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回 玉趾飄香豔震江湖

關燈
寒香道:“什麼人?” 麥小明道:“就是那個頭上包着白布,缺了一隻耳朵的人!” 苗素蘭道:“他的武功好麼?” 麥小明道:“刀法之奇,乃我生平僅見。

    ” 苗素蘭道:“這麼說來,倒是一位有用之才了。

    ” 麥小明道:“何止有用,如以他刀法而論,足可獨當一面。

    ”說完一笑,又縱身飛落馬鞍之上。

     谷寒香回目—笑,道:“看不出他那樣笨頭笨腦的人,竟然是身負絕技的高手。

    ” 苗素蘭道:“麥小明肯這般誇贊于他,自然是不會錯了。

    ” 谷寒香道:“這麼看來,姐姐的辦法,當真是不錯了。

    ” 苗素蘭道:“如果你肯聽姐姐的話,一年内包可使你的豔名,震動大江南北。

    ” 谷寒香道:“為了替大哥報仇,我也顧不得許多了。

    ” 在苗素蘭巧妙的安排之下,谷寒香的豔名,很快的在江湖上傳播開去,上天賦予她一副秀絕塵寰的容色,而苗素蘭卻使她容色和殘酷,以及床笫間動人的韻事同時傳播在江湖。

     像一陣狂猛的香飚,給武林帶來一陣巨大的波動! 很多綠林高手,開始追尋這刺激的豔遇,甚至正大門派中人物,也為之震動。

     第一個屈服在谷寒香石榴裙下的人,是那一直暗中領袖西北綠林的屠龍寨主。

     此人以機詐用毒,威震江湖,坐地分贓數十年,但江湖上一直不知道他的姓名,可是他卻暗中指揮西北綠林道上的活動。

     一夜的缱绻,使他自願削了一個手指。

    可是他的誠心和威名,并沒有使谷寒香為之傾倒,像馬二扁擔一樣,一宵過後,谷寒香即不再假詞色。

     不過,她留給他一個美麗的希望,那就是谷寒香答應他三年内重投他的懷抱。

     半年時光,谷寒香足蹤遍及中原,中原武林道上有四個威名卓著一時的高手,被她的美色征服,不過每一個被她征服的人,都忽然絕蹤江湖,不再出現,因此,傳言更加神秘。

    半年後,谷寒香行蹤深入了江南,立時在江南武林道上,激起了一個巨大的浪花。

     這日她們剛好下了渡船,江岸上已排列了十幾個疾服勁裝的大漢,這些人都帶着兵刃,一望之下,立時可辨出是武林道上的人物。

     除了這十幾個攜帶着兵刃的疾服大漢之外,江岸上顯得異常的冷清,渡船之上,人蹤寥落,漁舟停泊雖多,但卻不見一個人影。

     麥小明斜背長劍,當先躍下渡船,緊接着鐘一豪、何宗輝、李傑、劉震魚貫而下。

     苗素蘭仍是一身白衣,萬映霞綠衫,綠裙,一片青翠,兩個人左護右擁着滿身紅衣的谷寒香,蓮步姗姗,走下渡船。

     餘亦樂、文天生走在最後。

     排列在江岸上的勁服大漢,齊齊把目光投注在谷寒香的身上。

     她臉上垂着一片鮮豔的紅紗,面目隐隐可見,更增加了幾分神秘之感。

     麥小明冷哼一聲,道:“你們眼睛瞎了沒有,這樣多人,你們都看不到嗎?” 他雖然經過了甚久江湖曆練,脾氣仍然是暴躁異常,說完話翻腕抽出背上長劍,大步向前沖去。

     那十幾個大漢,一看麥小明亮了兵刃,飕的一聲,全都拔出了家夥。

    為首一個雙手分握判官筆的大漢,似是這些人中的首領,微一欠身,說道:“不知哪一位可以做主的人,請出來答話。

    ” 鐘一豪一揮手,道:“什麼話和我說吧!” 那大漢一分手中判官筆,說道:“近來中原武林道盛傳着紅花公主之名,玉趾飄香,行蹤所到之處,無不被激起巨大的波瀾,不知哪一位是紅花公主?” 原來谷寒香自稱來自西域,貴為公主身份,愛穿紅衣,她又生的美如春花,故而傳出紅花公主之名。

