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兩小無猜初相會
關燈
小
中
大
大能神功”與“十二禽掌”,同時也堅持要戚右共同練習。
三年來,無日或斷,十二禽掌,已然全部領悟個中玄妙,,隻是那“大能神功”,卻還停留在第二階段。
尚未能打通“生死玄關”。
這并非是說戚右戚左不肯用功,實則他等雖逾百齡,修為已近九十餘載,以本身功力,那“生死玄關”之竅,尚在似通未通之間。
如今初習這“大能神功”,如何能一蹴而成? 羅天賜其所以能夠在幾天之内,将“大龍神功”練成,乃是藉石髓靈乳所結的鐘乳石的功力。
若然他非是湊巧遇見巨蟒,得食許多的鐘乳石,雖則他資質奇佳,卻也不能在數天之間,練成這蓋世奇學。
羅天賜素性純樸,做事按步就班,紮紮實實,自得鐘乳石靈氣之助,打通“玄關之竅”,靈智為之大開。
隻是他雖則聽慧大異于前,本性不改,做事習武,仍然是循序漸進,不燥不餒。
三年來,他除練會了“十二禽掌”外,更學成了戚左得自一張皮卷的全部武學。
這張皮卷上面,所載的武功,皆是異常精奧的奇學,每一招每一式,都含有不同的威力,都足以制人于死地。
祗是有一點,十分奇怪,那一招一式間,不但各不相連,生像是竟還包括了指掌及劍法,摘錄的各家精華。
羅天賜練完指掌功力,折枝為劍,與練那皮卷上的劍法,不出二年,便已全部習成了。
最後一年,戚右戚左要他一方面複習全部所學,一方面給予他更多的時間,去做他自己喜歡做的。
羅天賜得了這麼多自由,便将多半的精力,用以習醫,及閱覽古籍。
一年下來,對醫術已有心得,但對那石室洞府的古籍,卻隻讀了多半。
戚右戚左,此際見羅天賜人已長成,功力更已高不可測,有心著令他下山入世,羅天賜卻以未讀畢藏書為由,要求延遲半年。
半年中,羅天賜讀書之中,無意間竟在一冊樂曲入門之中發現一箋“百獸樂譜指要”,一看作者竟是那“金杖使者”。
羅天賜大喜過望,皆因他得了那百獸令與獸樂譜,已有七、八年之久。
七八年來,他走動不離的,讓這一書一笛裝在身上,卻始終不知用法。
如今他驟然找著指點迷津的法門,那能不喜。
但那知一看之下,卻不由十分失望。
原來,那“金杖使者”,箋中留言,僅說那“百獸令”的是一寶,為當年百獸神君,以寒犀之利角,龍虎之筋骨,彩鳳之精血,化練成膠,精制焙幹而成,故不僅柔剛兼具,刀劍難傷,可發龍吟虎嘯之聲若如合鳴齊響,更可以役使百獸。
尤有進者,若以内家真氣,以譜吹曲,更可制敵緻勝,或迷惑人獸之心志,或傷害人獸之内腑,無不行之如意。
但金杖使者,在箋中自言緣淺福薄,雖入秘室,雖睹奇譜,卻總是無法打通玄關,習奏那譜中之曲。
他最後才表示,若是有貫通生死玄關的後人,得著了“百獸樂譜”,可以吹弄洞箫之法,以真氣鼓動百獸令上的孔洞,按譜習奏,日久必可所習成樂譜。
-={熾天使書城}=-金童倩女 【第四章兩小無猜初相會】 羅天賜根本不知怎樣吹箫,根本無從學起,故此十分失望。
但誰知那夾箋之冊,是一本樂曲入門,其中詳載著各種樂器,如絲竹箫琴之屬的吹奏之法。
羅天賜于是潛心窮究,練習洞箫吹奏,與曲譜的識别,不數日便已能看懂得那百獸樂譜。
他既然玄關已通,依譜一而習,自然是分外容易,數月之間,便将那百獸樂譜熟記于胸。
