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拜得怪師習奇技
關燈
小
中
大
須知羅天賜天性緻厚,他聽了這篇奇異絕倫的故事,不禁感動得熱淚滾轉,目閃奇光!
他不僅同情雙頭怪人的畸形與遭遇,同時也渴望能給予安慰。
他有些羞慚,替世上的同類羞慚,他們的是非不分,大驚小怪,與自私自利,拒絕接納戚右、戚左的行為,使令他引以為羞。
因此,他像是負債,自覺有一種責任,必須代替世人,向戚右、戚左償還,他要讓他兩嘗到人間的溫援,讓他倆分解,世上并非卻如戚左想的一般。
相反的,他将要設法讓世人澈底認識,戚右、戚左的善良内心,可憐身世,讓大家自動的奉獻出尊敬與同情,來安慰可憐的畸形怪人的風燭殘年! 這是多麼宏大的志願?他能扭轉雙方的觀念嗎? 但羅天賜似有信心,他癡迷的想著,漸漸的擡起濕潤的大眼,望向為他講述故事的無名老人。
那老人頭頸歪斜,蒼白的面頰上,刻滿著無情歲月的痕迹,雙目中原有的精光亦隐,代之而起的,卻是垂暮的空洞的深刻的寂寞! 尤其左肩上掮著布袋,像煞是顆人頭。
羅天賜心頭一震,猛地站起,指點著脫口而叫:“你……是戚右?……那……” 老人慈恺的微笑了一下,露出兩排潔白燦爛的牙齒,不知怎的,竟然讓羅天賜覺得分外凄涼。
老人點點頭,承認道:“孩子,你猜得不錯,老夫正是戚右,你怕嗎?你還願意跟随老夫學本事嗎?” 羅天賜連連點頭,胸膛一挺,毅然回說:“不怕。
” 戚右贊一聲:“好。
”右手忽起,霍地抓下左肩黑袋,頓時顯露出一付獰厲無比的面目來! 這面目色加-血,獅鼻海口,兔耳凸腮,紅發如刺繞頰赤髯糾結在一起,亂糟糟的活像是一堆枯草。
枯草中一雙環眼,猶如銅鈴,閃閃灼灼地射出紅光,直射遇著物體,便能灼燃一般。
羅天賜心理上雖有準備,但此際初睹這等絕無僅有,頸分雙叉,花開二枝,罕世無匹的畸形容貌,,也不由驚叫出聲,“蹬,蹬,蹬”連返三步! 初次露臉的戚左左,本對羅天賜深具好感,但此時見他如此,不禁大為不悅,重重的鼻“哼” 一聲,厲色沙音相詢道:“小子你怕了嗎?” 這聲音恍如破鑼,沉似悶雷,直震得樹屋亂搖,空谷回響,一時襯著他那付怪像,活似魔頭顯形,羅刹降世,令人不寒而栗,毛骨聳然! 羅天賜微一定神,想起戚右所講的故事,卻頓時膽氣一壯,照直言道:“起初我确實有點怕的,不過現在不怕啦!我知道你老生得雖奇,心腸卻好,不會無故害人,所以,我不怕啦!” 戚左料不著羅天賜會說這種話,神色一怔,旋即轉怒為喜。
戚右早已将羅天賜看透,故此并不覺得意外,他隻是露著得意的笑容,對戚左眨著眼睛! 戚左哈哈大笑,再望望羅天賜,道:“好,好,算你赢了,何必得意忘形,學這小兒之态? 也不怕羅天賜笑你嗎?” 說著,又問羅天賜道:“我說天賜,你還願意追随我倆學本事嗎?” 羅天賜平日木呐,不善言辭,此際不知怎的,口舌突然大為靈活,竟然恭身侃侃而言! “天賜不但追随老人家學練本事,學成之後,必仗之行俠江湖,稍伸你老當年壯志,讓世人了解,非僅不是嗜殺惡魔,更讓他等盡除恐懼之心,而以親近你老為榮。
” 戚右、戚左看他那一付楞頭呆腦的樣子,做夢也想不到他有如此的壯志宏願? 此時望見他凜然而立,目閃奇光,态度誠懇,頓時均被感動,雙雙長歎出聲,音調一低一高,一朗一啞,同發齊作,像是合奏一般。
