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 早年 第01章
關燈
小
中
大
這個故事的序幕展開于一八八四年至一八八九年間,地點在伊裡諾斯州的亞曆山大鎮。
那時,這地方的居民隻有将近一萬人。
這座城鎮具有的一點兒城市風光,剛剛足以使它脫去鄉村生活的意味。
它有一條有軌電車道、一家戲院——或者說是一家所謂歌劇院(幹嗎這樣叫,沒有人說得上來,因為那兒從來就沒有上演過歌劇。
)——兩條鐵路、兩個車站,還有一個商業區,包括一個公共廣場和廣場四周的熱鬧地區。
縣法院和四家報館都設在廣場上。
這兩家日報和兩家晚報使居民全都知道生活裡充滿了當地的和全國性的争端,而且有很多五花八門的有趣事情可做。
在城鎮的近郊,有幾片小湖和一條美麗的溪流——這或許算是亞曆山大最可愛的特色了——使它平添了一種氣氛,很近似一個價廉物美的避暑勝地。
就建築方面講,這座城鎮并不是新式的。
鎮上的房屋,多半是用木頭造的,正和那時候美國所有的城鎮一樣,不過在有些地段,它卻設計得挺精緻,房子造在大院子裡,遠離街道,有花壇、磚砌的小徑和蒼翠的樹木作為舒适的家庭生活的點綴。
亞曆山大是一座屬于美國年輕人的城鎮。
它的精神是年輕的。
差不多人人都對前途抱有希望。
活着可真夠勁兒。
這座城鎮的某一區裡,住着一份人家。
就他們的氣質和性格講,這份人家很可以算是典型的中西部美國佬。
他們一點也不窮——或者,至少自己并不認為很窮,但是也絕不能算闊綽。
父親托馬斯-傑弗遜-威特拉是一個縫紉機商人,總店就設在那個縣裡,出售一種最出名、最暢銷的縫紉機。
每賣出一架二十塊錢、三十五塊錢或是六十塊錢的機器,他就拿到百分之三十五的利潤。
縫紉機的銷路并不大,可是每年他卻賺得到将近兩千塊錢;靠了這筆錢,他買了一座房子和一塊地皮,把房子布置得舒舒服服的,把孩子們都送進了學校,并且還在當地的公共廣場上開設了一爿店鋪,陳列着最新式的縫紉機。
他接受人家拿别種牌子的舊機器折價調換新的,在售價上抵掉十塊到十五塊錢。
他也修理縫紉機——并且,帶着美國人所特具的那種精力,他還附帶做一點兒保險生意。
他的最大的理想就是,等他上了年紀,而保險生意也做得夠發達的時候,讓他的兒子尤金-丁尼生-威特拉來負責接替。
雖說他不知道兒子大了以後究竟會怎樣,可是未雨綢缪總沒有錯兒。
他是個敏捷、強健、積極的人,身材并不高大,生着赤黃色的頭發、鷹鈎鼻子、碧藍的眼睛和惹人注目的眉毛,還有一副相當煥發而讨人喜歡的笑容。
他做推銷員,兜攬生意,竭力說服固執的主婦和淡漠的、或是節儉的丈夫,使他們覺得,他們的确需要一架新的縫紉機了。
這種工作使他學會了謹慎、圓滑和處世之道。
他知道怎樣和顔悅色地去向人家推銷。
連他妻子有時都認為做得太過火了。
當然,他為人誠實、勤勉、并且節儉。
他們多年以來就指望有一天能夠說自己有個家,還有點兒積蓄以備急需。
這一天已經來了,而且生活挺不錯。
他們的屋子很整潔——全部粉成白色,配着綠色的百葉窗,四面圍繞着一個院子,裡面有布置得很好的花壇、平坦的草地和幾棵風姿美好、枝葉扶疏的樹木。
