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 秋風五丈原

關燈
第四次北伐從二月開始到六月被李嚴叫回來,經曆了五個月時間,這是建興九年,回到成都,諸葛亮解決了李嚴的問題,揮掉身上的征塵,喝了一杯夫人親手泡的信陽毛尖,開始了對前四次北伐的總結和回顧。

    這四次北伐貫穿始終的問題就是一個糧食供應,漢中北部群山連綿,棧道窄小,交通至為不便,後勤壓力極大,運輸困難。可以說如果不想出新的辦法來,北伐就是絕對無勝利的希望的。怎麼辦呢,有幾個方案形成于他的心中:

    1:修飛機場,修高速公路,不太現實喲,呵呵。

    2:加大資金投入,增大後勤人員人數,但是道路窄小,再多人也是一個一個走,效率增加有限。

    3:就地屯田,在前線就地成立農場,徹底解決這個問題。

    權衡了一番後,諸葛亮終于下了決心,綜合後二個方案,一方面加強後勤隊伍建設,一方面行屯田之策。

    三國志上對于四次和最後一次北伐之間這三年時間諸葛亮都幹了什麼又是基本空白,隻有後主傳的裴注中有兩句,也非常簡單,一是加強農業生産,二是加緊軍隊正規化訓練,三是在建興十一年在斜谷建設了軍用糧站,積存軍糧,從這幾點看我們也可以知道他仍然是在積極準備北伐,當然也和老婆孩子們共享天倫之樂。

    說到這,我想起來諸葛亮的一生是不是很枯燥沒趣,貴為一國之相,娶了一個醜老婆,而且厮守一生,史書上諸葛亮好象并沒有娶妾,從現在的觀點來看,一位大帥哥,還滿腹才華,還位高權重,身邊又沒有MM圍繞,又不愛享受,整天帶兵在漢中北的大山裡吃苦受罪,哎喲,這不是自找苦吃嘛,換成各位朋友,你們能這麼冒傻氣嗎?呵呵,坦白地說,俺是不能,說啥不幹。再說俺也沒有那個本事耶!

    這幾年裡東吳反倒是沒閑着,可笑得是在諸葛亮第四次北伐結束撤回的那一年,東吳又使出老手段,向魏軍詐降,你還别說,魏國他還就相信,真叫我一想就笑得肚疼,為什麼呢?我總結了一下,從赤壁大戰開始,先是黃蓋詐降,曹操相信;然後周舫斷發詐降,曹休相信;這次竟然是孫權親自出主意叫孫布向楊州市長(上次曹休也是揚州市長)王淩詐降,王淩不但信了,而且信得程度令人發笑,滿寵知道後叫他不要相信,自己要去見明帝,走前叫人不要給王淩兵馬,讓他受降不成,結果王淩就帶了七百兵和一個偏将去受降,吳兵沖出來,這員偏将死掉,王淩拼命逃跑,這才保住命。随後二年裡,東吳兵馬每年都有進攻,但規模不大,而且魏國的滿寵自從在與關羽一戰中顯露頭角後,成為吳國北攻中一道不可逾越的長城,他在合肥的堅守使陸遜也無可奈何,我查一下,就在諸葛亮準備最後一次北伐這三年裡,打退吳國的進攻三次。其人作戰指揮水平不次于同時期任何一員名将,這時期魏國西有司馬懿,東有滿寵,中有一個明白皇帝,真可以說是穩如泰山,吳蜀兩家運氣也真是不好,名将輩出的三國真是一段多姿多彩的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