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0回 定山河慶賀唐虞
關燈
小
中
大
六,宣慰司一,領長官司九,又設普安、新添、平越、龍裡四軍民指揮使,領長官司九,又立畢都等九衛及凱裡安一撫司。
中間一半地面,系天文參井分野。
東北四川界,正東東南廣東界,西北西番界,正西百夷界,西南大海界,總為裡,七十有奇。
這是因天文,随地理,定為南北兩直隸一十三省的疆宇。
又自東海岸起,沿邊一帶,西至薊鎮一千餘裡,系虜酋土蠻等部落在外住牧,設為遼東邊鎮。
自遼鎮起,西至宜府一千餘裡,系老把都、青把都等部落在外住牧,設為薊州鎮。
自薊州黃花鎮起,西至大同平遠堡一千二百餘裡,系黃台吉等部落在外住牧,設為宣撫鎮。
自宣鎮西一陽一移堡起,至山西了角山六百四十餘裡,系順義王并把漢那吉扯力克等部落在外住牧,設為大同鎮。
自大同了角山起,西至延綏鎮一千餘裡,系順義王等部落在外住牧,設為山西鎮。
自黃南川西,至甯夏鎮一千五百餘裡,系吉囊等部在外住牧,設為延綏鎮。
自延綏起,西至固原邊界一千八百餘裡,系超胡地等部落在外住牧,設為甯夏鎮。
自甯夏起,西至甘肅界二百餘裡,系虜酋賓兔等部落在外住牧,設為固原鎮。
自固原起,至嘉峪關沿邊一千五百餘裡,系丙兔把兒等部落在外住牧,設為甘肅鎮。
定為九邊。
鐵甲之士,逢三六九日,個個一操一演武藝,無事則屯田,有事則戒嚴。
萬萬雄兵,聲聞響應,防範甚是嚴肅。
太祖規制已定。
恰好徐達、郭子興二人令裨将李新、周武署鎮山陝一帶邊關,馮勝令裨将胡海署守汴梁,周德興令裨将曹震署撫湖南五溪洞蠻,自進京來朝賀。
薛顯、謝成、楊璟三人也令裨将盛庸、李堅、孫恪署領屯田訓練之職,從遼東、北平取路向金陵進發朝賀。
路過山東,谒見李文忠。
文忠說:“我與聖主分則君臣,恩原甥男。
三位在路少待。
”因托都門胡顯署事,同日進京。
北至徐州,恰好耿炳文、唐勝宗也将督理馬政訓練士卒的職事,着張翌、濮玙代理,從陝西入京,同在徐州支應。
把守徐州的陸聚說:“我也同走一遭。
”來至南京,在通政司報了朝見名姓。
隻見朱文正、湯和也從南昌、兩廣來到。
次日,正是洪武十六年歲次癸亥正月元旦,各功臣齊集午門。
又遇着督理海運的俞通源、俞通淵、朱壽、張溫,并督造各王分封宮殿的胡美,也趕着歲旦回京,都頂着朝冠,穿着朝服,履着朝靴,執着朝笏,同征取雲南新回将帥傅友德、沐英等一十七員,整整齊齊在門外同候。
但見: 玉漏尚催,金鐘忽響。
嚴廊拂霧,初年景色出朝一陽一;門阖連雲,元日晴和生太乙。
玉珂龍影,慶嘉逢花事,梅傳珠履。
雁行排,遙聽曉聲雞報。
看弱柳依微映,恰旌旗添瑞霭;聽流莺展轉飛,将箫鼓動铿锵。
鱗鱗的萬國衣冠,列出文昭武穆;昱昱的千官輻辏,都成豹尾鹓行鴻胪。
唱道班齊舞蹈,高呼共道個千秋萬歲。
通政宣來奏啟,馬騰雀躍,都贊是聖主明君。
古李登詩說得好:别館春還淑氣催,三官路轉鳳凰台。
雲飛北阙輕一陰一散,春上南山積翠來。
禦柳遙随天仗發,林花不落曉風開。
已知聖澤深無限,更喜年芳入睿才。
太祖視朝,受百官稱賞。
禮畢說道:“今日喜是元辰,更見國泰 民安,功勳聚集,前曾作冊文,即日當分封諸子。
