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嶽全傳 第〇四回 麒麟村小英雄結義 瀝泉洞老蛇怪獻槍
關燈
小
中
大
這老和尚悭吝,故意說這等話來唬吓人。
待我去取些來。
與爹爹洗洗眼目,也見我一點孝心。
”遂暗暗的向小沙彌問了山後的路徑,讨個大茶碗,出了庵門,轉到後邊。
隻見半山中果有一縷流泉,旁邊一塊大石上邊,镌着“瀝泉奇品”四個大字,卻是蘇東坡的筆迹。
那泉上一個石洞,洞中卻伸出一個鬥大的蛇頭,眼光四射,口中流出涎來,點點滴滴,滴在水内。
嶽飛想道:“這個孽畜,口内之物,有何好處?滴在水中,如何用得?待我打死他!”便放在茶碗,捧起一塊大石頭,觑得親切,望那蛇頭上打去。
不打時猶可,這一打,不偏不歪,恰恰打在蛇頭上。
隻聽得呼的一聲響,一霎時,星霧迷漫,那蛇銅鈴一般的眼露出金光,張開血盆般大口,望着嶽飛撲面撞來。
嶽飛連忙把身子一側,讓過蛇頭,趁着勢将蛇尾一拖。
一聲響亮,定睛再看時,手中拿的那裡是蛇尾,卻是一條丈八長的蘸金槍,槍杆上有“瀝泉神矛”四個字。
回頭看那泉水已幹涸了,并無一滴。
嶽飛十分得意,一手拿起茶碗,一手提着這槍,回至庵中。
走到周侗面前,細細把此事說了一遍,周侗大喜。
長老叫聲:“老友!這瀝泉原是神物,令郎定有登台拜将之榮。
但這裡的風水,已被令郎所破,老僧難以久留,隻得仍回五台山去了。
但這神槍非比凡間兵器,老僧有兵書一冊,内有傳槍之法并行兵布陣妙用,今贈與令郎用心溫習。
我與老友俱是年邁之人,後會無期。
再二十年後,我小徒道悅在金山上,與今郎倒有相會之日。
謹記此言,老僧從此告别。
”周侗道:“如此說來,俱是小弟得罪,有誤師父了。
”長老道:“此乃前定,與老弟何罪之有?”說罷,即進雲房去取出一冊兵書,上用錦匣藏鎖,出來交與周侗。
周侗吩咐嶽飛好生收藏。
拜别下山,回至王家莊。
周侗好生歡喜,就叫他弟兄們置備弓箭習射,将槍法傳授嶽飛。
他弟兄四個每日在空場上開弓射箭,舞劍掄刀。
一日,周侗問湯懷道:“你要學什麼家夥?”湯懷道:“弟子見嶽大哥舞的槍好,我也槍罷。
”周侗道:“也罷,就傳你個槍法。
”張顯道:“弟子想那槍雖好,倘然一槍戳去,刺不着,過了頭,須得槍頭上有個鈎兒方好。
”周侗道:“原有這個家夥,名叫‘鈎連槍’。
我就畫個圖樣與你,叫你父親去照樣打成了來,教你鈎連槍法罷!”王貴道:“弟子想來,妙不過是大刀,一下砍去,少則三四個人,多則五六個。
若是早上砍到晚上,豈不有幾千幾百個?”周侗原曉得王貴是個一勇之夫,便笑道:“你既愛使大刀,就傳你大刀罷!” 自此以後,雙日習文,單日習武。
那周侗是那東京八十萬禁軍教頭林沖的師父,又傳過河北大名府盧俊義的武藝,本事高強。
嶽飛又是少年,力量過人。
周侗年邁,巴不得将平生一十八般武藝,盡心傳授與螟蛉之子。
所以嶽飛文武雙全,比盧、林二人更高。
這也不在話下。
一日,三個員外同先生在莊前閑步,隻見村中一個裡長,走上前來施禮道:“三位員外同周老相公在此,小人正來有句話禀上。
昨日縣中行下牌來小考,小人已将四位小相公的名字開送縣中去了,特來告知。
本月十五日要進城,員外們須早些打點打點。
”王明道:“你這人好沒道理!要開名字也該先來通知我們,商議商議,你知道我們兒子去得去不得?就是你的兒子也要想想看。
怎的竟将花名開送進縣?那有此理!”周侗道:“罷了!他也是好意,不要埋怨他了。
令郎年紀雖輕,武藝可以去得的了。
”又對裡長道:“得罪你了,另日補情罷!”那裡長覺道沒趣,便道:“好說!小人有事,要往前村去,告别了。
”周侗便對三個員外說道:“各位賢弟,且請回去整備令郎們的考事罷。
”衆員外告别,各自回家。
周侗走進書房來,對張顯、湯懷、王貴三個說:“十五日要進城考武,你們回去,叫父親置備衣帽弓馬等類,好去應考。
”三人答應一聲,各自回去,不提。
周侗又叫嶽飛也回去與母親商議,打點進縣應試。
嶽飛禀道:“孩兒有一事,難以應試,且待下科去罷!”周侗便問:“你有何事,推卻不去?”那嶽飛言無數句,話不一席,有分教: 千人叢内,顯穿楊手段;五百年前,締種玉姻緣。
