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回 亂萌隐現波谲雲詭
關燈
小
中
大
胡柏齡道:“蘭兒,我既然答應了救你,豈有不把你救活之理,快些坐着别動。
” 那個白衣豔婦道:“你大傷初愈,豈能再耗内力救我。
” 胡柏齡道:“不要緊。
”坐下身去,左手扶住她的肩頭,右掌頂在她背心“命門穴”上。
那白衣豔婦還想掙紮,但被胡柏齡左手抓住肩頭,動彈不得,隻好坐着不動。
胡柏齡面色凝重,長長吸一口氣,右手掌心之内,立時傳出一股熱力,攻入那白衣豔婦“命門穴”中。
那白衣豔婦嬌軀微微一顫,臉色突然大變,一層紅暈,泛上雙頰,櫻唇啟動,連續吐出了兩口氣來。
胡柏齡低聲喝道:“蘭兒,不要亂動。
”突然縱身而起,向後疾退了五步,右手揚處,一縷指風疾向那白衣豔婦“命門穴”上點去。
指風到處,邢白衣豔婦的身軀,突然顫動了一下。
胡柏齡突然繞着那白衣豔婦疾轉起來,每行一周,就轉身一指點去,必然有一縷指風,應手而出,片刻之間,連點了那白衣豔婦“中府”“靈墟”“期門”“天汝”“雲門”“肩井”“神封”“天突”“紫宮”“璇玑”“天鼎”“缺盆”“玉堂”一十三處大穴。
每點一穴,那白衣豔婦身軀必然微微顫動一下。
胡柏齡點了那白衣豔婦一十三處大穴之後,已累得滿頭大汗,氣喘如牛了。
他一面舉手拭着頭上汗水,一面低聲說道:“蘭兒,我已用‘天星指’功,點了你一十三處穴道,快運氣調息,把身上陰寒之氣迫出,傷勢就可以好了。
” 那白衣豔婦立時閉上雙目,運氣調息。
胡柏齡似已累得筋疲力盡,長長籲一口氣,原地坐了下去,運氣調息。
但見他蒼白的臉色,很快轉過來,大約有一頓飯工夫之久,突然睜開雙目。
餘亦樂目睹胡柏齡施展“天星指”功,療治那白衣豔婦的傷勢之後困倦之态,心中暗自想到:他累成這般樣子,隻怕要兩三個時辰之後才能休息過來,哪知事情大出意料之外,胡柏齡在一頓飯工夫之内,神光煥發,睜開雙目,單看他眼睛之内精光閃動,已知功力盡複,心中大生敬服之感,說道:“盟主神武過人,短短一頓飯工夫之内,神功盡複,實叫在下等敬服。
” 胡柏齡回目望去,隻見白衣豔婦正自閉目養息,立時低聲對崂山三雄說道:“你們待她調息複元之後,送她回‘迷蹤谷’去吧。
” 鮑超抱拳說道:“嵩山少林寺本院,素有領袖武林正大門戶之譽,對我們綠林中人,深惡痛絕,盟主隻帶餘兄一人前往,實力未免過于單薄,在下之意,在我們三人之中,由盟主指定一人送這位姑娘回到‘迷蹤谷’去,兩人随侍盟主,同赴嵩山少林本院,萬一有了什麼事故,也好一助聲威。
” 胡柏齡搖頭笑道:“嵩山之行,人數一多,反有不便,何況那陰手一魔手下徒衆甚多,他雖不能親自出手,但恐要徒衆攔劫,你們三人,隻恐實力還嫌單薄,豈能再減人手,此行任重道遠,三位請多費心了……”話至此處,回頭又對餘亦樂道:“餘兄功力恢複了嗎?” 餘亦樂道:“托福盟主,在下功力已複。
” 胡柏齡揮手對崂山三雄說道:“我們先走一步。
”大步直向殿外走去。
