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回 初生之犢飛梭卻敵
關燈
小
中
大
住許多,但去勢仍然淩厲。
隻見萬映霞眼含淚光,濡濡欲滴,站在樓梯口處。
原來她聽到了茶壺、茶碗的撞擊之聲,轉回身來。
萬曉光緩步走到文天生身邊,揮手對站在樓梯口的萬映霞道:“快去收拾衣物!”十幾年來萬映霞一直未見父親發過這樣大的脾氣,瞧了被打的師兄一眼,轉過身子緩步向樓上走去。
萬曉光輕輕歎息一聲,望着文天生說道:“白陽道長志在找我,我如不在谷中,事情就不能算完,你認為留在谷中就可以代替我了,孩子!你用心雖然可貴,但江湖險詐,卻不是你能想得到!” 文天生慢慢的擡起頭來,挺身站起,滿臉堅毅之色說道:“師娘早逝,師妹一直追随在師父身側長大,武當派人多勢衆,如若真的大舉尋仇,絕非咱們萬月峽能夠抵拒得住,師父留此,和弟子留此,實無什麼不同之處……” 他微微一頓之後,又道:“師妹毫無江湖閱曆,弟子年幼無知,對江湖上的事情,也是毫無經驗,一旦遇上什麼兇險,弟子實難相護師妹安全,不知師父以為弟子之言,是否有些道理?” 萬曉光被他說的怔了一怔,沉吟半晌,道:“話是不錯,不過你看的隻是過于短見,别說我還未必真的會傷在武當派道人手中,縱然傷亡在武當派群攻劍陣之下,他們也将付出代價……”他黯然歎息一聲,又道:“孩子,我已活了六十多歲,早已把生死之事看穿,你師妹和你,都還是十幾二十歲的人,來日方長,你們青梅竹馬,從小在一起長大,兩小無猜,情愫早植,這些事早就看到了我的眼中,我送你們離開萬月峽,你們可一直奔她外公之處,那裡山明水秀,風景絕佳,霞兒的外公和幾位舅父,都是飽學之士,和他們相處一起,對你們都有甚大益處,唉!如果你們能夠常留那青山綠水之中,作一對深山隐士,閑暇之時,遊玩于山水之間,養情逸性,真真正正的度一生快樂時光,我縱然死在萬月峽中,也将含笑九泉了,快去收拾衣物,立刻随我山谷。
” 這一番話,無疑已把萬映霞終身之事,托付于他,隻聽得文天生滿臉緊脹之色,呆在當地,半晌才拜地上說道:“弟子!弟子……”他心中實在早已對師妹傾心,但又覺保護師妹安全事大,非自己力能勝任,心中情緒矛盾,使他不知該說些什麼,弟子半天,仍然是說不出所以然來。
萬曉光道:“你們能否逃出武當派道人之手,還難預料,此事一半天成,一半人謀,還不快去收拾攜帶之物,再要延誤時間,想走也走不了啦!” 文天生見師父心意堅決,知道再說無用,當下站起身子,轉身回房,收拾好應用之物,帶上兵刃、暗器,重回到大廳之時,萬映霞已經在廳中等候。
兩人攜帶的行囊,都很簡單,除了幾件随身的衣服之外,就是兵刃、暗器。
萬映霞當先奔出大廳,但見萬曉光背負雙手,身背着一個藍色包裹,站立大廳外台階之上,臉上微現憂憤之色。
他回頭望了女兒一眼,緩步向前走去。
萬映震一看爹爹神情,已知他不願多延時刻,緊随爹爹身後而行。
萬曉光腳步逐漸的加快了速度,行約百丈,已是步履如飛,萬映霞、文天生不得不施展輕身功夫疾追,不大工夫,已然翻越過兩座山峰。
萬映霞忽然想到,此次離開萬月峽,不知道何時才能回來,該到母親墳上拜拜再走,當下高聲叫道:“爹爹請慢走一步,女兒要到媽媽墳上奠拜一番再走。
” 萬曉光停了腳步,回頭道:“此刻寸陰如金,不拜也罷!” 萬映霞幽幽說道:“女兒這次一走,不知要哪年哪月才能重返萬月峽中,奠拜母親之墓……”兩行清淚,順腮而下。
萬曉光仰望着無際藍天,沉聲說道:“可以,但不許久留。
