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 奮鬥 第08章
關燈
小
中
大
那會兒,巴黎在尤金的想象中閃閃發光,這個遠景跟無數其他愉快的思想混合在一起。
既然他很氣派地舉辦了一次公開的展覽,受到報紙和藝術刊物顯著的評論,又蒙内行們那樣普遍地前來參觀,所以藝術家、批評家、作家一般似乎都知道他了。
有許多人急于想會見他,招呼他,對他的作品恭維上幾句。
顯然,一般人全認為他是個大藝術家,因為新出道,所以還沒有充分發揮他的才能,不過已經在向那方面邁進了。
在那些認識他的人當中,單憑這次展覽,他幾乎在一天之内就被擡到了一個孤聳的絕頂之上,遠遠超過了斯邁特、麥克休、馬克康奈爾、第沙和整個小藝術家圈子裡的那些雖然努力但沒有才氣的人士。
那些人的油畫向來充塞着美術協會和水彩畫協會每半年舉行一次的展覽;他過去多少也跟他們混在一塊兒。
現在,他是個大藝術家了——被内行的名批評家認為是個大藝術家。
而作為一個大藝術家,從今往後,就希望做大藝術家的工作了。
在展出期間,出現在《太陽晚報》上的盧克-塞委拉斯所寫的評論中,有一句話清清楚楚地留在他的記憶裡——“如果他堅持下去,如果他的藝術不辜負他。
”他的藝術為什麼會辜負他呢?——他問自己。
展覽會結束時,他非常高興地聽見查理先生說,有三幅畫賣掉了——一幅三百塊錢賣給一個銀行家亨利-麥克肯納;另一幅就是查理先生非常喜歡的東區街景,以五百塊錢賣給了艾撒克-魏爾泰姆;第三幅就是三個車頭和停車場的那幅,也是以五百塊錢賣給了羅勃-溫崇,紐約一家大鐵路公司的第一副經理。
尤金從來沒有聽說過麥克肯納或是溫崇,但是他深信他們是很風雅的闊人。
在安琪拉的提議下,他問查理先生肯不肯接受一幅他的畫,作為他感謝查理先生替他安排一切的一點兒表示。
尤金是不會想到這麼做的,他那樣漫不經心和不切實際。
但是安琪拉想到這一點,招呼他做了。
查理先生非常高興,拿了格裡雷廣場的那幅。
他認為那幅是闡明色調的精品。
這多少堅定了這兩個人的友誼。
查理先生急于想照顧尤金,适當地促進一下他的利益。
他叫尤金留下三幅風景畫來待售;他試着看看可以怎樣幫他點兒忙。
同時,尤金把這一千三百塊錢加到他以前掙來存在銀行裡的千把塊錢上後,深信自己是發迹了,于是決定照原先的計劃上巴黎去,至少去過一個夏天。
這一次對他那麼特别、那麼劃時代的遊曆,很容易就給安排好了。
在紐約的整個時期,他在他的朋友們當中隻聽人說到巴黎,而不大提到什麼别的都市。
它的街道、各區、博物館、戲院和歌劇院,對他幾乎都已經成為熟悉的事物了。
生活費用、理想的生活方式、旅行的方法、參觀的地方——他時常坐着聽人叙述這些事情。
現在,他要去了。
安琪拉帶頭安排一切實際的小事情——例如,去打聽輪船的航線、決定需要帶的皮箱的大小、應帶的東西、買票、以及打聽他們可以居住的各家旅館和公寓的價格。
她被丈夫生活中突然閃現出來的這種榮譽弄得眼花缭亂,所以簡直不知道該做點兒什麼,或是該對這怎樣看法才好。
“那個比耳達特先生告訴我,”她向尤金說,提到她去請教過的一位輪船公司助理代表,“倘若我們隻去度過夏天,那隻要帶點兒絕對必需的東西,多帶别的就太傻了。
他說在那兒,如果我們需要的話,可以買到許多挺好的小件頭衣服來穿,然後到了秋天,我就可以不用納稅把它們全帶回來。
” 尤金贊成這種辦法。
他覺得安琪拉是喜歡逛店鋪的。
他們最後決定經由倫敦走,從哈佛①直接回來。
五月十日,他們動身,一星期後,到了倫敦,六月一日到了巴黎。
尤金對倫敦獲得了深刻的印象。
他抵達的時候,恰好過了英國的陰濕寒冷的季節,在一陣金黃色的薄霧裡看見了倫敦,那簡直叫人神往。
安琪拉不喜歡那些店鋪,管它們叫作“無聊的地方”;她也不喜歡下層社會的那種情況,他們那樣貧窮、衣服那樣肮髒。
她和尤金談到一件有趣的事:所有的英國人看上去都是一樣的,穿衣服、走路、戴帽子、拿手杖,完全一樣。
尤金對男人們的那種顯眼的“勁道”印象很深——他們都漂亮、整潔。
