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求助

關燈
這是一個小鎮,不太大的小鎮,鎮上隻不過幾十戶人家。

     鎮南有一家騾馬行,做的是車馬出租生意。

     這天上午,騾馬行裡來了一男一女,兩個人都很年輕。

     男的,俊逸灑脫,女的,貌美如花。

     做生意的兩眼都雪亮,是什麼樣的主顧一眼就明白了!夥計迎上來了,掌櫃的也從櫃台裡三腳并成兩步地走了出來。

     一哈腰,夥計堆上了滿臉笑:“大爺、大奶奶要雇車?” 男的微一點頭,目光卻落在掌櫃的臉上,道:“請問,可是掌櫃的當面?” 掌櫃的忙賠笑說道:“是,是,正是,正是,您二位有什麼見教?” 男的道:“我來打聽件事兒……” 掌櫃的忙道:“您請說,您請說,我是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 男的道:“半個月前,有母女倆雇了寶号一輛車,老太太約莫五十上下,兩眼失明,姑娘二十上下,姓辛,掌櫃的可記得麼?” 掌櫃的神色忽然一緊,馬上搖頭說道:“您恐怕弄錯了,我不記得小号有這樣的主顧。

    ” 男的淡然一笑道:“掌櫃真是不記得呢,還是不肯說?” 掌櫃的臉色一變,忙道:“您誤會了,我是不記得,怎麼會不肯說,說這有什麼要緊。

    ” 男的道:“那可不一定,或許那位辛姑娘交待過,不許把她母女的去處随便告訴别人……” 掌櫃的忙搖手說道:“不,不,不,您誤會了,沒有,沒有……” 男的道:“掌櫃的,你也不用隐瞞了,我知道辛姑娘一定這麼交待過,不過我認為辛姑娘并不是要你什麼人都别說,至少要是複姓東門的,或者是姓李的來打聽,你可以告訴他們,是不是?” 掌櫃的呆了一呆,道:“您是……” 男的笑笑說道:“我既不姓東門,也不姓李,可是我是姓東門的徒弟,這跟姓東門的本人沒什麼兩樣吧?” 掌櫃的道:“您是姓東門的徒弟?” 男的道:“掌櫃的,我沒有騙你,我要是想騙你,我可以說我姓李,辛姑娘一定交待過,姓東門的跟姓李的這兩個人多大年紀,長得是什麼樣兒,我雖然不能冒充老頭兒,可是我能冒充那個年輕而又長得不太壞的姓李的,你絕對辨不出真假,是不是?” 掌櫃的遲疑了一下,-點頭道:“您說的是,好說,我告訴您……” 男的一擡手道:“掌櫃的,你不必告訴我,我雇貴行一輛車,貴行送我到那兒就行了。

    ” 掌櫃的忙點頭說道:“對,對,對,行,行,行,您二位請坐坐,馬上就給您套車去。

    ” 扭過頭去道:“快去套車去,找壯車,叫老牛去,上回是他趕的車。

    ” 夥計答應一聲奔向了後頭,掌櫃的拉過一條長凳請這兩位客人坐下,然後倒了兩杯茶端了過來。

     掌櫃的人客氣,兩位客人也客氣,道謝,接過兩杯茶,男的開口說道:“掌櫃的,這一趟車錢多少?” 掌櫃的忙道:“還照上回送辛老太太跟辛姑娘的價錢,三兩三。

    ” 男的連價都沒還,當即掏出五兩銀子遞了過去,道:“趕車生涯夠辛苦,多出來的送給車把式買酒喝了。

    ” 掌櫃的連說不好意思,然後千恩萬謝雙手接過。

     這家騾馬行辦事還真利落,掌櫃的這兒接過五兩銀子,數聲蹄聲響動,一輛馬車已馳到了門口,趕車的不愧叫老牛,三十來歲年紀,壯得跟條牛似的。

     掌櫃的一哈腰道:“您二位是再歇會兒,還是現在就走?” 客人站了起來,男的道:“還是現在就走吧,早動身早到,對了,掌櫃的,什麼時候才能到?” 掌櫃的道:“很快,晚半晌就到了。

