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1回 興隆會吳祯保駕
關燈
小
中
大
心。
”衆人都道:“是!”遂立王子為和一陽一王,改和州為和一陽一郡,受符節統攝。
王即日封太祖為開基侯、兵馬大元帥,徐達為副。
衆官加爵有差。
卻說孫德崖對兒子孫和說:“滁一陽一既殁,兵權該統于我,今朱君輩外挾公義,立他的兒子,一陰一竊他的威權,甚可惱恨,我當率兵以正其罪。
”孫和說:“朱公如此,亦為有名。
況他們一班智勇足備,若與争長,恐難取勝。
不如在營中設起筵宴,名曰‘興隆會’,假賀新王,請他赴會,席上須一逼一他引兵來歸。
倘若見拒,就席中拿住。
朱君一擒,權必歸父王矣。
”德崖大喜,即修書遣人入和州來請。
太祖正與諸将議事,卻報德崖有書來到,即拆開口念道:“都統孫德崖端肅,書奉碩德朱公台下:茲者恭遇新王嗣位,繼統得人,下情不勝忻仲。
特于營中設宴,名曰‘興隆’,欲與公共慶雍熙。
翌日掃營敬候。
再拜。
”太祖與李善長說:“此必德崖欲統衆軍,以我輩立其子,故設酒以挾我耳。
不去,則彼益疑;若去,須不墜其計方好。
”徐達說:“主帥極料得着。
此會猶範增鴻門設宴之意,須文武兼濟的輔從,方保無虞……”道未罷,帳前常遇春、胡大海俱願随往。
太祖俱不許。
吳祯說:“不才單刀随主帥走一遭。
”太祖曰:“公便可去。
”胡大海忿忿不平。
太祖說:“刀砧各用,鼎鏊不同,吾擇所宜而使之。
”次日,太祖單騎獨前,吳祯一身随後,徑至德崖營前。
德崖見太祖并無甲士相随,心中大喜,說:“這遭中吾計了!”密令吳通說:“你須如此如此。
”便即出營迎朱公。
就席把盞,酒至數巡,德崖因說:“滁一陽一已薨,兵權無統,以義論之,應屬不才掌管,故借此酒相煩。
”太祖說:“先王有子繼統,兵權還該彼掌握。
今都統既欲掌時,某回城啟知和一陽一王,即當請任此事。
”德崖大喜。
孫和思量:“朱君才智過人,此言必詐。
”把眼觑着吳通。
吳通持杯、劍在手,說道:“小将有杯、劍二件,系周穆時西域獻來,名‘昆吾割玉劍’,‘夜光常滿杯’。
此劍切玉如泥,這杯為白玉之一精一,向天比明,水注便滿,香美且甘,稱曰‘靈人之器’。
小将願持杯為壽,舞劍佐歡。
”說罷,便将杯獻在太祖面前,拔劍就舞,漸漸一逼一近太祖。
吳祯看他勢頭不好,掣開佩劍,大叫道:“我劍也不弱!”便飛舞過來,一劍砍去,把吳通砍做兩段。
旁邊呂天壽見殺了吳通,也拔劍砍來。
那吳祯将身一跳,跳上二三人高,把那劍從空而下,呂天壽的頭早已滾下來。
吳祯殺了二人,即一手提了劍,一手摳了德崖腰帶,叫說:“德崖,你何故如此無禮,設計害我主帥!即須親送主帥出營,萬事全體;不然,以吳、呂二人為例!德崖驚得魂飛雲表,神散天邊,便說:“将軍休怒,即刻送主帥策騎先行。
”吳祯約太祖去遠,才放了德崖的手,說:“暫且放你回去。
”即追馬保着太祖而行。
後人有詩贊歎: 興隆會上凜如霜,此處吳祯武勇強。
劍光寒一逼一奸一雄眼,杯計春生酬勸觞。
寨空匹馬嘶歸路,岸遠單戈引夕一陽一。
從此山河知有屬,雄名應與海天長。
