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的威脅者
關燈
小
中
大
“是什麼電影?”
“是同名的美國電影,我沒有看過——”“是嗎?同一名字……”山路不知道有那部電影,因為他為了出名,忙得連看電影的時間也沒有。
山路真一回到自己的房間,拿出報紙查看電影廣告欄,首輪電影院沒有放映這布片子,二輪電影院也沒有,最後是在三輪電影院看到“夜之愛”。
是深川的電影院。
山路放下報紙,離開事物所,開車前往深川。
那是郊區的小型電影院。
山路在彌漫着花生和魚幹香的座位坐下來觀看這部電影。
一打出片名,開始放映電影後,傳來在車上聽到的音樂,好像是這部電影沒有錯。
剛開始到結婚的鏡頭,山路有點放心,看來好象是愛情喜劇片。
妻子的我行我素餓愛慕虛榮,漸漸失去丈夫的歡心,在要求離婚不成下,丈夫殺害了妻子。
在即将結束,出現斷崖的鏡頭時,山路頓時閉起眼睛,因為電影正放映丈夫把往下看的妻子推下斷崖去這一幕。
電影是以丈夫被逮埔落幕,雖然丈夫認為沒有目擊者,其實在很遠的地方有個少年以望遠鏡眺望斷崖,看到這幕人間悲劇。
走出電影院時,山路的臉色一片鐵青。
事态很明朗。
收音機廣播的山路真一毫無疑問的是指他,那個署名S的人一定認為山路在三年前殺害妻子,才寫信給“聽衆時間”。
(問題是S握有什麼證據,可以證明他殺害妻子呢?)(還有,S為什麼要寫信給聽衆時間呢?)三年前的六月二十日,殺害妻子的那晚,山路認為并沒有被任何人看到,也是因此他才能被無罪釋放,那個時間也以意外死亡結案。
以目前的情況來看,應該有目擊者才對。
那晚雖然沒有月亮。
可是并不是一片漆黑,就如電影“夜之愛”所說的偶然會有目擊者,那晚也許有人看到他把妻子丢下斷崖,那個目擊者會是S嗎? (如果S是目擊者,那晚為什麼不向警方報案呢?為什麼要在三年後的今天,寫信給聽衆時間呢?)不管山路怎麼先,都想不出個所以然來,社呢們都不知道反而讓山路感到不安。
山路很想知道S到底是什麼人。
那個人一定很了解山路。
(會是死去的美代子良家人嗎?)山路首先這麼想,可是好象不對,因為妻子的父母早已死去,隻有一個妹妹,而這個妹妹自從嫁給美國人後,一直住在紐約。
(會是同業嗎?) 由于山路的聲譽蒸蒸日上,在同業間,一定會有人嫉妒他,期望他遭遇挫折,可是他想不出會有誰會使出這樣卑鄙的伎倆打擊他。
結果還是不知道。
在不知道結果的情況下,山路強行克制自己的不安,過了兩天,到了第三天,再也忍耐不下去,于是前去拜訪“聽衆時間”的中央廣播台,中央廣播台位于赤阪。
他在會客室說想跟“聽衆時間”的主持人見面,會客室的職員立刻打電話進去,山路開始等待着。
大約等了将近一個小時,節目主持人才會出現在他的面前。
主持人現年三十二,三歲,名叫曾根崎,襯衫的袖子高高的卷起來。
“我是主持人曾根崎,你找我有什麼事?”曾根崎大聲說道。
山路首先很客氣的說他是“聽衆時間”的忠實聽衆,然後說想知道投書者是誰。
“有個朋友送我一首曲子,但由于播出的是假名——”“哪個時候播出的?” “三天前播出的” “好,我起查查看。
” 曾根崎一口答應後,再度進入裡面,不久拿着一張明信片交給山路,上面以向右翹的字體寫着三天前播音員所念的詞句,的确隻署名S,雖然山路對明信片上的筆迹一點印象也沒有,不過可以确定那是男人的筆迹。
是澀谷郵局的郵戳。
“從字體可以看出是誰寫的嗎?”曾根崎問道。
山路回答說看不出來。
“那就太遺憾了。
”曾根崎輕輕聳着肩膀說道。
山路默然注視着空中,内心依然充滿了不安。
二 過了一個禮拜。
關于S的事情依然什麼也不知道,山路很留意每天收到的信件,并沒有發現跟明信片同樣的筆迹。
