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回 亂萌隐現波谲雲詭

關燈
之念,再次動手,勢必各出全力而拼,是以都在運氣調息。

     那年輕道人手橫寶劍,站在一側,目注場中,一付躍躍欲試之狀。

     鬼諸葛洪澤倒提雁翎刀,虎視眈眈,隻要那年輕道人一出手,立時将出手接迎。

     鮑超和那白衣豔婦,卻是神态悠閑,一側觀戰。

     雙方對峙一陣之後,兩人重又打在一起。

     這次,兩人都不敢再有絲毫大意,各展生平所學,打的激烈無倫。

     王大康膂力過人,鐵棒金圈招招如巨斧開山一般,一面搶攻,一面大聲呼喝,棒風圈光,再加上他那聲如春雷般的大喝,聲勢十分吓人。

     那道人卻是滿臉肅穆之色,長劍揮舞出一片銀虹,飛旋在王大康鐵棒金圈之下。

     這是一場慘烈絕倫的生死拼搏,轉瞬之間,已拼了三十回合,仍是個不勝不敗之局。

     論勁力王大康勝那道人甚多,但那道人劍招卻較王大康精奇,扯直拉平,半斤八兩,看将上去,兩人一時之間仍然分不出勝負。

     鬼諸葛洪澤低聲對鮑超說道:“那道人劍術造詣甚是精深,處處取巧,老三卻是不惜消耗真力,和人硬拼,看去老三聲勢甚猛,似占上風,但如這樣耗戰下去,仍是老三吃虧,我去替他下來如何。

    ” 鮑超道:“兩個籍籍無名的小道士咱們都打他不過,崂山三雄名威何在?你叫下老三,咱們兩人一齊出手。

    ” 洪澤微一點頭,高聲叫道:“老三快些退下……”他一連叫了兩聲,王大康充耳不聞。

     原來他正凝集全神應戰,打的興高采烈,根本就聽不到洪澤呼叫之言。

     另一側觀戰的道人,看鮑超和洪澤私語一陣,又高呼王大康退下,隻怕有什麼詭謀暗算師兄,一橫寶劍,大聲喝道:“暗算傷人,勝之不武,哼!綠林中人,究竟脫不了盜匪行徑。

    ” 鬼諸葛洪澤大怒道:“這小道士咋咋呼呼,讨厭的很,我先去把他收拾了再說。

    ”一順手中雁翎刀,沖了上去。

     那年長道人突然一緊長劍,唰唰喇一連攻出三招,迫退王大康,大聲喝道:“師弟不可單獨和人動手,快過來咱們聯劍對敵。

    ” 那年輕道人應了一聲,縱身直向那年長道人身側欺去,長劍橫出,一招“乳燕斜飛”,閃閃寒鋒,疾攻王大康的側背。

     王大康被這突如其來的一劍,迫得橫向一側退出三尺。

     就在這一瞬之間,鬼諸葛洪澤已疾如迅雷撲到,雁翎刀幻出一片寒影直罩而下。

     那年長道人手中長劍由下向上一翻,施出一招“野火燒天”,把洪澤攻勢擋住,那年輕道人借機橫跨兩步,和師兄并肩而立,橫裡削出一劍,把洪澤逼的懸空一個筋鬥,翻退四尺。

     洪澤略一換氣,又揮刀沖了上去,王大康也同時揮動鐵棒金圈攻上。

     兩個人聯劍對敵,威勢忽然大增,雙雙攻拒之間,配合的極是嚴謹,尤以那年長道人劍招迅快辛辣,攻勢異常猛銳,那年輕道人武功雖然稍遜一籌,但在那年長道人劍招領指之下,亦能配合的十分得宜,忽而并出攻敵,忽而分頭施展,劍勢變化,甚難測料。

     洪澤手中雁翎刀施盡精奇招數,空自刀影如山,但仍然無法沖破兩人聯劍之勢,不禁暗生驚奇,暗忖:“武當派自诩劍術領袖武林,看來倒非虛言,這兩個籍籍無名的弟子,劍術竟然這等淩厲,内力這般綿長,這樣打法,再拼上一兩百招,也難分出勝敗。

