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3回 燕王定計取兩城 炳文戰敗回真定
關燈
小
中
大
燕王即得了懷來,斬了宋忠、俞瑱,又傳檄山後諸州,而開平、龍門、上谷、雲中諸守将皆來歸附,一時兵威大震。
報馬報到朝廷,朝廷聞知北平兵起,因命廷臣議将讨之。
廷臣皆薦長興侯耿炳文老将知兵。
建文帝因降诏,命耿炳文佩:“征北大将軍”印,率兵三十萬北伐。
耿炳文奉诏,忙下教場點齊三十萬人馬,選都指揮楊松為先鋒,都督潘忠、徐凱為左右翼,擇吉出師,星夜往北進發。
一日,兵到真定,耿炳文探知燕兵已到涿州,相去不遠,因命駐師,待燕王兵至好接戰。
又想兵聚一地,不足張威。
就令先鋒楊松,領兵九千,進據雄縣,以為前部;又遣都督徐凱,領兵駐河間;又遣都督潘忠,領兵つ?荨H?芬暈???W砸暈?植τ蟹劍??绾戲ā?/p> 早有細作打探明白,報知燕王。
此時正是八月十五,燕王因命衆将;潛師屯于婁桑。
候至日哺,乃謂諸将道:“用兵有機,機不可失。
今夕中秋,南将貪飲為樂,必不設備,此破之一機也,願衆将軍努力。
” 衆将道:“大王神機妙算,自無遺策,敢不效命!”燕王大喜,遂命秣馬會食,乘着黃昏時候,帶領三千甲士,渡過白溝河。
行到半夜,方抵雄縣,果然靜悄悄竟無準備。
遂一聲炮響,衆将引軍,竟破城而入。
此時楊松已醉,聽見炮響連天,吓得膽戰心搖。
急披挂上馬,招呼麾下迎敵。
衆軍皆在醉中,而燕兵已湧一入營來,刀槍齊下,竟如砍瓜切菜,不獨自身戰死,而九千軍士俱不能生還。
燕王遂取了雄縣。
諸将皆稱:“大王用兵之妙,孫吳不及也。
”燕王笑道:“不獨此也。
諸将軍若不惜勞苦,寡人還有一計,可乘此生擒潘忠。
”衆将驚訝道:“潘忠在莫州,去此百裡有餘,大王何計,可以生擒?末将不解也。
” 燕王道:“寡人今夜破雄縣,潘忠未必知。
可遣一人,裝做楊松使,乘夜到莫州報與潘忠,隻說燕兵圍城,求他來救。
耿炳文分他在莫州,原為聲援,他聞報,自然速來。
來時,伏兵斷其歸路,兩處夾攻,未有不成擒者。
”衆将聽了,皆稱奇計。
燕王就差人裝做楊松使去報潘忠,又令譚淵領兵一千伏于月漾橋水中,候潘兵過後,聽号炮一響,即起據橋,以斷歸路。
分撥已定,然後自率衆将,在雄縣以待。
果然潘忠聞報雄縣被圍,即時領兵,飛奔而來,以為救援。
過了月漾橋,将到雄縣,前哨探馬來報道:“楊松被殺,雄縣已失。
”潘忠聽了大驚,方悔來差了,急急傳令回兵。
忽見城上金鼓齊鳴,炮聲震地,燕将一齊擁出城來,喊殺連天。
潘忠見退不及,隻得指揮衆将,上前迎敵。
衆将既傳令要退,又指揮迎敵,便覺人心不一。
雖勉強交鋒,畢竟困乏心慌,怎擋得住。
燕兵以為得計,更加猛勇,潘兵戰不多時,陣腳立不住,隻管退将下來。
潘忠看見勢頭是個敗局,遂令後營改做前營,速速退過月漾橋,以為接應。
不期後營退到月漾橋,又被譚淵領水中的伏兵排列于月漾橋之兩岸,伏一弩一齊張,炮聲震地。
稍若近前,矢石如雨。
潘兵見了,忙退去報潘忠道:“不好了,歸路已被燕兵阻斷。
”潘忠大驚,因傳令道:“前有勁敵,後無歸路。
為今之計,惟有舍命力戰而已。
” 令雖傳下,争奈軍心已亂,哪裡禁約得定?前邊戰敗,逃到後營;後營無路,又奔前去,前後一齊亂竄。
燕兵四面圍裹,隻叫要拿活的,不許走了潘忠。
潘忠主張不定,隻得棄了衆兵,策馬往小路而逃。
不期小路中又有埋伏,把撓鈎、套索,将潘忠捉住,綁縛了,解會見燕王了。
潘兵進退無路,又聽見主将被捉,隻得四散逃生。
逃不去的,不是被殺,就是投降。
還有許多淹死在月漾橋水中。
燕王料莫州城空虛,乘勝派兵取了莫州。
衆将皆進賀道:“大王妙算,真有鬼神不測之機!如此取天下,不啻摧枯拉朽矣。
”燕王道:“此小敵耳,何足言奇。
耿炳文雖稱老将,實不知兵。
今大隊在真定,聞楊松之死,潘忠之擒,必不敢妄動。
衆将軍不趁此時破之,更待何時!”衆将道:“大王勝算,自合兵機,末将敢不效力。
”燕王遂點起一精一兵三萬,命張玉、朱能領了前部去,與耿炳文對壘。
自率大兵在後壓陣。
