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回 三妙書生苦練絕藝

關燈
你隐恨太深,如何取信自己,立一個自己也無法違背的誓言,你自己酌量吧。

    ” 谷寒香心神一凜,默然有頃,終于幽幽地道:“弟子指亡夫和養子為誓,終此一生,隻取四條人命!” 那中年文士肅然道:“也罷,你屏絕雜慮,聽老夫傳你内功心法。

    ” 他頓了一頓,接着便将他這一門的内功口訣,和練氣行功之法,詳細地說了出來。

     這三妙書生所傳的内功心法,特重個“靜”宇,他反複剖析,講得惟恐不詳,一直花了半日工夫,始才令谷寒香全然領悟,無半點疑問,然後才命她依法修練。

     讵料她一摸着門道,循着那内功心法練氣行功,頓時感到由石壁上傳來的斧钺之聲,逐漸變得震耳欲聾,令人心煩起來。

     那石壁上傳來的斧钺開山之聲,自開始響起之後,再也不曾停歇,但那聲音甚為細微,隐隐約約,并不令人煩躁,可是當谷寒香心神一靜之後,那聲音卻顯得特别巨大了,然而,當她以原來的“周天坐息”之法練功時,又絲毫不受那聲音的幹擾。

     約莫過了一日時光,谷寒香依然無法屏絕那音響的困擾,當她移往丹室,或那間種植龍須寶竹的小室中時,那音響更顯得響亮,此時,那中年文士也是愁眉不展,滿面憂色了。

     谷寒香迫于無奈,最後語帶央求地道:“師父,弟子實在無法再……” 那中年文士苦笑道:“老夫知道!本來這心法練出三成火候,即可使蚊蚋之聲為雷鳴,初練之時,的确禁不住雜音打擾。

    ” 谷寒香問道:“弟子就練原來的内功,師父傳弟子武功招術,成嗎?” 那中年文士搖頭道:“你那内功心法難有大成,練至極處,也休将那斷門石揭起。

    ” 谷寒香秀眉緊蹙,問道:“以掌力将斷門石震碎,是否可行?” 中年文士道:“這洞中共有斷門石三塊,石質特硬,揭之不起,震其不碎。

    ”說話中,突然緩緩起身,走下了那個墨玉蒲團,接道:“這墨玉座乃是武林至寶,你坐上去試試。

    ” 谷寒香入洞之後,尚是首次見他起身,不由歉然道:“這是師父的寶座,弟子怎能占據!” 那中年文士微微一笑,道:“老夫業已三十餘年未下此座,于今也該退位讓賢了。

    ”說罷舉步向丹室走去。

     谷寒香怔了一怔,見他久不出來,隻得坐到墨玉蒲團之上,重又試行練功。

     這墨玉蒲團端的妙用無窮,谷寒香坐上不久,即感周身舒泰,靈明朗徹,那斧钺伐壁之聲雖然聽來更為清晰,但卻不再搖撼心神,生離心奪舍之象了。

     正是洞中無甲子,她這一坐,也不知過了多少時間,起身之時,聽那斧钺之聲,依舊聲聲不斷,不禁暗歎一聲,想道:“若非酆秋,便是包九峰的主意,旁人決無如此的耐性。

    ” 她振衣站起,聽那丹室中尚無動靜便信步向左側的小室走去。

     入室一看,那龍須寶竹之上,早又生出了一根竹筍,較之自己上次吃的,似乎還要大點,顯然,時間已不止三日。

     她一見這根竹筍,頓時感到腹中饑餓,垂涎欲滴,但她并不将竹筍吃下,僅隻飲了幾口山泉,然後,以玉缽盛了清泉,連同折下的竹筍,一起拿着往丹室走去。

     那丹室的石門自開啟之後,即未再次關過,谷寒香蹑足走了過去,探首向室中一望,哪知她不望猶可,一望之下,不禁驚詫欲絕,脫口叫出聲來。

     原來就這三四日的時光,那中年文士的滿頭青絲,業已轉作了花白,颏下青須,更變得其白如銀,臉上皮膚松弛,皺紋隐現,看來至少是一個年屆六十的花甲老翁了。

     這銀髯老人原是閉目磊坐在雲床之上,聞得谷寒香的驚叫之聲,頓時雙目一張,呵呵輕笑一聲,舉手招喚道:“你如何吃驚?于今老夫是三妙老人了。

    ” 谷寒香細辨那語音神情,除了略顯蒼老外,依然神定氣足,儒雅從容與以前無甚差别,于是舉步走了過去,惶聲道:“師父,你老人家原來是化裝易容……”她講了一半,突然感到那是不大可能的事,因而朱唇一抿,倏然住口不語。

