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賭腳程白依雲失蹤
關燈
小
中
大
落了個下半輩子的清靜。
軒轅陽生則不隻是傷勢痊愈,并且已為白依雲的美色所迷,隻是他表面上做得非常掩密。
叫别人看去,好像他在追求白鳳仙一般,所以并沒引起任何人的懷疑。
圓通神尼取出一個寸許大小的釣鈎,交給悟塵神僧說道:“老尼已用那塊分風銅制成一把釣鈎。
但不知适用與否?” 悟塵神僧接過,笑着說道:“于今算來。
釣劍應用之物,風毛釣絲、鳳羽浮水、釣餌等等,俱已齊全,風竹竿亦不由公遜夫人允贈,雖然秦公子未來這裡,想必亦已由秦公子取回峨嵋,屈指計日,馬上趕回,定可誤不了端陽釣劍之期了。
” 圓通神尼笑道:“可不是嗎?幾十年提心吊膽之事,眼看大功告成在即,龍劍出井,誅魔之後,你我也可以一卸仔肩,擺脫塵緣,撒手歸去了。
” 大家聽了,也都高興不疊,一則由于為好奇心驅使。
二則也防着在釣劍之時,有人前去搗亂,所以除了極少數幾個,因為另有要事而外,其餘之人,均一路同行,當日啟程上路,趕回峨嵋。
那知才到白家莊,便看到白守德憂急萬分地迎了出來,直喊:“這可如何是好?這可如何是好?” 大家見了都不由的為之大吃一驚。
悟塵神僧道:“施主别亂,且先說出到底出了什麼事吧!” 白守德把捏在手中的一封信,交給悟塵神僧說道:“這是剛剛有人送來的。
您請看吧!這叫人從何說起呢?” 悟塵神僧把信接過一看,信封上寫的是: “端送白師兄親啟”。
下署樓夢二字。
在信角上還批了“十萬火急”四個小字。
悟塵神看僧到秦樓夢對白守德的稱呼,已自懷疑,再抽出信紙來,急忙看了下去,隻見信上寫着: “同門弟樓夢書呈守德師閣下:今接落風坡公孫老先生來信,得悉小兒奉兄命前往盜取鳳竹,不幸為公孫老先生所擒,幾喪性命,幸蒙公孫夫人母女一再哀發懇,始允以鳳竹與我兄交換退婚書,容小兒另婚該孫女,否則定殺不赦,想我兄與弟,誼屬同門,況鳳竹到手,我兄之志迹遂,故希即日如命而行,弟夫妻在青城候駕同行。
望念小兒在旦夕,弟夫婦心如刀割,匆匆草此,語無倫次,千祈原宥,是幸。
” 悟塵神僧邊看邊讀,所以看完之後,所有在場之人,齊都大驚不置。
白依雲則早已急得撲通一聲,昏倒在地。
因此頃刻之間,全都亂成一團,不知如何是好了。
還是悟塵神僧比較鎮定,忙命白鳳仙把白依雲扶送回房,然後向大家說道:“這事雖然麻煩,但貧僧看來,總還有辦法可以解決,所以各位且不必亂,還是共同商量一下吧!”說着便問白守德的意見如何? 白守德兩手一攤,苦着臉說着:“寸心已亂,不知如何是好了?” 悟塵神僧又去問圓通神尼? 圓通神尼隻低着頭,手捏念珠,并未立刻作覆。
情丐卻已開口說道:“老怪物恬不知羞,持強謀奪他人婚姻,簡直豈有此理,依老花子意思,幹幹脆脆,上門去指着他的臉上,羞辱他一頓,問他知恥不知恥,再把秦家娃兒打救回來,也就是了。
” 抱一真人搖頭道:“這意見貧道卻不敢同意,因為……” 暫不表他們在前面商量研究,單說白鳳仙把白依雲送回房中,一陣施救之後,白依雲悠悠醒轉,立刻大哭不休。
白鳳仙忙加朗慰,但白依雲怎忍得住心中愁苦。