餘亦樂緊随身後,崂山三雄個個抱拳躬身相送。
胡柏齡一出大殿,立時施開輕身飛縱身法,放腿疾奔。
餘亦樂緊随其後。
胡柏齡為了趕路,晝夜倒置,白天住店休息,待晚上行人稀少之時,才施展輕功趕路。
餘亦樂武功雖已有甚深造詣,但比起胡柏齡來,究是稍遜一籌,這等賣命狂奔的趕路之法,初行幾夜,還可勉力追得上,但後來就感到力難從心,胡柏齡隻得放慢行速等他。
奔行十餘夜,已入河南省境,兩人找了一處客棧,休息了一日一夜,待疲勞盡複,才向嵩山趕去。
這日中午時光,到了嵩山腳下,擡頭看峰颠連綿,山勢巍峨,揚名武林的少林本院已然隐現蒼松翠巒之中。
胡柏齡昔年雖在河北道上吒咤風雲,如今又是天下綠林盟主之尊,但也不敢對領袖武林的少林寺,稍存不敬之心,停下步來,整整衣服,大步向前走去。
胡柏齡正待舉步入林,忽聽兩株巨大的松樹之後,響起了一聲:“阿彌陀佛!”兩個身軀高大的和尚,同時由樹後轉了出來,攔住了兩人去路,一齊合掌當胸,說道:“兩位施主有何貴幹?” 胡柏齡打量二僧一眼,笑道:“在下胡柏齡,求見貴寺掌門方丈,有重大之事相商,煩請二位大師代為通報一聲。
” 二僧相互望了一眼,笑道:“胡盟主大駕剛到嗎?”言下之意,似是早已預知其事了。
胡柏齡拱手大笑道:“不敢,不敢,匆匆登門造訪,未免太過魯莽了。
” 左面一僧當先退後兩步,躬身合掌說道:“胡盟主暫請嘉賓室中稍坐,容小僧通禀過敝寺方丈之後,再來奉請。
” 胡柏齡昂首闊步,向前走去,右面一僧搶前一步笑道:“小僧替兩位帶路。
”當先繞林而入。
這片松林,異常濃密,濃密的松林之中,被人工開出一片四五丈方圓的空地,紅磚砌成了一堵圍牆,環繞着一座建築精緻的小樓。
那帶路僧突然放快腳步,奔到那紅牆旁邊,舉手在一座緊閉的黑漆大門之上,輕輕叩了三下。
一陣銅環響過,兩扇黑漆門,呀然大開,一個眉目清秀的小沙彌恭迎門側。
那身軀高大僧人,合掌肅客,胡柏齡微一颔首,大步而入。
餘亦樂緊随盟主身後相護,寸步不離。
胡柏齡等登樓之時,那随同到此的高大僧人,已然留在樓下,這小沙彌一走,雅潔的小樓上,隻留下了胡柏齡和餘亦樂兩人。
胡柏齡吃了一口棗茶,笑道:“少林寺向有領袖武林正大門派之譽,如若在寺中接見咱們,恐怕難以保得隐秘,傳言江湖之後,怕有礙他們的清譽,看這小樓布設的這般雅潔,隻怕他們早有預謀,如果我判斷不錯,少林掌門方丈,隻怕要移駕到這小樓之上,和咱們見面了。
” 餘亦樂笑道:“少林方丈,被武林視作泰山北鬥,能移駕來此小樓,和咱們相會,對盟主也算得十分看重了。
” 胡柏齡笑道:“他不過是怕和咱們相見之事,傳在江湖之上,才作這番布置罷了。
” 片刻之後,那小沙彌手中托着一個玉盤,笑道:“兩位遠來,想必腹中已甚饑餓,敝寺方丈特命廚下做了一席素齋,和兩位同桌共餐,這玉盤之中乃是本寺小負盛譽的面糖餅,先請二位食用一點充饑。
” 胡柏齡接過一塊,笑道:“有勞小師父了。
” 那小沙彌放下玉盤合掌告退。
兩人食用幾口,果覺清香甜美,兼而有之,乃極少吃到之物。
