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匮書後集卷第四十六
關燈
小
中
大
、兵科給事中楊文薦等先在虔,力請相國蘇觀生及江撫劉廣胤發贛兵詣皂口協戰,觀生僅遣新威營二百人。
已北軍大至,二百人先潰;元吉乃抵虔。
時虔人倉卒,兵曹萬六吉欲以元吉家人潛出;元吉大怒,至欲殺其二妾以殉。
虔心稍定,遂檄南雄、南康鹹以兵來會。
已北軍猝至,方議堅壁;而蘇觀生率所部退守南康,于是滇、粵諸師至南康者不及下。
四月,閣部楊廷麟乃以兵入虔;而南雄舊虔督令副将吳之蕃等部援虔之師接戰清師于李家山、九牛之間,大有斬獲。
蓋諸師會虔十餘壁,頗銳思戰。
诏加元吉兵部尚書;元吉持重,必合南安水師始出戰。
時水涸,舟難下;八月,北兵截舟師半道,盡攔城外,幾奪西門。
孫之獬為清招撫,射榜城中勸降;元吉火之,不省視。
九月,北軍并有南康,諸軍益潰去。
十月,城陷,元吉自持槊,戰于小南門;不利,走建春門,諸軍擁出城外。
乘間,投水死。
元吉守贛,金聲桓圍之一年,城中食盡;元吉發書某某請援兵,一書截一指緘牍内,血淋漓書面。
城将陷,其子說元吉降。
元吉大怒,手刃其子;以頸血儲盆水,呼各将士歃血同心,誓死不變。
城中鬥米八千錢,餓死者相枕藉,而軍民之心死守愈固;時人比之張睢陽。
·楊廷麟,字伯祥,号機部;江西清江人。
己巳選貢,出督學蔡懋德之門。
庚午,隽南雍;明年會試第二,改庶吉士,授編修。
博學好奇,嘗慨持符壁原上者庸愞不力,每奮槊欲起。
會兩寇劇甚,遂自請監軍。
戊寅,改兵部職方司主事、軍前贊畫,出走楚、豫之間。
久之,因左右掣肘,不得志。
己卯,罷去。
壬午,起原官;尋亦去。
弘光中,起故翰林原官;廷麟曰:『吾便盡收河南、北故物還阙下,不足逢馬士英一盼』!病,不起。
乙酉,南都陷,故帥金聲桓降清,遂以師破南昌,撫、建、廣皆陷。
諸生就公何處?廷麟曰:『義不辱!匿影臣廬,如晉處士潛已矣』。
生曰:『彭澤小臣;公以大臣,為五柳計乎』?廷麟感起,振義旅來會太和,與道臣彭期生合。
會隆武正号閩中,進廷麟大學士兼兵部尚書,督師恢複。
遂與大司馬郭維經協守吉安;城堅,清兵突不入。
已而糧竭不能守,廷麟走檄粵中,一戰複之;逡巡者數月,而外援不至,鼠雀且盡。
丙戌三月,吉安複陷;廷麟複聯絡王閻總及張安各義兵自雩都來虔,與虔撫萬元吉、兵垣楊文薦等戮力城守。
是時李家山、九牛之間與北軍決戰屢捷,有诏旌異,改郡名為「忠誠府」;而文薦專守西門當北沖,尤多奇捷。
久之,會虔下者十餘壁,約可四萬餘人。
時敵艘得水漲,飛帆拂十八灘上,石齒不為阻;列營城東北山麓,距城二裡許;日每三、四鳴角,張雲梯渡水逼城。
城亦鳴砲應之,多所殺傷,則必馱屍以去。
嘗潛舟尾伺城,城中夜缒五百人,人挾束薪,翼以火筒火铳,縱燔之;敵灼,遁去。
有白馬紅披為略陣指揮,砲及之,猝堕馬;墨将軍者,方浴幕中,僵澡盆不起,左右不覺也,久乃知飛砲所中。
敵或伺靜處,以雲梯登陴,附堞蟻上;則爇「萬人敵」擲之,火發桶裂,鐵菱飛出若火鴉,登陴者震跌負傷走。
複夜選死士千人,負九龍鎗亂飛而渡,猝發鎗,火延帳房;敵驚,颠踣去。
城頭鼓噪震天地,遂登舟拔營走三十裡。
圍城二月,城堅不可猝拔,因盡屠諸縣以孤虔。
已而,敵益至。
而守虔者願皆權宜,廟算不足,無專制;以故諸壁自以起義不稱使,而實無現糧。
廷麟語元吉:「此不足戰也,須大駕來會」;檄南安水師與共事。
八月,水師半道為北兵所截,兵仗火具一時燼。
廣營、滇營稱最強,廣兵跣足跳山如飛,滇兵甲械犀利、标鎗連弩洞胸穿劄;時壁東南城外,清兵乘勝掩之,盡潰去,虔勢阻。
九月,清兵力攻西門,已登月城;廷麟等力督死士缒城格鬥,且退去。
清兵還取南康,虔勢益孤。
各師迄借端稍稍引去,城中僅郭維經、江起龍、汪國太、金玉振、徐日新、王志忠等部,部不能千人;而别部謝之良數千人次雩都觀望,粵西援兵踰嶺不即至:廷麟左右支吾,心力瘁盡。
嗣聞延平失守、駕奔汀州,輔臣蘇觀生託逆駕去,亦邀廷麟;廷麟曰:『吾必固西粵門戶以待,廷麟死此矣』!已而汀信阻絕,人心皇皇;廷麟曰:『靈武不終,天哉』!十月,清兵間知備單;初三日午夜,天火如雨堕營中,清前部由小南門踰城入。
