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關燈
小
中
大
當你在寫這樣一本教科書時,你要面臨非哲學類教材不曾碰到的特殊困擾。那就是,這本書對各種哲學理論抱有什麼看法?這個問題可以被弱化,但是卻無法回避。的确,早期的教科書不必為此大傷腦筋,因為心理學的獨立隻是最近才發生的事情。早期的心理學隻是邏輯學、倫理學和形而上學的混合體,它唯一能做的就是從哲學史裡攫取精華。不過值得注意的是,這種情形也帶來了一個好處,即心理學對哲學來說是一門很好的入門課程。目前市場上充斥着大量這樣的教科書,但它們卻沒什麼價值可言。遭到這樣的對待,心理學似乎應該從自己身上尋找原因。
另一方面,有些教材試圖抛開所有的純哲學思辨,把自己定義為科學心理學。這些書當然很樂意(至少是有機會)丢棄那些對心理學無關緊要的材料,這些材料本該在很早之前就被掩埋在形而上學的曆史中。但這不可避免地帶來了一個問題:放棄哲學原理是否可能?沒有誰能夠憑空創造或再造出寫作素材,這就好比蘊含于心理學中心的哲學意義,即使我們看不清楚,也不可能完全将之擺脫。涉及心理的本質以及心理與現實之間的關系的觀點幾乎在每一頁都會出現,如果毫無目的地介紹這些觀點,隻會讓作者和讀者都陷入困惑。
但是,對我而言,之所以反對這類教科書,還有一個更加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它沒有考慮到我們一貫的教育方式。這一點至關重要,因為在我們的大學裡,習慣上把心理學作為進入哲學領域的門檻。
那麼,我們怎樣才能集每一類教科書的優點于一身呢?也就是說,我們怎樣才能使心理學擺脫形而上學(它僅在自身領域有意義,而在心理學中沒什麼意義),變得更加科學且與時俱進,同時又仍然可以作為哲學的一般入門課程呢?在這本書中,我并不奢望自己能夠圓滿地解決這個問題;但在著書時,我一直在思考該問題,動筆時也以此為參考。這種狀态對我寫這本書非常有利。最終,我盡量避開那些心理學之外的素材,緻力于介紹科學心理學家的研究成果。我還精心安排了一些内容,以便學生能在進一步的學習中自然而然地發現問題,同時,我也詳述了相關的原理,期望這些理論能引導學生找到解決問題的途徑。通過這個過程,學生的哲學思維将得到啟發。我相信,心理學的學習将便于學生從哲學的角度提出問題和看待問題,同時它也是哲學初學者通往專門領域的最佳途徑。這本書就是作者幫助學生找到這條道路的一次嘗試。
另一方面,有些教材試圖抛開所有的純哲學思辨,把自己定義為科學心理學。這些書當然很樂意(至少是有機會)丢棄那些對心理學無關緊要的材料,這些材料本該在很早之前就被掩埋在形而上學的曆史中。但這不可避免地帶來了一個問題:放棄哲學原理是否可能?沒有誰能夠憑空創造或再造出寫作素材,這就好比蘊含于心理學中心的哲學意義,即使我們看不清楚,也不可能完全将之擺脫。涉及心理的本質以及心理與現實之間的關系的觀點幾乎在每一頁都會出現,如果毫無目的地介紹這些觀點,隻會讓作者和讀者都陷入困惑。
但是,對我而言,之所以反對這類教科書,還有一個更加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它沒有考慮到我們一貫的教育方式。這一點至關重要,因為在我們的大學裡,習慣上把心理學作為進入哲學領域的門檻。
那麼,我們怎樣才能集每一類教科書的優點于一身呢?也就是說,我們怎樣才能使心理學擺脫形而上學(它僅在自身領域有意義,而在心理學中沒什麼意義),變得更加科學且與時俱進,同時又仍然可以作為哲學的一般入門課程呢?在這本書中,我并不奢望自己能夠圓滿地解決這個問題;但在著書時,我一直在思考該問題,動筆時也以此為參考。這種狀态對我寫這本書非常有利。最終,我盡量避開那些心理學之外的素材,緻力于介紹科學心理學家的研究成果。我還精心安排了一些内容,以便學生能在進一步的學習中自然而然地發現問題,同時,我也詳述了相關的原理,期望這些理論能引導學生找到解決問題的途徑。通過這個過程,學生的哲學思維将得到啟發。我相信,心理學的學習将便于學生從哲學的角度提出問題和看待問題,同時它也是哲學初學者通往專門領域的最佳途徑。這本書就是作者幫助學生找到這條道路的一次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