     鐘一豪冷笑一聲,道:“紅花公主身份何等尊高,豈能輕易和你說話……” 那人冷笑一聲,接道:“諸位來此江南地面,也不打聽一下,當今江南地面上的行情嗎?” 麥小明手腕一振,飕的一劍刺了過去,口中冷冷喝道:“什麼行情不行情的……” 那人左手判官筆一揮,當的一聲,封架開麥小明的長劍,說道:“在下奉命來此,并無和諸位動手之心。

    ” 鐘一豪緬刀一擺,封住了麥小明長劍,接道:“既無動手之心,難道是列隊歡迎我們的嗎?” 那大漢肅容說:“江南雙豪之名,不知幾位聽人說過沒有?” 鐘一豪道:“聽到過又怎麼樣?” 那為首大漢仰臉一陣大笑,道:“聽到過那就好辦了……” 他微微一頓,收住長笑之聲,道:“在下奉江南雙豪日、月二牌,特來奉迎紅花公主,車、馬都已備齊,隻要諸位答應一聲去字,立時可以起程。

    ” 麥小明冷哼一聲,道:“我們自己有腿,難道不會走嗎?要你們費這些閑心幹嗎?” 鐘一豪回頭望了麥小明一眼,低聲叱道:“不許多口。

    ”半年江湖行走,鐘一豪已隐隐的成了這般人中的首腦,麥小明對他已有了幾分懼怕,果然不再接口。

     那手執雙筆的大漢冷峻的望了麥小明一眼,欲言又止。

     鐘一豪一拱手,道:“我這位小兄弟年輕氣盛,得罪諸位之處,還望海涵,容在下請示之後,再給諸位答複。

    ”半年以來,他連番遇上高手,氣度方面,大了甚多。

     鐘一豪轉身對着谷寒香抱拳過頂,說道:“江南雙豪,派人奉迎公主!” 覆面紅紗中傳出谷寒香清脆的聲音,道:“人家盛情奉迎,咱們卻之不恭,答應他們吧!” 鐘一豪欠身應道:“屬下領命。

    ”轉身對那排列的群豪笑道:“已得公主允準,諸位帶過車、馬,我們即刻動身。

    ” 那為首大漢收了判官筆,高舉雙掌,互擊三下。

     隻聽一陣馬嘶輪響,三丈外一道突起的堤岸之後,傳出來十幾匹長程健馬,和一輛豪華的雙輪馬車。

     鐘一豪一揮手,麥小明、何宗輝、劉震、李傑等,紛紛縱身上馬。

     苗素蘭、萬映霞扶着谷寒香,姗姗走上馬車,餘亦樂大邁一步,跨坐車前,伸手從車夫手中搶過長鞭,笑道:“鞭子交給我吧!此處已用你不着。

    ” 那人冷笑一聲,縱身躍落架轅的馬背之上,餘亦樂也不理他,長鞭一揮,叭的一聲脆響,馬車疾向前面馳去。

     鐘一豪、麥小明等六匹健馬,立時散布在馬車前後左右,護車而行。

     那背插判官筆的大漢,一提馬缰,搶先帶路,數十匹快馬,環繞着一輛馬車,飛馳在沿江的黃土大道上。

     這一陣急奔,足足跑出了十幾裡路,那帶路大漢突然一勒馬缰,轉入一條荒僻的小徑上。

     鐘一豪一皺眉頭,道:“這條小徑如此狹窄,如何能行得馬車?” 那大漢笑道:“小徑兩邊的荒草地上,都是堅硬的沙石地,閣下隻管放心。

    ” 擡頭望去丘嶺起伏綿連不絕,再行數裡,即可進入山嶺之中,但卻不見一處村舍房屋,不禁心中動疑,回顧了那背插雙筆的大漢一眼,冷冷道:“這山區之内,倒是—處極好的埋伏所在……” 那大漢淡淡一笑,接道:“垂楊村就在那邊山嶺下,大駕未免太多心了。