隻是,除了其中一首“逍遙引”外,其他的“殘肢引”“迷魂引”等,他不敢實地次弄,怕真個如金杖使者,留箋所言的那般厲害,傷害了戚右戚左,或谷中所養的獸類。
祁連山巅,高出雲表,無論冬夏,都覆蓋冰雪之下,遠遠望去,像帶著一頂白色的帽子! 山腰以外!則非如此。
山腰以外,林木繁茂,随著季節的變幻,時萎時枯,而林木之間,也散居著許多山民,依靠著打獵伐木為生! 一個夏季炎熱的傍晚! 祁連山下,一所名叫王村的小鎮甸裡,來了個奇異的少年! 這少年皮膚白淨,像貌俊秀,身材挺拔,文質彬彬,尤其是一對大眼睛,黑白分明,隐含著一股懾人的神彩。
祗是,一身粗布花衫,又破又短,赤腳無鞋,腳鴨子與半載小腿都露在外面,雪白白的,分外的刺目紮眼。
這還不奇,最奇的胯下騎著像雪白的銀牛,體積雄偉,紅眼玉角,角上挂一包袱周身毛色雪白賽泛銀,無一雜毛,偏偏四蹄之上,有一團黑毛,與後尾同垂在地面之上。
這王村偏處山腳,外人的足迹,一年兩年,難得見上一回兩回,如今驟然來了這個古怪的後生,刹時間已轟動全村。
這後生,望見村民村婦,都面露奇異之色出來瞧他,村童們成群結隊,跟随在牛後面,指指點點,嘩然嬉笑,不由有些兒窘! 他連忙催牛疾步而走,在村中唯一的一家,高挑酒簾的店前停下,輕輕跳下牛背,嘴皮子動了幾動,取下牛角上挂的包袱,步入店内,招呼道:“店家,可有什麼吃的嗎?” 店中櫃台後,應聲轉出來一位帳房兼小二的老頭,望見少年,先是一怔,随即堆下笑容,道:“有,有,小店酒飯齊全,祗是卻少葷腥………” 鄉村野店,少客上門,原不可能,常備下大魚大肉,少年十分明埋随和,不待小二說完,便“沒關系,随便弄點蔬菜就成,酒也不要!” 店家連連答應正待轉身入内,少年又問:“喂!你們這可有空房,我想在這兒住一宿,還有你可知道,往隴西牧場,向那個方向走啊?” 店家一怔道:“房間現成,這,這隴西牧場嗎?小的還是第一次聽說,可不知是在那裡!” 少年揮手令去,歪身坐在闆-上,低頭沉思。
不移時,店家将飯菜送上,少年一刹時便即吃個淨光! 吃罷,在包袱裡摸出一塊銀子,足足有十來兩重,往桌上一放,對店家道:“麻煩你替我買一套衣服好不好,這錢要是不夠,明天再給……” 店家看他穿的破爛,隻當他是個窮小子,那知他會這般,一摸便是十來兩。
那時節物價本賤,尤其是窮鄉僻野間,有人一生都可能沒見過銀子是什麼樣子,這少年如此闊氣,怎不令店家吃驚? 故此,這店家驚瞪大了眼,哈腰施禮,先把銀子抓在手内,結結巴巴的道:“大爺,鄙地荒涼,沒………沒什麼好衣服,到………到是小的,有一身新的,去………去年做的,過年隻穿了一回,你要是中意,小的就讓給你吧!如何?”少年點點頭,算是答應了。
那店家大喜過望,笑得連嘴巴都合不攏了,連連哈腰道:“你不是要住店嗎?快往裡請,快往裡請!”,說著,撅著屁股往後面跑,少年跟在後面,走進二門,便望見三兩間用磚砌成的空房。
店家打開中間的房門,先讓少年進去,那少年扭頭吹聲胡哨,店外的銀牛,倏忽而至,乖乖的跟著少年,邁進屋去。
店家驟見這麼條怪異的大白牛,跑進店來,确實大吃一驚,張張口想說什麼,但望見少年行若無事之狀,再看看手中的銀子,便硬生生将話咽了回去,邁腳也跟進屋裡。
這鄉村野店,難得有人光顧,房舍自然也修得十分蹩腳。
房中除一床一桌一椅外,另無長物,一人一半進到裡邊,便已然将空間填滿了。