大約過有一頓飯工夫左右,忽聞樓梯上傳來步履之聲,那小沙彌當先登樓,笑道:“敝寺方丈已到了。
” 胡柏齡、餘亦樂雙雙站起身來,向樓梯門口迎去。
隻聽一聲“阿彌陀佛”的佛号,一個身披黃色袈裟,面色紅潤,身軀高大的和尚,已出現在梯口之處,合掌說道:“老衲來遲一步,有勞兩位久候了!” 胡柏齡虎目閃動,打量來人一眼,隻見他方頭大耳,慈眉鳳目,和藹中微帶莊嚴,抱拳還禮,朗朗笑道:“大師名重武林,今日能得谒見,胡某人甚感榮幸。
” 那高大和尚微微一笑,道:“胡盟主力服群雄,揚威北嶽,奪得綠林盟主之尊,老衲思慕已久,雖已得天明師兄相告,但百聞不如一見,果是英雄風采,氣度非凡。
” 胡柏齡笑道:“大師過獎了。
” 小沙彌移過木椅,待三人分别落座後,立即自行退下樓去。
胡柏齡微一欠身,歎道:“胡某這次冒昧造訪,有擾清修,心中甚感不安。
” 身披黃色袈裟的和尚合掌接道:“好說好說!胡盟主一代豪雄之才,威震江湖,肯移駕嵩山,想是必有指教。
” 胡柏齡沉吟了一陣,道:“近來江湖風波,暗潮洶湧,千緒萬端,一時間,真叫人有不知從何說起之感。
” 那高大的和尚微微一笑道:“胡盟主領袖綠林,對江湖形勢變化,自是了如指掌,有什麼指教,老衲洗耳恭聽。
” 胡柏齡輕輕歎息一聲,道:“老衲師掌理嵩山本院,想必異常忙碌,在下也不便多擾,長話短說,胡某人這次冒昧相訪,特來相告一件機要重大之事。
” 他微微一頓之後,接道:“相晤一面,總算有緣,還未請教大師法号。
” 高大僧人本來微閉雙目,靜坐聆聽,聽得問話,突然大睜雙目,含掌當胸說道:“老衲法名天禅。
” 胡柏齡欠身抱拳一禮,說道:“在下遊蹤南昌,無意之中遇得一位綠林前輩。
” 天禅大師雙目閃動,低宣了聲佛号道:“想必是那位綠林前輩聞得天下綠林竟争之事,故而重出江湖了。
” 胡柏齡冷笑一聲道:“如是那綠林前輩重出江湖之意,旨在天下綠林盟主,胡某也不敢驚擾大師了。
” 天禅大師微一沉吟,道:“胡盟主可記得那人姓名嗎?” 胡柏齡道:“姓名雖然不知,但卻知道他綽号被人稱作陰手一魔。
” 天禅大師低聲吟道:“陰手一魔……”突然微微一笑,接道:“二十年前綠林道上确有這麼一個人物,老衲雖然憶得其名,但确未曾見過其人。
” 胡柏齡看天禅大師言詞神态之間,似是對自己甚為輕賤,心中大感不滿,暗道:我千裡奔波,兼程趕來,特地通風報信于你,你卻這般輕視于我,正想起身拂袖而去,心念忽然一轉,我此行志在造福蒼生挽救武林一場浩劫,豈可固一時意氣背悖大義,忍下去胸中之氣,笑道:“在下從陰手一魔門下弟子口中聽得有幾個隐居甚久的老魔頭,一起重出江湖,準備和貴派及各正大門戶一争雄長,此舉牽扯頗廣,隻怕要造成武林中一場悲慘的屠殺,貴派素有領袖正大武林門戶之譽,故而特來相告,敬望大師早作準備,免得臨時措手不及。
” 天禅大師微一沉吟,道:“那般人中除了陰手一魔之外,不知還有何人?” 胡柏齡道:“據在下聽得,其中首腦主謀之人,名叫酆秋。