    ” 鐘一豪極盡目力,仍然看不出一點迹象,但又不好再多追問,心中卻暗自計議道:“如近山區,我立時停馬不進,縱有埋伏,又有何懼。

    ” 又奔行四五裡,已到丘嶺之下,那帶路大漢突然飄身下馬。

     鐘—豪雙足一點,人如掠波海燕一般,疾從馬背躍下,悄無聲息的落在那大漢身側,和他并肩而立。

     那大漢回目一笑,道:“好身法。

    ” 鐘一豪冷冷答道:“過獎了。

    ” 那大漢遙指着左側一道寬大的山谷說道:“那綠竹環繞,佳木蔥茏中隐隐可見的樓閣,就是‘垂楊村’了。

    ” 說話之間,忽聽三聲鐘鳴,從那綠竹翠木林中飄傳出來。

     鐘一豪目光環掃,打量那廣闊的山谷一眼,隻見那綠篁翠木林中,隐隐有人影閃動。

    忽聽車輪聲音,谷寒香坐車已到。

     垂簾中傳出來谷寒香的嬌脆的聲音道:“怎麼不走了?” 那背插判官筆的大漢,接道:“已到‘垂楊村’,天下英雄,到此都要步行,有勞公主玉趾了!” 麥小明突然一抖馬鞭,健馬直向前沖去,口中大聲叫道:“有這等事,寬谷大道,為什麼不能行馬?”話出口,坐下快馬已沖出四五丈遠。

     那大漢濃眉一聳,一個箭步,躍飛麥小明馬前,右手橫臂一伸,道:“站住!” 麥小明身子一探,右手疾向那大漢手腕之上抓去。

     那大漢右臂一收,疾快的縮了回去,但右手卻同時疾擊而出。

     麥小明一擊不中,雙腳微一用力,由馬背上疾翻而下。

     但見白虹一閃,森森劍光,已然點向那大漢前胸。

     原來麥小明借那躍下馬背一刹間,已拔出背上長劍。

     那大漢武功不弱,麥小明出手劍招,雖極辛辣,但那大漢竟然輕巧的閃避開去,雙手一翻,兩支判官筆一齊出手,一招“雙龍出水”,分襲向麥小明“玄玑”、“腹結”兩大要穴。

     兩人動作均極迅快,劍來筆往,轉眼之間,已經對打了七招。

     兩個人似是都未料到對方身手,如此矯健,神色之間,隐隐現出敬佩之意。

     鐘一豪高聲叫道:“兩位請住手……” 麥小明首先收劍,一躍而退。

     那手執判官雙筆大漢似是對麥小明的舉動,極為憤怒,正待揮筆追襲,突聽一個沉重有力的聲音傳了過來,道:“我要你奉請貴賓,你怎的這等慢待佳客。

    ” 那大漢聽到聲音之後,身軀忽然微微一顫,垂下雙筆,恭恭敬敬答道:“小的被迫出手,并非有意慢待佳客。

    ” 鐘一豪擡頭望去,隻見七八丈外,翠林之中緩步走出兩個人來,并肩而行。

     兩人身後四五尺處,一排并行着四個青衣童子,每人手中都捧着一件東西,緩步随在兩人身後。

     鐘一豪看那施用雙筆的大漢,誠惶誠恐的樣子,心中暗自驚惕,忖道:這人武功不弱,在江南雙豪手下也算得一二流的角色,但看對兩人的恭謹神态,想那雙豪平日待人定然異常嚴厲了。