白鳳仙急得跳腳道:“姊姊哭有何用呢?咱們商量出個辦法來才對啊!” 白依雲哭道:“現在叫我還有什麼辦法可想呢?” 司環在旁說道:“神僧、神尼都正在商量,有道是‘一人不敵三人計,三人商量個好主意’,姑娘去聽聽不好嗎?” 白依雲道:“我不要聽,我聽了心煩。
” 白鳳仙道:“這樣好了,司環,你去聽着,有什麼話趕快來回我。
” 司環應聲便行,旁邊還有幾個丫頭老媽子,為着讨好起見,也紛紛自告奮勇,搶着跟随司環而去,往來傳遞消息,這一來,外面有一句什麼話,便怪上傳進她姊兩個的耳中了。
隻是所有的人,除了情丐主張以武力去對付公孫楚而外。
其餘的人,則諸不表同意,或是幹脆不開口,始終得不出一結論。
白鳳仙脾氣急躁,早就聽得不耐煩起來,問道:“神僧和神尼的意思如何呢?” 回報的人說道:“他們兩位老人家始終沒表示意見。
” 白鳳仙一揮手道:“你們趕快再去聽聽。
” 又過了一會兒,司環滿臉急亂地跑了回來說道:“事情不好了!” 白鳳仙道:“這是何說?” 司環隻拿眼看着白依雲,卻不開口。
白鳳仙生氣喝道:“你倒是說啊!事情本來就不好了,還有什麼不能說的呢?” 司環這才說道:“剛才神尼表示意見了,說什麼雲姑娘本來以不出閣為佳,既然事已如此,倒莫若幹脆依着公孫楚的話,立刻拿退婚書去把鳳竹換回來,趕上端陽之期,釣出龍劍,除去老魔,消彌大劫,實是兩全其美之意,至于雲姑娘的不快,她說願收雲姑娘做徒弟,以為補報,神僧和那位老道爺也都表示同意,正在問老爺怎麼辦呢?” 白鳳仙不待司環說完,便氣得跳了起來說道:“這是什麼話,簡直豈有此理。
” 白依雲則又哭倒在床上說道:“我不要活了。
” 白鳳仙義憤填膺地說道:“姊姊不必傷心,待我去與他們理論。
”言畢便行。
那知剛剛走到前廳,便碰上又有人送信前來,湊上前去一看。
那信竟是公孫楚派人送來的。
上寫: “白莊主閣下:兒女婚姻之事,并非老夫主張,且秦家娃兒必得令媛一言,始肯作最後決斷,故老夫予爾限期十日,淨退婚書來換鳳竹,若令媛不同意退婚,十日不見退婚書來到,則老夫亦當網開一面,破例釋放秦家娃兒可也。
” 情丐一見,首先跳了起來說道:“老花子早知秦家娃兒是個多情種子,決不會見異思遷,這不就很明白了嗎?現在這樣好了,且先待老怪物将秦家娃兒放回,然後鳳竹包在老花子的身上就是。
” 圓通神尼卻搖頭說道:“機不可失,今天已是四月廿五,若是等待十日之後,再去取竹,豈不誤了端陽釣劍之期,所以老尼認為,仍以維持原議為是。
” 悟塵神僧和抱一真人也都同意圓通神尼的看法,勸情丐應以消彌大劫為主,萬勿因情而誤大事。
情丐不服道:“天地本至情而生人,人秉至情而發育成長,斷情絕欲,豈是人所應為?至于釣劍之事。
今年不成,還有明年,總不能因此而使一個無辜的女孩兒去犧牲終身幸福吧?老花子絕對不敢苟同此議。
” 可是情丐雖然據理力争,又那裡敵得過神僧、神尼和抱一真人一緻的主張。
尤其是白守德早就派人取出文房四寶,拂紙揮毫,寫那退婚書,說是:“趕快送去,換回鳳竹,趕上端陽釣劍之期,我白某絕湧因兒女之私,耽誤彌劫大事,那個罪名,實在擔當不起。
” 情丐無可奈何。