第八天的下午,正在設計事務所的山路接到男人打來的電話,一時間分辨不出是誰打來的。
“我是中央廣播台的曾根崎。
” 對芳這麼一說,才讓他想起那個身穿襯衫,個子高大的男子。
“今天又由到一張要送給你的明信片,對方依然隻是署名S。
”曾根崎說道:“我想起你,才打電話給你,如果你能來的話,我把那張明信片拿給你看。
” “……” “你來不來?” “好,我立刻趕過去。
”山路說道。
他是在廣播電台附近的咖啡店跟曾根崎見面。
明信片署名和指定的曲子“夜之愛”都跟上次一樣,唯一不一樣的是“為了紀念三年前的今天”這句話改成“為了紀念三年前的六月二十日。
” 山路拿着明信片的手微微顫抖着,很明顯的可以看出來,對方是指那個事件。
“自從‘聽衆時間’開播半年來,這種事情還是第一次碰到。
”曾根崎說道:“我是指一個禮拜内連收到兩張同樣的明信片——”“也許你在三年前做了什麼好事,所以那個署名S的人才會那麼的懷念你。
” “……” “你怎麼啦?你的臉色怎那麼難看呢?” “不,我沒事。
”山路連忙說道。
山路把明信片還給曾根崎後,跌嗆的走出咖啡館。
到底署名S的那個人想幹什麼呢?确信山路殺害妻子,想伸張正義嗎?或是另有企圖呢? 山路收到第一封S寄來的信是在三天之後,信封正面寫着“山路真一先生收”,背面并沒有寫寄信人的姓名,不過隻要看字體就知道是誰寄來的,一定是那個“S”,依然是澀谷郵局的郵戳山路扳着臉打開信封,拿出來的不是信紙,而是兩張名片大小的照片。
一張是N溫泉的照片,也照出山路跟妻子一起投宿的那家旅館,第二張是山路把妻子的屍體丢下去的那座斷崖的照片,就在那一瞬間殺妻的一幕又浮現在他的眼前,他忍不住把眼睛閉起來。
山路鎮定下來後,再度檢查信封,甚至把整個信封翻面,除了那兩張照片外,再也沒有找到其他的東西。
山路把那兩張照片擺在桌子上,凝視了很長一段時間,如果裡面放的是恐吓信,反而比較好處理,可是隻放照片,就讓人不是滋味,因為不知道對方到底在打什麼主意。
(難道想告訴我他對那個事件知道的一清二楚嗎?)(或者是先寫信給“聽衆時間”送我那首曲子,然後再送我犯罪現場的照片,想勸我向警方伏首認罪嗎?)(如果是那樣的話,為什麼要在三年後的今天勸我向警方投案呢?為什麼不在那時候向警方報案呢?)山路左思右想都不知道真正的答案。
山路很想知道對方到底是什麼人,因為不知道就難以很對方開戰,不用說,山路也不想向警方伏首認罪。
雖然山路把那兩張照片連同信封燒掉,可是N溫泉的斷崖,以及很有個性的字體卻很鮮明的烙印在他的腦海裡,揮也揮不去。
早以被塵封起來的妻子之死突然複蘇過來,很鮮明的浮現在眼前。
山路感到狼狽和不安,為了想知道S到底是誰,他前往澀谷郵局附近,可是光是這樣是無法知道S是誰的。
山路的日常生活也在收聽“聽衆時間”後亂了步伐,因為在工作和商談時,突然浮現被他殺害的妻子的臉,因此他的設計錯誤百出,隻好忍痛承認失敗。
就如同滾雪球那樣,不安越來越加深,疑惑也越來越擴大。
(如果不想辦法解決的話,說不定光是不安就會讓我崩潰。
)就在山路這麼想時,又收到了第二封信。
不要說是信封的樣式和顔色相同,就兩背後沒有寫寄信人的姓名也一樣。
山路以發抖的手打開信封。
最先拿出來的是一張紙,以向右翹的字體這麼寫着:我知道你在三年前的六月二十日,在N溫泉殺害妻子,把妻子的屍體丢下斷崖,因為我親眼看到這一幕。
如果我把這件事情告訴警方,你一定會被關進監獄裡。
可是我對正義沒有多大的興趣,因為正義換不到一毛錢,何況我也不喜歡讓有所作為的人被關進監獄裡。
因此我想跟你來一次交易,我确信這種交易對你沒有什麼損失,因為你也不想被關進暗無天日的監獄裡。
我已經計算過你的收入,你一個月約可收入五十萬圓,扣除生活費用,大約有三十萬圓的盈餘,你隻要從中拿出十萬送給我,這是我的要求,每個月十萬,如果你答應的話,就把錢存進我在三星銀行澀谷分行所開