     忖思之間,那兩個身着長衫的人,已然走近身前。

     鐘一豪心中微微一凜,暗道:“看兩人緩步而行,怎的來勢如此迅快。

    ” 隻聽一個低沉有力的聲音,說道:“哪一位是紅花公主?”聲音如金鐵相擊,顯然是有着極深厚的内功。

     那手握雙筆大漢,突然擡起頭來道:“紅花公主現在馬車之中。

    ” 鐘一豪一抱拳,接道:“公主身份尊貴,不适步行入林,不知能否破例讓公主坐車通行入村?” 說話之間,借機打量了兩人一眼。

     隻見左面一人身軀魁梧,環目濃眉長髯垂胸,膚色黝黑不怒而威;右面是一位面色白淨神态潇灑,滿臉和藹微笑的英挺少年。

     左首那濃眉長髯大漢,環目一顧鐘一豪,說道:“閣下何人?” 鐘一豪道:“公主駕前帶刀總管。

    ” 那英挺少年微微一笑道:“‘垂楊村’從未讓車馬直入,不論何人,要進垂楊村,也得在此處停車下馬,煩請總管代為申禀公主,勞玉趾一行入村,兄弟當于接風宴前,敬酒謝罪。

    ” 鐘—豪回目望去,隻見麥小明雙目凝注兩人,暴射出憤怒的火焰,一付躍躍欲動之情,怕他發作誤事,趕忙接口說道:“兩位既然不肯賞臉,在下等自是不便勉強,強賓不壓主,我等就此告别。

    ” 那黑臉長髯大漢,突然仰天一陣大笑,道:“好一個強賓不壓主,需知江南道上,除了我垂暢村外,再無其他之處,可以接待公主了……” 一陣嬌若銀鈴的笑聲,由那車中傳了出來,說道:“兩位派人用車,把我們迎來此地,并非是我們自找上門。

    ”車簾啟處,當先走出來面垂紅紗的谷寒香。

     苗素蘭、萬映霞魚貫相随,緩緩下車。

     那英挺少年擡頭望了三人一眼,笑道:“久聞紅花公主豔名,何以不肯以真面目示人。

    ” 言詞之間,一派輕佻。

     苗素蘭臉色一整,肅然說道:“看兩位的神情,定然是江南雙豪了?” 那英挺少年微微一笑,道:“過獎,過獎,妄得虛名,多承挂齒。

    ” 苗素蘭道:“君子不重則不威,閣下的盛名雖重,但人卻太輕浮了!” 那英挺少年臉色一變,似欲發作,那長髯大漢輕咳了一聲,接道:“我等派遣專人奉迎公主來此,一則接風,二則有事奉求,并無惡意,諸位請打消敵視之意。

    ” 麥小明插口說道:“别說一座垂楊村,就算是龍潭虎穴,又有何懼……” 那英挺少年略經忖思之後,怒容盡消,朗朗一笑,道:“兄弟言重了,我等誠意奉迎,毫無機詐之心,江湖傳言失實,以緻适才兄弟失禮,尚望諸位海函一二。

    ”說完,抱拳一禮。

     谷寒香欠身說道:“不敢當。

    ” 苗素蘭接口說道:“公主金枝玉葉,甚少跋涉行程,何況山道崎岖,舉步艱難,不知可否破例優容以馬代步。

    ” 那長髯大漢沉吟良久,道:“‘垂楊村’自立下此規之後,天下武林同道,無不遵守,公主雖然身份尊祟,但這破例優容,實叫在下作難……” 他微微一頓後,接道:“在下倒想了一個兩全之策,由在下派出兩名健漢,以竹椅作轎,暫為公主代步,不知意下如何?” 苗素蘭道:“既可存兩位顔面,也應了我們之求,辦法實在高明,叫人心生敬服。

    ” 長髯大漢一拱手,道:“但卻有勞諸位步行了。

    ”低聲對身後相随青衣童子,吩咐兩句,立時有一個青衣小童飛奔而去。

     片刻之後,果然有兩個大漢,用竹竿擡了一張竹椅,急馳而來。

     苗素蘭、萬映霞扶着谷寒香坐上竹椅,緊随左右相随。

     江南雙豪長揖肅客,轉身帶路,鐘一豪等緊随雙豪之後,直向谷中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