歎罷扭頭對視,都發覺對方目孕淚光,忙各舉一袖揉揉四睛,戚左搶先啞聲道:“好小子,好天賜,但憑你今日這份孝心,無論日後能否做到,已足令我和老大心滿意足,死而無憾了!” 戚右不甘後人,也搶著接口:“天賜你性情純厚,用心可感,果不枉負老夫一片心機!” 說著站起身來,在牆壁上一塊凸柄上一按,“軋軋”連響,南窗上端的室頂,突然顯出一洞。
戚右又道:“上面乃是老夫的藏書之地,天賜你先上去!” 羅天賜雖則曾下降十丈,寸膚未傷,但因未學過輕功,不懂得縱拔之法! 聞言仰視那洞,隻有三尺方圓,上下相距,卻是三丈有餘,不禁大感為難。
隻是他生性倔強,從不訴苦,略為踟櫥,霍地蹲身屈膝,雙腿猛地一蹬。
但聞得“嗖”的一聲,雖則穿拔入洞,卻不料使力太大,竄過了頭,竟直向頂層撞去。
羅天賜吓了一跳,百忙中不知所措,堪堪撞及,腳上猛的一緊,被人拉住,放落地下,回頭一看,卻見戚右戚左,一人雙頭,都笑咪咪的望著他,戚左還說:“好小子,牛力氣确實不小,祗是所用無方,有力難施奈何?” 羅天賜小臉一紅,忙即轉頭他顧,祗見這一樹室,三面書架,列滿了線裝古籍。
南西兩窗之間,雕著一張書桌,文房四寶,一應俱全,桌面上還鋪著一張未曾畫好的古松。
桌邊牆壁上,高懸著一付畫像。
畫中有一個飄送出塵的中年文士,凝立高崗,衣袂翩然的仰視著天邊風雲,襯著身後的-松盤石,顯現得十分寞落,恍然流露出一種“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的氣概。
戚右戚左悄然先對畫像一損,然後坐落案邊木椅,由戚右對羅天賜解釋:“這位便是我倆的恩師,俗家姓李,後号青松逸士,百年以前與當代蟠龍劍客楊子春,并稱南北二奇,一生事迹,脍炙人口,晚年為我二人潛隐此谷,二十年間竟未一履俗塵,……唉……師恩如海,為弟子者竟不能回報萬一,想來誠令我等慚煞!” 說罷,一臉黯然之色,似不勝追悼之恩! 戚左卻是不以為然,他道:“老大别這沒出息,想當年恩師一念之慈,養育你我,何曾指望我等圖報?再說老人家最是聖明,那能料不到世俗之人的淺薄目光?故此我等雖未曾增光師門,但隻要不使絕學失傳,或是傳非其人,便足以安慰恩師于九泉之下了!” 說罷,不等戚右開口,便令羅天賜行那拜師入門的大禮。
青松谷四面環山,山高超拔雲表,高不可仰,形如一座深井上望常見白雲郁郁,難見青天! 正東面略有一口,寬僅盈丈,差可與外通達,祗不過開口之處,上豐下銳,極其險要,尚還不算,谷内一溪,且也由此流出。
那溪水限于地勢,雖不甚寬,但深處可逾尋丈,又如是冰雪所溶,寒冽端急,激流奔騰,故除在冬初春末,堅冰封河之頃,亦等如是無路可通一般。
雙頭怪人自小居于這青松谷内,早年食肉,早已将谷内生物,捕殺淨光。
其後歲月漸長,便自僻-,終年以谷内松李豔桃等果實為糧,到也不慮匮乏! 如今羅天賜從天而降,拜在戚右戚左門下,為人師者,怎能讓這個正在發育的惟一愛徒,也跟著他們吃苦? 戚右戚左兩顆腦袋,都不願讓徒見受這委屈,互相商量,決定乘著小溪上冰封未解,出外去提一些活著的走獸回來,喂養繁殖,以備日常食用! 因此,青松谷内漸漸的有了生趣,小鹿、野兔、山雞之屬,在林間逐走,一反往常的死寂情境! 羅天賜開始學練著武功,也學練著生火作飯,在戚右戚左的嚴格的督導下,按著預訂的課目,循序進行著。