” 萬映霞道:“女兒拜過就走!” 萬曉光不再多說,轉身向丈許寬窄的峽谷之中走去。
原來萬曉光心痛嬌妻之死,不忍把她屍體埋去,異想天開,開出一個巨大的石棺,把愛妻屍體放在石棺之中,然後灌滿清水,讓水結成堅冰,棺蓋是用一塊白色透明水晶石做成,把這具石棺存放在十分陰寒之處,不使棺内結冰溶化,隻需到那石棺之前,即可瞻仰愛妻遺容。
這條峽谷十分陰寒,山峰倒掩,非到午夜時分,難見峽月,但谷底兩側都是堅硬的石壁,看去雖是陰森,卻是十分幹燥。
深入約五丈之後,地勢連向上升,萬曉光領先帶路,向上奔行。
這道峽谷,除了萬映霞随父親來過兩次之外,平日甚難得父親允準來此,文天生在萬月峽中居住了十幾年,卻一直沒有來過,他幼年之時,曾受過萬夫人撫育之恩,對那多病嬌弱的美麗師娘,懷念甚深,但卻一直無法找到師娘的墳墓奠拜一下,他也曾暗中問過師妹,探詢師娘遺體下葬之處,萬映霞雖是對他無話不說,但獨獨對此事,不肯告訴于他,文天生問了幾次之後,得不到答複,也不再問。
但見地勢愈來愈高,直向一處崖壁所在走去。
萬曉光似是十分小心,不時回頭張望。
走完那崖壁傾斜的陡坡,到了一處突岩下面,擡頭看去,立壁如削,已無去路。
萬曉光又四下望了一陣,才回身在突岩下的光滑石壁上,用力一推,但聞一陣輕微軋軋之聲,石壁突然裂開了一座石門。
一陣涼風吹出,使人頓生寒意。
這是一座兩丈深淺的石洞,四面石壁,光滑如鏡,靠後壁處,橫放着一具石棺,萬映霞目睹石棺,早已忍不住悲傷之情,嬌喊一聲:“媽媽。
”撲在地上,大哭起來。
萬曉光舉起手來,輕輕揮彈一下臉上的淚痕,緩步走近石棺,低頭疑視,默然無語,一顆顆淚珠,滴在石地上,發出輕微的音響。
文天生緩步随在師父身後,探頭望去,但見那石棺之中,一片晶瑩冰層裡,仰卧着一個美麗的中年婦人,她嘴角間,仍然流現着微微的笑意,神志十分安詳。
翠綠羅衣,在瑩瑩透明的堅冰層中,仍然光彩耀目,兒時的回憶一幕幕展現腦際,他想到這美婦人對他諸般的愛護,殷殷親情,視若己出……他想到她輾轉病榻的痛苦呻吟,聲聲如訴,但當她清醒時,她仍然拉着他問長問短…… 隻覺胸中熱血沸騰,淚水奪眶而出,終于難再抑制住滿腔悲苦,大叫一聲,撲到那石棺之下,放聲大哭。
萬曉光黯然長歎一聲,強忍着滿腔痛苦,說道:“時間已然不早,咱們要上路啦!” 文天生長長歎一口氣,緩緩站起身子,拭去臉上淚痕說道:“師父,弟子……” 萬曉光搖搖頭不讓他再說下去,接道:“我決定之事,永不更改,快些拿着東西走吧!” 萬映霞經過一陣痛哭之後,心情似是平靜不少,拿起放在地上的衣物,站起嬌軀,當先退出石洞。
萬曉光關好石洞密門,正待急步下山,忽見四個佩劍道人,并肩站在十丈外峽谷之中。
四個道人都在三旬以上,一色的青布道袍,滿頰黑髯。
萬曉光一旦臨敵,激動情緒反而平靜下來,大步直向山下闖去。
文天生、萬映霞緊随身後,疾撲而下,驟見敵蹤,三人都為之精神大振,下山的奔行之勢,快速了不少。
頃刻之間,已然到四個道人身前一丈左右之處。
萬曉光停下腳來,擡頭打量了四個道人一眼,冷然問道:“四位可是來自武當山嗎?” 左邊一個佩劍道人答道:“不錯,閣下想必是萬大俠了?” 萬曉光道:“不敢,在下萬曉光,幾位深入我萬月峽來,不知有何見教?” 那左邊的道人,似是幾人之中的首領,合掌笑道:“貧道等是奉白陽師叔的遣派,不讓萬月峽的人随便他往,至于敝派白陽師叔和萬月峽有些什麼約會,晚輩等則不敢多問了。
” 這幾句話答的十分得體,婉轉之中,和緩的說出了自己的心意。
