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 早年 第21章

關燈
米莉安-芬奇跟她的家庭似乎沒有多大關系,她是獨立的,可是她的家庭對她卻并不是沒有影響。

    這個家庭來自中西部,對藝術氣質不很了解、不很同情。

    從米莉安十六歲時初次對藝術表現出明顯愛好的時候起,她的父母就非常小心地注意着她,不讓她遭到他們所認為的藝術界那種壞風氣的影響。

    她母親從俄亥俄州陪她上紐約來,在她進美術學校攻讀的時候,和她住在一塊兒,到處陪伴着她。

    到了她認為米莉安該上外國去的時候,她跟着她一塊兒去。

    米莉安的藝術生涯是要适當地加以監督的。

    當她住在巴黎拉丁區①的時候,母親跟她呆在一塊兒;當她在羅馬的美術館和宮殿裡閑遊的時候,母親也在她身邊。

    在龐培城②和赫鸠婁尼恩城③——在倫敦和柏林——母親總跟着她。

    母親那時是個四十五歲意志堅強的小婦人。

    她深信自己很知道什麼是對女兒有好處的,并且多少也使女兒接受了她的意見。

    後來,米莉安個人的見解開始跟母親的見解稍許有點兒分歧,于是糾紛就開始了。

     起先,這還是模糊影響的,在女兒心裡幾乎是不明确的、無形的,可是後來,這滋長成為一種明确的感覺,她認為自己的生活受到了束縛。

    她父母告誡她,不要跟這個人交際,不要跟那個人往來,又指給她看環繞着藝術工作室那種自由放縱生活的種種陷阱。

    跟一個普通藝術家結婚,是根本不予考慮的。

    用裸體的模特兒,尤其是一個裸體的男子,在母親最初看來,簡直是最糟心的。

    她堅持要呆在一旁。

    有一個長時期,女兒認為這并沒有多大關系。

    最後,母親的在場、母親的見解和理智上的固執,變得太讨厭了,于是發生了公開的決裂。

    這是一出幾乎要了古闆的父母性命的那種家庭悲劇。

    按實在說,芬奇太太真是傷心透啦—— ①拉丁區,巴黎的學生區,在塞納河南岸。

     ②龐培城,上古城市,遺址在意大利南部維蘇威火山斜坡上。

     ③赫鸠婁尼恩城,上古城市,遺址也在維蘇威火山邊上。

     這個決裂的缺點是:它對于米莉安的幸福來得稍許晚了一些。

    在母親堅持陪伴的情況下,她失去了青春——失去了她覺得自己應當享有通常的自由的時期。

    她失去了好幾個男人的垂青。

    他們在她十九歲、二十歲、二十一歲的時候懷着愛戀前來接近她,可是他們受不了她母親的批評。

    到二十八歲,決裂發生了,最愉快的戀愛時期已經過去。

    她覺得傷心、惱怒。

     那時,她堅持自己要有個徹底而劇烈的改變。

    她從一個藝術商那兒接下一些她要塑的奕奕如生的粘土小像的訂單。

    有一座舞女像,把當時著名的舞蹈家卡門茜塔的一種心情具體地表現了出來。

    這個人像受到群衆的好評——至少替她經售作品的那個藝術商賣掉了大約十八隻複制品,每隻一百七十五塊錢。

    芬奇小姐應拿的部分是每隻一百塊錢。

    還有一個小玩意兒,一個六英寸大小的青銅塑像,叫作《睡》。

    這玩意兒每隻售價一百五十塊錢,賣掉了大約二十隻,并且還在銷售。

    《風》,一個仿佛怕冷似的蜷縮着的人像,也在行銷。

    看起來,她每年仿佛穩可以掙到三、四千塊錢。

     這時候,她要求母親讓她個人有一間工作室,可以随時自由來去,高興上哪兒就單獨上哪兒,可以讓男女朋友上她個人房間裡來,依着她自己的意思加以款待。

    她反對任何形式的管束,置一切批評于不顧,率直地宣布說她要獨自生活。

    不過在她這麼做的時候,她傷感地意識到,最好的時期已經逝去——她意識到,在她最想随心所欲的時候,她卻沒有智慧和力量來這麼做。

    這會兒,她倒幾乎自動古闆起來了。

    她沒有法子不這樣。

     尤金初遇見她的時候,就微微感覺到了這一點。

    他感覺到她的難以捉摸的性情,通情達理的論斷和可以稱作情感上失望的那種氣息。

    她急切地想要生活,這是他覺得奇怪的,因為她似乎有過那麼豐富的生活。

    漸漸地,他從她那兒全都聽說到了,因為他們變得很友好。

    然後,他明白了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三個月後,在克李斯蒂娜-錢甯出現之前,尤金跟芬奇小姐取得了最純潔的諒解。

    這是他跟随便哪個女人都還沒有能取得的。

    他已經有了習慣,每星期總上那兒去一次,有時甚至兩次。

    他漸漸明白了她的看法,它是超然地審美的,跟感覺世界分隔得很開。

    她對情人的理想多少受到了希臘青年的雕像和歌誦他們的詩句的影響——海拉斯①、阿多尼斯②、波休斯③,以及密雷④、彭瓊斯⑤、丹提-加布利爾-羅塞蒂⑥和福特-馬多克斯-布朗⑦所畫的那些中古時期的人物。

    她希望一個青年要有儒雅的容貌、魁偉的體格、莊重的風度和善于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