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關燈
小
中
大
“這是合成樹脂嗎?”
“那個,是FRP。
” “噢……”我十分驚訝,老人家洋文居然朗朗上口。
“怎麼會想到制造人偶呢?” “嗯,說來話長。
我對人本身感到興趣。
樂于制作人偶,個中道理,不是門外漢可以了解的。
” “剛剛您說自己也可能去制造阿索德,制作人偶真的那麼有魅力嗎?” “說是魔力也無妨。
人偶即是人的化身。
當我制作人偶時,聚精會神,手指接觸模型,魂魄仿佛就慢慢地進入人偶之中,另一方面,人偶的制作,又好像是在制造屍體,有點恐怖,這種經驗,單是魅力二字是不足以形容的。
從曆史看來,日本是不會制作人偶的民族。
雖然日本也有土俑或陶俑之類的東西,但是這些都是‘代替真正的人’,是象征性的,與雕刻或雕塑人偶的概念,截然不同。
日本人的曆史裡,很少有肖像之類的東西,更别說雕像了。
西方的希臘或羅馬,每一個時代的執政者或英雄,幾乎都留下了肖像畫、雕像、浮雕等等肖像,供後人景仰。
日本卻隻見佛像的雕刻作品,卻從來沒看過為政者的雕像。
并不是日本人在這一方面的技術不行,而是害怕魂魄會因此而被攝走,所以即便是人像畫,也不多見。
因此,在日本制作人偶時,通常是要躲着别人制作的,而且制作者也總是秉持着神聖、嚴肅、全神貫注的态度,來創作一件作品。
這種創作的過程,有如與生命的搏鬥。
我從昭和開始,便沉迷在這種創作的魔力當中。
” “那麼,你認為創作阿索德是……” “創作阿索德的想法是邪術,做人偶一定要用人體之外的材料,才叫人偶,不可以用人體本身來做。
剛才我說過,人偶的制作,從曆史來看,是種陰暗、悲慘的精神世界。
所以我也能理解為什麼會産生那種狂想,畢竟是日本人嘛。
不,應該說在我的時代,隻要是一度着迷于制作人偶的人,就能了解那種心理。
然而自己是否也會去做這件事,又是另一個問題。
談不上道德,根本上那種做人偶的出發點和創作的态度就與我不同。
” “我了解你的意思。
不過剛剛你提到你也有可能做出阿索德,及平吉或許死了。
那是什麼意思?” “事情是這樣的。
因為認識平吉的安川跟我很熟,而我也對案件中的那個人偶,感到很大的興趣,但是我對整個案件的情節,實在沒多大興趣,所以一直到現在,我都沒有深入去想那個案件。
因此你來追問我對這件事情的看法,我就得再好好想一想。
我向來不善與人說理,尤其是對你這種年輕人說明。
關于平吉生死的問題:如果他還活着,就不可能不跟别人來往。
一個人獨自住在深山裡頭,這并不是像嘴巴上說的那麼容易,吃就是個大問題,除非可以過着不吃不喝的神仙生活。
若說他還活在人間,太太也不在身邊,應該很不方便吧,為了不引人注目,也不能不随着社會的脈動生活。
而且太太的娘家也會調查吧。
日本這麼小,現實問題就不可能解決啦。
我想平吉多半死了。
但是,如果說他制作了阿索德之後,自殺死了,就應該會留下屍體,被世人發現,當然,如果他死的時候有辦法讓自己的屍體消失又另當别論。
若是如此,一個人恐怕不行,一定要有人幫他處理,若不燒了還是埋了,就一定會被人發現。
也說不定他就死在阿索德旁邊。
我的想法就是這樣。
” “您說的是……安川民雄也談過這件事嗎?” “是的。
” “他怎麼說?” “不,他的話我完全不相信。
他是平吉的狂信者,他對平吉還活着這事深信不疑。
” “那麼那個阿索德……” “他說,阿索德已經做好了,一定藏在日本的某個地方。
” “安川有沒有說在哪裡?” “哈,說過了。
” “哪裡?” “明治村。
你知不知道?” “名字聽過。
” “那是名古屋鐵路局在名古屋犬山營建的村子。
湊巧,我剛從明治村回來。
” “噢?在明治村的哪裡?埋在某一個地方嗎?” “沒有埋。
明治村裡有個宇治山田郵局,内部就是個博物館,展出郵票、郵政發展的曆史,裡面還有江戶時代信差的假人、明治時代的郵筒以及大正時代的郵差人偶。
不知為何那角落還有一個女人偶。
安川認為那就是阿索德。
” “哦,那樣的展覽品中,怎麼會出現一個女人偶呢?而且應該知道是誰把它搬進去的啊?” “這個嘛……這一直是個謎。
因為那些人偶老實說是我做的。
那些展覽人偶是委托我和名古屋的尾張人偶社制作。
我時常在名古屋、京都來回跑,名古屋的同好也經常到我京都的工作室,互相研究制造,完成以後再一個個運到明治村展覽。
但是開幕那天,我們去看,都吓了一跳,怎麼多出一個人偶,問尾張人偶社的人,也說不知道。
大家都不記得有做那個女人偶,郵局的曆史展覽館也并不需要那樣的女人偶。