     那三妙老人目光閃動,向她手中的玉缽和龍須竹筍望一眼,藹然笑道:“老夫不似你,善以機詐對人。

    ”他一拂颏下的銀髯接道:“早曾對你講過,老夫已是油盡燈枯的人了,靠着那墨玉蒲團,和你手中這龍須竹筍的神效,始能苟廷殘喘,勉強活到今日……” 谷寒香未待他将話講完,霍地放下手中的玉缽和竹筍,伏在雲床之上,放聲痛哭起來。

     她也不知因何道理,自見這前輩奇人之後,情緒特别易于激動,動辄失聲大哭,與她素來的性情迥然兩樣,幸得這世外奇人應付得宜,每當她放聲大哭,便來個閉目枯坐,不理不睬,她哭了片刻,也隻得自行收眼淚了。

     那三妙老人看她停了哭泣,微微一笑,道:“人孰不死?隻要人死得其所就好,倘能扪心無愧,更是别而無憾。

    ”他重又笑了一笑,接道:“你将這龍須竹筍拿來,可是省給老夫吃的?” 谷寒香将頭一點,堅決地道:“我和師父輪流果腹,這次輪到師父了。

    ”頓了一頓,接道:“弟子也是個一言出口,甯可死而不改的人!” 那三妙老人撫須一笑,道:“六天吃上一枚,那是有點饑餓的了,而且這龍須竹筍除了充饑之外,尚有培元益氣,助長功力,駐顔添壽……” 谷寒香淡然截口道:“修到師父這般境界,也還是有羽化飛升的日子,可見世上根本沒有長生不老之人,師父不吃,弟子也甯可餓死。

    ” 那三妙老人呵呵一笑,道:“好吧,你忍着饑餓,老夫亦忍死一時,也好多加指點,助你早日功成脫困。

    ”說罷拿起那截龍須竹筍吃下,飲了幾口冷泉,然後在雲床裡端摸索一會,忽取出一個兩寸見方的玉盒來。

     谷寒香倏地噗嗤一笑,嬌聲問道:“師父還藏着些什麼寶貝,何不讓弟子開一開眼界?” 那三妙老人莞爾笑道:“這洞府之内,每一樣物件都是寶貝,不過對你有用處的,隻有這玉盒中的一粒藥丸。

    ” 谷寒香雙目閃亮,盯注那玉盒一瞬不瞬,口中卻不禁稚氣的道:“拳經劍訣和任何武學秘籍,對弟子都有用處。

    ” 那三妙老人啟開玉盒,取出一粒寸大的蠟丸,一面含笑說道:“老夫不肯收錄于你,正因為我門下絕藝難學,縱然許你列入門牆,你也無福消受……” 谷寒香又氣又惱,嬌嗔道:“既然如此,師父何必甘舍餘年,傳授弟子的武功?” 那三妙老人凝目注視她一眼,微笑說道:“老夫但望你能練出三萬斤掌力,揭起那斷門巨石,不過老夫的畢身武學結晶,俱都要交托于你,倘若你揭起斷門石後,能夠看透恩仇二字,留在洞中,繼續鑽研老夫的絕藝,那時老夫雖死,依然追認你為關門弟子,衣缽傳人。

    ” 谷寒香聽罷這一段話,不覺啞口無言,面露沮喪之色,她暗暗忖道:“要我改變初衷,放棄夫仇,我便武功蓋世又有何用?” 思忖中,一陣撲鼻異香,薰得自己陶陶欲醉。

     原來那三妙老人已将蠟丸的外殼,剝開了薄薄的一層,但是就這外層一去,一種奇異莫名的異香,業已彌漫于整個的丹室之内。

     谷寒香瞧那香氣濃郁得異乎尋常,情知他手中這粒藥丸,必是由極為珍貴的材料,或是什麼罕世難逢的人間奇藥所煉成,由他的語氣聽來,似乎還有意将這粒藥丸贈給自己,因而驚喜交集之下,不禁雙眼奇光迸射,玉頸長伸,面龐直往那藥丸湊去。