要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衆人都道:“是!”遂立王子為和一陽一王,改和州為和一陽一郡,受符節統攝。
王即日封太祖為開基侯、兵馬大元帥,徐達為副。
衆官加爵有差。
卻說孫德崖對兒子孫和說:“滁一陽一既殁,兵權該統于我,今朱君輩外挾公義,立他的兒子,一陰一竊他的威權,甚可惱恨,我當率兵以正其罪。
”孫和說:“朱公如此,亦為有名。
況他們一班智勇足備,若與争長,恐難取勝。
不如在營中設起筵宴,名曰‘興隆會’,假賀新王,請他赴會,席上須一逼一他引兵來歸。
倘若見拒,就席中拿住。
朱君一擒,權必歸父王矣。
”德崖大喜,即修書遣人入和州來請。
太祖正與諸将議事,卻報德崖有書來到,即拆開口念道:“都統孫德崖端肅,書奉碩德朱公台下:茲者恭遇新王嗣位,繼統得人,下情不勝忻仲。
特于營中設宴,名曰‘興隆’,欲與公共慶雍熙。
翌日掃營敬候。
再拜。
”太祖與李善長說:“此必德崖欲統衆軍,以我輩立其子,故設酒以挾我耳。
不去,則彼益疑;若去,須不墜其計方好。
”徐達說:“主帥極料得着。
此會猶範增鴻門設宴之意,須文武兼濟的輔從,方保無虞……”道未罷,帳前常遇春、胡大海俱願随往。
太祖俱不許。
吳祯說:“不才單刀随主帥走一遭。
”太祖曰:“公便可去。
”胡大海忿忿不平。
太祖說:“刀砧各用,鼎鏊不同,吾擇所宜而使之。
”次日,太祖單騎獨前,吳祯一身随後,徑至德崖營前。
德崖見太祖并無甲士相随,心中大喜,說:“這遭中吾計了!”密令吳通說:“你須如此如此。
”便即出營迎朱公。
就席把盞,酒至數巡,德崖因說:“滁一陽一已薨,兵權無統,以義論之,應屬不才掌管,故借此酒相煩。
”太祖說:“先王有子繼統,兵權還該彼掌握。
今都統既欲掌時,某回城啟知和一陽一王,即當請任此事。
”德崖大喜。
孫和思量:“朱君才智過人,此言必詐。
”把眼觑着吳通。
吳通持杯、劍在手,說道:“小将有杯、劍二件,系周穆時西域獻來,名‘昆吾割玉劍’,‘夜光常滿杯’。
此劍切玉如泥,這杯為白玉之一精一,向天比明,水注便滿,香美且甘,稱曰‘靈人之器’。
小将願持杯為壽,舞劍佐歡。
”說罷,便将杯獻在太祖面前,拔劍就舞,漸漸一逼一近太祖。
吳祯看他勢頭不好,掣開佩劍,大叫道:“我劍也不弱!”便飛舞過來,一劍砍去,把吳通砍做兩段。
旁邊呂天壽見殺了吳通,也拔劍砍來。
那吳祯将身一跳,跳上二三人高,把那劍從空而下,呂天壽的頭早已滾下來。
吳祯殺了二人,即一手提了劍,一手摳了德崖腰帶,叫說:“德崖,你何故如此無禮,設計害我主帥!即須親送主帥出營,萬事全體;不然,以吳、呂二人為例!德崖驚得魂飛雲表,神散天邊,便說:“将軍休怒,即刻送主帥策騎先行。
”吳祯約太祖去遠,才放了德崖的手,說:“暫且放你回去。
”即追馬保着太祖而行。
後人有詩贊歎: 興隆會上凜如霜,此處吳祯武勇強。
劍光寒一逼一奸一雄眼,杯計春生酬勸觞。
寨空匹馬嘶歸路,岸遠單戈引夕一陽一。
從此山河知有屬,雄名應與海天長。
要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