羅天賜因此忙碌了起來,他晨間起身,兼練著兩種無上的神功! 那既是戚右所傳的“天羅神功”,與學自秘洞的“大能神功”。
這兩種神功,運氣調息的方法雖則相反,但就由于其中的一正一反,令他獲得了更大的進益。
不出數月,練武者所謂的“生死玄關”,不僅被羅天賜打通,而且達到了“反璞歸真”、“六合歸一”的無上妙境。
武學俗傳,隻要是打通了“生死玄關”,便成了金剛不接之身。
羅天賜練達此境,雖不能确定果能不死,外表觀之,卻已與一般練家大異。
普通一般練有火候的會家,多半是肌肉結-,須邊太陽穴高高鼓起,雙目中精光如電,令人一望而知。
但羅天賜除了體型發育得快,數月來長高一頭外,那本是粗黑結實的肌膚,一變而為白淨與柔軟。
那一雙大眼睛,除了黑白分明,亮晶晶如同天上曉星一般朗徹之外,再也少見初臨青松谷時的閃閃奇光。
這一份驚人的進步,看在戚右戚左的眼裡,真是又驚又喜,皆因他們實在是料想不到,這個傻不怔呆的黑小子,不出半年,竟而變成了文質彬彬的美少年,竟能練成連他倆本身尚不能達到的無上妙境,打通那“生死玄關”。
然而他們倆并不嫉柘,相反的,教來卻更加賣勁,因為羅天賜在他倆眼内,不僅是弟子,同時也将是他們的替身! 因此之故,戚左的“天雷神功”,便即提前傳授,在羅天賜入谷三月之後,每日下午,就開始到林間打煎外力去了。
其實,以羅天賜此時所俱的内功火候,實在用不著打煎力氣,隻要他一提真氣,掌出處勁風所緻,已足以摧折合圍巨木。
但事實上那“天雷神功”,以一種奇異的外門硬功,講究是由外而内,故此羅天賜雖有無比的内力真氣,卻是不許提運,而隻能以濁力為之! 他每日下午,在松樹林裡,盤腿繞樹而走,每遇著一株巨木,便得停身坐馬,來一記雙撞掌,直到打遍林内二百零九株松樹,一日功課方算完畢。
羅天賜初次練習,卻是不慣,皆因他自無上神功之後,舉手投足,莫不意到氣随。
如今偏偏要他結束體内真力,蠻力撞擊,實則竟産生了雙重的困難。
這困難好比是一個精通數理之仕,偏要他舍卻捷徑不走,而用那繁雜的四則草式,解決那困難的問題一般,蹩扭之極! 幸虧羅天賜天性堅毅,戚左的督導又嚴,故此僅在初練時,稍有不順,出掌時真氣随之暴發而外,幾天之後,便能完全控住不用,而純以濁力劈打了! 這一來,二百零九株松樹劈打下來,可就累得羅天賜混身冒汗,掌硬臂酸,骨節發響,周身疲累不堪了。
這正是“天雷神功”的要求,這種功力,正是讓人利用力出擊之時,吸收反震之力。
時間一久,兩力相抗,在體内産生一種特異的剛猛勁道,收納丹田四肢,練成之後,每一運功,全身骨節則必然爆響密如連珠,發掌時狂焰飛揚,聲如雷鳴,近在徑丈之内的敵人,既使不被掌風掃著,但聞暴響,亦必被震得耳鳴心悸,頭暈目眩! 羅天賜練此神功,進境頗慢,曆時半年,始有小成,轉撞擊而為隔空劈打了! 另一方面,羅天賜“大能神功”、“天羅神功”皆有大成,漸涉及掌法與輕功身法。
戚右戚左,各以“天羅神掌”及“天雷神掌”為最精奧之學。
羅天賜“天羅神功”既已有成,練起天羅神掌來,自是事半功倍。
他此際既打通“生死玄關”,靈智領悟之力,大大增加,凡遇難題,又肯用心苦求甚解,而不舍。
