我乃忠臣之子,雖被奸臣害了,又不犯法,為何跪你?”知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