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花容突變殺心陡起
關燈
小
中
大
丹’,怎的又會順利非常,并且收到了預期以外的效果。
依雲已一心向佛,情願出家了呢!” 悟塵神僧聞言,也不由得愕然說道:“真的會有這等事嗎!” 了劫大師說道:“弟子怎敢打謊?” 悟塵神僧道:“那麼待我來看看。
”說着起身上樓。
了劫大師和白守德跟随身後。
悟塵神僧就着床前,一伸手搭住白依雲的脈門,閉目凝神。
了劫大師和白守德凝眸注視着悟塵神僧的臉,隻見神僧起初倒是微微含笑,但接着便不由的皺了r眉頭,并且又拉過白依雲的另一隻手,切了好半晌,這才r釋于歎口氣。
了劫大師心中疑惑,便問所以? 悟塵神僧道:“下去再談吧!” 言畢便又下下樓,坐定之後,這才對了劫大師說道:“你又算白忙了一陣了。
” 了劫大師吃驚問道:“師父這是阿說,難道弟子做錯了嗎?” 悟塵神僧道:“你雖沒錯,但大劫難弭,危機莫測。
所以你這次雖然費盡苦心,但也不過隻能表面之蔔有所收積,禍根隐藏,卻仍非你所能知道呢!” 接着停了一下,又說道:“适才老僧用‘太素脈’偵查了一遍,果然神尼所說不錯,她體内受魔法毒素,井未根絕,尤其奇怪的則是真火爐中,似有所缺。
照此看來,定是今年去桃花潭時,未能接時入浴所緻。
” 了劫大師聽了,便不由的急怒滿面,對白守德喝道:“這都是你,隻顧着一念貪心,便沒去親自照顧于她,緻有所誤,你說這将如何是好。
” 悟塵神僧連忙攔住說道:“了劫,出家素已多年,怎的當日急躁之氣,猶未能改呢?” 了劫大師道:“師父,這又怎能怨得弟子不急呢?” 悟塵神僧道:“大劫前定,又怎能怨得白施主呢?” 了劫大師遭:“無論如何,他是不應該妄起貪心,去想那柄劍的。
” 悟塵神僧道:“物各有主,在他又豈是貪心?更何況自後除魔,也将非待神物出世不可,這些事也都是這次和神尼兩人,才參悟出來的。
” 了劫大師還想開口。
悟塵神僧又攔住說道:“你别再說了,從頭說來,一切都還錯在老僧。
隻怪老僧當年,不該一念取巧,處處想藉用以毒攻毒之法,坐收漁人之利,以緻弄成今天這種更難收拾的地步。
” 說到這裡,又歎了口氣,但接着便又說道:“不過老僧所做的各種安排,仍然不能便說完全無望,尤其是你已為那女娃兒,用過靈丹,功效出人意外。
所以你們自今以後,仍可按着老僧過去所做的安排,逐步做去,不必更改。
也不必去計什麼成敗,在這半年之中,大概不會再出什麼事情,老僧有了這半年時間,也就足夠作一番全盤打算,雖在失敗之後,也能别外想出處置老魔,消弭劫數的辦法來了。
” 了劫大師道:“那麼弟子還是把依雲帶同去了?” 悟塵神僧道:“這卻不可,還是讓她仍舊住在這兒吧!” 說着又對白守德道:“從今以後,連生人也不必顧忌了,隻要順着她的意思,她若是仍然願意住在園中,固然是好。
即就是願意她回家去住,也無不可,多給她享受一點天倫之樂,以贻養天和,或許對她更有好處,也說不定。
” 了劫大師大吃一驚,說道:“這樣恐怕不好,還是由弟子帶她回去吧!” 悟塵神僧道:“你這是隻如其一,不知其二,她雖然自從落地之初,便為老魔所乘。