    ” 心念轉動,刀法突變,施展生平絕學,“怒波十五刀”,刹那間刀光大盛,幻出滿圈寒影,把兩個道人盡圈入刀光之中。

     那年長道人一面揮劍拒敵,一面暗自忖道:“今日之敵,個個都非弱手,這枯瘦大漢看上去甚不起眼,但刀法卻這等淩厲難當,看來今日想沖出這般人的攔劫,恐怕不是容易之事……” 突感壓力大增,四周刀光如山,湧了上來,趕忙收起雜念,凝神運劍。

     側頭望去,隻見師弟頂門之上,汗水如珠,滾滾而下,不禁心頭大駭,長嘯一聲,振腕掃出兩劍,穩住快要被洪澤沖破的劍陣,低聲喝道:“師弟不可為敵刀光威勢所惑,快用師門無上心法,收住缭亂心神。

    ” 耳際間響起王大康巨雷驟發般的一聲大喝:“臭道士還不棄劍服輸。

    ”一棒“金剛開山” 當頭直擊下來。

     那年長道人舉劍一封,登時覺着手腕一麻,長劍幾乎脫手而出。

     洪澤趁勢一招“江流怒瀉”,人刀并進,直欺而入,把兩個道人聯劍之勢沖開,身轉刀回,一招“急浪翻舟”,擊在那年輕道人的長劍之上。

     但聞一聲金鐵交鳴,那年輕道人手上長劍應手飛出。

     那年長道人揮劍來救,卻被王大康的鐵棒金圈合出一招“日月争輝”攔住了去路。

     洪澤一刀震飛那年輕道人長劍,左手迅捷無倫的拍出一掌,擊在那道人“肩井穴”上。

     但聞一聲悶哼,那年輕道人應手退了兩步栽倒地上。

     那年長道人一見師弟中掌跌倒,雙目中閃起了憤怒的光芒,長嘯一聲,運劍如飛,盡都是毒辣無比的招術,倏忽之間,連續攻出了一十二劍。

     寒光飛繞,劍風似輪,迫得王大康一連退出了六七步遠。

     洪澤飛起一腳把年長道人踢開,橫刀叫道:“老三閃開!” 忽見紅光耀目,一條絹帶,疾飛過來,直向那道人右腕上面纏去。

     這條絹帶,來的無聲無息,紅光閃動,已然飛到,那年長道人久戰之後,耳已不似平時那等靈敏,隻覺握劍手腕一麻,手腕已被那絹帶纏上,長劍脫手跌落地上。

    王大康趨勢飛起一腿,踢中那道人左腿。

    這一腳力道雖然不輕,但那道人馬步穩固,身軀晃了幾晃,竟然未倒下去。

     王大康大聲喝道:“牛鼻子武功果然不凡……”金圈一送,“順水推舟”,猛擊右肩。

     那道人右腕被絹帶所纏,運用甚不靈活,隻好一側身,讓過金圈,左手反臂拍出一招“揮麈清談”。

     王大康金圈斜斜一轉,猛擊過去,這一招乘勢變化,迅快無倫,那道人再想閃避時,已是遲了一步,吃那金圈擊中在右肩之上,登時筋斷骨折,仰身向一側倒去。

     但那道人左手拍出一招“揮麈清談”也正好擊在王大康右肩上。

     隻聽王大康大叫一聲,右手鐵棒應聲落地。

     鬼諸葛洪澤急躍過去,扶住王大康搖搖欲倒的身軀,問道:“老三,傷的很重嗎?” 王大康縱聲笑道:“不要緊,再重一些,俺老王也承受得住。

    ”伏身撿起地上鐵棒,大步向後退去。

     原來此人天生筋骨粗壯,那道人掌力雖然不弱,但卻無法傷他。

     在那道人中了王大康金圈一擊,向後倒去之時,那纏在他右腕之上的紅色絹帶,突然收了回去。

     王大康轉臉看去,隻見那白衣豔婦迅快地把絹帶收了起來,藏在懷中。

     隻見鬼諸葛洪澤手橫雁翎刀,逼近那道人身側,鮑超高聲叫道:“老二不要傷他,帶回‘迷蹤谷’去,聽候盟主發落。

    ” 王大康道:“盟主不是已和算命先生趕到少林寺去,難道會先我們回到‘迷蹤谷’中不成?”他心目之中,隻有一個胡柏齡可以受他尊敬推崇,言下之意,胡柏齡既不在“迷蹤谷” 中,大可不必把兩個道人送回“迷蹤谷”,聽從他人發落。