店家站在門框上,還未開口,便聽那少年道:“小銀,你餓不餓!” 店家心裡嘀咕,這年青人真有點神經,怎的對畜牲講話?它能懂嗎? 那知,念頭還未轉完,卻見那銀牛巨頭亂搖,伸著個大舌頭,去舐那少年的白手。
少年舒掌讓它舐著,又開了口:“那你就睡在這兒吧!” 銀牛依言乖乖地卧在地上,一動不動,店家看在眼裡,直暗叫:“邪門。
” 少年歪身坐在床上,淡淡的招呼店家:“喂!你去替我買衣服吧!這兒沒什麼事啦!” 店家這才想起來,“噢”應一聲,回身跑去,不移時拿著個包袱轉來,叫道:.“大爺,你先試試,要是不太合身,讓小的渾家去改一改………” 少年打開包袱,見裡面由裡到外,一應皆全,均是淺藍細布做成,穿上一試,雖則稍微小了點,卻也可以。
少年微微一笑道:“行啦!用不著再改了!祗是再麻煩你,幫我弄一雙鞋襪來。
” 店家望著少年的雙腳,端詳了半天道:“大爺,襪子到有現成的,隻怕鞋子不合适,不過我先借一雙給大爺,暫時穿穿,讓小的渾家趕一趕,一兩天總能做成的。
” 少年搖搖頭道:“我等不及,請你随便弄雙舊的來就行啦!” 店家皺皺眉頭,答應一聲。
不移時,果然拿了幾雙大小不一的舊鞋子來,讓少年自己挑選。
少年随便挑了雙合腳的留下,其餘的讓店家拿走,關起房門上床睡覺。
次日一早,店家為這唯一的客人,準備了豐盛的早餐,居然還有隻小雞。
少年吃罷,多賞了小帳,穿起那一身新買的衣服! 祗見他一身淡藍短打,頭發梳包在藍頭巾裡,白襪黑履,非農非商! 但這一穿著,卻顯得他與前大不相同,皆因他膚白如玉,玉面含春,身材挺拔,若似臨風的玉樹。
故此,雖打扮得有些兒不倫不類,卻并不減其豐姿與俊美! 他跨上銀牛,在村人奇異驚訝的目光下,緩騎出村,但一出村子,卻輕拍牛頭,道:“小銀,一直往南,快點去吧!” 他胯下銀牛,引頸“-”聲長鳴相和,放開四蹄,快如一溜銀煙,絕塵奔去! 那跟在後面的村童,望見它這般快法,一閃而去,片刻便失去蹤迹,不由都驚得“嘩”然大叫起來! 洶湧的疏勒河,滾滾的水浪奔騰著,無休無盡! 上遊的哈拉湖,一平如鏡,卻與它恰巧相反。
中午的豔陽,威焰萬丈,在人們的頭頂上,擺出君臨天下的雄姿,放出灸人的光輝,映射在大地上,使大地上一切的生物,都退避三舍。
河畔,湖畔,牛羊馬群與牧人,多數都擠人矗立的樹蔭之下。
有的人更爬上樹去,坐在高高的樹枝上乘涼。
突然,湖河交界的一株大樹上,有人叫喊:“喂!喂!你們看,那是什麼?” 樹上樹下的人,被這喊聲驚醒,順著他手指之處,放眼一看,果見河南岸遠遠地,貼地飛掠來一道銀線。
這銀線映日放射出閃閃銀輝,快捷猶似是飛虹閃電,眨眼功夫,已然奔馳到對岸河邊。
衆牧人并不驚訝,呆呆的注視,便是連人們附近的獸群,也受了人的影響,扭頭望著對岸。
那銀虹,到河邊突然靜止,頓時現出一人一牛來。
牧人們嘩然而叫,對岸牛背的人,相隔數十丈寬的河面,似生就千裡眼,竟能看清人的面孔,而開了口:“啊!陳四叔叔,你好嗎?諸位兄長,好嗎?……” 說話的聲音不高,充滿了激動,傳到這岸邊來,使得每一個牧童,都聽得清清楚楚,如同對面說的一般。
衆人無法看清對岸的人是誰,聞聲既驚且異,彼此相望,正不知如何應付,祗見那一人一牛,雙雙躍下阿去。
牧人們又是一驚,定睛再瞧,卻見那銀牛浮在水面之上,自腹以上,皆浮在水面之上,那人則凝立在牛背上,動也不動,任由那銀牛,風馳電掣般,沖破巨浪,直往這岸遊來。