但她是個天生的情種,所以在她看到秦家娃兒,動心之後,便已一往情深,專鐘于一,隻要将來除去老魔,為她拔盡魔障,那他們二人白頭偕老,絕可預期。
因為她拾開秦家娃兒而外,是不會再對任何别人用情的,更何況在這六個月内,她已為靈丹所制,當然格外用不着去為她提心了。
老僧所說,可以不必再顧忌生人,也就是據此而發,隻恐怕就是你們近着她去見生人,她也還不願意呢。
” 了劫大師道:“如果是秦家娃兒和她見了面,又将如何?” 悟塵神僧想了一想,說道:“最好當然是不使他們相見的好,不過萬一秦家姓兒一心不死,仍來求婚,那也就不必再拒絕于他,隻要把婚期延到老魔被誅之後,也就不要緊了。
” 了劫大師道:“這樣說來,不還是讓她跟随弟子回去的好嗎?” 悟塵神僧道:“你那兒她又如何住得?” 了劫大師道:“有弟子在旁照料,諒可無妨。
” 悟塵神僧道:“老魔已有通天澈地之能,連老僧和神尼,都無法置他于死地,雖然在這十六年來,她似已被制住,但又有誰能夠知道,他到底在搞什麼鬼?不待龍劍出世,誰也不敢自信。
而女娃兒素已遭過她的暗算,如果住到你那兒去,老魔豈有不知之理,萬一再生出事來,你固然是防不勝防,便是女娃兒的一生,也将由你親手毀去,你願意這麼做嗎?” 了劫大師聽了,這才不敢堅持已見。
悟塵神僧也就命她速回苦修庵,去替回尚翠娥,以免白依雲醒來之後,看到了劫大師,要跟着走,反不好辦。
了劫大師不敢違拗,隻又對白守德說了一聲:“你要記着,最好别叫秦家娃兒,和她見面。
”說家之後,這才拜别神僧,回庵去了。
悟塵神僧再又吩咐了白守德一番,要白守德在白依雲的面前,别提往事,并且賜了三粒靈丹,做為調養白依雲用,也就飄然自去。
白守德便依着神僧的吩咐,撤去園禁。
而白依雲醒來之後,果然完全變成了一個大家小姐的,羞見生人,甚至連和兩個弟弟——白思齊和白思魯初見面的時候,都顯得嬌羞不堪。
終日隻住在畫樓之上,研誦經卷,閑來時候,隻與弟妹叙話。
白守德見了,這才完全放下了心來。
各位這就要問了:“寫書的,白依雲這一變之後,你這部龍劍魔魂怎麼還寫得下去呢?即就是寫了下去,又還有什麼看頭?” 各位别急,書才開頭,戲才揭幕,好看的還在後頭呢,閑話不說。
單說白守德經過了那番風波之後,天河釣徒和泯江漁隐也各自回去了,因此倒還落得一時清閑,一過兩三個月,到了桂子飄香,金風送涼的八月時節。
中秋在迩,白守德吩咐家人,預備月供,準備帶着家人賞月,圖個團圓的意思。
那知就在舉杯邀月的當兒,陸瑜突然來到,才一見面,便笑容滿面地說道:“一别三月,仁兄雅興不淺,能容小弟奉敬三杯,以解上次得罪之處嗎?” 陸瑜來得突然,别人倒還罷了,白依雲則連忙起身,避了開去。
白守德連忙整杯換盞,讓陸瑜入席,然後說道:“上次之事,錯在小弟,仁兄能不見怪,小弟感激無地。
但不知仁兄此次東下,為了何事?” 陸瑜笑道:“這事說來太長,同時小弟舊習難改,所以還是想先請問一句,提親之事,仁兄有意俯允否?” 白守德既受神僧指點,本有允意,其奈這幾個月來,一直看到白依雲古佛青燈,沉緬經典,因此反而拿不定主意起來。