     她乃是天生絕色,嬌美無倫,在這三妙老人面前,又回複了純真之态,任是那老人心如止水,微塵不驚,也被她惹得慈懷大暢,呵呵長笑不絕。

     那三妙老人笑聲未竭,手指卻已極快地剝去蠟丸的層層外殼,露出一粒大如龍眼的朱紅丹丸,一下塞入谷寒香的小嘴之内,朗朗說道:“這藥丸名叫‘火龍丹’,老夫費十年時光始才煉成,保藏至今,為時已在一甲子以上,本來系為我未入門的弟子所備,如今卻便宜你這野孩子了。

    ” 那“火龍丹”才入她的口中,立時溜入了腹内,聞言之下,不禁感激莫明,眼眶一熱,淚珠似乎又要奪眶而出。

     隻聽那三妙老人肅然道:“休得多言,速至墨玉座上,依照老夫所傳的調息之法運氣行功,老夫不喚,不許起身。

    ” 谷寒香亦感到胸腹之間,有一團暖氣擴散開來,全身血液向上沖集,身子躍躍欲飛,當下感激不已地望了三妙老人一眼,轉身奔出室外,坐上墨玉蒲團,閉目行起功來。

     她的任、督二脈,早在初入“萬花宮”時,即已由獨眼怪人佟公常代為打通,加上自己的勤修苦練,其内功火候,早已登上一流高手的境界,如今雖然改練三妙老人的内功心法,那也不過因為新辟途徑,功力火候較遜而已,至于丹田真氣,依然是流轉周身,通行百骸,毫無阻礙之處,是以她這一運行功,片刻之後,便将胸腹間那股暖氣糅合于本身的真氣之内,流轉于周身百駭之中。

     珠光輝映,無晝無夜,谷寒香端坐玉座上,意與神會,渾然忘我,不知過了多少時候,她忽然感到,自己周身血液的熱度逐漸增高起來。

     她知道“火龍丹”的藥力,業已滲透于自己全身血液之内,因而繼續運氣行功,催動藥力,使其在周身百穴中流轉,然而,那熱度愈來愈高,到得後來,簡直像滾燙沸騰一般,燙得她禁受不住。

     片刻之後,她開始渾身汗下,呻吟出聲,再過一刻,她感到暈厥欲倒,她的身子不斷地扭曲,大汗如雨,濕透了衣履,一陣陣沸騰的熱氣,由她的頭頂冒了出來,她痛苦地喘了幾口大氣,終于雙目一閉,暈倒在墨玉座上。

     不知過了多久,她悠悠的蘇醒來,張開雙目,向丹室望了一眼,她記起三妙老人曾有吩咐,未得呼喚,不許自己起身離座,于是她重又調息運氣,閉目行功起來。

     她感到自己體内的血液業已冷卻了許多,雖然尚有難受的感覺,卻不似先頭那種炙熱如火,好似要将人焚化的樣子。

     随着她的真氣流動,她身子血液的熱度逐漸降低,醒透了的衣履早已幹燥了,她重又入了忘我之境…… 那斧钺伐壁之聲,依舊是日以繼夜,時光似水,悄然流動,那龍須寶竹的竹筍早已結成了,倏地,丹室中傳出三妙老人虛弱的語聲。

     隻聽那三妙老人道:“谷寒香,你快過來,老夫傳你幾招手法。

    ” 谷寒香瞿然驚醒,嬌軀一晃,霍地閃到了雲床之前,惶聲道:“師父……”言未了,倏感眼中一酸,淚珠汩汩,沿着粉腮滾滾而下。

     原來幾日時光,那三妙老人已是須發如銀,面上皺紋累累,連背脊也微微佝偻了。

     谷寒香想起初進洞時,他還是一位儒雅清奇,仙風道骨的中年文士,曾幾何時,竟然變成一個雞皮鶴發,看來行将就木的老人,她原是天生情厚之人,想起這一切均是因了自己之故,不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