片刻間,相隔已近,有那眼尖的牧人,看清了牛背上,站著的人的面貌,“嘩”然大叫:“羅天賜,羅天賜,羅天賜回來啦!” 衆人聞言,也都看清楚了,不由得各個又驚又喜,又奇又疑的随聲附和。
“羅天賜,是羅天賜?” 此際河中的一人一半,距岸已不足兩丈,那少年人見衆人這般激動大叫,不由衷心感動,眼含淚光的微微一笑,朗聲回答:“兄弟正是羅天賜,各位兄長可好?” 說話間銀牛一躍登岸,羅天賜一躍下地,拱手作揖,與衆人見禮,旋又一閃而至樹下,雙膝一曲,跪在剛剛由樹上跳下的一位中年漢子面前,叩頭問安道:“四叔叔你老好!” 那人正是陳四,正是第一個收容羅天賜的馬師陳四。
他此際瞥見羅天賜翩然歸來,那塵封心底已久,對羅天賜的關愛至情,重被挑起。
他一把握住羅天賜的手臂,拉他起身,激動的喚道:“天賜,你好,這些年你跑到什麼地方去啦!唉,唉,快起來,讓我瞧瞧!” 他用力拉著羅天賜,想把他拉起來,那知憑他的一身蠻力,竟而不行,無奈隻好受了羅天賜的三叩首禮。
羅天賜叩罷起身,牧人一擁上前,将他圍住,一邊打量,一邊七嘴八舌的插嘴詢問,一時亂成一團,誰說的也聽不清。
羅天賜微微一笑,輕聲道:“各位兄長,請慢些說,兄弟聽不清楚!” 他話音雖輕,但奇怪的是每個人都聽得清清楚楚,好像他是在自己的耳邊說的一般。
衆人驟然住口,互相對視一眼,一人道:“天賜,你這幾年跑到那兒去啦!怎麼一下子長得這麼漂亮了?” 一人接口道:“你怎會這麼白的?怕比場主的小姐還要由上幾分呢!” 另一人啧啧兩聲,也說:“天賜,你真的俊得與從前大不相同啦!從前是小黑炭,如今哪! 活像是雪砌的,白玉雕的………” 羅天賜被他們這一陣贊美,俊面上刹時間泛上羞紅,陳四望見,浩歎一聲道:“天賜你的确大大變了,近幾年不知你住在何處,又學了什麼功夫?咱們場上幾年來,也發生不少事故,你走後的第二天,總管事蘇緻威便過世啦!場主以下,大夥兒無不悲傷,同時場主也曾派出許多夥友,查尋找你的蹤迹,那知連找了數天,不但無半點蹤影,連著幾場大雪,連那野牛的蹄痕都無有了。
” 羅天賜聽說衆人這般關心,他不由十分感激,同時又聽說總管事傷重身死,心中也十分難過這感激與難過之情,一時充塞在他的心中,祗見他目含淚光,卻呐呐地說不出話來! 他身伴一個牧童,此際突-插言! “喂!天賜,你騎來的這牛,是不是當年的那頭?它把咱們的總管事給摔死了,咱們快把它殺了,為總管事報仇………” 其中有數個性情-動之人,聞聽此言,想也不想,竟皆随聲附和,要求羅天賜把銀牛打死。
羅天賜可十分為難心中暗忖道:“這小銀雖非當時殺死蘇緻威的阿銀,但它母子,長得一般模樣,若是自己為它辨别,則不僅不易取信于人,甚至可能被人誤會,我并非不重視蘇緻威的性命,但我又豈能順從這些人的要求,将小銀處死呢?” 陳四早先瞥見銀牛之神速腳力,已知這銀牛不是凡物,此際瞥見羅天賜躊躇之狀,正待開口勸阻。
那銀牛一直靜靜的立在岸邊,啃著青草,此際聽了衆人之言,要想打死它,不由怒氣勃發,“-”地一聲震天長吼,恍如是晴天突發的一聲霹靂。
衆人以羅天賜為中心,圈了一圈,多數背對銀牛,冷不防霍聽到這聲大叫,都吓得差點兒跌倒地上! 回頭一瞧,祗見那銀牛紅睛圓瞪,閃射出血紅的兇光,巨頭微低,獻出一對猶挂著一個小包袱的銳角,前蹄亂叭,土草飛揚,似正蓄勢欲沖。