陸瑜見了,不知就裡,以為白守德是舊恨難忘,不肯答應,因此非常有把地,笑着說道:“仁兄仍不肯俯允嗎?兒女之事,又何不由着他們自己去做主呢?” 白守德連忙解釋說道:“非是小弟敢指尊意,隻恐小女不肯答應。
” 陸瑜仍以為白守德是藉辭推托,正想和白守德尋個開心。
但再一想,莫要因此再把事情鬧僵,兩下均不好看,因此也改變了主意,伸手從懷中掏出了一個小小的錦盒,打将開來,從裡面取出了半幅滿寫着字的薄絹,送到白守德的眼前說道:“仁兄但看這等聘禮如何?總不會辱沒了令媛了吧?” 白守德這絹才一入眼,心便一動,再定睛一看,便不由的跳了起來說道:“仁兄此物何來?” 陸瑜笑道:“且莫問此物何來,且先問仁兄允親與否?” 白守德眼看着陸瑜手中的那半幅帶字的絹,便正是自己夢寐所求,而不能到手的“鈎劍方法”,因為自己前次所得到的,隻是前半幅絹,上面記着:龍劍井藏劍的事,到了取劍之法,便隻剩下了釣劍兩個字,下面的半幅,便不知道被那個缺德的人硬撕掉了。
所以白守德隻能依照“釣劍”這兩個字去猜測下手,結果白忙了三年。
現在眼看陸瑜手中的這半幅絹,雖然并沒完全看清裡面的字樣,但已從形式、大小、色澤、字體上,一望而知,和自己所得到的那半幅,一般無二,知道不假,因此那裡還顧得了什麼,早就無可無不可地,向陸瑜連連拱手,說道:“仁兄厚賜,小弟自當唯命是從,那還有什麼可說的呢?不過……” 陸瑜不待白守德再說下去,便已知道了白守德的用意,截住說道:“一切均照舊約,三年之後,再辦喜事,這總行了吧?” 白守德真沒想到陸瑜竟會這麼痛快,因此樂得幾乎連自己姓什名誰都忘了,隻滿口連聲不疊的應是,并一面為陸瑜酌酒,一面問道:“仁兄此物,到底從何處得來?” 陸瑜個本爽快人,因此舉杯一飲而盡,也就說出了一番話來。
原來陸瑜帶着俏郎君,在五通朝雇船東下,下流水急,沒上幾天,便已到了巫山。
這巫山縣城,便在翟塘峽和巫峽之交,那巫山十二峰,隔江對峙,衆星拱月似的,圍住縣城。
所以陸瑜和俏郎君棄船登岸之後,首先便到那巫山城中去打聽,逢人便問情丐下落。
誰知不隻是沒人知道情丐的住所,甚至連情丐這兩個字也無人知道。
陸瑜一想:“我真豈有此理,情丐乃是武林中人,我這麼随便亂問,當然就問不出個所以然來了。
” 想着又去訪了幾位武林中人,可是依然無人能知,甚至連丐幫中都去問過,仍是消息毫無。
還是俏郎君說道:“陸仁叔,花子老前輩既然隐迹江湖多年,當然不會便住在這等城市之中,更何況他老人家臨走的時候,說過一句:‘家在巫山雲雨中’,所以依小侄推測,恐怕他老人家是住在巫山十二峰裡吧!” 陸瑜一想,頗有道理,于是又帶着俏郎君,踏上巫山,到處尋找起來。
這巫山雖然名日十二峰,但延袤極廣,并且山路崎岖,難走還不必談,甚至絕少人迹,連個問訊的地方都沒有。
所以兩個人自從入山之後,也不知道挨了多少餓,受了多少寒,全憑着一步一步去找,那所花費的時日,也就不用問了。
半個月來,踏遍北岸,這才越江而南,又是十幾天,一幌過去。
巫山十二峰,已走遍了十一個峰頭,根本就沒能尋長到情丐的影子。