萬曉光仰臉大笑了一陣,道:“這萬月峽乃是萬某人費盡了千辛萬苦開辟的地方,萬某人要出就出,要入就入,幾位既然想阻攔我們,不知憑仗些什麼?” 那左邊道人微微一笑,道:“大俠譽滿扛湖,貧道已久慕大名,怎會輕生狂想,但白陽師叔之命,貧道又不敢違抗,隻好請萬大俠原諒一二,好在我等隻是奉命,監視一方,待白陽師叔和萬大俠見面之後,我等立即撤守……” 他微微一頓之後,繼道:“不敢相瞞萬大俠,這萬月峽四面八方,都早已有人守望,而且彼此之間,早已約定互通聲息之法。
”話至此處,倏而住口不言。
萬曉光微微一皺眉頭,心中暗自忖道:“聽他之言,武當派早已在這萬月峽四周滿布暗樁,這兩個孩子,毫無經驗閱曆,不知隐秘行蹤,縱然闖過攔截,也難擺脫人家追蹤鐵騎……”心念及此,忽想到了胡柏齡來,如若把這兩個孩子交他帶走,護送出去,縱有武當派層層攔劫,也是不懼。
正在為難之際,耳邊又響起了那道人的聲音,說道:“萬大俠名重一時,又和敝派掌門相識,縱和白陽師叔有些誤會的地方,也不難解釋清楚,貧道等卻不敢無故相犯。
”左手— 揮,四個道人一齊向後退去。
萬曉光聽他說的甚是有理,暗道:“這話确也不錯,白陽道長這等勞師動衆,決難瞞得紫陽道長,隻要紫陽道長親身趕來,此事就不難圓滿解決,如其讓這兩個毫無江湖經驗的孩子,冒險遠去,倒不如留在峽中靜待變化。
” 擡頭看去,隻見四個佩劍的道長,早已退過山彎不見。
萬映霞聰明絕倫,看父親猶豫神色,知他心中正在為自己之事愁苦,她不願避仇遠走,離開年邁的老父,當下說道:“師兄和我都是毫無江湖經驗之人,與其避仇遠走,倒不如和您守在一起好些……” 萬曉光輕輕的哼了一聲,緩步向前走去。
出得峽谷,隻見八個佩劍道人,遠遠站在一處山壁之前,剛好把出峽之路擋住。
原來武當派中
隻見萬映霞眼含淚光,濡濡欲滴,站在樓梯口處。
原來她聽到了茶壺、茶碗的撞擊之聲,轉回身來。
萬曉光緩步走到文天生身邊,揮手對站在樓梯口的萬映霞道:“快去收拾衣物!”十幾年來萬映霞一直未見父親發過這樣大的脾氣,瞧了被打的師兄一眼,轉過身子緩步向樓上走去。
萬曉光輕輕歎息一聲,望着文天生說道:“白陽道長志在找我,我如不在谷中,事情就不能算完,你認為留在谷中就可以代替我了,孩子!你用心雖然可貴,但江湖險詐,卻不是你能想得到!” 文天生慢慢的擡起頭來,挺身站起,滿臉堅毅之色說道:“師娘早逝,師妹一直追随在師父身側長大,武當派人多勢衆,如若真的大舉尋仇,絕非咱們萬月峽能夠抵拒得住,師父留此,和弟子留此,實無什麼不同之處……” 他微微一頓之後,又道:“師妹毫無江湖閱曆,弟子年幼無知,對江湖上的事情,也是毫無經驗,一旦遇上什麼兇險,弟子實難相護師妹安全,不知師父以為弟子之言,是否有些道理?” 萬曉光被他說的怔了一怔,沉吟半晌,道:“話是不錯,不過你看的隻是過于短見,别說我還未必真的會傷在武當派道人手中,縱然傷亡在武當派群攻劍陣之下,他們也将付出代價……”他黯然歎息一聲,又道:“孩子,我已活了六十多歲,早已把生死之事看穿,你師妹和你,都還是十幾二十歲的人,來日方長,你們青梅竹馬,從小在一起長大,兩小無猜,情愫早植,這些事早就看到了我的眼中,我送你們離開萬月峽,你們可一直奔她外公之處,那裡山明水秀,風景絕佳,霞兒的外公和幾位舅父,都是飽學之士,和他們相處一起,對你們都有甚大益處,唉!如果你們能夠常留那青山綠水之中,作一對深山隐士,閑暇之時,遊玩于山水之間,養情逸性,真真正正的度一生快樂時光,我縱然死在萬月峽中,也将含笑九泉了,快去收拾衣物,立刻随我山谷。