故無論學習什麼,都能迅速領悟,精益求精,年餘以還,不但與初來之時,一切大異,更幾乎将戚右一身所長,文武二途,學去過半。
至于輕功力面,由于他内功深厚,身輕力大,不僅将戚右戚左獨擅的“鬼影百變”無上心法,全部學會,而且有青出于藍,而勝于藍之勢! 時間易逝,一年易容,又是冰雪将解,春風拂頰的時光了! 這日,戚右戚左一時興至,将年值十齡已如成人的羅天賜叫到身前,戚右道:“賜兒!近日老夫兩人,遊性忽起,咱們至山上去遊玩一陣,順便再捉些小動物回來,可好?” 羅天賜年餘未出此谷,也覺得十分氣悶,聞言直喜得哈哈大笑,拍掌跳腳,連連說:“好。
” 戚左戚右見他如此,都不由大為高興跟著大笑數聲,戚左道:“小子,你也不到小溪裡照照,自己有多麼大了,還這般玩心不褪,真是該打!” 羅天賜“嗯”的一聲,幌身撲入這一身雙頭的怪人懷中,伸手拉住戚左的紅胡子,嚷著不依! “二師父你叫我小子,還說我大,這錯可挑得不對吧!” 說著,右手卻替戚右挽著白髯,道:“大師父你評評理,二師父不明明在欺負賜兒嗎?” 戚右戚左的兩隻手,愛憐的輕輕擁著愛徒,都垂頭注視著他的天真的神态,戚右見他撒賴,還要讓自己評理,忍不住哈哈朗笑,道:“對,這事确實是老二的不是,你不想賜兒雖長得高,年齡才不過剛剛十歲,你既又喚他小子,怎能罵他不像個大人呢?” 戚左左手撫摸著羅天賜的頭頂,“哈哈”的笑著,啞聲回嘴,道:“老大你别替他争理,你不見他有多皮,我這幾根紅須,怕不快給他拉掉了,……佛……” 這一聲:“佛”,是戚左呼痛的聲音。
戚右扭頭看著老二及懷中的羅天賜,笑道:“算啦!你沒大沒小的,為長不尊難怪他要拉你的胡子。
賜兒,你也别鬧啦!快出去玩玩正經!” 羅天賜與這雙頭怪人,年餘相處,除了練武習文的時侯外,平日裡嘻嘻哈哈,吵吵鬧鬧,也是常事。
戚右戚左,雖然已年屆百齡,但自幼孤處深山,遠離塵世,心胸之間,根本未存有塵世俗禮,故而童心仍存,有時竟而與羅天賜不相上下。
這一來師徒之間,感情格外融洽,真可說如父如子,如兄如弟。
這時羅天賜聽說要走,一躍下地,叫著嚷著,當先自門口縱上林梢,施展開新學未久的“鬼影百變”的輕功身法,向東方谷口掠去。
戚右戚左,跟蹤而出,目睹羅天賜身形如電,捷逾流星,在蒼松枝頭的積雪之上,輕起輕落,不由得老懷欣慰,豪性突發,戚右引頸清嘯,戚左暴喝:“那裡走!” 一身雙頭,微一幌身,瞬時間人影如虹,往前追去。
羅天賜聞聲四望,一見兩位恩師,捷掠追來,“嘩”一聲大叫,全力施出輕功身法,疾如脫弓驚鹿,起落間遠遠十丈,眨眼便自馳入正東來谷山口,小溪流床的堅冰之上。
羅天賜邊跑邊打量四周景物,祗見那河床寬約丈餘,填滿了整個出口。
河床的兩岸,岩壁如削,直上直下,高聳入雲,兩壁間寸草不生,溜滑之極,當真是飛猿難渡險峻之極! 河床足有數十丈長短,此際正值晨初,日光自東方投入夾谷,日影映在堅冰之上,雖無一絲溫暖的感覺,但堅冰一明如鏡,反射起萬道瑞光,将一條原本黯暗的谷道,澈照通明,分外的雄壯燦麗! 羅天賜初莅斯景,豪興大起,蓦地仰天發出一陣長嘯,其聲清朗,若似龍吟虎嘯,上沖雲霄,直可與絕峰一争短長! 嘯聲未已,迥聲四起,“嗡嗡”相和,此起彼落,半響不絕。
