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5回 姚道衍借蔔訪主 黃子澄畫策勸君
關燈
小
中
大
:“慶壽寺住持道衍。
臣會日曾見,談天說地,真異人也!” 燕王道:“此僧寡人向亦知他,故招他到此。
但他瘋瘋颠颠,恐他口嘴不穩,惹出事來,故暫時疏他。
”張玉道:“此人外雖瘋颠,内有權術,非一味瘋颠者,決不至敗事。
殿下不可久疏,恐冷賢者之心。
”燕王點頭道:“是!”忙命人召道衍入内殿相見。
道衍入,燕王問道:“張玉說你有文武異材,一時也難考較。
寡人聞古之聖賢,皆明易理。
你今既然多才多藝,未知能蔔乎?”道衍道:“能蔔。
臣已知殿下要臣蔔問,現帶有蔔問之具在此。
”随于袖中取出三個太平銅錢,遞于燕王道:“請殿下自家禱祝。
”燕王接了銅錢,暗暗禱祝了,又遞與道衍。
道衍就案上連擲了數次,排成一卦,因說道:“此卦大奇:初利建侯,後變飛龍在天。
殿下将來要由王位而做皇帝。
”燕王聽了,忽然變色,因叱道:“你這瘋和尚,不要胡說。
”道衍又戲颠颠答道:“正是胡說。
”也不辭王,竟要出去。
燕王道:“且住,寡人再問你,除蔔之外,尚有何能?”道衍笑道:“三教九流、諸子百家,無所不知,任殿下賜問。
”此時天色寒甚,丹墀中積雪成冰。
燕王因說道:“你這和尚,專說大話。
寡人且不問你那高遠之事,隻出一個對子,看你對得來否?” 道衍又瘋瘋颠颠的道:“對得來,對得來。
”燕王就在玉案上親書兩句道: 天寒地凍,水無一點不成冰; 書畢,賜與道衍,包含一着“水”字加一點,方成“水”(即“冰”)字。
道衍看見,笑了一笑道:“這是小學生對句,有何難哉?”因索筆即對兩句,呈與燕王道: 國亂民愁,王不出頭誰是主? 燕天看見“王”字加一點,是個“主”字,又含一着勸進之意,心内甚喜。
但要防閑耳目,不敢招攬,假怒道:“這和尚一發胡說,快出去吧。
”道衍笑道:“去去去!”遂搖搖擺擺走出去了。
張玉暗暗奏道:“殿下心事,已被這和尚參透。
若隻管隐諱,不以實告,豈傾心求賢之道?”燕王道:“事已至此,料也隐瞞不住。
”遂于深夜,密帖召道衍入内殿,對他實說道:“寡人随皇上東征西戰,立了多少功勞。
若使懿文太子在世,他是嫡長子,讓他傳位,心也還甘。
今不幸薨了。
自當于諸子中擇賢繼立,如何卻立允炆一個小子為皇太孫,寡人心實不平。
皇上若不諱,寡人決不能株守臣子之位。
賢卿前在京,初見時即說以白帽相贈,寡人細思:今已為王,王上加‘白’,是一個‘皇’字;昨又蔔做皇帝。
未知賢卿,還是戲言,還是實意?” 道衍因正色道:“國家改革,實一陰陽一升降一大關,必經幾番戰戮,而後大定。
惟我朝一驅中原,而即歸命,于理察之,似有一番殺戮在後,方能洩一陰陽一不盡之敗氣。
今觀外患,似無可虞。
故皇上不立殿下,而立太孫,正天心留此,以完氣運也。
故臣敢屢屢進言。
若以臣為戲言,試思取天下何等事,殿下何如主,臣何如人,焉敢戲乎!” 燕王聽了大喜道:“賢卿所論,深合寡人之心。
但恐寡人無天子之福,不能上居天位耳。
”道衍道:“以臣觀殿下,明明是天子無疑。
殿下若不信,臣薦一相士,殿下試召他來一相,便可決疑矣。
”燕王道:“相士是誰?”道衍道:“相士姓袁名珙,号柳莊,風鑒如神。
”燕王道:“寡人亦久聞其名,但不知遊于何地,召之未必肯來。
”道衍道:“這不難。
