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回 暗布陷阱殺機四伏

關燈
我都從不避她,有話請說不妨。

    ” 張敬安轉臉望望那疾奔而來的少林、武當兩派中人,不過隻相距一裡左右,低聲說道: “家師要師兄把少林、武當兩派中人,帶到距此‘迷蹤谷’三裡左右的落雁谷中。

    ” 胡柏齡道:“落雁谷井非絕壑,後面還有路可通。

    ” 張敬安道:“家師如此吩咐,想必早已有備,師兄就說家師在落雁谷中敬候兩派高有……” 他轉臉望了一下愈近的少林、武當兩派中人,接道:“家師尚在等待師兄回話,小弟……” 胡柏齡接道:“師弟上複師叔,就說小弟一切遵命。

    ” 張敬安抱拳一揖,轉身而去。

     胡柏齡擡頭打量了一陣,隻見少林僧侶,不下四五十人之多,武當派也有二十餘人之衆。

     鐘一豪舉手一揮,低聲說道:“咱們沖上去保護盟主。

    ” 群豪應了一聲,齊齊奔了上去,排列在胡柏齡兩側。

     隻聽一聲宏亮的佛号,一個五旬上下,平橫禅杖的老僧,大步走了出來,說道:“諸位施主,老僧這裡有禮了。

    ” 胡柏齡道:“老禅師有何賜教?” 那老僧微微一笑,道:“如果老僧雙目不花,施主當是統率當今綠林的胡盟主。

    ” 胡柏齡道:“在下是胡柏齡,老禅師有何教言,盡管請說。

    ” 老和尚微微一笑道:“胡盟主函邀敝派和武當派到此,不知有什麼要事相商?” 胡柏齡沉吟了一陣,側目一望麥小明道:“老禅師可曾看到過在下的邀約之函嗎?” 那老和尚微微一怔,暗道:“你自己具名寫的請帖,難道就記不得了嗎?”隻道他有意推诿取笑,不覺微有愠意,臉色一整,異常莊嚴地說道:“出家人一向不打诳言,你乃堂堂盟主至尊,還會有人冒名頂替,私發請帖不成?” 因那請帖雖有胡柏齡的具名,但卻是酆秋僞制代他而發,那邀請少林、武當兩派的請帖之上,究竟寫些什麼,他一點也不知道,心想取來瞧瞧,但聽耶老僧之言,知他心中有了誤會,扳轉話題,說道:“不知老禅師法号如何稱呼?貴派的掌門方丈,來了沒有?” 那老和尚單掌立胸,冷冷笑道:“貧僧天儀,敝派方丈随後就到,胡盟主有什麼話,對老衲說也是一樣。

    ” 胡柏齡一抱拳道:“久仰,久仰,‘迷蹤谷’中宴會,已改在數裡外的落雁谷中舉行……” 天儀大師似是對宴會突然易地舉行一事,心中甚覺懷疑,沉吟良久,想不出該如何答複。

     胡柏齡回頭對鐘一豪道:“鐘兄請代我傳谕,召集全谷中人,即刻趕來谷口。

    ” 鐘一豪應了一聲,轉身疾奔而去。

     胡柏齡輕輕歎息一聲,低聲對谷寒香道:“香妹也請回到谷中去吧……” 谷寒香似已預感不幸,黯然說道:“我不回去啦,我要和大哥走在一起。

    ” 胡柏齡道:“動手相搏之事,你如何能夠去得……” 谷寒香星目轉動,望了望武當和少林兩派中人一眼,隻見他們整整齊齊地列隊而立,一個個臉色莊嚴,凜然難犯,不自覺間,心中泛上來一股寒意,輕移蓮步緩緩走了過去。

     她微帶愁苦的眉梢,和圓圓的眼睛中含蘊的瑩瑩淚水,襯着那天姿國色,絕世風華,隻看得少林、武當兩派的僧侶道士們,一個個垂下頭去,不敢多瞧。

     胡柏齡忖道:“此行一旦被少林、武當發覺了我是在相誘他們到落雁谷中,隻怕在中途之上,就要動手,少林、武當兩派,盡出高手而來,一旦動起手來,定然是一場十分慘烈的惡鬥,那時隻怕無暇兼顧于她。