羅天賜聞之,童心大發,邊嘯邊盡力展開無上絕學,“鬼影百變”的輕功身法,去勢急若天際流星,一瀉千裡,瞬
他有些羞慚,替世上的同類羞慚,他們的是非不分,大驚小怪,與自私自利,拒絕接納戚右、戚左的行為,使令他引以為羞。
因此,他像是負債,自覺有一種責任,必須代替世人,向戚右、戚左償還,他要讓他兩嘗到人間的溫援,讓他倆分解,世上并非卻如戚左想的一般。
相反的,他将要設法讓世人澈底認識,戚右、戚左的善良内心,可憐身世,讓大家自動的奉獻出尊敬與同情,來安慰可憐的畸形怪人的風燭殘年! 這是多麼宏大的志願?他能扭轉雙方的觀念嗎? 但羅天賜似有信心,他癡迷的想著,漸漸的擡起濕潤的大眼,望向為他講述故事的無名老人。
那老人頭頸歪斜,蒼白的面頰上,刻滿著無情歲月的痕迹,雙目中原有的精光亦隐,代之而起的,卻是垂暮的空洞的深刻的寂寞! 尤其左肩上掮著布袋,像煞是顆人頭。
羅天賜心頭一震,猛地站起,指點著脫口而叫:“你……是戚右?……那……” 老人慈恺的微笑了一下,露出兩排潔白燦爛的牙齒,不知怎的,竟然讓羅天賜覺得分外凄涼。
老人點點頭,承認道:“孩子,你猜得不錯,老夫正是戚右,你怕嗎?你還願意跟随老夫學本事嗎?” 羅天賜連連點頭,胸膛一挺,毅然回說:“不怕。
” 戚右贊一聲:“好。
”右手忽起,霍地抓下左肩黑袋,頓時顯露出一付獰厲無比的面目來! 這面目色加-血,獅鼻海口,兔耳凸腮,紅發如刺繞頰赤髯糾結在一起,亂糟糟的活像是一堆枯草。
枯草中一雙環眼,猶如銅鈴,閃閃灼灼地射出紅光,直射遇著物體,便能灼燃一般。
羅天賜心理上雖有準備,但此際初睹這等絕無僅有,頸分雙叉,花開二枝,罕世無匹的畸形容貌,,也不由驚叫出聲,“蹬,蹬,蹬”連返三步! 初次露臉的戚左左,本對羅天賜深具好感,但此時見他如此,不禁大為不悅,重重的鼻“哼” 一聲,厲色沙音相詢道:“小子你怕了嗎?” 這聲音恍如破鑼,沉似悶雷,直震得樹屋亂搖,空谷回響,一時襯著他那付怪像,活似魔頭顯形,羅刹降世,令人不寒而栗,毛骨聳然! 羅天賜微一定神,想起戚右所講的故事,卻頓時膽氣一壯,照直言道:“起初我确實有點怕的,不過現在不怕啦!我知道你老生得雖奇,心腸卻好,不會無故害人,所以,我不怕啦!” 戚左料不著羅天賜會說這種話,神色一怔,旋即轉怒為喜。
戚右早已将羅天賜看透,故此并不覺得意外,他隻是露著得意的笑容,對戚左眨著眼睛! 戚左哈哈大笑,再望望羅天賜,道:“好,好,算你赢了,何必得意忘形,學這小兒之态? 也不怕羅天賜笑你嗎?” 說著,又問羅天賜道:“我說天賜,你還願意追随我倆學本事嗎?” 羅天賜平日木呐,不善言辭,此際不知怎的,口舌突然大為靈活,竟然恭身侃侃而言! “天賜不但追随老人家學練本事,學成之後,必仗之行俠江湖,稍伸你老當年壯志,讓世人了解,非僅不是嗜殺惡魔,更讓他等盡除恐懼之心,而以親近你老為榮。
” 戚右、戚左看他那一付楞頭呆腦的樣子,做夢也想不到他有如此的壯志宏願? 此時望見他凜然而立,目閃奇光,态度誠懇,頓時均被感動,雙雙長歎出聲,音調一低一高,一朗一啞,同發齊作,像是合奏一般。