牧童們過去見識過銀牛的威風,
三年來,無日或斷,十二禽掌,已然全部領悟個中玄妙,,隻是那“大能神功”,卻還停留在第二階段。
尚未能打通“生死玄關”。
這并非是說戚右戚左不肯用功,實則他等雖逾百齡,修為已近九十餘載,以本身功力,那“生死玄關”之竅,尚在似通未通之間。
如今初習這“大能神功”,如何能一蹴而成? 羅天賜其所以能夠在幾天之内,将“大龍神功”練成,乃是藉石髓靈乳所結的鐘乳石的功力。
若然他非是湊巧遇見巨蟒,得食許多的鐘乳石,雖則他資質奇佳,卻也不能在數天之間,練成這蓋世奇學。
羅天賜素性純樸,做事按步就班,紮紮實實,自得鐘乳石靈氣之助,打通“玄關之竅”,靈智為之大開。
隻是他雖則聽慧大異于前,本性不改,做事習武,仍然是循序漸進,不燥不餒。
三年來,他除練會了“十二禽掌”外,更學成了戚左得自一張皮卷的全部武學。
這張皮卷上面,所載的武功,皆是異常精奧的奇學,每一招每一式,都含有不同的威力,都足以制人于死地。
祗是有一點,十分奇怪,那一招一式間,不但各不相連,生像是竟還包括了指掌及劍法,摘錄的各家精華。
羅天賜練完指掌功力,折枝為劍,與練那皮卷上的劍法,不出二年,便已全部習成了。
最後一年,戚右戚左要他一方面複習全部所學,一方面給予他更多的時間,去做他自己喜歡做的。
羅天賜得了這麼多自由,便将多半的精力,用以習醫,及閱覽古籍。
一年下來,對醫術已有心得,但對那石室洞府的古籍,卻隻讀了多半。
戚右戚左,此際見羅天賜人已長成,功力更已高不可測,有心著令他下山入世,羅天賜卻以未讀畢藏書為由,要求延遲半年。
半年中,羅天賜讀書之中,無意間竟在一冊樂曲入門之中發現一箋“百獸樂譜指要”,一看作者竟是那“金杖使者”。
羅天賜大喜過望,皆因他得了那百獸令與獸樂譜,已有七、八年之久。
七八年來,他走動不離的,讓這一書一笛裝在身上,卻始終不知用法。
如今他驟然找著指點迷津的法門,那能不喜。
但那知一看之下,卻不由十分失望。
原來,那“金杖使者”,箋中留言,僅說那“百獸令”的是一寶,為當年百獸神君,以寒犀之利角,龍虎之筋骨,彩鳳之精血,化練成膠,精制焙幹而成,故不僅柔剛兼具,刀劍難傷,可發龍吟虎嘯之聲若如合鳴齊響,更可以役使百獸。
尤有進者,若以内家真氣,以譜吹曲,更可制敵緻勝,或迷惑人獸之心志,或傷害人獸之内腑,無不行之如意。
但金杖使者,在箋中自言緣淺福薄,雖入秘室,雖睹奇譜,卻總是無法打通玄關,習奏那譜中之曲。
他最後才表示,若是有貫通生死玄關的後人,得著了“百獸樂譜”,可以吹弄洞箫之法,以真氣鼓動百獸令上的孔洞,按譜習奏,日久必可所習成樂譜。
-={熾天使書城}=-金童倩女 【第四章兩小無猜初相會】 羅天賜根本不知怎樣吹箫,根本無從學起,故此十分失望。
但誰知那夾箋之冊,是一本樂曲入門,其中詳載著各種樂器,如絲竹箫琴之屬的吹奏之法。
羅天賜于是潛心窮究,練習洞箫吹奏,與曲譜的識别,不數日便已能看懂得那百獸樂譜。
他既然玄關已通,依譜一而習,自然是分外容易,數月之間,便将那百獸樂譜熟記于胸。
隻是,除了其中一首“逍遙引”外,其他的“殘肢引”“迷魂引”等,他不敢實地次弄,怕真個如金杖使者,留箋所言的那般厲害,傷害了戚右戚左,或谷中所養的獸類。