俏郎君便不由的有點灰心意懶起來,說道:“總不能說我們的運氣,竟這
依雲已一心向佛,情願出家了呢!” 悟塵神僧聞言,也不由得愕然說道:“真的會有這等事嗎!” 了劫大師說道:“弟子怎敢打謊?” 悟塵神僧道:“那麼待我來看看。
”說着起身上樓。
了劫大師和白守德跟随身後。
悟塵神僧就着床前,一伸手搭住白依雲的脈門,閉目凝神。
了劫大師和白守德凝眸注視着悟塵神僧的臉,隻見神僧起初倒是微微含笑,但接着便不由的皺了r眉頭,并且又拉過白依雲的另一隻手,切了好半晌,這才r釋于歎口氣。
了劫大師心中疑惑,便問所以? 悟塵神僧道:“下去再談吧!” 言畢便又下下樓,坐定之後,這才對了劫大師說道:“你又算白忙了一陣了。
” 了劫大師吃驚問道:“師父這是阿說,難道弟子做錯了嗎?” 悟塵神僧道:“你雖沒錯,但大劫難弭,危機莫測。
所以你這次雖然費盡苦心,但也不過隻能表面之蔔有所收積,禍根隐藏,卻仍非你所能知道呢!” 接着停了一下,又說道:“适才老僧用‘太素脈’偵查了一遍,果然神尼所說不錯,她體内受魔法毒素,井未根絕,尤其奇怪的則是真火爐中,似有所缺。
照此看來,定是今年去桃花潭時,未能接時入浴所緻。
” 了劫大師聽了,便不由的急怒滿面,對白守德喝道:“這都是你,隻顧着一念貪心,便沒去親自照顧于她,緻有所誤,你說這将如何是好。
” 悟塵神僧連忙攔住說道:“了劫,出家素已多年,怎的當日急躁之氣,猶未能改呢?” 了劫大師道:“師父,這又怎能怨得弟子不急呢?” 悟塵神僧道:“大劫前定,又怎能怨得白施主呢?” 了劫大師遭:“無論如何,他是不應該妄起貪心,去想那柄劍的。
” 悟塵神僧道:“物各有主,在他又豈是貪心?更何況自後除魔,也将非待神物出世不可,這些事也都是這次和神尼兩人,才參悟出來的。
” 了劫大師還想開口。
悟塵神僧又攔住說道:“你别再說了,從頭說來,一切都還錯在老僧。
隻怪老僧當年,不該一念取巧,處處想藉用以毒攻毒之法,坐收漁人之利,以緻弄成今天這種更難收拾的地步。
” 說到這裡,又歎了口氣,但接着便又說道:“不過老僧所做的各種安排,仍然不能便說完全無望,尤其是你已為那女娃兒,用過靈丹,功效出人意外。
所以你們自今以後,仍可按着老僧過去所做的安排,逐步做去,不必更改。
也不必去計什麼成敗,在這半年之中,大概不會再出什麼事情,老僧有了這半年時間,也就足夠作一番全盤打算,雖在失敗之後,也能别外想出處置老魔,消弭劫數的辦法來了。
” 了劫大師道:“那麼弟子還是把依雲帶同去了?” 悟塵神僧道:“這卻不可,還是讓她仍舊住在這兒吧!” 說着又對白守德道:“從今以後,連生人也不必顧忌了,隻要順着她的意思,她若是仍然願意住在園中,固然是好。
即就是願意她回家去住,也無不可,多給她享受一點天倫之樂,以贻養天和,或許對她更有好處,也說不定。
” 了劫大師大吃一驚,說道:“這樣恐怕不好,還是由弟子帶她回去吧!” 悟塵神僧道:“你這是隻如其一,不知其二,她雖然自從落地之初,便為老魔所乘。
但她是個天生的情種,所以在她看到秦家娃兒,動心之後,便已一往情深,專鐘于一,隻要将來除去老魔,為她拔盡魔障,那他們二人白頭偕老,絕可預期。