歎罷扭頭對視,都發覺對方目孕淚光,忙各舉一袖揉揉四睛,戚左搶先啞聲道:“好小子,好天賜,但憑你今日這份孝心,無論日後能否做到,已足令我和老大心滿意足,死而無憾了!” 戚右不甘後人,也搶著接口:“天賜你性情純厚,用心可感,果不枉負老夫一片心機!” 說著站起身來,在牆壁上一塊凸柄上一按,“軋軋”連響,南窗上端的室頂,突然顯出一洞。
戚右又道:“上面乃是老夫的藏書之地,天賜你先上去!” 羅天賜雖則曾下降十丈,寸膚未傷,但因未學過輕功,不懂得縱拔之法! 聞言仰視那洞,隻有三尺方圓,上下相距,卻是三丈有餘,不禁大感為難。
隻是他生性倔強,從不訴苦,略為踟櫥,霍地蹲身屈膝,雙腿猛地一蹬。
但聞得“嗖”的一聲,雖則穿拔入洞,卻不料使力太大,竄過了頭,竟直向頂層撞去。
羅天賜吓了一跳,百忙中不知所措,堪堪撞及,腳上猛的一緊,被人拉住,放落地下,回頭一看,卻見戚右戚左,一人雙頭,都笑咪咪的望著他,戚左還說:“好小子,牛力氣确實不小,祗是所用無方,有力難施奈何?” 羅天賜小臉一紅,忙即轉頭他顧,祗見這一樹室,三面書架,列滿了線裝古籍。
南西兩窗之間,雕著一張書桌,文房四寶,一應俱全,桌面上還鋪著一張未曾畫好的古松。
桌邊牆壁上,高懸著一付畫像。
畫中有一個飄送出塵的中年文士,凝立高崗,衣袂翩然的仰視著天邊風雲,襯著身後的-松盤石,顯現得十分寞落,恍然流露出一種“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的氣概。
戚右戚左悄然先對畫像一損,然後坐落案邊木椅,由戚右對羅天賜解釋:“這位便是我倆的恩師,俗家姓李,後号青松逸士,百年以前與當代蟠龍劍客楊子春,并稱南北二奇,一生事迹,脍炙人口,晚年為我二人潛隐此谷,二十年間竟未一履俗塵,……唉……師恩如海,為弟子者竟不能回報萬一,想來誠令我等慚煞!” 說罷,一臉黯然之色,似不勝追悼之恩! 戚左卻是不以為然,他道:“老大别這沒出息,想當年恩師一念之慈,養育你我,何曾指望我等圖報?再說老人家最是聖明,那能料不到世俗之人的淺薄目光?故此我等雖未曾增光師門,但隻要不使絕學失傳,或是傳非其人,便足以安慰恩師于九泉之下了!” 說罷,不等戚右開口,便令羅天賜行那拜師入門的大禮。
青松谷四面環山,山高超拔雲表,高不可仰,形如一座深井上望常見白雲郁郁,難見青天! 正東面略有一口,寬僅盈丈,差可與外通達,祗不過開口之處,上豐下銳,極其險要,尚還不算,谷内一溪,且也由此流出。
那溪水限于地勢,雖不甚寬,但深處可逾尋丈,又如是冰雪所溶,寒冽端急,激流奔騰,故除在冬初春末,堅冰封河之頃,亦等如是無路可通一般。
雙頭怪人自小居于這青松谷内,早年食肉,早已将谷内生物,捕殺淨光。
其後歲月漸長,便自僻-,終年以谷内松李豔桃等果實為糧,到也不慮匮乏! 如今羅天賜從天而降,拜在戚右戚左門下,為人師者,怎能讓這個正在發育的惟一愛徒,也跟著他們吃苦? 戚右戚左兩顆腦袋,都不願讓徒見受這委屈,互相商量,決定乘著小溪上冰封未解,出外去提一些活著的走獸回來,喂養繁殖,以備日常食用! 因此,青松谷内漸漸的有了生趣,小鹿、野兔、山雞之屬,在林間逐走,一反往常的死寂情境! 羅天賜開始學練著武功,也學練著生火作飯,在戚右戚左的嚴格的督導下,按著預訂的課目,循序進行著。
羅天賜因此忙碌了起來,他晨間起身,兼練著兩種無上的神功! 那既是戚右所傳的“天羅神功”,與學自秘洞的“大能神功”。
