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回 險阻重重萬花官主

關燈
譚九成接過令牌,把日月雙牌一合,分交那四個待命的壇主,和顔說道:“事情緊急,就請四位即刻上路。

    ” 四位接令而去。

     譚九成望了皇甫天長一眼,似有話說,但卻未便開口。

     他二人相處多年,一舉一動之間,已能傳達彼此心意,譚九成對他一瞧,皇甫天長已知他心意,轉臉對鐘一豪等說道:“愚兄弟雖知鐘兄等心系公主安危,但在下兄弟對此也是坐寝難安,所以才傳出日月雙令牌,務必要将此事弄個水落石出,此去天台,前途遙遠,是以還望鐘兄等在‘垂楊村’委屈一宵,稍事休息,明日咱們兼程趕往,不知諸位尊意如何?” 鐘一豪見他說的十分至誠,同時又親眼看到他兄弟傳令日月雙牌那等焦急之情,一時之間,倒也無法推辭,隻得答應下來。

     皇甫天長見群豪應允,心中似甚快慰,轉向江南群豪道:“我與譚賢弟明日随鐘兄等,同赴浙東,‘垂楊村’一切事務,就委請焦氏三傑代我兄弟做主,并利用‘驿馬飛遞’的方法,随時将有關各事,飛報于我。

    ” 焦氏三傑一齊躬身受命。

     次日清晨,朝曦初綻之時,皇甫天長選出八名高手,協同鐘一豪等,浩浩蕩蕩的向浙東飛馳而去。

     這江南雙豪的日月雙令牌,在江南武林道上,實具有神奇的權力,昨日才傳下令谕,今日沿途之上便已奉令行事。

    果真是每隔三十裡,便備有長程的健馬,停在道旁等候換用。

     每隔六十裡,也必定有人在路旁搭起臨時的帳篷,燒沏茶水,等候群豪打尖之用。

     一路之上,每經一處站驿,都有人向江南雙豪當面陳報,但紅花公主的行蹤,卻如石沉大海,全無半點音訊。

     群豪由北南下,日夜兼程,橫穿浙江而過,不消多日,已抵天台山。

     這天台山,上承仙霞嶺,西聯雁蕩、括蒼,北接四明、金華,山勢延綿千裡,形勢極是雄偉。

     群豪一齊緩勒絲缰,慢慢查看入山形勢。

     萬映霞因心中挂念谷寒香,恨不得插翅入山,急得對麥小明道:“咱們已到天台,你快看看入山之路,好領咱們去‘萬花宮’。

    ” 麥小明搖搖頭,遲遲地應道:“這山太大了,‘萬花宮’究竟在哪裡,我也不知道。

    ” 鐘一豪突然一陣大笑,道:“咱們那套刀劍合搏,久未施展,此番深入‘萬花宮’,也該咱們露一露了。

    ” 麥小明茫茫地搖了搖頭。

     苗素蘭突然低沉的叫了一聲:“麥小明。

    ”一面将兩道似電的目光,盯注在他臉上。

     麥小明隻覺得一怔,便應聲上前。

     苗素蘭無比慈愛,柔聲說道:“麥小明,我問你,你對公主是不是真心敬愛?” 麥小明點點頭,道:“自然是真的了。

    ” 苗素蘭道:“你既真心敬愛于她,那麼咱們不遠千裡來到天台,你就該領前引路,尋找那‘萬花宮’,才好搭救于她……” 麥小明茫然的臉上,浮掠過一絲笑容,呆呆的瞧着苗素蘭,似是在用心思索一件什麼重大之事。

     苗素蘭圓睜着一雙秀目,右手在胸前微微劃動,口中喃喃地念着:“天台萬花宮……天台萬花宮……” 麥小明臉上的神情,頻頻變化,那滞呆的目光,漸漸地由苗素蘭臉上,移向遠方,口中也跟着喃喃念着:“天台萬花宮……天台萬花宮……” 苗素蘭目注着麥小明的神情變化,突然右手高舉,空劃一圈,高聲喝道:“天台萬花宮。