”因封長子為皇太子,次子秦王都關中,晉王都太原,成祖文皇帝初封燕王,都北平,周王都開封,以上皆高太後誕生;楚王都武昌,齊王都青州,潭王國除,魯王都兖州,蜀王都成都,湘王都荊州,代王都大同,肅王都甘肅,移簡州,遼王都廣甯,移荊州,慶王都甯夏,甯王都大甯,移南昌,岷王都雲南,移武岡,谷王都宣州,絕,韓王都平涼,藩王都路州,安王,絕,唐王都南一陽一,郢王,絕,伊王都洛一陽一,皆諸王妃所生。
諸王頓首受命,擇日辭朝就國。
再命将開天起兵時禦一用盔甲,藏在内庫;鐵槍藏在五鳳樓上;渡采石的龍船,複于龍沙江,護着朱闌,示後來創業艱難光景。
武當建玄天寶殿,以報神府。
至如歸德侯陳理,是友諒的嫡男,歸義侯明升,是玉珍的嫡男,留在中華,彼還不快,用船送往高麗,聽其自樂。
元太孫買的裡八刺,以禮送歸塞北。
遠來朝賀臣僚,俱賜金帛燕賞。
将及半月,太祖仍敕各公侯、将帥分鎮原有地方,加敕沐英鎮雲南去訖。
自後: 瑞氣常呈,祯祥累現。
谷生三穗,年年雨飽春膏;麥秀兩歧,處處村雲蒸夏澤。
宅畔閑栽五柳,曾無小犬吠清霜;道旁縱有遺金,羞見塗人撄白日。
谟烈丕顯于清廟,東壁映圖書之燦;豪傑挺生于盛世,泰階欣熙皞之年。
是用渥沐皇府,讴歌頌美。
然而天開聖人,豈徒一手足之烈;惟是從龍偉士,彙建衆祯幹之奇。
貞淑聚于滁和,清靜貯于海宇。
仰瞻莫罄,用世長奇。
當年造化辟神奇,真龍翼起淮泗湄。
肇開宇宙還甯一,德成茂著天壤馳。
友諒士誠最叵測,潛笛神功為羽翼。
西川東浙與滇南,鼎沸無黃無霁色。
諸豪振振鬼神謀,談笑功名千百州。
城上秋雲麗絢繡,湖邊春一色潤箜篌。
從今清化滿冠裳,麟在郊兮鳳在岡。
太平無象誰能說,隻有家家清酒香。
中間一半地面,系天文參井分野。
東北四川界,正東東南廣東界,西北西番界,正西百夷界,西南大海界,總為裡,七十有奇。
這是因天文,随地理,定為南北兩直隸一十三省的疆宇。
又自東海岸起,沿邊一帶,西至薊鎮一千餘裡,系虜酋土蠻等部落在外住牧,設為遼東邊鎮。
自遼鎮起,西至宜府一千餘裡,系老把都、青把都等部落在外住牧,設為薊州鎮。
自薊州黃花鎮起,西至大同平遠堡一千二百餘裡,系黃台吉等部落在外住牧,設為宣撫鎮。
自宣鎮西一陽一移堡起,至山西了角山六百四十餘裡,系順義王并把漢那吉扯力克等部落在外住牧,設為大同鎮。
自大同了角山起,西至延綏鎮一千餘裡,系順義王等部落在外住牧,設為山西鎮。
自黃南川西,至甯夏鎮一千五百餘裡,系吉囊等部在外住牧,設為延綏鎮。
自延綏起,西至固原邊界一千八百餘裡,系超胡地等部落在外住牧,設為甯夏鎮。
自甯夏起,西至甘肅界二百餘裡,系虜酋賓兔等部落在外住牧,設為固原鎮。
自固原起,至嘉峪關沿邊一千五百餘裡,系丙兔把兒等部落在外住牧,設為甘肅鎮。
定為九邊。
鐵甲之士,逢三六九日,個個一操一演武藝,無事則屯田,有事則戒嚴。
萬萬雄兵,聲聞響應,防範甚是嚴肅。
太祖規制已定。
恰好徐達、郭子興二人令裨将李新、周武署鎮山陝一帶邊關,馮勝令裨将胡海署守汴梁,周德興令裨将曹震署撫湖南五溪洞蠻,自進京來朝賀。
薛顯、謝成、楊璟三人也令裨将盛庸、李堅、孫恪署領屯田訓練之職,從遼東、北平取路向金陵進發朝賀。
路過山東,谒見李文忠。