     鮑超淡淡一笑,道:“盟主離谷之時,已把谷中之事托付于人,既是盟主之命,那人自是和盟主親身坐鎮無疑,咱們自是應當聽受論裁。

    ” 王大康口雖不言,心中卻是不肯認服,暗道:“好吧!你是咱崂山三雄中的老大,俺老王隻好聽你的了。

    ” 鬼諸葛洪澤手點了那年長道人兩處穴道,一言未問,抱起來,縱身躍上馬背。

     王大康也把那年輕道人抱了起來,跳上馬鞍,四匹長程健馬,直放“迷蹤谷”去。

     山道險阻,馬行維艱,深入山區之後,健馬已難再越渡那崇山峻嶺。

     王大康當先跳下馬來,大聲說道:“大哥,馬已不能再走,難道咱們背上這兩個道士趕路不成。

    ” 鮑超微微一皺眉,正待答話,忽見山腳之處轉出十二個黑衣勁裝大漢,手執長矛,背弓插箭,一見崂山三雄,遙遙施禮拜見。

     鬼諸葛洪澤微微一笑,道:“好了!巡山健卒來啦,用不到咱們背人走了。

    ” 隻見那十二個健漢之後,緩緩轉出一人,正是江北五龍中的飛天龍何宗輝。

     何宗輝一見崂山三雄立時飛奔過來,抱拳作禮,笑道:“幾位沿途跋涉,多辛苦了。

    ” 鮑超還了一禮笑道:“彼此,彼此,谷中近日沒有事故嗎?” 何宗輝望望兩個道人,搖頭一歎,道:“雖無外敵侵擾,但内患卻使人……”忽然覺出此話不對,一笑住口不言。

     他微微一笑,改口問道:“不知盟主大駕,現在何處?” 鮑超道:“盟主和餘兄,聯袂趕往嵩山少林寺去了。

    ” 何宗輝訝然說道:“盟主到少林寺幹什麼?” 鬼諸葛洪澤搶先接口說道:“盟主行蹤,在下等素來不敢多問。

    ” 何宗輝目光轉投到那白衣豔婦身上,覺着她容光照人,不敢失禮多瞧,一瞥而過,目注鮑超問道:“這位可是嫂夫人嗎?” 那白衣豔婦秀面上泛起兩片紅暈,微微一笑,默然不答。

     鮑超回目瞧了那白衣豔婦一眼,朗朗笑道:“崂山三雄個個草莽凡俗之人,哪有這等豔福?” 白衣豔婦雖然羞紅泛頰,但仍不失落落大方神情,莞爾一笑,道:“鮑兄取笑了!” 那白衣豔婦一笑,說道:“賤妾得到胡盟主翼護,随三位到此避難而來。

    ” 何宗輝怔了一怔,道:“既是如此,快請入谷吧!”心中卻在暗暗忖道:“盟主怎的這等糊塗,把這樣嬌豔如花的少婦,帶回谷中。

    ”心中雖然疑慮重重,但口中卻是不好多問,轉過話題,笑道:“這兩位道人……” 王大康大聲接道:“兩個臭牛鼻子老道,都是武當派門下,奉派來探咱們‘迷蹤谷’中虛實,被我活捉了來。

    ” 何宗輝不再多問,吩咐随來健漢,把兩個道人抗了起來,直向谷中走去。

     “迷蹤谷”中千徑交錯,人入此谷,大都要迷失路途,但經胡柏齡選作天下綠林總寨之後,早已在各處要道之上,作一暗記,路标,設下鐵栅、石堡,戒備十分森嚴,谷中之人,隻要按照那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