再說耿炳文,兵馬駐紮真定,指望楊松前進一步,然後自進。
不期駐紮不久,早已報楊松戰敗
報馬報到朝廷,朝廷聞知北平兵起,因命廷臣議将讨之。
廷臣皆薦長興侯耿炳文老将知兵。
建文帝因降诏,命耿炳文佩:“征北大将軍”印,率兵三十萬北伐。
耿炳文奉诏,忙下教場點齊三十萬人馬,選都指揮楊松為先鋒,都督潘忠、徐凱為左右翼,擇吉出師,星夜往北進發。
一日,兵到真定,耿炳文探知燕兵已到涿州,相去不遠,因命駐師,待燕王兵至好接戰。
又想兵聚一地,不足張威。
就令先鋒楊松,領兵九千,進據雄縣,以為前部;又遣都督徐凱,領兵駐河間;又遣都督潘忠,領兵つ?荨H?芬暈???W砸暈?植τ蟹劍??绾戲ā?/p> 早有細作打探明白,報知燕王。
此時正是八月十五,燕王因命衆将;潛師屯于婁桑。
候至日哺,乃謂諸将道:“用兵有機,機不可失。
今夕中秋,南将貪飲為樂,必不設備,此破之一機也,願衆将軍努力。
” 衆将道:“大王神機妙算,自無遺策,敢不效命!”燕王大喜,遂命秣馬會食,乘着黃昏時候,帶領三千甲士,渡過白溝河。
行到半夜,方抵雄縣,果然靜悄悄竟無準備。
遂一聲炮響,衆将引軍,竟破城而入。
此時楊松已醉,聽見炮響連天,吓得膽戰心搖。
急披挂上馬,招呼麾下迎敵。
衆軍皆在醉中,而燕兵已湧一入營來,刀槍齊下,竟如砍瓜切菜,不獨自身戰死,而九千軍士俱不能生還。
燕王遂取了雄縣。
諸将皆稱:“大王用兵之妙,孫吳不及也。
”燕王笑道:“不獨此也。
諸将軍若不惜勞苦,寡人還有一計,可乘此生擒潘忠。
”衆将驚訝道:“潘忠在莫州,去此百裡有餘,大王何計,可以生擒?末将不解也。
” 燕王道:“寡人今夜破雄縣,潘忠未必知。
可遣一人,裝做楊松使,乘夜到莫州報與潘忠,隻說燕兵圍城,求他來救。
耿炳文分他在莫州,原為聲援,他聞報,自然速來。
來時,伏兵斷其歸路,兩處夾攻,未有不成擒者。
”衆将聽了,皆稱奇計。
燕王就差人裝做楊松使去報潘忠,又令譚淵領兵一千伏于月漾橋水中,候潘兵過後,聽号炮一響,即起據橋,以斷歸路。
分撥已定,然後自率衆将,在雄縣以待。
果然潘忠聞報雄縣被圍,即時領兵,飛奔而來,以為救援。
過了月漾橋,将到雄縣,前哨探馬來報道:“楊松被殺,雄縣已失。
”潘忠聽了大驚,方悔來差了,急急傳令回兵。
忽見城上金鼓齊鳴,炮聲震地,燕将一齊擁出城來,喊殺連天。
潘忠見退不及,隻得指揮衆将,上前迎敵。
衆将既傳令要退,又指揮迎敵,便覺人心不一。
雖勉強交鋒,畢竟困乏心慌,怎擋得住。
燕兵以為得計,更加猛勇,潘兵戰不多時,陣腳立不住,隻管退将下來。
潘忠看見勢頭是個敗局,遂令後營改做前營,速速退過月漾橋,以為接應。
不期後營退到月漾橋,又被譚淵領水中的伏兵排列于月漾橋之兩岸,伏一弩一齊張,炮聲震地。
稍若近前,矢石如雨。
潘兵見了,忙退去報潘忠道:“不好了,歸路已被燕兵阻斷。
”潘忠大驚,因傳令道:“前有勁敵,後無歸路。
為今之計,惟有舍命力戰而已。
” 令雖傳下,争奈軍心已亂,哪裡禁約得定?前邊戰敗,逃到後營;後營無路,又奔前去,前後一齊亂竄。
燕兵四面圍裹,隻叫要拿活的,不許走了潘忠。
潘忠主張不定,隻得棄了衆兵,策馬往小路而逃。
不期小路中又有埋伏,把撓鈎、套索,将潘忠捉住,綁縛了,解會見燕王了。
潘兵進退無路,又聽見主将被捉,隻得四散逃生。
逃不去的,不是被殺,就是投降。
還有許多淹死在月漾橋水中。
燕王料莫州城空虛,乘勝派兵取了莫州。
衆将皆進賀道:“大王妙算,真有鬼神不測之機!如此取天下,不啻摧枯拉朽矣。
”燕王道:“此小敵耳,何足言奇。
耿炳文雖稱老将,實不知兵。
今大隊在真定,聞楊松之死,潘忠之擒,必不敢妄動。
衆将軍不趁此時破之,更待何時!”衆将道:“大王勝算,自合兵機,末将敢不效力。
”燕王遂點起一精一兵三萬,命張玉、朱能領了前部去,與耿炳文對壘。
自率大兵在後壓陣。
再說耿炳文,兵馬駐紮真定,指望楊松前進一步,然後自進。
不期駐紮不久,早已報楊松戰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