文忠說:“我與聖主分則君臣,恩原甥男。
三位在路少待。
”因托都門胡顯署事,同日進京。
北至徐州,恰好耿炳文、唐勝宗也将督理馬政訓練士卒的職事,着張翌、濮玙代理,從陝西入京,同在徐州支應。
把守徐州的陸聚說:“我也同走一遭。
”來至南京,在通政司報了朝見名姓。
隻見朱文正、湯和也從南昌、兩廣來到。
次日,正是洪武十六年歲次癸亥正月元旦,各功臣齊集午門。
又遇着督理海運的俞通源、俞通淵、朱壽、張溫,并督造各王分封宮殿的胡美,也趕着歲旦回京,都頂着朝冠,穿着朝服,履着朝靴,執着朝笏,同征取雲南新回将帥傅友德、沐英等一十七員,整整齊齊在門外同候。
但見: 玉漏尚催,金鐘忽響。
嚴廊拂霧,初年景色出朝一陽一;門阖連雲,元日晴和生太乙。
玉珂龍影,慶嘉逢花事,梅傳珠履。
雁行排,遙聽曉聲雞報。
看弱柳依微映,恰旌旗添瑞霭;聽流莺展轉飛,将箫鼓動铿锵。
鱗鱗的萬國衣冠,列出文昭武穆;昱昱的千官輻辏,都成豹尾鹓行鴻胪。
唱道班齊舞蹈,高呼共道個千秋萬歲。
通政宣來奏啟,馬騰雀躍,都贊是聖主明君。
古李登詩說得好:别館春還淑氣催,三官路轉鳳凰台。
雲飛北阙輕一陰一散,春上南山積翠來。
禦柳遙随天仗發,林花不落曉風開。
已知聖澤深無限,更喜年芳入睿才。
太祖視朝,受百官稱賞。
禮畢說道:“今日喜是元辰,更見國泰 民安,功勳聚集,前曾作冊文,即日當分封諸子。
”因封長子為皇太子,次子秦王都關中,晉王都太原,成祖文皇帝初封燕王,都北平,周王都開封,以上皆高太後誕生;楚王都武昌,齊王都青州,潭王國除,魯王都兖州,蜀王都成都,湘王都荊州,代王都大同,肅王都甘肅,移簡州,遼王都廣甯,移荊州,慶王都甯夏,甯王都大甯,移南昌,岷王都雲南,移武岡,谷王都宣州,絕,韓王都平涼,藩王都路州,安王,絕,唐王都南一陽一,郢王,絕,伊王都洛一陽一,皆諸王妃所生。
諸王頓首受命,擇日辭朝就國。
再命将開天起兵時禦一用盔甲,藏在内庫;鐵槍藏在五鳳樓上;渡采石的龍船,複于龍沙江,護着朱闌,示後來創業艱難光景。
武當建玄天寶殿,以報神府。
至如歸德侯陳理,是友諒的嫡男,歸義侯明升,是玉珍的嫡男,留在中華,彼還不快,用船送往高麗,聽其自樂。
元太孫買的裡八刺,以禮送歸塞北。
遠來朝賀臣僚,俱賜金帛燕賞。
将及半月,太祖仍敕各公侯、将帥分鎮原有地方,加敕沐英鎮雲南去訖。
自後: 瑞氣常呈,祯祥累現。
谷生三穗,年年雨飽春膏;麥秀兩歧,處處村雲蒸夏澤。
宅畔閑栽五柳,曾無小犬吠清霜;道旁縱有遺金,羞見塗人撄白日。
谟烈丕顯于清廟,東壁映圖書之燦;豪傑挺生于盛世,泰階欣熙皞之年。
是用渥沐皇府,讴歌頌美。
然而天開聖人,豈徒一手足之烈;惟是從龍偉士,彙建衆祯幹之奇。
貞淑聚于滁和,清靜貯于海宇。
仰瞻莫罄,用世長奇。
當年造化辟神奇,真龍翼起淮泗湄。
肇開宇宙還甯一,德成茂著天壤馳。
友諒士誠最叵測,潛笛神功為羽翼。
西川東浙與滇南,鼎沸無黃無霁色。
諸豪振振鬼神謀,談笑功名千百州。
城上秋雲麗絢繡,湖邊春一色潤箜篌。
從今清化滿冠裳,麟在郊兮鳳在岡。
太平無象誰能說,隻有家家清酒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