山路真一回到自己的房間,拿出報紙查看電影廣告欄,首輪電影院沒有放映這布片子,二輪電影院也沒有,最後是在三輪電影院看到“夜之愛”。
是深川的電影院。
山路放下報紙,離開事物所,開車前往深川。
那是郊區的小型電影院。
山路在彌漫着花生和魚幹香的座位坐下來觀看這部電影。
一打出片名,開始放映電影後,傳來在車上聽到的音樂,好像是這部電影沒有錯。
剛開始到結婚的鏡頭,山路有點放心,看來好象是愛情喜劇片。
妻子的我行我素餓愛慕虛榮,漸漸失去丈夫的歡心,在要求離婚不成下,丈夫殺害了妻子。
在即将結束,出現斷崖的鏡頭時,山路頓時閉起眼睛,因為電影正放映丈夫把往下看的妻子推下斷崖去這一幕。
電影是以丈夫被逮埔落幕,雖然丈夫認為沒有目擊者,其實在很遠的地方有個少年以望遠鏡眺望斷崖,看到這幕人間悲劇。
走出電影院時,山路的臉色一片鐵青。
事态很明朗。
收音機廣播的山路真一毫無疑問的是指他,那個署名S的人一定認為山路在三年前殺害妻子,才寫信給“聽衆時間”。
(問題是S握有什麼證據,可以證明他殺害妻子呢?)(還有,S為什麼要寫信給聽衆時間呢?)三年前的六月二十日,殺害妻子的那晚,山路認為并沒有被任何人看到,也是因此他才能被無罪釋放,那個時間也以意外死亡結案。
以目前的情況來看,應該有目擊者才對。
那晚雖然沒有月亮。
可是并不是一片漆黑,就如電影“夜之愛”所說的偶然會有目擊者,那晚也許有人看到他把妻子丢下斷崖,那個目擊者會是S嗎? (如果S是目擊者,那晚為什麼不向警方報案呢?為什麼要在三年後的今天,寫信給聽衆時間呢?)不管山路怎麼先,都想不出個所以然來,社呢們都不知道反而讓山路感到不安。
山路很想知道S到底是什麼人。
那個人一定很了解山路。
(會是死去的美代子良家人嗎?)山路首先這麼想,可是好象不對,因為妻子的父母早已死去,隻有一個妹妹,而這個妹妹自從嫁給美國人後,一直住在紐約。
(會是同業嗎?) 由于山路的聲譽蒸蒸日上,在同業間,一定會有人嫉妒他,期望他遭遇挫折,可是他想不出會有誰會使出這樣卑鄙的伎倆打擊他。
結果還是不知道。
在不知道結果的情況下,山路強行克制自己的不安,過了兩天,到了第三天,再也忍耐不下去,于是前去拜訪“聽衆時間”的中央廣播台,中央廣播台位于赤阪。
他在會客室說想跟“聽衆時間”的主持人見面,會客室的職員立刻打電話進去,山路開始等待着。
大約等了将近一個小時,節目主持人才會出現在他的面前。
主持人現年三十二,三歲,名叫曾根崎,襯衫的袖子高高的卷起來。
“我是主持人曾根崎,你找我有什麼事?”曾根崎大聲說道。
山路首先很客氣的說他是“聽衆時間”的忠實聽衆,然後說想知道投書者是誰。
“有個朋友送我一首曲子,但由于播出的是假名——”“哪個時候播出的?” “三天前播出的” “好,我起查查看。
” 曾根崎一口答應後,再度進入裡面,不久拿着一張明信片交給山路,上面以向右翹的字體寫着三天前播音員所念的詞句,的确隻署名S,雖然山路對明信片上的筆迹一點印象也沒有,不過可以确定那是男人的筆迹。
是澀谷郵局的郵戳。
“從字體可以看出是誰寫的嗎?”曾根崎問道。
山路回答說看不出來。
“那就太遺憾了。
”曾根崎輕輕聳着肩膀說道。
山路默然注視着空中,内心依然充滿了不安。
二 過了一個禮拜。
關于S的事情依然什麼也不知道,山路很留意每天收到的信件,并沒有發現跟明信片同樣的筆迹。
第八天的下午,正在設計事務所的山路接到男人打來的電話,一時間分辨不出是誰打來的。
“我是中央廣播台的曾根崎。
” 對芳這麼一說,才讓他想起那個身穿襯衫,個子高大的男子。
“今天又由到一張要送給你的明信片,對方依然隻是署名S。