向白守德投了個輕蔑不屑的眼光,然後對大家笑着說道:“老花子生性怪誕,留此無益,就此告辭。
”言畢也不再待别人開口,立刻率領着他的門下弟子,揚長而去。
白鳳仙這時怒火沸騰,但眼看到情丐都不能改變他們的意見,知道自己縱使力争,也必無補于事,同時念頭一轉,計上心來,也就沒再說什麼,匆匆回房。
遣開丫頭仆婦,然後把事情告訴了白依雲并且說道:“姊姊,趕快收拾吧!秦師兄既未變心,我陪你去走一趟落鳳坡好了,隻要我們能夠趕在退婚書之前,到達落風坡,當面告訴公孫老兒,把秦師兄接回,不也就沒事了嗎?” 白依雲一想也有道理,便忙着收拾了一番。
然後和白鳳仙走出,隻說是回故園去,但出得莊門之後,立刻加緊了腳程,向北趕路。
情丐問她們何往? 白鳳仙也沒瞞他,把自己的計劃,一五一十地都說了。
情丐聽了,連聲稱善。
黑孩兒又把骊兒讓給她們說道:“你們騎着骊兒去吧!别叫他們追上才好。
” 白依雲姊妹連忙稱謝,隻跳上骊背,疊騎加鞭,飛馳而去。
這一路在她們去天山的時候,本來走過,所以沿途之上,并無耽擱。
尤其是骊兒腳程極快,這千裡之遙,也不過一日一夜的工夫,便已到達。
白依雲這時固然是心急如焚,而白鳳仙又是個急脾氣,因此到得落鳳坡,連停也沒停,便直造公孫楚之門,求見公孫楚。
并且見到公孫楚的時候,開白便報出姓名,說明來意。
公孫楚哈哈大笑說道:“妙妙,咱們就這麼辦好了。
”說着便命人去傳公孫夫人和公孫真娘。
不一會兒,母女二人便一起來到。
公孫楚對公孫夫人母女說道:“現在你們可以死了這條心了吧!這可不是我舍不得那根鳳竹了。
白姑娘業已親自前來,你們當面問她好了。
”
軒轅陽生則不隻是傷勢痊愈,并且已為白依雲的美色所迷,隻是他表面上做得非常掩密。
叫别人看去,好像他在追求白鳳仙一般,所以并沒引起任何人的懷疑。
圓通神尼取出一個寸許大小的釣鈎,交給悟塵神僧說道:“老尼已用那塊分風銅制成一把釣鈎。
但不知适用與否?” 悟塵神僧接過,笑着說道:“于今算來。
釣劍應用之物,風毛釣絲、鳳羽浮水、釣餌等等,俱已齊全,風竹竿亦不由公遜夫人允贈,雖然秦公子未來這裡,想必亦已由秦公子取回峨嵋,屈指計日,馬上趕回,定可誤不了端陽釣劍之期了。
” 圓通神尼笑道:“可不是嗎?幾十年提心吊膽之事,眼看大功告成在即,龍劍出井,誅魔之後,你我也可以一卸仔肩,擺脫塵緣,撒手歸去了。
” 大家聽了,也都高興不疊,一則由于為好奇心驅使。
二則也防着在釣劍之時,有人前去搗亂,所以除了極少數幾個,因為另有要事而外,其餘之人,均一路同行,當日啟程上路,趕回峨嵋。
那知才到白家莊,便看到白守德憂急萬分地迎了出來,直喊:“這可如何是好?這可如何是好?” 大家見了都不由的為之大吃一驚。
悟塵神僧道:“施主别亂,且先說出到底出了什麼事吧!” 白守德把捏在手中的一封信,交給悟塵神僧說道:“這是剛剛有人送來的。
您請看吧!這叫人從何說起呢?” 悟塵神僧把信接過一看,信封上寫的是: “端送白師兄親啟”。
下署樓夢二字。
在信角上還批了“十萬火急”四個小字。