至于婦女,他一般都不喜歡,認為她們不修
既然他很氣派地舉辦了一次公開的展覽,受到報紙和藝術刊物顯著的評論,又蒙内行們那樣普遍地前來參觀,所以藝術家、批評家、作家一般似乎都知道他了。
有許多人急于想會見他,招呼他,對他的作品恭維上幾句。
顯然,一般人全認為他是個大藝術家,因為新出道,所以還沒有充分發揮他的才能,不過已經在向那方面邁進了。
在那些認識他的人當中,單憑這次展覽,他幾乎在一天之内就被擡到了一個孤聳的絕頂之上,遠遠超過了斯邁特、麥克休、馬克康奈爾、第沙和整個小藝術家圈子裡的那些雖然努力但沒有才氣的人士。
那些人的油畫向來充塞着美術協會和水彩畫協會每半年舉行一次的展覽;他過去多少也跟他們混在一塊兒。
現在,他是個大藝術家了——被内行的名批評家認為是個大藝術家。
而作為一個大藝術家,從今往後,就希望做大藝術家的工作了。
在展出期間,出現在《太陽晚報》上的盧克-塞委拉斯所寫的評論中,有一句話清清楚楚地留在他的記憶裡——“如果他堅持下去,如果他的藝術不辜負他。
”他的藝術為什麼會辜負他呢?——他問自己。
展覽會結束時,他非常高興地聽見查理先生說,有三幅畫賣掉了——一幅三百塊錢賣給一個銀行家亨利-麥克肯納;另一幅就是查理先生非常喜歡的東區街景,以五百塊錢賣給了艾撒克-魏爾泰姆;第三幅就是三個車頭和停車場的那幅,也是以五百塊錢賣給了羅勃-溫崇,紐約一家大鐵路公司的第一副經理。
尤金從來沒有聽說過麥克肯納或是溫崇,但是他深信他們是很風雅的闊人。
在安琪拉的提議下,他問查理先生肯不肯接受一幅他的畫,作為他感謝查理先生替他安排一切的一點兒表示。
尤金是不會想到這麼做的,他那樣漫不經心和不切實際。
但是安琪拉想到這一點,招呼他做了。
查理先生非常高興,拿了格裡雷廣場的那幅。
他認為那幅是闡明色調的精品。
這多少堅定了這兩個人的友誼。
查理先生急于想照顧尤金,适當地促進一下他的利益。
他叫尤金留下三幅風景畫來待售;他試着看看可以怎樣幫他點兒忙。
同時,尤金把這一千三百塊錢加到他以前掙來存在銀行裡的千把塊錢上後,深信自己是發迹了,于是決定照原先的計劃上巴黎去,至少去過一個夏天。
這一次對他那麼特别、那麼劃時代的遊曆,很容易就給安排好了。
在紐約的整個時期,他在他的朋友們當中隻聽人說到巴黎,而不大提到什麼别的都市。
它的街道、各區、博物館、戲院和歌劇院,對他幾乎都已經成為熟悉的事物了。
生活費用、理想的生活方式、旅行的方法、參觀的地方——他時常坐着聽人叙述這些事情。
現在,他要去了。
安琪拉帶頭安排一切實際的小事情——例如,去打聽輪船的航線、決定需要帶的皮箱的大小、應帶的東西、買票、以及打聽他們可以居住的各家旅館和公寓的價格。
她被丈夫生活中突然閃現出來的這種榮譽弄得眼花缭亂,所以簡直不知道該做點兒什麼,或是該對這怎樣看法才好。
“那個比耳達特先生告訴我,”她向尤金說,提到她去請教過的一位輪船公司助理代表,“倘若我們隻去度過夏天,那隻要帶點兒絕對必需的東西,多帶别的就太傻了。
他說在那兒,如果我們需要的話,可以買到許多挺好的小件頭衣服來穿,然後到了秋天,我就可以不用納稅把它們全帶回來。
” 尤金贊成這種辦法。
他覺得安琪拉是喜歡逛店鋪的。
他們最後決定經由倫敦走,從哈佛①直接回來。
五月十日,他們動身,一星期後,到了倫敦,六月一日到了巴黎。
尤金對倫敦獲得了深刻的印象。
他抵達的時候,恰好過了英國的陰濕寒冷的季節,在一陣金黃色的薄霧裡看見了倫敦,那簡直叫人神往。
安琪拉不喜歡那些店鋪,管它們叫作“無聊的地方”;她也不喜歡下層社會的那種情況,他們那樣貧窮、衣服那樣肮髒。
她和尤金談到一件有趣的事:所有的英國人看上去都是一樣的,穿衣服、走路、戴帽子、拿手杖,完全一樣。
尤金對男人們的那種顯眼的“勁道”印象很深——他們都漂亮、整潔。
至于婦女,他一般都不喜歡,認為她們不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