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 早年 第14章
關燈
小
中
大
點象他,三心兩意的。
他确信自己決不會想到再回亞曆山大去了,除非去作一個短期的探望,可是對父母、對老家的思念,卻叫他覺得非常甜蜜。
父親!他對于世界真正的情形知道得多麼少啊! 在他們駛出匹茲堡的時候,他第一次瞧見巍峨的高山,在黑暗中莊嚴肅穆地昂着它們的腦袋,他還瞧見許多排焦爐噴出深紅的火舌。
他瞧見人們幹活兒,還瞧見一個接一個沉睡的市鎮。
美國是一個多麼大的國家啊!在這兒做個藝術家是件多麼了不起的事!有千百萬的人,而沒有什麼廣大的藝術聲音來描摹這些事情——這些簡單生動的東西,就象夜晚的那些焦爐。
假如他能夠繪畫的話,那可多麼好!隻希望他能夠激動全國,使他的名字可以象多蕾在法國,或是維勒士察金在俄國那樣。
希望他能把自己所感覺到的熱情注入他的作品裡去! 過了一會兒,他在卧鋪上躺下,向外注視着黑夜和星星,心裡不住地渴望,然後打起盹來。
當他又醒來的時候,火車已經駛過了費城。
那時是清晨,列車正在迅速地越過平坦的草原,駛向特蘭頓。
他起身,穿好衣服,一面注視着掠過眼前的一整列市鎮:特蘭頓、新布倫瑞克、墨土城、伊麗莎白。
不知怎麼,這一帶很象伊裡諾斯,平衍坦蕩。
過了紐亞克,他們駛入了一片大草原;他領略到海洋的意味。
海洋還遠超乎這種情形呢。
這兒都是通海的河流,巴刹克河和哈根刹克河,有小船和運煤、運磚的駁船,系靠在水邊。
在列車員喚出“澤西城”①的時候,他心裡非常激動,好象一件大事臨到頭上似的。
他走下車來,步入那個宏偉的月台,心裡微微有點擔憂,他孤孤單單的來到紐約了。
它是富裕的、冷酷的、苛刻的。
他在這兒會怎樣發迹呢?他走出去,穿過大門,向低低的拱形門遮着渡船的地方走去。
一刹那,它就在他面前了,地平線、海灣、哈得遜河、自由神像、渡輪、輪船、定期海船,一切都在一層灰霧般的大雨裡,拖輪和海船悲傷地拉着大汽笛。
這是一件他沒有見到決想象不出來的事情,而這片澎湃的海水,滾滾地翻着大浪,象音樂般地向他鳴響,震動了他的心靈。
這是多麼美妙的景象啊,這片海洋——那兒有船隻、鲸魚和不可思議的神秘。
紐約是個多麼妙的地方,這個全國的大都會,處在大海的邊上,給海水環繞着。
這兒是海;那邊就是一些大碼頭,停泊着駛往世界各港口的船隻。
他看見它們——灰色和黑色的船身,系在伸出水面的很長的碼頭上。
他聽着汽笛聲、海水的澎湃,瞧見盤旋的海鷗,情緒上意識到廣大的人群。
這兒有哲-高爾德②、拉塞爾-舍吉③、樊特比爾家④和摩根⑤——全都活着,全都在這兒。
華爾街、第五街、麥迪遜廣場、百老彙——他對這些地方都久已聞名。
他在這兒怎麼辦呢——怎樣生活?這座都市會象歡迎有些人那樣歡迎他嗎?他睜大了眼睛,懇切地,非常欣賞地望着-,他要走進去,要試一下。
這他辦得到——或許可以,或許可以。
但是他覺得很孤獨。
他希望自己能回去跟安琪拉呆在一塊兒,在那兒,她的溫柔的胳膊可以安安穩穩地庇護住他。
他希望自己可以感覺到她的手摸在他的面頰上、頭發上。
那末,他就不需要單獨奮鬥了。
可是現在,他是孤獨的,而這個大都市正在他四周喧嘩,發出一片海洋般的大聲音。
他必須進去戰鬥—— ①澤西城,紐約對岸的城市。
②哲-高爾德(1836-1892),美國财閥。
③拉塞爾-舍吉(1816-1906),美國金融家。
④樊特比爾家,指美國财閥康尼力斯-樊特比爾(1794-1877)和他的子孫。