悟塵神看僧到秦樓夢對白守德的稱呼,已自懷疑,再抽出信紙來,急忙看了下去,隻見信上寫着: “同門弟樓夢書呈守德師閣下:今接落風坡公孫老先生來信,得悉小兒奉兄命前往盜取鳳竹,不幸為公孫老先生所擒,幾喪性命,幸蒙公孫夫人母女一再哀發懇,始允以鳳竹與我兄交換退婚書,容小兒另婚該孫女,否則定殺不赦,想我兄與弟,誼屬同門,況鳳竹到手,我兄之志迹遂,故希即日如命而行,弟夫妻在青城候駕同行。
望念小兒在旦夕,弟夫婦心如刀割,匆匆草此,語無倫次,千祈原宥,是幸。
” 悟塵神僧邊看邊讀,所以看完之後,所有在場之人,齊都大驚不置。
白依雲則早已急得撲通一聲,昏倒在地。
因此頃刻之間,全都亂成一團,不知如何是好了。
還是悟塵神僧比較鎮定,忙命白鳳仙把白依雲扶送回房,然後向大家說道:“這事雖然麻煩,但貧僧看來,總還有辦法可以解決,所以各位且不必亂,還是共同商量一下吧!”說着便問白守德的意見如何? 白守德兩手一攤,苦着臉說着:“寸心已亂,不知如何是好了?” 悟塵神僧又去問圓通神尼? 圓通神尼隻低着頭,手捏念珠,并未立刻作覆。
情丐卻已開口說道:“老怪物恬不知羞,持強謀奪他人婚姻,簡直豈有此理,依老花子意思,幹幹脆脆,上門去指着他的臉上,羞辱他一頓,問他知恥不知恥,再把秦家娃兒打救回來,也就是了。
” 抱一真人搖頭道:“這意見貧道卻不敢同意,因為……” 暫不表他們在前面商量研究,單說白鳳仙把白依雲送回房中,一陣施救之後,白依雲悠悠醒轉,立刻大哭不休。
白鳳仙忙加朗慰,但白依雲怎忍得住心中愁苦。
白鳳仙急得跳腳道:“姊姊哭有何用呢?咱們商量出個辦法來才對啊!” 白依雲哭道:“現在叫我還有什麼辦法可想呢?” 司環在旁說道:“神僧、神尼都正在商量,有道是‘一人不敵三人計,三人商量個好主意’,姑娘去聽聽不好嗎?” 白依雲道:“我不要聽,我聽了心煩。
” 白鳳仙道:“這樣好了,司環,你去聽着,有什麼話趕快來回我。
” 司環應聲便行,旁邊還有幾個丫頭老媽子,為着讨好起見,也紛紛自告奮勇,搶着跟随司環而去,往來傳遞消息,這一來,外面有一句什麼話,便怪上傳進她姊兩個的耳中了。
隻是所有的人,除了情丐主張以武力去對付公孫楚而外。
其餘的人,則諸不表同意,或是幹脆不開口,始終得不出一結論。
白鳳仙脾氣急躁,早就聽得不耐煩起來,問道:“神僧和神尼的意思如何呢?” 回報的人說道:“他們兩位老人家始終沒表示意見。
” 白鳳仙一揮手道:“你們趕快再去聽聽。
” 又過了一會兒,司環滿臉急亂地跑了回來說道:“事情不好了!” 白鳳仙道:“這是何說?” 司環隻拿眼看着白依雲,卻不開口。
白鳳仙生氣喝道:“你倒是說啊!事情本來就不好了,還有什麼不能說的呢?” 司環這才說道:“剛才神尼表示意見了,說什麼雲姑娘本來以不出閣為佳,既然事已如此,倒莫若幹脆依着公孫楚的話,立刻拿退婚書去把鳳竹換回來,趕上端陽之期,釣出龍劍,除去老魔,消彌大劫,實是兩全其美之意,至于雲姑娘的不快,她說願收雲姑娘做徒弟,以為補報,神僧和那位老道爺也都表示同意,正在問老爺怎麼辦呢?” 白鳳仙不待司環說完,便氣得跳了起來說道:“這是什麼話,簡直豈有此理。
” 白依雲則又哭倒在床上說道:“我不要活了。
” 白鳳仙義憤填膺地說道:“姊姊不必傷心,待我去與他們理論。