這兩種神功,運氣調息的方法雖則相反,但就由于其中的一正一反,令他獲得了更大的進益。
不出數月,練武者所謂的“生死玄關”,不僅被羅天賜打通,而且達到了“反璞歸真”、“六合歸一”的無上妙境。
武學俗傳,隻要是打通了“生死玄關”,便成了金剛不接之身。
羅天賜練達此境,雖不能确定果能不死,外表觀之,卻已與一般練家大異。
普通一般練有火候的會家,多半是肌肉結-,須邊太陽穴高高鼓起,雙目中精光如電,令人一望而知。
但羅天賜除了體型發育得快,數月來長高一頭外,那本是粗黑結實的肌膚,一變而為白淨與柔軟。
那一雙大眼睛,除了黑白分明,亮晶晶如同天上曉星一般朗徹之外,再也少見初臨青松谷時的閃閃奇光。
這一份驚人的進步,看在戚右戚左的眼裡,真是又驚又喜,皆因他們實在是料想不到,這個傻不怔呆的黑小子,不出半年,竟而變成了文質彬彬的美少年,竟能練成連他倆本身尚不能達到的無上妙境,打通那“生死玄關”。
然而他們倆并不嫉柘,相反的,教來卻更加賣勁,因為羅天賜在他倆眼内,不僅是弟子,同時也将是他們的替身! 因此之故,戚左的“天雷神功”,便即提前傳授,在羅天賜入谷三月之後,每日下午,就開始到林間打煎外力去了。
其實,以羅天賜此時所俱的内功火候,實在用不著打煎力氣,隻要他一提真氣,掌出處勁風所緻,已足以摧折合圍巨木。
但事實上那“天雷神功”,以一種奇異的外門硬功,講究是由外而内,故此羅天賜雖有無比的内力真氣,卻是不許提運,而隻能以濁力為之! 他每日下午,在松樹林裡,盤腿繞樹而走,每遇著一株巨木,便得停身坐馬,來一記雙撞掌,直到打遍林内二百零九株松樹,一日功課方算完畢。
羅天賜初次練習,卻是不慣,皆因他自無上神功之後,舉手投足,莫不意到氣随。
如今偏偏要他結束體内真力,蠻力撞擊,實則竟産生了雙重的困難。
這困難好比是一個精通數理之仕,偏要他舍卻捷徑不走,而用那繁雜的四則草式,解決那困難的問題一般,蹩扭之極! 幸虧羅天賜天性堅毅,戚左的督導又嚴,故此僅在初練時,稍有不順,出掌時真氣随之暴發而外,幾天之後,便能完全控住不用,而純以濁力劈打了! 這一來,二百零九株松樹劈打下來,可就累得羅天賜混身冒汗,掌硬臂酸,骨節發響,周身疲累不堪了。
這正是“天雷神功”的要求,這種功力,正是讓人利用力出擊之時,吸收反震之力。
時間一久,兩力相抗,在體内産生一種特異的剛猛勁道,收納丹田四肢,練成之後,每一運功,全身骨節則必然爆響密如連珠,發掌時狂焰飛揚,聲如雷鳴,近在徑丈之内的敵人,既使不被掌風掃著,但聞暴響,亦必被震得耳鳴心悸,頭暈目眩! 羅天賜練此神功,進境頗慢,曆時半年,始有小成,轉撞擊而為隔空劈打了! 另一方面,羅天賜“大能神功”、“天羅神功”皆有大成,漸涉及掌法與輕功身法。
戚右戚左,各以“天羅神掌”及“天雷神掌”為最精奧之學。
羅天賜“天羅神功”既已有成,練起天羅神掌來,自是事半功倍。
他此際既打通“生死玄關”,靈智領悟之力,大大增加,凡遇難題,又肯用心苦求甚解,而不舍。
故無論學習什麼,都能迅速領悟,精益求精,年餘以還,不但與初來之時,一切大異,更幾乎将戚右一身所長,文武二途,學去過半。
