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3回 姚廣孝生逢殺運 袁柳莊認出奇相
關燈
小
中
大
大凡天生一英武之君以取世,必生一異能之臣以輔佐之。
且說南直隸長洲地方,有一個人,姓姚雙名廣孝。
生得姿容肥白,目有三角。
為人資一性一靈警,機識過人。
幼年間父母早喪,隻有一個姊姊,又嫁了人。
因隻身無依,便削了發,在杭城妙智庵為僧。
改個法名叫做道衍,别号斯道。
他一身雖從了佛教,卻自幼喜的是窺天測地,說陣談兵。
常以出身遲了,不及輔太祖取天下,成佐命功臣為恨,因此出了家,各處去遨遊。
一日,遊于嵩山佛寺,同着幾個缁流在大殿上閑談。
忽走進一個人來,無心中将道衍一看,再上下一相,忽然驚訝道:“天下已定矣,為何又生出這等一個甯馨胖和尚來?大奇大奇!”因歎息了數聲,便走出殿去了。
道衍初聽時不知他是何人,不甚留心,未及回答。
及那人走去了,因問旁人道:“此人是誰?”有認得的道:“他就是有名的神相袁柳莊了,名字叫做袁珙。
”道衍聽知,方心下駭異。
便辭了同伴,忙忙出寺,趕上袁柳莊,高叫道:“袁先生,失敬了!請暫住台駕,還有事請教,不可當面錯過。
”袁柳莊回轉頭來,見叫他的就是他稱贊的那個胖和尚,便立住腳,笑欣欣說道:“和尚來的好,我正要問你一個端的。
”攜了手,同到一個茶館中坐下。
袁柳莊先問道:“你這等一個模樣,為何做了和尚?且問你是何處人?因甚到此?”道衍道:“貧僧系長洲縣人,俗家姓姚,雙名廣孝。
隻因父母早亡,因此出家,法名道衍,賤号斯道。
不過是個無賴的窮和尚,有甚奇異處,勞袁先生這般驚怪?” 袁柳莊笑道:“和尚,你莫要自家看輕了。
你容色漂白,目有三角,形如病虎。
後來得志,不為宰相,則為帝王之師,蓋劉秉忠之流也。
但天一性一嗜殺,不像個佛門弟子,奈何?奈何?”道衍笑道:“天有殺運,不殺不定。
殺一人而生萬人,則殺人者正,所以生人也,嗜殺亦未為不可。
但宰相帝師,非英雄不能做,先生莫要輕易許人。
” 袁柳莊道:“和尚須自重。
我袁柳莊許了人,定然不差。
但異日無相忘也。
”道衍道:“異日若果應先生之言,别說是人,雖草木亦當知報。
”袁柳莊又道:“這是便是了,隻是還有一件要與你說,你須牢記,不可忘了。
”道衍道:“先生金玉,敢不銘心!”袁柳莊道:“得意之後,萬萬不可還俗。
”道衍連連點頭道:“是!是!”仍又談了半晌,方才作别。
正是: 破衲塵埃中,分明一和尚。
不遇明眼人,安能識宰相? 道衍自聞袁柳莊之言,心下暗暗喜歡,因想道:“要為宰相國師,必須有為宰相國師之真才實學,方能成事。
這些紙上文章,口頭經濟,斷然無用。
”遂留心尋訪異人,一精一求實用。
由此謝絕交遊,隐姓埋名,獨來獨往。
一日,偶然到郊外閑步,看看日午,腹中覺餓,足力疲倦,就在一個人家門首石上坐下歇息。
才坐不多時,隻見門裡一個白須老者,領着一個十來歲的小學生走了出來,口裡說道:“日已午了,怎麼還不見來?”忽擡頭看見道衍坐在石上,忙定睛将道衍看了兩眼,遂笑嬉嬉地拱拱手道:“姚師父來了麼?我愚父子恭候久矣。
”道衍聽了,忽吃一驚,忙立起身來道:“老居士何人?為何認得貧僧俗家之姓?”那老者又笑道:“認得!認得!請裡面坐了好講。
” 道衍隻得随老者入到草堂之上,分賓主相見過,道衍忍不住又問道:“貧僧與老居士素昧平生,何以識認?又何以知貧僧今日到此?莫非俗姓相同,老居士錯認了?”那老者道:“老師父俗諱,可是廣孝?法諱可是道衍麼?若不是,便差了。
” 道衍聽了,愈加驚駭道:“老翁原來是個異人!我貧僧終日訪求異人,不期今日有緣,在此相遇!”遂立起身來,要向老人下拜。
那老者慌忙止住道:“姚老師,不可差了。
我老漢哪裡是甚異人?因得異人指教,正有事要求老師,故簿治一齋,聊申鄙敬。
” 原來齋是備端正的。
那老者一邊說,家下人早一邊拿出齋來,齊齊整擺了一桌。
道衍道:“既蒙盛意,且請教老翁高姓?”那老翁道:“我知老師已饑,且請用過齋,自當相告。
”道衍見老者出言如神,不敢複強,隻得飽食了一頓。
齋罷,那老者方慢慢說道:“我老漢姓金,祖籍原是浙江甯波鄞縣人。
因避軍籍,逋逃至此。