”言畢便行。
那知剛剛走到前廳,便碰上又有人送信前來,湊上前去一看。
那信竟是公孫楚派人送來的。
上寫: “白莊主閣下:兒女婚姻之事,并非老夫主張,且秦家娃兒必得令媛一言,始肯作最後決斷,故老夫予爾限期十日,淨退婚書來換鳳竹,若令媛不同意退婚,十日不見退婚書來到,則老夫亦當網開一面,破例釋放秦家娃兒可也。
” 情丐一見,首先跳了起來說道:“老花子早知秦家娃兒是個多情種子,決不會見異思遷,這不就很明白了嗎?現在這樣好了,且先待老怪物将秦家娃兒放回,然後鳳竹包在老花子的身上就是。
” 圓通神尼卻搖頭說道:“機不可失,今天已是四月廿五,若是等待十日之後,再去取竹,豈不誤了端陽釣劍之期,所以老尼認為,仍以維持原議為是。
” 悟塵神僧和抱一真人也都同意圓通神尼的看法,勸情丐應以消彌大劫為主,萬勿因情而誤大事。
情丐不服道:“天地本至情而生人,人秉至情而發育成長,斷情絕欲,豈是人所應為?至于釣劍之事。
今年不成,還有明年,總不能因此而使一個無辜的女孩兒去犧牲終身幸福吧?老花子絕對不敢苟同此議。
” 可是情丐雖然據理力争,又那裡敵得過神僧、神尼和抱一真人一緻的主張。
尤其是白守德早就派人取出文房四寶,拂紙揮毫,寫那退婚書,說是:“趕快送去,換回鳳竹,趕上端陽釣劍之期,我白某絕湧因兒女之私,耽誤彌劫大事,那個罪名,實在擔當不起。
” 情丐無可奈何。
向白守德投了個輕蔑不屑的眼光,然後對大家笑着說道:“老花子生性怪誕,留此無益,就此告辭。
”言畢也不再待别人開口,立刻率領着他的門下弟子,揚長而去。
白鳳仙這時怒火沸騰,但眼看到情丐都不能改變他們的意見,知道自己縱使力争,也必無補于事,同時念頭一轉,計上心來,也就沒再說什麼,匆匆回房。
遣開丫頭仆婦,然後把事情告訴了白依雲并且說道:“姊姊,趕快收拾吧!秦師兄既未變心,我陪你去走一趟落鳳坡好了,隻要我們能夠趕在退婚書之前,到達落風坡,當面告訴公孫老兒,把秦師兄接回,不也就沒事了嗎?” 白依雲一想也有道理,便忙着收拾了一番。
然後和白鳳仙走出,隻說是回故園去,但出得莊門之後,立刻加緊了腳程,向北趕路。
情丐問她們何往? 白鳳仙也沒瞞他,把自己的計劃,一五一十地都說了。
情丐聽了,連聲稱善。
黑孩兒又把骊兒讓給她們說道:“你們騎着骊兒去吧!别叫他們追上才好。
” 白依雲姊妹連忙稱謝,隻跳上骊背,疊騎加鞭,飛馳而去。
這一路在她們去天山的時候,本來走過,所以沿途之上,并無耽擱。
尤其是骊兒腳程極快,這千裡之遙,也不過一日一夜的工夫,便已到達。
白依雲這時固然是心急如焚,而白鳳仙又是個急脾氣,因此到得落鳳坡,連停也沒停,便直造公孫楚之門,求見公孫楚。
并且見到公孫楚的時候,開白便報出姓名,說明來意。
公孫楚哈哈大笑說道:“妙妙,咱們就這麼辦好了。
”說着便命人去傳公孫夫人和公孫真娘。
不一會兒,母女二人便一起來到。
公孫楚對公孫夫人母女說道:“現在你們可以死了這條心了吧!這可不是我舍不得那根鳳竹了。
白姑娘業已親自前來,你們當面問她好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