至于輕功力面,由于他内功深厚,身輕力大,不僅将戚右戚左獨擅的“鬼影百變”無上心法,全部學會,而且有青出于藍,而勝于藍之勢! 時間易逝,一年易容,又是冰雪将解,春風拂頰的時光了! 這日,戚右戚左一時興至,将年值十齡已如成人的羅天賜叫到身前,戚右道:“賜兒!近日老夫兩人,遊性忽起,咱們至山上去遊玩一陣,順便再捉些小動物回來,可好?” 羅天賜年餘未出此谷,也覺得十分氣悶,聞言直喜得哈哈大笑,拍掌跳腳,連連說:“好。
” 戚左戚右見他如此,都不由大為高興跟著大笑數聲,戚左道:“小子,你也不到小溪裡照照,自己有多麼大了,還這般玩心不褪,真是該打!” 羅天賜“嗯”的一聲,幌身撲入這一身雙頭的怪人懷中,伸手拉住戚左的紅胡子,嚷著不依! “二師父你叫我小子,還說我大,這錯可挑得不對吧!” 說著,右手卻替戚右挽著白髯,道:“大師父你評評理,二師父不明明在欺負賜兒嗎?” 戚右戚左的兩隻手,愛憐的輕輕擁著愛徒,都垂頭注視著他的天真的神态,戚右見他撒賴,還要讓自己評理,忍不住哈哈朗笑,道:“對,這事确實是老二的不是,你不想賜兒雖長得高,年齡才不過剛剛十歲,你既又喚他小子,怎能罵他不像個大人呢?” 戚左左手撫摸著羅天賜的頭頂,“哈哈”的笑著,啞聲回嘴,道:“老大你别替他争理,你不見他有多皮,我這幾根紅須,怕不快給他拉掉了,……佛……” 這一聲:“佛”,是戚左呼痛的聲音。
戚右扭頭看著老二及懷中的羅天賜,笑道:“算啦!你沒大沒小的,為長不尊難怪他要拉你的胡子。
賜兒,你也别鬧啦!快出去玩玩正經!” 羅天賜與這雙頭怪人,年餘相處,除了練武習文的時侯外,平日裡嘻嘻哈哈,吵吵鬧鬧,也是常事。
戚右戚左,雖然已年屆百齡,但自幼孤處深山,遠離塵世,心胸之間,根本未存有塵世俗禮,故而童心仍存,有時竟而與羅天賜不相上下。
這一來師徒之間,感情格外融洽,真可說如父如子,如兄如弟。
這時羅天賜聽說要走,一躍下地,叫著嚷著,當先自門口縱上林梢,施展開新學未久的“鬼影百變”的輕功身法,向東方谷口掠去。
戚右戚左,跟蹤而出,目睹羅天賜身形如電,捷逾流星,在蒼松枝頭的積雪之上,輕起輕落,不由得老懷欣慰,豪性突發,戚右引頸清嘯,戚左暴喝:“那裡走!” 一身雙頭,微一幌身,瞬時間人影如虹,往前追去。
羅天賜聞聲四望,一見兩位恩師,捷掠追來,“嘩”一聲大叫,全力施出輕功身法,疾如脫弓驚鹿,起落間遠遠十丈,眨眼便自馳入正東來谷山口,小溪流床的堅冰之上。
羅天賜邊跑邊打量四周景物,祗見那河床寬約丈餘,填滿了整個出口。
河床的兩岸,岩壁如削,直上直下,高聳入雲,兩壁間寸草不生,溜滑之極,當真是飛猿難渡險峻之極! 河床足有數十丈長短,此際正值晨初,日光自東方投入夾谷,日影映在堅冰之上,雖無一絲溫暖的感覺,但堅冰一明如鏡,反射起萬道瑞光,将一條原本黯暗的谷道,澈照通明,分外的雄壯燦麗! 羅天賜初莅斯景,豪興大起,蓦地仰天發出一陣長嘯,其聲清朗,若似龍吟虎嘯,上沖雲霄,直可與絕峰一争短長! 嘯聲未已,迥聲四起,“嗡嗡”相和,此起彼落,半響不絕。
羅天賜聞之,童心大發,邊嘯邊盡力展開無上絕學,“鬼影百變”的輕功身法,去勢急若天際流星,一瀉千裡,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