屋前面有個走廊,放着幾張搖椅,一棵樹下有架秋千,另一棵下面有個吊床。
在附近的馬廄裡,有一輛輕馬車和幾輛跑街用的運貨馬車。
威特拉喜歡狗,所以養了兩條柯利狗①。
威特拉太太喜歡活玩意兒,所以有一隻金絲雀、一隻貓、幾隻小雞和一個高高地架在杆子上的鳥屋,裡面養着幾隻知更鳥。
這所住宅是個小巧精緻的地方,威特拉夫婦都覺得相當得意。
密裡姆-威特拉是個好妻子,對丈夫又忠實又體貼。
她是麥克利恩郡亞曆山大附近的武斯忒小鎮上的一個販賣幹草和谷子的商人的女兒,除了斯普林菲爾德和芝加哥外,從來沒有到過再遠的地方。
在她還是一個小姑娘的時候,她曾經上斯普林菲爾德看林肯下葬;還有一次,她跟丈夫一起去逛過州博覽會,那些日子裡,博覽會每年都在芝加哥湖濱舉行。
她保養得很好,樣子很端正,富有情趣,而外表卻故作沉靜。
她堅持要給她的獨子取名叫尤金-丁尼生。
這既表示對她兄弟尤金緻敬,又表示對那位有名的浪漫派詩人②加以紀念,因為他的《國王歌集》深深感動了她—— ①一種蘇格蘭産的牧羊狗。
②指英國詩人丁尼生(1809-1892)。
他在一八五九到一八八五年間寫成《國王歌集》,叙述亞瑟王的轶事。
老威特拉覺得,給一個美國中西部的男孩取名叫尤金-丁尼生,似乎是相當生硬的,但是他很愛他的妻子,在大部分事情上都聽從她的意見。
他相當喜歡她給兩個女孩取的名字:茜爾薇亞和瑪特爾。
三個孩子相貌都很清秀——茜爾薇亞二十一歲,生着黑頭發、黑眼睛,象朵正在盛開的薔薇,強健、活潑、愉快。
瑪特爾生性稍欠活潑,身材矮小、面色白皙、膽小怕羞,可是卻非常可愛——據她母親說,她就象她名
那時,這地方的居民隻有将近一萬人。
這座城鎮具有的一點兒城市風光,剛剛足以使它脫去鄉村生活的意味。
它有一條有軌電車道、一家戲院——或者說是一家所謂歌劇院(幹嗎這樣叫,沒有人說得上來,因為那兒從來就沒有上演過歌劇。
)——兩條鐵路、兩個車站,還有一個商業區,包括一個公共廣場和廣場四周的熱鬧地區。
縣法院和四家報館都設在廣場上。
這兩家日報和兩家晚報使居民全都知道生活裡充滿了當地的和全國性的争端,而且有很多五花八門的有趣事情可做。
在城鎮的近郊,有幾片小湖和一條美麗的溪流——這或許算是亞曆山大最可愛的特色了——使它平添了一種氣氛,很近似一個價廉物美的避暑勝地。
就建築方面講,這座城鎮并不是新式的。
鎮上的房屋,多半是用木頭造的,正和那時候美國所有的城鎮一樣,不過在有些地段,它卻設計得挺精緻,房子造在大院子裡,遠離街道,有花壇、磚砌的小徑和蒼翠的樹木作為舒适的家庭生活的點綴。
亞曆山大是一座屬于美國年輕人的城鎮。
它的精神是年輕的。
差不多人人都對前途抱有希望。
活着可真夠勁兒。
這座城鎮的某一區裡,住着一份人家。
就他們的氣質和性格講,這份人家很可以算是典型的中西部美國佬。
他們一點也不窮——或者,至少自己并不認為很窮,但是也絕不能算闊綽。
父親托馬斯-傑弗遜-威特拉是一個縫紉機商人,總店就設在那個縣裡,出售一種最出名、最暢銷的縫紉機。
每賣出一架二十塊錢、三十五塊錢或是六十塊錢的機器,他就拿到百分之三十五的利潤。