    ” 男的沒再說話,攙着女的出門登上了馬車。

     掌櫃的跟在後頭招呼車把式道:“兩位客人有賞錢,送他二位到辛姑娘那兒,路上小心,趕穩點兒。

    ” 車把式答應-聲抖缰揮了鞭。

     馬車飛-般的前馳,出鎮往東又折向南,一路上東彎西拐幾幾乎沒走過直路,日頭剛偏西,馬車停了,隻聽車把式在車轅上叫道:“到了地頭了,二位請下車吧。

    ” 兩位客人下了車,舉目一看,四下荒涼,馬車停在一條幹涸的河溝旁,河溝裡的土都裂了,顯然已幹了很久了。

     河溝往下,婉蜒綿長,不知道往何處,往上,進了兩座山夾成的一條谷地裡,順着山勢曲折,沒多遠就拐了彎看不見了。

     女的忍不住道:“這一帶看不見人家啊。

    ” 車把式在車轅上擡手前指說了話:“二位隻順着這條河溝往裡走,就能找到辛姑娘的住處了,上回辛姑娘是這麼交待的,車進不去,我就不送二位了。

    ” 男的道:“這麼說你也沒到過辛姑娘的住處?” 車把式搖頭說道:“沒有,上回也是到這兒,辛姑娘就讓我回去了。

    ” 男的道:“那麼你請回吧,剩下這段路我們倆自己走。

    ” 車把式答應了一聲道:“謝謝您二位的賞錢。

    ” 當即拉轉牲口趕着馬車馳去。

     女的道:“這位辛姑娘可真神秘啊。

    ” 男的道:“也難怪,她母女甫報了仇,總得提防着點兒飛龍堡潘世奎的那些狐朋狗友,走吧,她母女的住處離這兒不知道還有多遠呢,希望咱們能在天黑之前找到地方。

    ” 兩個人下了河溝,踏着幹裂的泥土往山裡行去。

     河溝進山裡西折,頓飯工夫之後兩個人走到了河溝的盡頭,這時候日頭偏斜,山裡已見暮色。

     四下裡林木森森,并未見有茅舍一類的建築,卻見一條小路通往林木深處。

     男的擡手一指道:“咱們從這兒走進去試試。

    ” 兩個人當即又踏上了那條羊腸小路。

     林裡比外頭更暗,靜得很,除了入林野鳥鳴聲之外,别的什麼也難以聽見。

     盞茶工夫之後,眼前漸亮,小路已出了樹林,水聲潺潺,一條小溪橫在眼前,溪上有幾根粗竹并排紮成的一座竹橋,橋那邊是兩塊插天峭壁夾成的一個狹窄谷口,谷口東一堆、西-堆地堆着不少石頭,還插着幾根枯竹。

     男的兩眼-睜道:“到了。

    ” 女的擡眼四望道:“在哪兒?” 男的擡手一指那堆堆的石頭跟根根的枯竹道:“你看,這跟我困南宮秋冷他們的那片竹林一樣,是座暗含生克妙用的陣式,不過眼前這座陣式等于已被人撤去,你看見谷口地上那兩根枯竹了麼?要是把那兩根枯竹往谷口兩邊一插,情形就不同了。

    ” 女的道:“我說我怎麼看那幾堆石頭跟那幾根枯竹怪怪的,原來又是座暗含生克妙用的陣式啊,不知道誰把這座陣式撤了?” 男的道:“要看放下的那兩根枯竹的位置,應該是住在谷裡的人,也就是布陣的人撤的,自然是那位辛姑娘。

    ” 女的道:“這麼說,那位辛姑娘的胸襟不錯啊。

    ” 男的微一點頭道:“那位辛姑娘應該稱得上是位奇女子。

    ” 女的道:“她在谷口布陣的目的,自然是為防閑人打攪,或者是為防潘世奎那幫狐朋狗友來尋仇,既是這樣她又為什麼把陣式撤了呢?” 男的搖頭說道:“這就不知道了,不過她不會無端地把這座陣式撤去的。

    ” 說話間兩個人已走過一堆堆的石頭跟一根根的枯竹來到了谷口,男的看了那兩根枯竹一眼,隻見兩根枯竹下端的泥土還是濕的,他當即說道:“看樣子這兩根枯竹是剛拔下來的。

    ” 女的自也看見了,她道:“這麼說這座陣式是剛撤去的?” 男的道:“可以這麼說,許是她知道有是友非敵的訪客到了。

    ” 女的道:“她怎麼會知道,難道她會算?” 男的搖搖頭道:“這一帶很靜,車輪聲跟馬蹄聲能傳出老遠,也許是她聽見了,别人不會坐馬車到這兒來,她可能把咱們當成了老爺子或者是李三郎。

    ” 隻聽一個清脆甜美低聲從谷中傳了出來:“辛佩詩跟家母在此,貴客請進谷吧。

    ” 女的眉梢兒一揚道:“好好聽的聲音。

    ” 男的道:“主人邀客了,咱們進去吧。

    ” 兩個人并肩行進了谷口,事實上這谷口的寬窄也僅能容兩個人并肩進出。

     入谷口再看,很小的一個谷地,呈圓形,綠草如茵,花香沁心,右邊谷壁下一座新蓋不久的小茅屋,茅屋前站着兩個人,一個衣着樸素的瞎眼老婦人,一個長發披肩的白皙清麗黑衣少女,正是辛佩詩跟她的母親。

     笑褒姒忍不住脫口輕叫:“好美的姑娘!” 隻見辛佩詩臉色陡然一變,随聽她道:“我隻當是故友來訪,卻不料是兩位生客……” 辛老婦人一怔說道:“佩詩,不是東……” 倏地住口不言。

     辛佩詩道:“我母女是此間主人,請問二位是……” 男的遙遙一抱拳道:“辛姑娘,你我雖然未曾謀面,但并不陌生,我複姓聞人,單名一個俊字,東門老人家是家師。

    ” 辛佩詩輕“哦”一聲道:“原來是東門老人家的高足聞人大俠,東門老人家怎麼沒告訴我他有聞人大俠這麼一位高徒?” 聞人俊含笑說道:“許是家師太忙了,他老人家在龍虎鎮碰見賢母女,接着就是對付飛龍堡潘世奎,也沒機會跟賢母女提别的,是不?” 他所以提起龍虎鎮及對付飛龍堡潘世奎事,旨在證明他的身分。

     這句話似乎奏了效,辛佩詩深深看了他一眼道:“聞人大俠說的是,蝸居狹小,不敢待客,就請二位外頭坐吧。

    ” 她母女面前放着一條長闆凳。

     聞人俊稱謝偕同笑褒姒走了過去,到了近前抱拳躬身道:“聞人俊見過老夫人。

    ” 辛老夫人還了一禮道:“老身不敢當,少俠請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