我們想可能是明治村裡的有關人員,覺得原
” “噢……”我十分驚訝,老人家洋文居然朗朗上口。
“怎麼會想到制造人偶呢?” “嗯,說來話長。
我對人本身感到興趣。
樂于制作人偶,個中道理,不是門外漢可以了解的。
” “剛剛您說自己也可能去制造阿索德,制作人偶真的那麼有魅力嗎?” “說是魔力也無妨。
人偶即是人的化身。
當我制作人偶時,聚精會神,手指接觸模型,魂魄仿佛就慢慢地進入人偶之中,另一方面,人偶的制作,又好像是在制造屍體,有點恐怖,這種經驗,單是魅力二字是不足以形容的。
從曆史看來,日本是不會制作人偶的民族。
雖然日本也有土俑或陶俑之類的東西,但是這些都是‘代替真正的人’,是象征性的,與雕刻或雕塑人偶的概念,截然不同。
日本人的曆史裡,很少有肖像之類的東西,更别說雕像了。
西方的希臘或羅馬,每一個時代的執政者或英雄,幾乎都留下了肖像畫、雕像、浮雕等等肖像,供後人景仰。
日本卻隻見佛像的雕刻作品,卻從來沒看過為政者的雕像。
并不是日本人在這一方面的技術不行,而是害怕魂魄會因此而被攝走,所以即便是人像畫,也不多見。
因此,在日本制作人偶時,通常是要躲着别人制作的,而且制作者也總是秉持着神聖、嚴肅、全神貫注的态度,來創作一件作品。
這種創作的過程,有如與生命的搏鬥。
我從昭和開始,便沉迷在這種創作的魔力當中。
” “那麼,你認為創作阿索德是……” “創作阿索德的想法是邪術,做人偶一定要用人體之外的材料,才叫人偶,不可以用人體本身來做。
剛才我說過,人偶的制作,從曆史來看,是種陰暗、悲慘的精神世界。
所以我也能理解為什麼會産生那種狂想,畢竟是日本人嘛。
不,應該說在我的時代,隻要是一度着迷于制作人偶的人,就能了解那種心理。
然而自己是否也會去做這件事,又是另一個問題。
談不上道德,根本上那種做人偶的出發點和創作的态度就與我不同。
” “我了解你的意思。
不過剛剛你提到你也有可能做出阿索德,及平吉或許死了。
那是什麼意思?” “事情是這樣的。
因為認識平吉的安川跟我很熟,而我也對案件中的那個人偶,感到很大的興趣,但是我對整個案件的情節,實在沒多大興趣,所以一直到現在,我都沒有深入去想那個案件。
因此你來追問我對這件事情的看法,我就得再好好想一想。
我向來不善與人說理,尤其是對你這種年輕人說明。
關于平吉生死的問題:如果他還活着,就不可能不跟别人來往。
一個人獨自住在深山裡頭,這并不是像嘴巴上說的那麼容易,吃就是個大問題,除非可以過着不吃不喝的神仙生活。
若說他還活在人間,太太也不在身邊,應該很不方便吧,為了不引人注目,也不能不随着社會的脈動生活。
而且太太的娘家也會調查吧。
日本這麼小,現實問題就不可能解決啦。
我想平吉多半死了。
但是,如果說他制作了阿索德之後,自殺死了,就應該會留下屍體,被世人發現,當然,如果他死的時候有辦法讓自己的屍體消失又另當别論。
若是如此,一個人恐怕不行,一定要有人幫他處理,若不燒了還是埋了,就一定會被人發現。
也說不定他就死在阿索德旁邊。
我的想法就是這樣。
” “您說的是……安川民雄也談過這件事嗎?” “是的。
” “他怎麼說?” “不,他的話我完全不相信。
他是平吉的狂信者,他對平吉還活着這事深信不疑。
” “那麼那個阿索德……” “他說,阿索德已經做好了,一定藏在日本的某個地方。
” “安川有沒有說在哪裡?” “哈,說過了。
” “哪裡?” “明治村。
你知不知道?” “名字聽過。
” “那是名古屋鐵路局在名古屋犬山營建的村子。
湊巧,我剛從明治村回來。
” “噢?在明治村的哪裡?埋在某一個地方嗎?” “沒有埋。
明治村裡有個宇治山田郵局,内部就是個博物館,展出郵票、郵政發展的曆史,裡面還有江戶時代信差的假人、明治時代的郵筒以及大正時代的郵差人偶。
不知為何那角落還有一個女人偶。
安川認為那就是阿索德。
” “哦,那樣的展覽品中,怎麼會出現一個女人偶呢?而且應該知道是誰把它搬進去的啊?” “這個嘛……這一直是個謎。
因為那些人偶老實說是我做的。
那些展覽人偶是委托我和名古屋的尾張人偶社制作。
我時常在名古屋、京都來回跑,名古屋的同好也經常到我京都的工作室,互相研究制造,完成以後再一個個運到明治村展覽。
但是開幕那天,我們去看,都吓了一跳,怎麼多出一個人偶,問尾張人偶社的人,也說不知道。
大家都不記得有做那個女人偶,郵局的曆史展覽館也并不需要那樣的女人偶。
我們想可能是明治村裡的有關人員,覺得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