目下國中逃軍最多,隻消命長史出一道勾軍文書,差幾個能事人役,将
臣會日曾見,談天說地,真異人也!” 燕王道:“此僧寡人向亦知他,故招他到此。
但他瘋瘋颠颠,恐他口嘴不穩,惹出事來,故暫時疏他。
”張玉道:“此人外雖瘋颠,内有權術,非一味瘋颠者,決不至敗事。
殿下不可久疏,恐冷賢者之心。
”燕王點頭道:“是!”忙命人召道衍入内殿相見。
道衍入,燕王問道:“張玉說你有文武異材,一時也難考較。
寡人聞古之聖賢,皆明易理。
你今既然多才多藝,未知能蔔乎?”道衍道:“能蔔。
臣已知殿下要臣蔔問,現帶有蔔問之具在此。
”随于袖中取出三個太平銅錢,遞于燕王道:“請殿下自家禱祝。
”燕王接了銅錢,暗暗禱祝了,又遞與道衍。
道衍就案上連擲了數次,排成一卦,因說道:“此卦大奇:初利建侯,後變飛龍在天。
殿下将來要由王位而做皇帝。
”燕王聽了,忽然變色,因叱道:“你這瘋和尚,不要胡說。
”道衍又戲颠颠答道:“正是胡說。
”也不辭王,竟要出去。
燕王道:“且住,寡人再問你,除蔔之外,尚有何能?”道衍笑道:“三教九流、諸子百家,無所不知,任殿下賜問。
”此時天色寒甚,丹墀中積雪成冰。
燕王因說道:“你這和尚,專說大話。
寡人且不問你那高遠之事,隻出一個對子,看你對得來否?” 道衍又瘋瘋颠颠的道:“對得來,對得來。
”燕王就在玉案上親書兩句道: 天寒地凍,水無一點不成冰; 書畢,賜與道衍,包含一着“水”字加一點,方成“水”(即“冰”)字。
道衍看見,笑了一笑道:“這是小學生對句,有何難哉?”因索筆即對兩句,呈與燕王道: 國亂民愁,王不出頭誰是主? 燕天看見“王”字加一點,是個“主”字,又含一着勸進之意,心内甚喜。
但要防閑耳目,不敢招攬,假怒道:“這和尚一發胡說,快出去吧。
”道衍笑道:“去去去!”遂搖搖擺擺走出去了。
張玉暗暗奏道:“殿下心事,已被這和尚參透。
若隻管隐諱,不以實告,豈傾心求賢之道?”燕王道:“事已至此,料也隐瞞不住。
”遂于深夜,密帖召道衍入内殿,對他實說道:“寡人随皇上東征西戰,立了多少功勞。
若使懿文太子在世,他是嫡長子,讓他傳位,心也還甘。
今不幸薨了。
自當于諸子中擇賢繼立,如何卻立允炆一個小子為皇太孫,寡人心實不平。
皇上若不諱,寡人決不能株守臣子之位。
賢卿前在京,初見時即說以白帽相贈,寡人細思:今已為王,王上加‘白’,是一個‘皇’字;昨又蔔做皇帝。
未知賢卿,還是戲言,還是實意?” 道衍因正色道:“國家改革,實一陰陽一升降一大關,必經幾番戰戮,而後大定。
惟我朝一驅中原,而即歸命,于理察之,似有一番殺戮在後,方能洩一陰陽一不盡之敗氣。
今觀外患,似無可虞。
故皇上不立殿下,而立太孫,正天心留此,以完氣運也。
故臣敢屢屢進言。
若以臣為戲言,試思取天下何等事,殿下何如主,臣何如人,焉敢戲乎!” 燕王聽了大喜道:“賢卿所論,深合寡人之心。
但恐寡人無天子之福,不能上居天位耳。
”道衍道:“以臣觀殿下,明明是天子無疑。
殿下若不信,臣薦一相士,殿下試召他來一相,便可決疑矣。
”燕王道:“相士是誰?”道衍道:“相士姓袁名珙,号柳莊,風鑒如神。
”燕王道:“寡人亦久聞其名,但不知遊于何地,召之未必肯來。
”道衍道:“這不難。
目下國中逃軍最多,隻消命長史出一道勾軍文書,差幾個能事人役,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