城中倉卒巷戰,猶勝負互,總兵劉天驷力殺北軍數十人。
黎明,清師大至,大司馬郭維經促
已北軍大至,二百人先潰;元吉乃抵虔。
時虔人倉卒,兵曹萬六吉欲以元吉家人潛出;元吉大怒,至欲殺其二妾以殉。
虔心稍定,遂檄南雄、南康鹹以兵來會。
已北軍猝至,方議堅壁;而蘇觀生率所部退守南康,于是滇、粵諸師至南康者不及下。
四月,閣部楊廷麟乃以兵入虔;而南雄舊虔督令副将吳之蕃等部援虔之師接戰清師于李家山、九牛之間,大有斬獲。
蓋諸師會虔十餘壁,頗銳思戰。
诏加元吉兵部尚書;元吉持重,必合南安水師始出戰。
時水涸,舟難下;八月,北兵截舟師半道,盡攔城外,幾奪西門。
孫之獬為清招撫,射榜城中勸降;元吉火之,不省視。
九月,北軍并有南康,諸軍益潰去。
十月,城陷,元吉自持槊,戰于小南門;不利,走建春門,諸軍擁出城外。
乘間,投水死。
元吉守贛,金聲桓圍之一年,城中食盡;元吉發書某某請援兵,一書截一指緘牍内,血淋漓書面。
城将陷,其子說元吉降。
元吉大怒,手刃其子;以頸血儲盆水,呼各将士歃血同心,誓死不變。
城中鬥米八千錢,餓死者相枕藉,而軍民之心死守愈固;時人比之張睢陽。
·楊廷麟,字伯祥,号機部;江西清江人。
己巳選貢,出督學蔡懋德之門。
庚午,隽南雍;明年會試第二,改庶吉士,授編修。
博學好奇,嘗慨持符壁原上者庸愞不力,每奮槊欲起。
會兩寇劇甚,遂自請監軍。
戊寅,改兵部職方司主事、軍前贊畫,出走楚、豫之間。
久之,因左右掣肘,不得志。
己卯,罷去。
壬午,起原官;尋亦去。
弘光中,起故翰林原官;廷麟曰:『吾便盡收河南、北故物還阙下,不足逢馬士英一盼』!病,不起。
乙酉,南都陷,故帥金聲桓降清,遂以師破南昌,撫、建、廣皆陷。
諸生就公何處?廷麟曰:『義不辱!匿影臣廬,如晉處士潛已矣』。
生曰:『彭澤小臣;公以大臣,為五柳計乎』?廷麟感起,振義旅來會太和,與道臣彭期生合。
會隆武正号閩中,進廷麟大學士兼兵部尚書,督師恢複。
遂與大司馬郭維經協守吉安;城堅,清兵突不入。
已而糧竭不能守,廷麟走檄粵中,一戰複之;逡巡者數月,而外援不至,鼠雀且盡。
丙戌三月,吉安複陷;廷麟複聯絡王閻總及張安各義兵自雩都來虔,與虔撫萬元吉、兵垣楊文薦等戮力城守。
是時李家山、九牛之間與北軍決戰屢捷,有诏旌異,改郡名為「忠誠府」;而文薦專守西門當北沖,尤多奇捷。
久之,會虔下者十餘壁,約可四萬餘人。
時敵艘得水漲,飛帆拂十八灘上,石齒不為阻;列營城東北山麓,距城二裡許;日每三、四鳴角,張雲梯渡水逼城。
城亦鳴砲應之,多所殺傷,則必馱屍以去。
嘗潛舟尾伺城,城中夜缒五百人,人挾束薪,翼以火筒火铳,縱燔之;敵灼,遁去。
有白馬紅披為略陣指揮,砲及之,猝堕馬;墨将軍者,方浴幕中,僵澡盆不起,左右不覺也,久乃知飛砲所中。
敵或伺靜處,以雲梯登陴,附堞蟻上;則爇「萬人敵」擲之,火發桶裂,鐵菱飛出若火鴉,登陴者震跌負傷走。
複夜選死士千人,負九龍鎗亂飛而渡,猝發鎗,火延帳房;敵驚,颠踣去。
城頭鼓噪震天地,遂登舟拔營走三十裡。
圍城二月,城堅不可猝拔,因盡屠諸縣以孤虔。
已而,敵益至。
而守虔者願皆權宜,廟算不足,無專制;以故諸壁自以起義不稱使,而實無現糧。
廷麟語元吉:「此不足戰也,須大駕來會」;檄南安水師與共事。
八月,水師半道為北兵所截,兵仗火具一時燼。
廣營、滇營稱最強,廣兵跣足跳山如飛,滇兵甲械犀利、标鎗連弩洞胸穿劄;時壁東南城外,清兵乘勝掩之,盡潰去,虔勢阻。
九月,清兵力攻西門,已登月城;廷麟等力督死士缒城格鬥,且退去。
清兵還取南康,虔勢益孤。
各師迄借端稍稍引去,城中僅郭維經、江起龍、汪國太、金玉振、徐日新、王志忠等部,部不能千人;而别部謝之良數千人次雩都觀望,粵西援兵踰嶺不即至:廷麟左右支吾,心力瘁盡。
嗣聞延平失守、駕奔汀州,輔臣蘇觀生託逆駕去,亦邀廷麟;廷麟曰:『吾必固西粵門戶以待,廷麟死此矣』!已而汀信阻絕,人心皇皇;廷麟曰:『靈武不終,天哉』!十月,清兵間知備單;初三日午夜,天火如雨堕營中,清前部由小南門踰城入。
城中倉卒巷戰,猶勝負互,總兵劉天驷力殺北軍數十人。
黎明,清師大至,大司馬郭維經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