” 天禅大師臉色一變,道:“酆秋?” 胡柏齡道:“不錯。
” 天禅大師面色莊
” 那個白衣豔婦道:“你大傷初愈,豈能再耗内力救我。
” 胡柏齡道:“不要緊。
”坐下身去,左手扶住她的肩頭,右掌頂在她背心“命門穴”上。
那白衣豔婦還想掙紮,但被胡柏齡左手抓住肩頭,動彈不得,隻好坐着不動。
胡柏齡面色凝重,長長吸一口氣,右手掌心之内,立時傳出一股熱力,攻入那白衣豔婦“命門穴”中。
那白衣豔婦嬌軀微微一顫,臉色突然大變,一層紅暈,泛上雙頰,櫻唇啟動,連續吐出了兩口氣來。
胡柏齡低聲喝道:“蘭兒,不要亂動。
”突然縱身而起,向後疾退了五步,右手揚處,一縷指風疾向那白衣豔婦“命門穴”上點去。
指風到處,邢白衣豔婦的身軀,突然顫動了一下。
胡柏齡突然繞着那白衣豔婦疾轉起來,每行一周,就轉身一指點去,必然有一縷指風,應手而出,片刻之間,連點了那白衣豔婦“中府”“靈墟”“期門”“天汝”“雲門”“肩井”“神封”“天突”“紫宮”“璇玑”“天鼎”“缺盆”“玉堂”一十三處大穴。
每點一穴,那白衣豔婦身軀必然微微顫動一下。
胡柏齡點了那白衣豔婦一十三處大穴之後,已累得滿頭大汗,氣喘如牛了。
他一面舉手拭着頭上汗水,一面低聲說道:“蘭兒,我已用‘天星指’功,點了你一十三處穴道,快運氣調息,把身上陰寒之氣迫出,傷勢就可以好了。
” 那白衣豔婦立時閉上雙目,運氣調息。
胡柏齡似已累得筋疲力盡,長長籲一口氣,原地坐了下去,運氣調息。
但見他蒼白的臉色,很快轉過來,大約有一頓飯工夫之久,突然睜開雙目。
餘亦樂目睹胡柏齡施展“天星指”功,療治那白衣豔婦的傷勢之後困倦之态,心中暗自想到:他累成這般樣子,隻怕要兩三個時辰之後才能休息過來,哪知事情大出意料之外,胡柏齡在一頓飯工夫之内,神光煥發,睜開雙目,單看他眼睛之内精光閃動,已知功力盡複,心中大生敬服之感,說道:“盟主神武過人,短短一頓飯工夫之内,神功盡複,實叫在下等敬服。
” 胡柏齡回目望去,隻見白衣豔婦正自閉目養息,立時低聲對崂山三雄說道:“你們待她調息複元之後,送她回‘迷蹤谷’去吧。
” 鮑超抱拳說道:“嵩山少林寺本院,素有領袖武林正大門戶之譽,對我們綠林中人,深惡痛絕,盟主隻帶餘兄一人前往,實力未免過于單薄,在下之意,在我們三人之中,由盟主指定一人送這位姑娘回到‘迷蹤谷’去,兩人随侍盟主,同赴嵩山少林本院,萬一有了什麼事故,也好一助聲威。
” 胡柏齡搖頭笑道:“嵩山之行,人數一多,反有不便,何況那陰手一魔手下徒衆甚多,他雖不能親自出手,但恐要徒衆攔劫,你們三人,隻恐實力還嫌單薄,豈能再減人手,此行任重道遠,三位請多費心了……”話至此處,回頭又對餘亦樂道:“餘兄功力恢複了嗎?” 餘亦樂道:“托福盟主,在下功力已複。
” 胡柏齡揮手對崂山三雄說道:“我們先走一步。
”大步直向殿外走去。
餘亦樂緊随身後,崂山三雄個個抱拳躬身相送。
胡柏齡一出大殿,立時施開輕身飛縱身法,放腿疾奔。
餘亦樂緊随其後。
胡柏齡為了趕路,晝夜倒置,白天住店休息,待晚上行人稀少之時,才施展輕功趕路。