縫紉機的銷路并不大,可是每年他卻賺得到将近兩千塊錢;靠了這筆錢,他買了一座房子和一塊地皮,把房子布置得舒舒服服的,把孩子們都送進了學校,并且還在當地的公共廣場上開設了一爿店鋪,陳列着最新式的縫紉機。
他接受人家拿别種牌子的舊機器折價調換新的,在售價上抵掉十塊到十五塊錢。
他也修理縫紉機——并且,帶着美國人所特具的那種精力,他還附帶做一點兒保險生意。
他的最大的理想就是,等他上了年紀,而保險生意也做得夠發達的時候,讓他的兒子尤金-丁尼生-威特拉來負責接替。
雖說他不知道兒子大了以後究竟會怎樣,可是未雨綢缪總沒有錯兒。
他是個敏捷、強健、積極的人,身材并不高大,生着赤黃色的頭發、鷹鈎鼻子、碧藍的眼睛和惹人注目的眉毛,還有一副相當煥發而讨人喜歡的笑容。
他做推銷員,兜攬生意,竭力說服固執的主婦和淡漠的、或是節儉的丈夫,使他們覺得,他們的确需要一架新的縫紉機了。
這種工作使他學會了謹慎、圓滑和處世之道。
他知道怎樣和顔悅色地去向人家推銷。
連他妻子有時都認為做得太過火了。
當然,他為人誠實、勤勉、并且節儉。
他們多年以來就指望有一天能夠說自己有個家,還有點兒積蓄以備急需。
這一天已經來了,而且生活挺不錯。
他們的屋子很整潔——全部粉成白色,配着綠色的百葉窗,四面圍繞着一個院子,裡面有布置得很好的花壇、平坦的草地和幾棵風姿美好、枝葉扶疏的樹木。
屋前面有個走廊,放着幾張搖椅,一棵樹下有架秋千,另一棵下面有個吊床。
在附近的馬廄裡,有一輛輕馬車和幾輛跑街用的運貨馬車。
威特拉喜歡狗,所以養了兩條柯利狗①。
威特拉太太喜歡活玩意兒,所以有一隻金絲雀、一隻貓、幾隻小雞和一個高高地架在杆子上的鳥屋,裡面養着幾隻知更鳥。
這所住宅是個小巧精緻的地方,威特拉夫婦都覺得相當得意。
密裡姆-威特拉是個好妻子,對丈夫又忠實又體貼。
她是麥克利恩郡亞曆山大附近的武斯忒小鎮上的一個販賣幹草和谷子的商人的女兒,除了斯普林菲爾德和芝加哥外,從來沒有到過再遠的地方。
在她還是一個小姑娘的時候,她曾經上斯普林菲爾德看林肯下葬;還有一次,她跟丈夫一起去逛過州博覽會,那些日子裡,博覽會每年都在芝加哥湖濱舉行。
她保養得很好,樣子很端正,富有情趣,而外表卻故作沉靜。
她堅持要給她的獨子取名叫尤金-丁尼生。
這既表示對她兄弟尤金緻敬,又表示對那位有名的浪漫派詩人②加以紀念,因為他的《國王歌集》深深感動了她—— ①一種蘇格蘭産的牧羊狗。
②指英國詩人丁尼生(1809-1892)。
他在一八五九到一八八五年間寫成《國王歌集》,叙述亞瑟王的轶事。
老威特拉覺得,給一個美國中西部的男孩取名叫尤金-丁尼生,似乎是相當生硬的,但是他很愛他的妻子,在大部分事情上都聽從她的意見。
他相當喜歡她給兩個女孩取的名字:茜爾薇亞和瑪特爾。
三個孩子相貌都很清秀——茜爾薇亞二十一歲,生着黑頭發、黑眼睛,象朵正在盛開的薔薇,強健、活潑、愉快。
瑪特爾生性稍欠活潑,身材矮小、面色白皙、膽小怕羞,可是卻非常可愛——據她母親說,她就象她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