”因指着那小學生道:“我老漢今年六十三歲,隻生此子,名喚金忠,才一十三歲。
去年九月九
且說南直隸長洲地方,有一個人,姓姚雙名廣孝。
生得姿容肥白,目有三角。
為人資一性一靈警,機識過人。
幼年間父母早喪,隻有一個姊姊,又嫁了人。
因隻身無依,便削了發,在杭城妙智庵為僧。
改個法名叫做道衍,别号斯道。
他一身雖從了佛教,卻自幼喜的是窺天測地,說陣談兵。
常以出身遲了,不及輔太祖取天下,成佐命功臣為恨,因此出了家,各處去遨遊。
一日,遊于嵩山佛寺,同着幾個缁流在大殿上閑談。
忽走進一個人來,無心中将道衍一看,再上下一相,忽然驚訝道:“天下已定矣,為何又生出這等一個甯馨胖和尚來?大奇大奇!”因歎息了數聲,便走出殿去了。
道衍初聽時不知他是何人,不甚留心,未及回答。
及那人走去了,因問旁人道:“此人是誰?”有認得的道:“他就是有名的神相袁柳莊了,名字叫做袁珙。
”道衍聽知,方心下駭異。
便辭了同伴,忙忙出寺,趕上袁柳莊,高叫道:“袁先生,失敬了!請暫住台駕,還有事請教,不可當面錯過。
”袁柳莊回轉頭來,見叫他的就是他稱贊的那個胖和尚,便立住腳,笑欣欣說道:“和尚來的好,我正要問你一個端的。
”攜了手,同到一個茶館中坐下。
袁柳莊先問道:“你這等一個模樣,為何做了和尚?且問你是何處人?因甚到此?”道衍道:“貧僧系長洲縣人,俗家姓姚,雙名廣孝。
隻因父母早亡,因此出家,法名道衍,賤号斯道。
不過是個無賴的窮和尚,有甚奇異處,勞袁先生這般驚怪?” 袁柳莊笑道:“和尚,你莫要自家看輕了。
你容色漂白,目有三角,形如病虎。
後來得志,不為宰相,則為帝王之師,蓋劉秉忠之流也。
但天一性一嗜殺,不像個佛門弟子,奈何?奈何?”道衍笑道:“天有殺運,不殺不定。
殺一人而生萬人,則殺人者正,所以生人也,嗜殺亦未為不可。
但宰相帝師,非英雄不能做,先生莫要輕易許人。
” 袁柳莊道:“和尚須自重。
我袁柳莊許了人,定然不差。
但異日無相忘也。
”道衍道:“異日若果應先生之言,别說是人,雖草木亦當知報。
”袁柳莊又道:“這是便是了,隻是還有一件要與你說,你須牢記,不可忘了。
”道衍道:“先生金玉,敢不銘心!”袁柳莊道:“得意之後,萬萬不可還俗。
”道衍連連點頭道:“是!是!”仍又談了半晌,方才作别。
正是: 破衲塵埃中,分明一和尚。
不遇明眼人,安能識宰相? 道衍自聞袁柳莊之言,心下暗暗喜歡,因想道:“要為宰相國師,必須有為宰相國師之真才實學,方能成事。
這些紙上文章,口頭經濟,斷然無用。
”遂留心尋訪異人,一精一求實用。
由此謝絕交遊,隐姓埋名,獨來獨往。
一日,偶然到郊外閑步,看看日午,腹中覺餓,足力疲倦,就在一個人家門首石上坐下歇息。
才坐不多時,隻見門裡一個白須老者,領着一個十來歲的小學生走了出來,口裡說道:“日已午了,怎麼還不見來?”忽擡頭看見道衍坐在石上,忙定睛将道衍看了兩眼,遂笑嬉嬉地拱拱手道:“姚師父來了麼?我愚父子恭候久矣。
”道衍聽了,忽吃一驚,忙立起身來道:“老居士何人?為何認得貧僧俗家之姓?”那老者又笑道:“認得!認得!請裡面坐了好講。
” 道衍隻得随老者入到草堂之上,分賓主相見過,道衍忍不住又問道:“貧僧與老居士素昧平生,何以識認?又何以知貧僧今日到此?莫非俗姓相同,老居士錯認了?”那老者道:“老師父俗諱,可是廣孝?法諱可是道衍麼?若不是,便差了。
” 道衍聽了,愈加驚駭道:“老翁原來是個異人!我貧僧終日訪求異人,不期今日有緣,在此相遇!”遂立起身來,要向老人下拜。
那老者慌忙止住道:“姚老師,不可差了。
我老漢哪裡是甚異人?因得異人指教,正有事要求老師,故簿治一齋,聊申鄙敬。
” 原來齋是備端正的。
那老者一邊說,家下人早一邊拿出齋來,齊齊整擺了一桌。
道衍道:“既蒙盛意,且請教老翁高姓?”那老翁道:“我知老師已饑,且請用過齋,自當相告。
”道衍見老者出言如神,不敢複強,隻得飽食了一頓。
齋罷,那老者方慢慢說道:“我老漢姓金,祖籍原是浙江甯波鄞縣人。
因避軍籍,逋逃至此。
”因指着那小學生道:“我老漢今年六十三歲,隻生此子,名喚金忠,才一十三歲。
去年九月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