⑤摩根(1837-1913),美國财閥
他确信自己決不會想到再回亞曆山大去了,除非去作一個短期的探望,可是對父母、對老家的思念,卻叫他覺得非常甜蜜。
父親!他對于世界真正的情形知道得多麼少啊! 在他們駛出匹茲堡的時候,他第一次瞧見巍峨的高山,在黑暗中莊嚴肅穆地昂着它們的腦袋,他還瞧見許多排焦爐噴出深紅的火舌。
他瞧見人們幹活兒,還瞧見一個接一個沉睡的市鎮。
美國是一個多麼大的國家啊!在這兒做個藝術家是件多麼了不起的事!有千百萬的人,而沒有什麼廣大的藝術聲音來描摹這些事情——這些簡單生動的東西,就象夜晚的那些焦爐。
假如他能夠繪畫的話,那可多麼好!隻希望他能夠激動全國,使他的名字可以象多蕾在法國,或是維勒士察金在俄國那樣。
希望他能把自己所感覺到的熱情注入他的作品裡去! 過了一會兒,他在卧鋪上躺下,向外注視着黑夜和星星,心裡不住地渴望,然後打起盹來。
當他又醒來的時候,火車已經駛過了費城。
那時是清晨,列車正在迅速地越過平坦的草原,駛向特蘭頓。
他起身,穿好衣服,一面注視着掠過眼前的一整列市鎮:特蘭頓、新布倫瑞克、墨土城、伊麗莎白。
不知怎麼,這一帶很象伊裡諾斯,平衍坦蕩。
過了紐亞克,他們駛入了一片大草原;他領略到海洋的意味。
海洋還遠超乎這種情形呢。
這兒都是通海的河流,巴刹克河和哈根刹克河,有小船和運煤、運磚的駁船,系靠在水邊。
在列車員喚出“澤西城”①的時候,他心裡非常激動,好象一件大事臨到頭上似的。
他走下車來,步入那個宏偉的月台,心裡微微有點擔憂,他孤孤單單的來到紐約了。
它是富裕的、冷酷的、苛刻的。
他在這兒會怎樣發迹呢?他走出去,穿過大門,向低低的拱形門遮着渡船的地方走去。
一刹那,它就在他面前了,地平線、海灣、哈得遜河、自由神像、渡輪、輪船、定期海船,一切都在一層灰霧般的大雨裡,拖輪和海船悲傷地拉着大汽笛。
這是一件他沒有見到決想象不出來的事情,而這片澎湃的海水,滾滾地翻着大浪,象音樂般地向他鳴響,震動了他的心靈。
這是多麼美妙的景象啊,這片海洋——那兒有船隻、鲸魚和不可思議的神秘。
紐約是個多麼妙的地方,這個全國的大都會,處在大海的邊上,給海水環繞着。
這兒是海;那邊就是一些大碼頭,停泊着駛往世界各港口的船隻。
他看見它們——灰色和黑色的船身,系在伸出水面的很長的碼頭上。
他聽着汽笛聲、海水的澎湃,瞧見盤旋的海鷗,情緒上意識到廣大的人群。
這兒有哲-高爾德②、拉塞爾-舍吉③、樊特比爾家④和摩根⑤——全都活着,全都在這兒。
華爾街、第五街、麥迪遜廣場、百老彙——他對這些地方都久已聞名。
他在這兒怎麼辦呢——怎樣生活?這座都市會象歡迎有些人那樣歡迎他嗎?他睜大了眼睛,懇切地,非常欣賞地望着-,他要走進去,要試一下。
這他辦得到——或許可以,或許可以。
但是他覺得很孤獨。
他希望自己能回去跟安琪拉呆在一塊兒,在那兒,她的溫柔的胳膊可以安安穩穩地庇護住他。
他希望自己可以感覺到她的手摸在他的面頰上、頭發上。
那末,他就不需要單獨奮鬥了。
可是現在,他是孤獨的,而這個大都市正在他四周喧嘩,發出一片海洋般的大聲音。
他必須進去戰鬥—— ①澤西城,紐約對岸的城市。
②哲-高爾德(1836-1892),美國财閥。
③拉塞爾-舍吉(1816-1906),美國金融家。
④樊特比爾家,指美國财閥康尼力斯-樊特比爾(1794-1877)和他的子孫。
⑤摩根(1837-1913),美國财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