” 這一番話,無疑已把萬映霞終身之事,托付于他,隻聽得文天生滿臉緊脹之色,呆在當地,半晌才拜地上說道:“弟子!弟子……”他心中實在早已對師妹傾心,但又覺保護師妹安全事大,非自己力能勝任,心中情緒矛盾,使他不知該說些什麼,弟子半天,仍然是說不出所以然來。
萬曉光道:“你們能否逃出武當派道人之手,還難預料,此事一半天成,一半人謀,還不快去收拾攜帶之物,再要延誤時間,想走也走不了啦!” 文天生見師父心意堅決,知道再說無用,當下站起身子,轉身回房,收拾好應用之物,帶上兵刃、暗器,重回到大廳之時,萬映霞已經在廳中等候。
兩人攜帶的行囊,都很簡單,除了幾件随身的衣服之外,就是兵刃、暗器。
萬映霞當先奔出大廳,但見萬曉光背負雙手,身背着一個藍色包裹,站立大廳外台階之上,臉上微現憂憤之色。
他回頭望了女兒一眼,緩步向前走去。
萬映震一看爹爹神情,已知他不願多延時刻,緊随爹爹身後而行。
萬曉光腳步逐漸的加快了速度,行約百丈,已是步履如飛,萬映霞、文天生不得不施展輕身功夫疾追,不大工夫,已然翻越過兩座山峰。
萬映霞忽然想到,此次離開萬月峽,不知道何時才能回來,該到母親墳上拜拜再走,當下高聲叫道:“爹爹請慢走一步,女兒要到媽媽墳上奠拜一番再走。
” 萬曉光停了腳步,回頭道:“此刻寸陰如金,不拜也罷!” 萬映霞幽幽說道:“女兒這次一走,不知要哪年哪月才能重返萬月峽中,奠拜母親之墓……”兩行清淚,順腮而下。
萬曉光仰望着無際藍天,沉聲說道:“可以,但不許久留。
” 萬映霞道:“女兒拜過就走!” 萬曉光不再多說,轉身向丈許寬窄的峽谷之中走去。
原來萬曉光心痛嬌妻之死,不忍把她屍體埋去,異想天開,開出一個巨大的石棺,把愛妻屍體放在石棺之中,然後灌滿清水,讓水結成堅冰,棺蓋是用一塊白色透明水晶石做成,把這具石棺存放在十分陰寒之處,不使棺内結冰溶化,隻需到那石棺之前,即可瞻仰愛妻遺容。
這條峽谷十分陰寒,山峰倒掩,非到午夜時分,難見峽月,但谷底兩側都是堅硬的石壁,看去雖是陰森,卻是十分幹燥。
深入約五丈之後,地勢連向上升,萬曉光領先帶路,向上奔行。
這道峽谷,除了萬映霞随父親來過兩次之外,平日甚難得父親允準來此,文天生在萬月峽中居住了十幾年,卻一直沒有來過,他幼年之時,曾受過萬夫人撫育之恩,對那多病嬌弱的美麗師娘,懷念甚深,但卻一直無法找到師娘的墳墓奠拜一下,他也曾暗中問過師妹,探詢師娘遺體下葬之處,萬映霞雖是對他無話不說,但獨獨對此事,不肯告訴于他,文天生問了幾次之後,得不到答複,也不再問。
但見地勢愈來愈高,直向一處崖壁所在走去。
萬曉光似是十分小心,不時回頭張望。
走完那崖壁傾斜的陡坡,到了一處突岩下面,擡頭看去,立壁如削,已無去路。
萬曉光又四下望了一陣,才回身在突岩下的光滑石壁上,用力一推,但聞一陣輕微軋軋之聲,石壁突然裂開了一座石門。
一陣涼風吹出,使人頓生寒意。
這是一座兩丈深淺的石洞,四面石壁,光滑如鏡,靠後壁處,橫放着一具石棺,萬映霞目睹石棺,早已忍不住悲傷之情,嬌喊一聲:“媽媽。
”撲在地上,大哭起來。
萬曉光舉起手來,輕輕揮彈一下臉上的淚痕,緩步走近石棺,低頭疑視,默然無語,一顆顆淚珠,滴在石地上,發出輕微的音響。
文天生緩步随在師父身後,探頭望去,但見那石棺之中,一片晶瑩冰層裡,仰卧着一個美麗的中年婦人,她嘴角間,仍然流現着微微的笑意,神志十分安詳。