祁連山巅,高出雲表,無論冬夏,都覆蓋冰雪之下,遠遠望去,像帶著一頂白色的帽子! 山腰以外!則非如此。
山腰以外,林木繁茂,随著季節的變幻,時萎時枯,而林木之間,也散居著許多山民,依靠著打獵伐木為生! 一個夏季炎熱的傍晚! 祁連山下,一所名叫王村的小鎮甸裡,來了個奇異的少年! 這少年皮膚白淨,像貌俊秀,身材挺拔,文質彬彬,尤其是一對大眼睛,黑白分明,隐含著一股懾人的神彩。
祗是,一身粗布花衫,又破又短,赤腳無鞋,腳鴨子與半載小腿都露在外面,雪白白的,分外的刺目紮眼。
這還不奇,最奇的胯下騎著像雪白的銀牛,體積雄偉,紅眼玉角,角上挂一包袱周身毛色雪白賽泛銀,無一雜毛,偏偏四蹄之上,有一團黑毛,與後尾同垂在地面之上。
這王村偏處山腳,外人的足迹,一年兩年,難得見上一回兩回,如今驟然來了這個古怪的後生,刹時間已轟動全村。
這後生,望見村民村婦,都面露奇異之色出來瞧他,村童們成群結隊,跟随在牛後面,指指點點,嘩然嬉笑,不由有些兒窘! 他連忙催牛疾步而走,在村中唯一的一家,高挑酒簾的店前停下,輕輕跳下牛背,嘴皮子動了幾動,取下牛角上挂的包袱,步入店内,招呼道:“店家,可有什麼吃的嗎?” 店中櫃台後,應聲轉出來一位帳房兼小二的老頭,望見少年,先是一怔,随即堆下笑容,道:“有,有,小店酒飯齊全,祗是卻少葷腥………” 鄉村野店,少客上門,原不可能,常備下大魚大肉,少年十分明埋随和,不待小二說完,便“沒關系,随便弄點蔬菜就成,酒也不要!” 店家連連答應正待轉身入内,少年又問:“喂!你們這可有空房,我想在這兒住一宿,還有你可知道,往隴西牧場,向那個方向走啊?” 店家一怔道:“房間現成,這,這隴西牧場嗎?小的還是第一次聽說,可不知是在那裡!” 少年揮手令去,歪身坐在闆-上,低頭沉思。
不移時,店家将飯菜送上,少年一刹時便即吃個淨光! 吃罷,在包袱裡摸出一塊銀子,足足有十來兩重,往桌上一放,對店家道:“麻煩你替我買一套衣服好不好,這錢要是不夠,明天再給……” 店家看他穿的破爛,隻當他是個窮小子,那知他會這般,一摸便是十來兩。
那時節物價本賤,尤其是窮鄉僻野間,有人一生都可能沒見過銀子是什麼樣子,這少年如此闊氣,怎不令店家吃驚? 故此,這店家驚瞪大了眼,哈腰施禮,先把銀子抓在手内,結結巴巴的道:“大爺,鄙地荒涼,沒………沒什麼好衣服,到………到是小的,有一身新的,去………去年做的,過年隻穿了一回,你要是中意,小的就讓給你吧!如何?”少年點點頭,算是答應了。
那店家大喜過望,笑得連嘴巴都合不攏了,連連哈腰道:“你不是要住店嗎?快往裡請,快往裡請!”,說著,撅著屁股往後面跑,少年跟在後面,走進二門,便望見三兩間用磚砌成的空房。
店家打開中間的房門,先讓少年進去,那少年扭頭吹聲胡哨,店外的銀牛,倏忽而至,乖乖的跟著少年,邁進屋去。
店家驟見這麼條怪異的大白牛,跑進店來,确實大吃一驚,張張口想說什麼,但望見少年行若無事之狀,再看看手中的銀子,便硬生生将話咽了回去,邁腳也跟進屋裡。
這鄉村野店,難得有人光顧,房舍自然也修得十分蹩腳。
房中除一床一桌一椅外,另無長物,一人一半進到裡邊,便已然将空間填滿了。
店家站在門框上,還未開口,便聽那少年道:“小銀,你餓不餓!” 店家心裡嘀咕,這年青人真有點神經,怎的對畜牲講話?它能懂嗎? 那知,念頭還未轉完,卻見那銀牛巨頭亂搖,伸著個大舌頭,去舐那少年的白手。