    ” 她這一聲,聲宏音亮,宛似石破天驚,震得群峰回響,到處響着“天台萬花宮”的嗡嗡餘響。

     麥小明沉迷中,猛聽這一喝,有如乍驚春雷,突然神采飛揚,高聲應道:“天台萬花宮。

    ” 呼聲未畢,一緊手中缰繩,帶轉馬頭,折向正北方向,直朝一參天蔽日的樹叢中,疾馳而去。

     苗素蘭似早有準備,麥小明方一轉身,她也緊跟着他身後,策騎追去。

     隻見一陣絲缰搖曳,長鞭劃空,群豪也都撥轉馬頭,緊随二人身後馳去。

     樹林盡頭,一灣山溪,繞山流出。

     這時馬匹都已跑得甚是疲乏,一見溪水,一個個都想俯首吸飲。

    麥小明忽然似想起了什麼事情一般,勒缰回身,大聲呼道:“這水不能喝……”說畢,兩腿一夾,回手一拳,打在馬臀之上,那馬負痛一驚,已涉水越溪而過。

     群豪知他所言,必有緣故,一齊緊勒馬缰,越過山溪,緊随麥小明馳去。

     群豪随着麥小明奔行了一陣,又轉過幾條山道,忽然眼前一亮,原來眼前山道盡處,竟是一片廣坪,坪的西方,矗立着一座高有四丈的紫石石坊。

     石坊橫頂,鑿刻了“天台仙境”四個隸體大字,一條坦平的山路,迤逦直通無盡深處,道旁松柏相間,地上綠草油油,繁花點點。

     群豪看了這番景色,心中不由泛生起一種莊嚴肅穆,略顯森森之感。

     麥小明卻緊倚着苗素蘭,怔怔地仰望着那座矗立的石坊。

     苗素蘭纖手一指那石坊,道:“這就是‘萬花宮’了嗎?” 麥小明緩緩的收回視線,搖了搖頭。

     群豪之中,有幾個性急之人,已然策馬沖過石坊,跨入那條入山大道。

     麥小明突然驚叫一聲。

     群豪不知發現了什麼可怖之事,都不禁四望搜尋,有的卻把眼光投注在他身上。

     就在麥小明驚叫之時,已有三人到了石坊那邊,這三人一聽驚叫之聲,也都回身看望。

     突然,樹上一陣“索索”之聲,一群紅色小鳥,沖天飛去。

     麥小明指着那群小鳥,張着嘴,隻是說不出話來。

     餘亦樂也是久曆江湖之人,一見他這般神情,低聲對苗素蘭說道:“适才他突然驚叫,莫非他早知樹上潛有此種小鳥……” 他話一出口,又不知說的對或不對,微一沉思,接道:“難道這些小鳥有什麼可怕之處不成?” 苗素蘭道:“麥小明平素剽悍絕倫,他既這般害怕,想必是不會假的了。

    ” 鐘一豪、皇甫天長心中都記着谷寒香,一聽二人之言,同時說道:“任那‘萬花宮’是龍潭虎穴,咱們也不能半途而廢。

    ” 苗素蘭點頭一笑,轉臉瞧着麥小明,道:“還是你帶路吧。

    ” 麥小明神情懼怯,皺着眉頭,不敢前去。

     苗素蘭突然右手向前一指,沉聲喝道:“咱們走啦!” 麥小明應聲夾馬,呼的一聲,已然向前馳去。

     山路平坦,群豪奔馳了三五裡路,山徑急轉,山勢往下一瀉千裡,轉彎之處,豎着一塊一人高的石碑,碑上血紅紅的寫着:“此去仙境,凡人止步”八個紅字。

     麥小明喘着氣,道:“我不去了。

    ” 萬映霞口角一撇,冷哼一聲,道:“你為什麼不去了?” 麥小明遲遲地伸出手來,指着前方遠處。

     但他心中似有着無比的恐懼,伸出去的手指,有着微微的抖顫。

     鐘一豪一搖手中折扇,急着問道:“前面可是快到‘萬花宮’了嗎?” 譚九成點頭接道:“鐘兄猜的不差……” 鐘一豪心中對江南雙豪,似有着甚深的成見,目光微掃了他一眼,并未理他,卻又把眼光投注到苗素蘭的臉上。

     苗素蘭的一雙星目,卻全神貫注的,凝視着那一瀉千裡的山道,瞧了片刻,又微作沉吟,緩緩把目光移注在麥小明臉上,神态嚴肅而聲調柔和地說道:“麥小明,行百裡者半九十,我們既已深入天台,你怎能就此折回呢?乖孩子,快點走吧,免得這麼許多人,都在為公主擔心……” 她說的悠悠慢慢,聲音裡充滿了柔愛之情,使人聽了仿佛無法相拒一般。