不知嶽飛說出幾句什麼話來,且聽下回分解。
待我去取些來。
與爹爹洗洗眼目,也見我一點孝心。
”遂暗暗的向小沙彌問了山後的路徑,讨個大茶碗,出了庵門,轉到後邊。
隻見半山中果有一縷流泉,旁邊一塊大石上邊,镌着“瀝泉奇品”四個大字,卻是蘇東坡的筆迹。
那泉上一個石洞,洞中卻伸出一個鬥大的蛇頭,眼光四射,口中流出涎來,點點滴滴,滴在水内。
嶽飛想道:“這個孽畜,口内之物,有何好處?滴在水中,如何用得?待我打死他!”便放在茶碗,捧起一塊大石頭,觑得親切,望那蛇頭上打去。
不打時猶可,這一打,不偏不歪,恰恰打在蛇頭上。
隻聽得呼的一聲響,一霎時,星霧迷漫,那蛇銅鈴一般的眼露出金光,張開血盆般大口,望着嶽飛撲面撞來。
嶽飛連忙把身子一側,讓過蛇頭,趁着勢将蛇尾一拖。
一聲響亮,定睛再看時,手中拿的那裡是蛇尾,卻是一條丈八長的蘸金槍,槍杆上有“瀝泉神矛”四個字。
回頭看那泉水已幹涸了,并無一滴。
嶽飛十分得意,一手拿起茶碗,一手提着這槍,回至庵中。
走到周侗面前,細細把此事說了一遍,周侗大喜。
長老叫聲:“老友!這瀝泉原是神物,令郎定有登台拜将之榮。
但這裡的風水,已被令郎所破,老僧難以久留,隻得仍回五台山去了。
但這神槍非比凡間兵器,老僧有兵書一冊,内有傳槍之法并行兵布陣妙用,今贈與令郎用心溫習。
我與老友俱是年邁之人,後會無期。
再二十年後,我小徒道悅在金山上,與今郎倒有相會之日。
謹記此言,老僧從此告别。
”周侗道:“如此說來,俱是小弟得罪,有誤師父了。
”長老道:“此乃前定,與老弟何罪之有?”說罷,即進雲房去取出一冊兵書,上用錦匣藏鎖,出來交與周侗。
周侗吩咐嶽飛好生收藏。
拜别下山,回至王家莊。
周侗好生歡喜,就叫他弟兄們置備弓箭習射,将槍法傳授嶽飛。
他弟兄四個每日在空場上開弓射箭,舞劍掄刀。
一日,周侗問湯懷道:“你要學什麼家夥?”湯懷道:“弟子見嶽大哥舞的槍好,我也槍罷。
”周侗道:“也罷,就傳你個槍法。
”張顯道:“弟子想那槍雖好,倘然一槍戳去,刺不着,過了頭,須得槍頭上有個鈎兒方好。
”周侗道:“原有這個家夥,名叫‘鈎連槍’。
我就畫個圖樣與你,叫你父親去照樣打成了來,教你鈎連槍法罷!”王貴道:“弟子想來,妙不過是大刀,一下砍去,少則三四個人,多則五六個。
若是早上砍到晚上,豈不有幾千幾百個?”周侗原曉得王貴是個一勇之夫,便笑道:“你既愛使大刀,就傳你大刀罷!” 自此以後,雙日習文,單日習武。
那周侗是那東京八十萬禁軍教頭林沖的師父,又傳過河北大名府盧俊義的武藝,本事高強。
嶽飛又是少年,力量過人。
周侗年邁,巴不得将平生一十八般武藝,盡心傳授與螟蛉之子。
所以嶽飛文武雙全,比盧、林二人更高。
這也不在話下。
一日,三個員外同先生在莊前閑步,隻見村中一個裡長,走上前來施禮道:“三位員外同周老相公在此,小人正來有句話禀上。
昨日縣中行下牌來小考,小人已将四位小相公的名字開送縣中去了,特來告知。
本月十五日要進城,員外們須早些打點打點。
”王明道:“你這人好沒道理!要開名字也該先來通知我們,商議商議,你知道我們兒子去得去不得?就是你的兒子也要想想看。
怎的竟将花名開送進縣?那有此理!”周侗道:“罷了!他也是好意,不要埋怨他了。
令郎年紀雖輕,武藝可以去得的了。
”又對裡長道:“得罪你了,另日補情罷!”那裡長覺道沒趣,便道:“好說!小人有事,要往前村去,告别了。
”周侗便對三個員外說道:“各位賢弟,且請回去整備令郎們的考事罷。
”衆員外告别,各自回家。
周侗走進書房來,對張顯、湯懷、王貴三個說:“十五日要進城考武,你們回去,叫父親置備衣帽弓馬等類,好去應考。
”三人答應一聲,各自回去,不提。
周侗又叫嶽飛也回去與母親商議,打點進縣應試。
嶽飛禀道:“孩兒有一事,難以應試,且待下科去罷!”周侗便問:“你有何事,推卻不去?”那嶽飛言無數句,話不一席,有分教: 千人叢内,顯穿楊手段;五百年前,締種玉姻緣。
不知嶽飛說出幾句什麼話來,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