少年舒掌讓它舐著,又開了口:“那你就睡在這兒吧!” 銀牛依言乖乖地卧在地上,一動不動,店家看在眼裡,直暗叫:“邪門。
” 少年歪身坐在床上,淡淡的招呼店家:“喂!你去替我買衣服吧!這兒沒什麼事啦!” 店家這才想起來,“噢”應一聲,回身跑去,不移時拿著個包袱轉來,叫道:.“大爺,你先試試,要是不太合身,讓小的渾家去改一改………” 少年打開包袱,見裡面由裡到外,一應皆全,均是淺藍細布做成,穿上一試,雖則稍微小了點,卻也可以。
少年微微一笑道:“行啦!用不著再改了!祗是再麻煩你,幫我弄一雙鞋襪來。
” 店家望著少年的雙腳,端詳了半天道:“大爺,襪子到有現成的,隻怕鞋子不合适,不過我先借一雙給大爺,暫時穿穿,讓小的渾家趕一趕,一兩天總能做成的。
” 少年搖搖頭道:“我等不及,請你随便弄雙舊的來就行啦!” 店家皺皺眉頭,答應一聲。
不移時,果然拿了幾雙大小不一的舊鞋子來,讓少年自己挑選。
少年随便挑了雙合腳的留下,其餘的讓店家拿走,關起房門上床睡覺。
次日一早,店家為這唯一的客人,準備了豐盛的早餐,居然還有隻小雞。
少年吃罷,多賞了小帳,穿起那一身新買的衣服! 祗見他一身淡藍短打,頭發梳包在藍頭巾裡,白襪黑履,非農非商! 但這一穿著,卻顯得他與前大不相同,皆因他膚白如玉,玉面含春,身材挺拔,若似臨風的玉樹。
故此,雖打扮得有些兒不倫不類,卻并不減其豐姿與俊美! 他跨上銀牛,在村人奇異驚訝的目光下,緩騎出村,但一出村子,卻輕拍牛頭,道:“小銀,一直往南,快點去吧!” 他胯下銀牛,引頸“-”聲長鳴相和,放開四蹄,快如一溜銀煙,絕塵奔去! 那跟在後面的村童,望見它這般快法,一閃而去,片刻便失去蹤迹,不由都驚得“嘩”然大叫起來! 洶湧的疏勒河,滾滾的水浪奔騰著,無休無盡! 上遊的哈拉湖,一平如鏡,卻與它恰巧相反。
中午的豔陽,威焰萬丈,在人們的頭頂上,擺出君臨天下的雄姿,放出灸人的光輝,映射在大地上,使大地上一切的生物,都退避三舍。
河畔,湖畔,牛羊馬群與牧人,多數都擠人矗立的樹蔭之下。
有的人更爬上樹去,坐在高高的樹枝上乘涼。
突然,湖河交界的一株大樹上,有人叫喊:“喂!喂!你們看,那是什麼?” 樹上樹下的人,被這喊聲驚醒,順著他手指之處,放眼一看,果見河南岸遠遠地,貼地飛掠來一道銀線。
這銀線映日放射出閃閃銀輝,快捷猶似是飛虹閃電,眨眼功夫,已然奔馳到對岸河邊。
衆牧人并不驚訝,呆呆的注視,便是連人們附近的獸群,也受了人的影響,扭頭望著對岸。
那銀虹,到河邊突然靜止,頓時現出一人一牛來。
牧人們嘩然而叫,對岸牛背的人,相隔數十丈寬的河面,似生就千裡眼,竟能看清人的面孔,而開了口:“啊!陳四叔叔,你好嗎?諸位兄長,好嗎?……” 說話的聲音不高,充滿了激動,傳到這岸邊來,使得每一個牧童,都聽得清清楚楚,如同對面說的一般。
衆人無法看清對岸的人是誰,聞聲既驚且異,彼此相望,正不知如何應付,祗見那一人一牛,雙雙躍下阿去。
牧人們又是一驚,定睛再瞧,卻見那銀牛浮在水面之上,自腹以上,皆浮在水面之上,那人則凝立在牛背上,動也不動,任由那銀牛,風馳電掣般,沖破巨浪,直往這岸遊來。
片刻間,相隔已近,有那眼尖的牧人,看清了牛背上,站著的人的面貌,“嘩”然大叫:“羅天賜,羅天賜,羅天賜回來啦!” 衆人聞言,也都看清楚了,不由得各個又驚又喜,又奇又疑的随聲附和。