餘亦樂武功雖已有甚深造詣,但比起胡柏齡來,究是稍遜一籌,這等賣命狂奔的趕路之法,初行幾夜,還可勉力追得上,但後來就感到力難從心,胡柏齡隻得放慢行速等他。
奔行十餘夜,已入河南省境,兩人找了一處客棧,休息了一日一夜,待疲勞盡複,才向嵩山趕去。
這日中午時光,到了嵩山腳下,擡頭看峰颠連綿,山勢巍峨,揚名武林的少林本院已然隐現蒼松翠巒之中。
胡柏齡昔年雖在河北道上吒咤風雲,如今又是天下綠林盟主之尊,但也不敢對領袖武林的少林寺,稍存不敬之心,停下步來,整整衣服,大步向前走去。
胡柏齡正待舉步入林,忽聽兩株巨大的松樹之後,響起了一聲:“阿彌陀佛!”兩個身軀高大的和尚,同時由樹後轉了出來,攔住了兩人去路,一齊合掌當胸,說道:“兩位施主有何貴幹?” 胡柏齡打量二僧一眼,笑道:“在下胡柏齡,求見貴寺掌門方丈,有重大之事相商,煩請二位大師代為通報一聲。
” 二僧相互望了一眼,笑道:“胡盟主大駕剛到嗎?”言下之意,似是早已預知其事了。
胡柏齡拱手大笑道:“不敢,不敢,匆匆登門造訪,未免太過魯莽了。
” 左面一僧當先退後兩步,躬身合掌說道:“胡盟主暫請嘉賓室中稍坐,容小僧通禀過敝寺方丈之後,再來奉請。
” 胡柏齡昂首闊步,向前走去,右面一僧搶前一步笑道:“小僧替兩位帶路。
”當先繞林而入。
這片松林,異常濃密,濃密的松林之中,被人工開出一片四五丈方圓的空地,紅磚砌成了一堵圍牆,環繞着一座建築精緻的小樓。
那帶路僧突然放快腳步,奔到那紅牆旁邊,舉手在一座緊閉的黑漆大門之上,輕輕叩了三下。
一陣銅環響過,兩扇黑漆門,呀然大開,一個眉目清秀的小沙彌恭迎門側。
那身軀高大僧人,合掌肅客,胡柏齡微一颔首,大步而入。
餘亦樂緊随盟主身後相護,寸步不離。
胡柏齡等登樓之時,那随同到此的高大僧人,已然留在樓下,這小沙彌一走,雅潔的小樓上,隻留下了胡柏齡和餘亦樂兩人。
胡柏齡吃了一口棗茶,笑道:“少林寺向有領袖武林正大門派之譽,如若在寺中接見咱們,恐怕難以保得隐秘,傳言江湖之後,怕有礙他們的清譽,看這小樓布設的這般雅潔,隻怕他們早有預謀,如果我判斷不錯,少林掌門方丈,隻怕要移駕到這小樓之上,和咱們見面了。
” 餘亦樂笑道:“少林方丈,被武林視作泰山北鬥,能移駕來此小樓,和咱們相會,對盟主也算得十分看重了。
” 胡柏齡笑道:“他不過是怕和咱們相見之事,傳在江湖之上,才作這番布置罷了。
” 片刻之後,那小沙彌手中托着一個玉盤,笑道:“兩位遠來,想必腹中已甚饑餓,敝寺方丈特命廚下做了一席素齋,和兩位同桌共餐,這玉盤之中乃是本寺小負盛譽的面糖餅,先請二位食用一點充饑。
” 胡柏齡接過一塊,笑道:“有勞小師父了。
” 那小沙彌放下玉盤合掌告退。
兩人食用幾口,果覺清香甜美,兼而有之,乃極少吃到之物。
大約過有一頓飯工夫左右,忽聞樓梯上傳來步履之聲,那小沙彌當先登樓,笑道:“敝寺方丈已到了。
” 胡柏齡、餘亦樂雙雙站起身來,向樓梯門口迎去。