     說完話,又用手向麥小明輕輕的招了幾招,道:“乖孩子,還是你在前領路吧。

    ” 麥小明畏怯的神情,漸漸放松開來,目注那條斜瀉下的山路,沉思片刻,長長的籲歎了一口氣,一昂頭道:“走啦!” 這條路,十分歪斜,馬匹行走之時,也是十分的吃力。

     走了約一盞熱茶時刻的光景,忽然之間,兩邊峙立的山峰峭壁之上,一聲震天的巨吼。

     這一聲巨吼,來的大是突然,而且一聲之後,萬山回應,聲勢更是動人心魄,隻聽得群豪大吃一駭,有幾匹健馬,頓時被吓得四腿一軟,蹲了下去。

     麥小明卻冷冷說道:“那是獅子叫……” 他話音未落,又是一聲巨吼,傳了過來。

     群豪擡頭仰望,隻見那峭壁峰頂,每隔一段,便有一頭金毛巨獅,守立在那裡,一個個俯視下瞰。

     隻看得群豪由心底冒出一股寒意,心想如果這些巨獅,由上直撲下來,那可是無法抵禦,群豪心存顧忌,一時都怔怔的呆在當地。

     麥小明淡然道:“這些獅子隻管守望,不會沖下來的。

    ”說着,當先策馬前行。

     群豪見他對這些巨獅,并不畏懼,也都放缰跟了上去。

     峰上巨獅見群豪策騎行進,第一頭又叫了一聲,随後,它們仍是在次第傳訊,一個一個,一聲接一聲的叫了下去,遍山都回應着獅吼,宛似沉雷在半空響蕩…… 走完這條斜道,山路緩緩往右裡彎去,路面也變的狹窄起來,隻能容一騎行走。

     群豪跟着麥小明魚貫行去,走了沒有十丈遠,在一道轉彎之處,路當中,卻坐守着四頭身高逾丈的大黑猩猩。

     這四頭猩猩,都似極為精靈,聽見人言蹄聲,并不呼叫跳躍,隻把火紅的眼睛睜得大大的,一見人馬近前,鼻子直扇,發出絲絲嗤聲,同時,張着血盆大口,對着群豪龇牙咧嘴的在作怪狀。

     麥小明一見這四頭猩猩,似是本能的發出了一聲輕喝。

     四頭長相兇獰的猩猩,睜着火睛,對麥小明瞧了一陣,互相撲打了一陣,呼嘯跳躍的翻山越嶺而去。

     這條狹窄小道,越走越高,半空中,峰巒連雲,群山環抱,四面山瀑千條,急沖而下,彙成一個巨潭,幾條支流溪澗,繞着山腳,翻滾流去。

     眼前這路的盡頭,隻有一條長逾二十丈的石梁,由群豪停身的山邊,直達對面山峰,除了這條石梁以外,沒有一條可通之路。

     這種奇絕的景色,真是鬼斧神工。

     群豪正在仔細打量,忽然身後一陣勁風,勢如狂飚,刮得石飛塵揚。

     衆人還未得及轉身,兩隻山虎已由群豪身後飛躍而出,躍上石梁,向對面山峰奔去。

     就在群豪聞聲回顧的一瞥之間,猛然發現身後的山上,一塊約有兩丈高,五尺寬的光滑平整山壁之上,刻着:“就此回頭,尚保一命,再往前走,即是黃泉。

    ”十六個大字。

     皇甫天長冷哼一聲,道:“此人心中險奸已極,既是刻語示警,就該迎面豎立,哪有背人立碑之理?” 餘亦樂點頭接道:“此人這等作為,也太缺少光明磊落的英雄氣概了。

    ” 群豪一看在這四面環山,千條山瀑,隻有一條石梁可以行走之外,再無第二條途徑,而這條石梁,如長虹貫天,懸在半空,四面是瀑瀉珠濺,底下是萬丈深壑,壑底是嶙峋怪石,湍湍山澗,不用說這些馬匹不能渡越,就是普通之人,也是沒有這份膽量,跨上這條貫連萬峰的石粱。

     紛紛下馬,取下馬上之物。

     鐘一豪道:“麥小明,還是你帶路吧。

    ” 麥小明點了點頭,卻依然站在原地不動。

     餘亦樂為人精細,閱曆又深,沉吟了片刻,道:“不知這條石梁之上,有無什麼埋伏?” 麥小明被他這一提,似是突然明白過來,接口說道:“‘萬花宮’處處埋伏,步步兇險,不過這條石粱上卻是沒有埋伏……” 苗素蘭未待他話完,接道:“既無埋伏,你就替大家帶路吧。

    ” 麥小明瞧了苗素蘭那凝神而視的眼光,一句話也沒有說,當先走上石梁。

     群豪也一個一個魚貫跟了上去。

     石粱盡頭,是一條深遠的谷道。

     群豪走完石梁,踏入谷道之時,隻見一隻黑色大熊,直立谷邊,一見生人入谷,悄無聲息的直撲過來。

     麥小明走在最前,黑熊撲來,他正首當其沖,這時他竟又一反常态,一見黑熊撲到毫不遲疑,霍的抽出長劍,往那熊腹上面刺去。

     黑熊體積癡肥粗大,但動作卻極為靈活,一見麥小明長劍刺到,巨爪一揮,竟往他劍上迎來。

     麥小明倏的收腕回劍,旋腳轉身,第二劍又向它腹部刺去。

     黑熊狡黠異常,一撲未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