因為她拾開秦家娃兒而外,是不會再對任何别人用情的,更何況在這六個月内,她已為靈丹所制,當然格外用不着去為她提心了。
老僧所說,可以不必再顧忌生人,也就是據此而發,隻恐怕就是你們近着她去見生人,她也還不願意呢。
” 了劫大師道:“如果是秦家娃兒和她見了面,又将如何?” 悟塵神僧想了一想,說道:“最好當然是不使他們相見的好,不過萬一秦家姓兒一心不死,仍來求婚,那也就不必再拒絕于他,隻要把婚期延到老魔被誅之後,也就不要緊了。
” 了劫大師道:“這樣說來,不還是讓她跟随弟子回去的好嗎?” 悟塵神僧道:“你那兒她又如何住得?” 了劫大師道:“有弟子在旁照料,諒可無妨。
” 悟塵神僧道:“老魔已有通天澈地之能,連老僧和神尼,都無法置他于死地,雖然在這十六年來,她似已被制住,但又有誰能夠知道,他到底在搞什麼鬼?不待龍劍出世,誰也不敢自信。
而女娃兒素已遭過她的暗算,如果住到你那兒去,老魔豈有不知之理,萬一再生出事來,你固然是防不勝防,便是女娃兒的一生,也将由你親手毀去,你願意這麼做嗎?” 了劫大師聽了,這才不敢堅持已見。
悟塵神僧也就命她速回苦修庵,去替回尚翠娥,以免白依雲醒來之後,看到了劫大師,要跟着走,反不好辦。
了劫大師不敢違拗,隻又對白守德說了一聲:“你要記着,最好别叫秦家娃兒,和她見面。
”說家之後,這才拜别神僧,回庵去了。
悟塵神僧再又吩咐了白守德一番,要白守德在白依雲的面前,别提往事,并且賜了三粒靈丹,做為調養白依雲用,也就飄然自去。
白守德便依着神僧的吩咐,撤去園禁。
而白依雲醒來之後,果然完全變成了一個大家小姐的,羞見生人,甚至連和兩個弟弟——白思齊和白思魯初見面的時候,都顯得嬌羞不堪。
終日隻住在畫樓之上,研誦經卷,閑來時候,隻與弟妹叙話。
白守德見了,這才完全放下了心來。
各位這就要問了:“寫書的,白依雲這一變之後,你這部龍劍魔魂怎麼還寫得下去呢?即就是寫了下去,又還有什麼看頭?” 各位别急,書才開頭,戲才揭幕,好看的還在後頭呢,閑話不說。
單說白守德經過了那番風波之後,天河釣徒和泯江漁隐也各自回去了,因此倒還落得一時清閑,一過兩三個月,到了桂子飄香,金風送涼的八月時節。
中秋在迩,白守德吩咐家人,預備月供,準備帶着家人賞月,圖個團圓的意思。
那知就在舉杯邀月的當兒,陸瑜突然來到,才一見面,便笑容滿面地說道:“一别三月,仁兄雅興不淺,能容小弟奉敬三杯,以解上次得罪之處嗎?” 陸瑜來得突然,别人倒還罷了,白依雲則連忙起身,避了開去。
白守德連忙整杯換盞,讓陸瑜入席,然後說道:“上次之事,錯在小弟,仁兄能不見怪,小弟感激無地。
但不知仁兄此次東下,為了何事?” 陸瑜笑道:“這事說來太長,同時小弟舊習難改,所以還是想先請問一句,提親之事,仁兄有意俯允否?” 白守德既受神僧指點,本有允意,其奈這幾個月來,一直看到白依雲古佛青燈,沉緬經典,因此反而拿不定主意起來。
陸瑜見了,不知就裡,以為白守德是舊恨難忘,不肯答應,因此非常有把地,笑着說道:“仁兄仍不肯俯允嗎?兒女之事,又何不由着他們自己去做主呢?” 白守德連忙解釋說道:“非是小弟敢指尊意,隻恐小女不肯答應。