    ”當下别過臉去,冷冷說道:“不行,你還是回谷中去吧!” 他自和谷寒香結識以來,從未這般對待過她,心中痛苦無比,不敢回目相望嬌妻。

     谷寒香柔婉一笑,道:“大哥不要生氣,我回谷中等待大哥就是。

    ”緩緩轉過身子,慢步而去。

     山風吹得她綠裙飄風,背影流露出無限的凄涼。

     胡柏齡強自振起精神,回頭對群豪說道:“你們全部留在這裡,等鐘一豪會齊谷中高手之後,再趕往落雁谷中去接應我。

    ”抱拳對天儀大師一禮,道:“老禅師如若有膽請随胡某人到落雁谷一行。

    ” 天儀大師道:“胡盟主隻要肯去,老僧當得舍命奉陪。

    ” 胡柏齡縱聲大笑道:“老禅師豪氣淩雲,在下佩服的很,不過,血氣之勇,智者不取,老禅師要小心了。

    ”大步向前走去,話中已隐隐相示落雁谷中,殺機四伏。

     天儀大師隻道他故用言語相激,冷笑一聲說道:“刀山劍林,貧僧何懼。

    ”一揮手中禅杖,緊随胡柏齡身後而行。

     麥小明身子一側,滑溜無比的搶在天儀大師前面,回頭一笑,道:“你這老和尚蠻兇嘛,回頭我得給你一點教訓。

    ” 此言一出,群僧個個面色大變。

     要知天儀大師在少林寺身份甚是尊高,麥小明這般出言無敬,自是群僧難以忍受。

     隻聽一個身材高大的和尚冷冷說道:“小小年紀竟敢這等目無尊長,不是看你年紀小,立時要讓你吃些苦頭。

    ” 麥小明目光轉動,溜了那身材高大的和尚一眼,笑道:“等一會我先殺你。

    ” 這一句話,反使群僧莊肅臉色,恢複了平靜,原來大家忽然覺着這年紀幼小的孩子,這等語無倫次,定然有什麼毛病。

     胡柏齡原想丢開群雄之後,把酆秋準備在落雁谷中暗算武當、少林兩派中人一事,暗中透露給天儀大師,要他早作準備,免得遭受暗算。

     但麥小明寸步不離,使他沒有機會洩露胸中之密,心中十分焦慮。

     三裡行程,片刻即到,落雁谷已經遙遙在望。

     胡柏齡暗暗忖道:“如不借此機會,把胸中之密,洩露給少林僧侶,一進落雁谷中,隻怕再也沒有機會了。

    ”但卻又想不出遣走麥小明的辦法…… 忖思之間,人已到了谷口。

     他霍然停下腳步,回過身子,目光緩緩向武當、少林兩派中人臉上掠過,冷冷說道: “已到落雁谷口了。

    ”他一時間想不出說什麼,隻好随口溜了一句。

     天儀大師擡頭打量了山谷一眼,道:“就是這座山谷嗎?” 胡柏齡道:“不錯,三面高峰環繞,兩側立壁如削,谷中殺機步步……” 天儀大師高喧一聲“阿彌陀佛!”打斷胡柏齡未完之言,接道:“邪難勝正,胡盟主盡管請帶路入谷就是。

    ” 胡柏齡暗暗歎息一聲,忖道:“好一個冥頑不化的和尚!”口中卻正容厲色地說道: “老禅師并非少林寺掌門,豈可随便做主入谷?” 天儀大師怒道:“老僧雖非掌門,但早已得掌門人傳下佛谕,此乃我們少林門中之事,胡盟主大可不必費心。