”曾根崎說道:“我想起你,才打電話給你,如果你能來的話,我把那張明信片拿給你看。
” “……” “你來不來?” “好,我立刻趕過去。
”山路說道。
他是在廣播電台附近的咖啡店跟曾根崎見面。
明信片署名和指定的曲子“夜之愛”都跟上次一樣,唯一不一樣的是“為了紀念三年前的今天”這句話改成“為了紀念三年前的六月二十日。
” 山路拿着明信片的手微微顫抖着,很明顯的可以看出來,對方是指那個事件。
“自從‘聽衆時間’開播半年來,這種事情還是第一次碰到。
”曾根崎說道:“我是指一個禮拜内連收到兩張同樣的明信片——”“也許你在三年前做了什麼好事,所以那個署名S的人才會那麼的懷念你。
” “……” “你怎麼啦?你的臉色怎那麼難看呢?” “不,我沒事。
”山路連忙說道。
山路把明信片還給曾根崎後,跌嗆的走出咖啡館。
到底署名S的那個人想幹什麼呢?确信山路殺害妻子,想伸張正義嗎?或是另有企圖呢? 山路收到第一封S寄來的信是在三天之後,信封正面寫着“山路真一先生收”,背面并沒有寫寄信人的姓名,不過隻要看字體就知道是誰寄來的,一定是那個“S”,依然是澀谷郵局的郵戳山路扳着臉打開信封,拿出來的不是信紙,而是兩張名片大小的照片。
一張是N溫泉的照片,也照出山路跟妻子一起投宿的那家旅館,第二張是山路把妻子的屍體丢下去的那座斷崖的照片,就在那一瞬間殺妻的一幕又浮現在他的眼前,他忍不住把眼睛閉起來。
山路鎮定下來後,再度檢查信封,甚至把整個信封翻面,除了那兩張照片外,再也沒有找到其他的東西。
山路把那兩張照片擺在桌子上,凝視了很長一段時間,如果裡面放的是恐吓信,反而比較好處理,可是隻放照片,就讓人不是滋味,因為不知道對方到底在打什麼主意。
(難道想告訴我他對那個事件知道的一清二楚嗎?)(或者是先寫信給“聽衆時間”送我那首曲子,然後再送我犯罪現場的照片,想勸我向警方伏首認罪嗎?)(如果是那樣的話,為什麼要在三年後的今天勸我向警方投案呢?為什麼不在那時候向警方報案呢?)山路左思右想都不知道真正的答案。
山路很想知道對方到底是什麼人,因為不知道就難以很對方開戰,不用說,山路也不想向警方伏首認罪。
雖然山路把那兩張照片連同信封燒掉,可是N溫泉的斷崖,以及很有個性的字體卻很鮮明的烙印在他的腦海裡,揮也揮不去。
早以被塵封起來的妻子之死突然複蘇過來,很鮮明的浮現在眼前。
山路感到狼狽和不安,為了想知道S到底是誰,他前往澀谷郵局附近,可是光是這樣是無法知道S是誰的。
山路的日常生活也在收聽“聽衆時間”後亂了步伐,因為在工作和商談時,突然浮現被他殺害的妻子的臉,因此他的設計錯誤百出,隻好忍痛承認失敗。
就如同滾雪球那樣,不安越來越加深,疑惑也越來越擴大。
(如果不想辦法解決的話,說不定光是不安就會讓我崩潰。
)就在山路這麼想時,又收到了第二封信。
不要說是信封的樣式和顔色相同,就兩背後沒有寫寄信人的姓名也一樣。
山路以發抖的手打開信封。
最先拿出來的是一張紙,以向右翹的字體這麼寫着:我知道你在三年前的六月二十日,在N溫泉殺害妻子,把妻子的屍體丢下斷崖,因為我親眼看到這一幕。
如果我把這件事情告訴警方,你一定會被關進監獄裡。
可是我對正義沒有多大的興趣,因為正義換不到一毛錢,何況我也不喜歡讓有所作為的人被關進監獄裡。
因此我想跟你來一次交易,我确信這種交易對你沒有什麼損失,因為你也不想被關進暗無天日的監獄裡。
我已經計算過你的收入,你一個月約可收入五十萬圓,扣除生活費用,大約有三十萬圓的盈餘,你隻要從中拿出十萬送給我,這是我的要求,每個月十萬,如果你答應的話,就把錢存進我在三星銀行澀谷分行所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