” 陸瑜仍以為白守德是藉辭推托,正想和白守德尋個開心。
但再一想,莫要因此再把事情鬧僵,兩下均不好看,因此也改變了主意,伸手從懷中掏出了一個小小的錦盒,打将開來,從裡面取出了半幅滿寫着字的薄絹,送到白守德的眼前說道:“仁兄但看這等聘禮如何?總不會辱沒了令媛了吧?” 白守德這絹才一入眼,心便一動,再定睛一看,便不由的跳了起來說道:“仁兄此物何來?” 陸瑜笑道:“且莫問此物何來,且先問仁兄允親與否?” 白守德眼看着陸瑜手中的那半幅帶字的絹,便正是自己夢寐所求,而不能到手的“鈎劍方法”,因為自己前次所得到的,隻是前半幅絹,上面記着:龍劍井藏劍的事,到了取劍之法,便隻剩下了釣劍兩個字,下面的半幅,便不知道被那個缺德的人硬撕掉了。
所以白守德隻能依照“釣劍”這兩個字去猜測下手,結果白忙了三年。
現在眼看陸瑜手中的這半幅絹,雖然并沒完全看清裡面的字樣,但已從形式、大小、色澤、字體上,一望而知,和自己所得到的那半幅,一般無二,知道不假,因此那裡還顧得了什麼,早就無可無不可地,向陸瑜連連拱手,說道:“仁兄厚賜,小弟自當唯命是從,那還有什麼可說的呢?不過……” 陸瑜不待白守德再說下去,便已知道了白守德的用意,截住說道:“一切均照舊約,三年之後,再辦喜事,這總行了吧?” 白守德真沒想到陸瑜竟會這麼痛快,因此樂得幾乎連自己姓什名誰都忘了,隻滿口連聲不疊的應是,并一面為陸瑜酌酒,一面問道:“仁兄此物,到底從何處得來?” 陸瑜個本爽快人,因此舉杯一飲而盡,也就說出了一番話來。
原來陸瑜帶着俏郎君,在五通朝雇船東下,下流水急,沒上幾天,便已到了巫山。
這巫山縣城,便在翟塘峽和巫峽之交,那巫山十二峰,隔江對峙,衆星拱月似的,圍住縣城。
所以陸瑜和俏郎君棄船登岸之後,首先便到那巫山城中去打聽,逢人便問情丐下落。
誰知不隻是沒人知道情丐的住所,甚至連情丐這兩個字也無人知道。
陸瑜一想:“我真豈有此理,情丐乃是武林中人,我這麼随便亂問,當然就問不出個所以然來了。
” 想着又去訪了幾位武林中人,可是依然無人能知,甚至連丐幫中都去問過,仍是消息毫無。
還是俏郎君說道:“陸仁叔,花子老前輩既然隐迹江湖多年,當然不會便住在這等城市之中,更何況他老人家臨走的時候,說過一句:‘家在巫山雲雨中’,所以依小侄推測,恐怕他老人家是住在巫山十二峰裡吧!” 陸瑜一想,頗有道理,于是又帶着俏郎君,踏上巫山,到處尋找起來。
這巫山雖然名日十二峰,但延袤極廣,并且山路崎岖,難走還不必談,甚至絕少人迹,連個問訊的地方都沒有。
所以兩個人自從入山之後,也不知道挨了多少餓,受了多少寒,全憑着一步一步去找,那所花費的時日,也就不用問了。
半個月來,踏遍北岸,這才越江而南,又是十幾天,一幌過去。
巫山十二峰,已走遍了十一個峰頭,根本就沒能尋長到情丐的影子。
俏郎君便不由的有點灰心意懶起來,說道:“總不能說我們的運氣,竟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