翠綠羅衣,在瑩瑩透明的堅冰層中,仍然光彩耀目,兒時的回憶一幕幕展現腦際,他想到這美婦人對他諸般的愛護,殷殷親情,視若己出……他想到她輾轉病榻的痛苦呻吟,聲聲如訴,但當她清醒時,她仍然拉着他問長問短…… 隻覺胸中熱血沸騰,淚水奪眶而出,終于難再抑制住滿腔悲苦,大叫一聲,撲到那石棺之下,放聲大哭。
萬曉光黯然長歎一聲,強忍着滿腔痛苦,說道:“時間已然不早,咱們要上路啦!” 文天生長長歎一口氣,緩緩站起身子,拭去臉上淚痕說道:“師父,弟子……” 萬曉光搖搖頭不讓他再說下去,接道:“我決定之事,永不更改,快些拿着東西走吧!” 萬映霞經過一陣痛哭之後,心情似是平靜不少,拿起放在地上的衣物,站起嬌軀,當先退出石洞。
萬曉光關好石洞密門,正待急步下山,忽見四個佩劍道人,并肩站在十丈外峽谷之中。
四個道人都在三旬以上,一色的青布道袍,滿頰黑髯。
萬曉光一旦臨敵,激動情緒反而平靜下來,大步直向山下闖去。
文天生、萬映霞緊随身後,疾撲而下,驟見敵蹤,三人都為之精神大振,下山的奔行之勢,快速了不少。
頃刻之間,已然到四個道人身前一丈左右之處。
萬曉光停下腳來,擡頭打量了四個道人一眼,冷然問道:“四位可是來自武當山嗎?” 左邊一個佩劍道人答道:“不錯,閣下想必是萬大俠了?” 萬曉光道:“不敢,在下萬曉光,幾位深入我萬月峽來,不知有何見教?” 那左邊的道人,似是幾人之中的首領,合掌笑道:“貧道等是奉白陽師叔的遣派,不讓萬月峽的人随便他往,至于敝派白陽師叔和萬月峽有些什麼約會,晚輩等則不敢多問了。
” 這幾句話答的十分得體,婉轉之中,和緩的說出了自己的心意。
萬曉光仰臉大笑了一陣,道:“這萬月峽乃是萬某人費盡了千辛萬苦開辟的地方,萬某人要出就出,要入就入,幾位既然想阻攔我們,不知憑仗些什麼?” 那左邊道人微微一笑,道:“大俠譽滿扛湖,貧道已久慕大名,怎會輕生狂想,但白陽師叔之命,貧道又不敢違抗,隻好請萬大俠原諒一二,好在我等隻是奉命,監視一方,待白陽師叔和萬大俠見面之後,我等立即撤守……” 他微微一頓之後,繼道:“不敢相瞞萬大俠,這萬月峽四面八方,都早已有人守望,而且彼此之間,早已約定互通聲息之法。
”話至此處,倏而住口不言。
萬曉光微微一皺眉頭,心中暗自忖道:“聽他之言,武當派早已在這萬月峽四周滿布暗樁,這兩個孩子,毫無經驗閱曆,不知隐秘行蹤,縱然闖過攔截,也難擺脫人家追蹤鐵騎……”心念及此,忽想到了胡柏齡來,如若把這兩個孩子交他帶走,護送出去,縱有武當派層層攔劫,也是不懼。
正在為難之際,耳邊又響起了那道人的聲音,說道:“萬大俠名重一時,又和敝派掌門相識,縱和白陽師叔有些誤會的地方,也不難解釋清楚,貧道等卻不敢無故相犯。
”左手— 揮,四個道人一齊向後退去。
萬曉光聽他說的甚是有理,暗道:“這話确也不錯,白陽道長這等勞師動衆,決難瞞得紫陽道長,隻要紫陽道長親身趕來,此事就不難圓滿解決,如其讓這兩個毫無江湖經驗的孩子,冒險遠去,倒不如留在峽中靜待變化。
” 擡頭看去,隻見四個佩劍的道長,早已退過山彎不見。
萬映霞聰明絕倫,看父親猶豫神色,知他心中正在為自己之事愁苦,她不願避仇遠走,離開年邁的老父,當下說道:“師兄和我都是毫無江湖經驗之人,與其避仇遠走,倒不如和您守在一起好些……” 萬曉光輕輕的哼了一聲,緩步向前走去。
出得峽谷,隻見八個佩劍道人,遠遠站在一處山壁之前,剛好把出峽之路擋住。
原來武當派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