    ” 胡柏齡心中焦急,但是面上卻保持着鎮靜神态,擡頭望着天上幾片飄浮白雲,漠然說道: “我看還是等待貴派掌門人來了之後,再入谷中不遲。

    ” 天儀大師怒道:“難道胡盟主自認谷中布置,當真就能把我們一網打盡麼,哼!未免太有些自不量力了。

    ” 胡柏齡暗暗忖道:“他既能想到谷中早有布置,也許已經有了準備,何況谷中情景自己并不了然,也難說出個所以然來,”當下冷笑一聲,道:“老禅師既想自尋死路,就不妨入谷一試。

    ”他再三強調谷中兇險重重,無非使天儀大師等提高警覺。

     天儀大師舉手一揮,低聲說道:“留下十二護法,迎護掌門大駕。

    ” 少林僧侶群中,登時分出了一十二人,留在谷口。

     武當門下由一個五旬左右的道人率領,但他自和胡柏齡相見之後,一直未發一言,直到入谷之時,才簡簡單單說了一句,道:“留下五人。

    ”急奔兩步,和天儀大師并肩而行。

     胡柏齡暗中留神,見他們留下人守着谷口,忖道:“看來他們倒是早有安排了,少林掌門天禅大師和武當派紫陽道長,遲遲不肯露面,想必另有作用。

    ”不覺心中一寬,緩步向前走去。

     少林、武當兩派中人,和胡柏齡始終保持着五尺左右距離,因他走的很慢,使兩派中人,有着充分的時間,觀察谷中的形勢。

     這條山谷異常險惡,深入了裡許之遙,未見到一樹一草,除了那嶙峋怪石之外,似乎不再生長其它的東西。

     麥小明緊随在胡柏齡身後,走的甚是不耐,低聲催促道:“咱們走快些好嗎?” 少林、武當中人,亦随着放開了腳程。

     胡柏齡有意給兩派中人默查山勢的機會,凡遇到險要轉彎之處,必然找幾句話和麥小明說,借故放慢腳步。

     轉過了七八個山彎後,形勢忽然一變,隻見一片突岩上,端坐着四個服色不同的老人。

     四人身後排列了十二個綠衣美婢,除此之外,再不見其他之人。

     那突岩距地面約四五丈高,背後是一座插天高峰,突岩之下,滿是嶙峋的山石,無三尺平坦之地。

     天儀大師合掌說道:“老衲少林寺天儀。

    ” 酆秋冷笑一聲,道:“老夫邀請的是貴派掌門天禅大師。

    ” 天儀回顧了群僧一眼,也冷冷答道:“敝派掌門身份尊高,老衲奉命先代掌門開道,有什麼事,先和老衲談談再說!” 酆秋回目瞧了鬼老水寒一眼,笑道:“果如水兄所料,少林掌門,不敢應約而來……” 天儀大師在少林寺中僅有天字輩五大高僧之中,脾氣最是暴急,也極少在江湖之上走動,閱曆甚少,聽得酆秋之言,大為惱怒,一揮手中禅杖,高聲說道:“本寺方丈是何等人物,豈肯随随便便和爾等見面……” 酆秋微微一笑,道:“在貴寺方丈未到之前,先請諸位在岩下小息片刻,待貴寺方丈到了之後,老夫再降階相迎,盛開歡宴。

    ” 天儀大師心中雖甚氣惱,但因酆秋言語之間,似甚尊重少林方丈,使他不便出言反駁,隻好忍着一肚子悶氣默然不言。

     酆秋目睹天儀大師憤怒之情,溢于形色之間,心裡暗自笑道:“這老和尚好暴急的脾氣,倒得好好氣他一氣。

    ”當下又高聲說道:“胡賢侄沿途奔行,想必已甚疲累,快請上來休息一下。

    ” 胡柏齡心中雖然明知酆秋故意氣天儀大師,但卻也不得不裝出一副歡欣之情,抱拳一揖,大步直向突岩上面走去。

     這座突岩,隻有左側一道斜度較大的小徑,其他之處,都是壁立如削,除了沿那小徑上去之外,就得施展輕身提縱功夫,飛登突岩。

    但那突岩距地足足有四丈多高,除非身負絕佳的輕功,才能一躍而上。

     胡柏齡暗中估計自己輕功,是可上去,但他心思細密,此地此情之下,不願鋒芒過露,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