隻聽一聲“阿彌陀佛”的佛号,一個身披黃色袈裟,面色紅潤,身軀高大的和尚,已出現在梯口之處,合掌說道:“老衲來遲一步,有勞兩位久候了!” 胡柏齡虎目閃動,打量來人一眼,隻見他方頭大耳,慈眉鳳目,和藹中微帶莊嚴,抱拳還禮,朗朗笑道:“大師名重武林,今日能得谒見,胡某人甚感榮幸。
” 那高大和尚微微一笑,道:“胡盟主力服群雄,揚威北嶽,奪得綠林盟主之尊,老衲思慕已久,雖已得天明師兄相告,但百聞不如一見,果是英雄風采,氣度非凡。
” 胡柏齡笑道:“大師過獎了。
” 小沙彌移過木椅,待三人分别落座後,立即自行退下樓去。
胡柏齡微一欠身,歎道:“胡某這次冒昧造訪,有擾清修,心中甚感不安。
” 身披黃色袈裟的和尚合掌接道:“好說好說!胡盟主一代豪雄之才,威震江湖,肯移駕嵩山,想是必有指教。
” 胡柏齡沉吟了一陣,道:“近來江湖風波,暗潮洶湧,千緒萬端,一時間,真叫人有不知從何說起之感。
” 那高大的和尚微微一笑道:“胡盟主領袖綠林,對江湖形勢變化,自是了如指掌,有什麼指教,老衲洗耳恭聽。
” 胡柏齡輕輕歎息一聲,道:“老衲師掌理嵩山本院,想必異常忙碌,在下也不便多擾,長話短說,胡某人這次冒昧相訪,特來相告一件機要重大之事。
” 他微微一頓之後,接道:“相晤一面,總算有緣,還未請教大師法号。
” 高大僧人本來微閉雙目,靜坐聆聽,聽得問話,突然大睜雙目,含掌當胸說道:“老衲法名天禅。
” 胡柏齡欠身抱拳一禮,說道:“在下遊蹤南昌,無意之中遇得一位綠林前輩。
” 天禅大師雙目閃動,低宣了聲佛号道:“想必是那位綠林前輩聞得天下綠林竟争之事,故而重出江湖了。
” 胡柏齡冷笑一聲道:“如是那綠林前輩重出江湖之意,旨在天下綠林盟主,胡某也不敢驚擾大師了。
” 天禅大師微一沉吟,道:“胡盟主可記得那人姓名嗎?” 胡柏齡道:“姓名雖然不知,但卻知道他綽号被人稱作陰手一魔。
” 天禅大師低聲吟道:“陰手一魔……”突然微微一笑,接道:“二十年前綠林道上确有這麼一個人物,老衲雖然憶得其名,但确未曾見過其人。
” 胡柏齡看天禅大師言詞神态之間,似是對自己甚為輕賤,心中大感不滿,暗道:我千裡奔波,兼程趕來,特地通風報信于你,你卻這般輕視于我,正想起身拂袖而去,心念忽然一轉,我此行志在造福蒼生挽救武林一場浩劫,豈可固一時意氣背悖大義,忍下去胸中之氣,笑道:“在下從陰手一魔門下弟子口中聽得有幾個隐居甚久的老魔頭,一起重出江湖,準備和貴派及各正大門戶一争雄長,此舉牽扯頗廣,隻怕要造成武林中一場悲慘的屠殺,貴派素有領袖正大武林門戶之譽,故而特來相告,敬望大師早作準備,免得臨時措手不及。
” 天禅大師微一沉吟,道:“那般人中除了陰手一魔之外,不知還有何人?” 胡柏齡道:“據在下聽得,其中首腦主謀之人,名叫酆秋。
” 天禅大師臉色一變,道:“酆秋?” 胡柏齡道:“不錯。
” 天禅大師面色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