“羅天賜,是羅天賜?” 此際河中的一人一半,距岸已不足兩丈,那少年人見衆人這般激動大叫,不由衷心感動,眼含淚光的微微一笑,朗聲回答:“兄弟正是羅天賜,各位兄長可好?” 說話間銀牛一躍登岸,羅天賜一躍下地,拱手作揖,與衆人見禮,旋又一閃而至樹下,雙膝一曲,跪在剛剛由樹上跳下的一位中年漢子面前,叩頭問安道:“四叔叔你老好!” 那人正是陳四,正是第一個收容羅天賜的馬師陳四。
他此際瞥見羅天賜翩然歸來,那塵封心底已久,對羅天賜的關愛至情,重被挑起。
他一把握住羅天賜的手臂,拉他起身,激動的喚道:“天賜,你好,這些年你跑到什麼地方去啦!唉,唉,快起來,讓我瞧瞧!” 他用力拉著羅天賜,想把他拉起來,那知憑他的一身蠻力,竟而不行,無奈隻好受了羅天賜的三叩首禮。
羅天賜叩罷起身,牧人一擁上前,将他圍住,一邊打量,一邊七嘴八舌的插嘴詢問,一時亂成一團,誰說的也聽不清。
羅天賜微微一笑,輕聲道:“各位兄長,請慢些說,兄弟聽不清楚!” 他話音雖輕,但奇怪的是每個人都聽得清清楚楚,好像他是在自己的耳邊說的一般。
衆人驟然住口,互相對視一眼,一人道:“天賜,你這幾年跑到那兒去啦!怎麼一下子長得這麼漂亮了?” 一人接口道:“你怎會這麼白的?怕比場主的小姐還要由上幾分呢!” 另一人啧啧兩聲,也說:“天賜,你真的俊得與從前大不相同啦!從前是小黑炭,如今哪! 活像是雪砌的,白玉雕的………” 羅天賜被他們這一陣贊美,俊面上刹時間泛上羞紅,陳四望見,浩歎一聲道:“天賜你的确大大變了,近幾年不知你住在何處,又學了什麼功夫?咱們場上幾年來,也發生不少事故,你走後的第二天,總管事蘇緻威便過世啦!場主以下,大夥兒無不悲傷,同時場主也曾派出許多夥友,查尋找你的蹤迹,那知連找了數天,不但無半點蹤影,連著幾場大雪,連那野牛的蹄痕都無有了。
” 羅天賜聽說衆人這般關心,他不由十分感激,同時又聽說總管事傷重身死,心中也十分難過這感激與難過之情,一時充塞在他的心中,祗見他目含淚光,卻呐呐地說不出話來! 他身伴一個牧童,此際突-插言! “喂!天賜,你騎來的這牛,是不是當年的那頭?它把咱們的總管事給摔死了,咱們快把它殺了,為總管事報仇………” 其中有數個性情-動之人,聞聽此言,想也不想,竟皆随聲附和,要求羅天賜把銀牛打死。
羅天賜可十分為難心中暗忖道:“這小銀雖非當時殺死蘇緻威的阿銀,但它母子,長得一般模樣,若是自己為它辨别,則不僅不易取信于人,甚至可能被人誤會,我并非不重視蘇緻威的性命,但我又豈能順從這些人的要求,将小銀處死呢?” 陳四早先瞥見銀牛之神速腳力,已知這銀牛不是凡物,此際瞥見羅天賜躊躇之狀,正待開口勸阻。
那銀牛一直靜靜的立在岸邊,啃著青草,此際聽了衆人之言,要想打死它,不由怒氣勃發,“-”地一聲震天長吼,恍如是晴天突發的一聲霹靂。
衆人以羅天賜為中心,圈了一圈,多數背對銀牛,冷不防霍聽到這聲大叫,都吓得差點兒跌倒地上! 回頭一瞧,祗見那銀牛紅睛圓瞪,閃射出血紅的兇光,巨頭微低,獻出一對猶挂著一個小包袱的銳角,前蹄亂叭,土草飛揚,似正蓄勢欲沖。
牧童們過去見識過銀牛的威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