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結恩樹敵原無意
關燈
小
中
大
頭,張唇尚末開聲,卻聽得外間傳來了“-”的一聲牛鳴!
帳内熟睡的巨鹿,聞聲驚起,那知它身高體壯,這猛古丁一躍而起,頓時将帳幕掀離地面。
韓茜茜嬌罵一聲:“要死”,道:“駒兒你怕什麼?這是大哥哥的坐騎啊!咳!” 她望著翻倒沙上的器具,無可奈何。
羅天賜瞥見天色已泛起魚腹之色,便道:“現在已快要天明啦!我看咱們幹脆收拾上路可好?” 戚戚翁攢出帳外,應聲贊成,韓茜茜也跟著嬌應一聲,動手收拾東西! 片刻之後,一切停當,一鹿一牛,分駝著三人及幾個包袱,,放蹄往東疾行。
刹時間,消失在沙丘之下,餘下來一陣飄-的黃色沙霧! 東方既白了!旭日張開了眼,俯視著大地,此地雖仍是一片黃沙,卻在這瞬間,充滿了濕凍的寒意! 蘭州為古來重鎮,西北交通樞紐,因其外可以接應新強,内可以杆衛陝甘,南北可以控制兩翼之川、青、甯、綏等地之故,曆代朝庭,皆派有重兵鎮守! 蘭州城分内外,北牆憑臨黃河,外城環東西南三方河北的塔山,與城南臬蘭山,兩面對峙,形勢雄偉之極! 羅天賜一行三人二騎異獸,數日之間,越過萬裡長城,穿過營口峽,過武威,古浪,烏砂嶺,來到了蘭州。
一路上所見的異事甚多,隻是卻沒有遇上劫路的黑道人物! 本來按照戚戚翁的經驗之談,尤其在營口峽一帶,胡族匪類最衆,時常跨著千裡明駝,出沒在祁連,營口,長城一帶。
然而這一次一反過去的常例,雖不少次遇著胯下明駝,橫肉滿頰,神态彪悍,身佩兵刃的胡人,但大多行色匆匆的忙著趕路,而未曾惹事生非,生事滋事,打劫行旅。
戚戚翁老于江湖,見多識廣,如今見這情形,便斷言前途,必有重大的事故發生! 羅天賜還不怎的,天真活潑的韓茜茜,卻興奮得寝食不安,連連催促看,快些趕到地頭,好瞧熱鬧! 如今,三人一行來到蘭州,還未曾進城,便瞧田許多異處來! 苗州本是個重鎮,人多本不足奇,但如今道途之上,馬來車往,倍于異常,尚且不去說他,最奇的,馬匹多半是千百中選一的健馬,車輛多半是華貴之極,各有不同标志的長程蓬車! 而馬、車上的人物,僧、道、俗與婦女均有,長像口音雖不相同,但身後各插著兵刃,則幾乎竟全如此! 這一來,便是無戚戚翁這位老江湖在旁指認,憑著羅、韓二人的直覺,也可以判斷得出來,即或蘭州城内,未發生什麼大事,則必也在附近! 羅天賜因見自己的坐騎有異,便提議先找個僻靜之處,紮營安頓,起碼得将一牛一鹿留下,方不緻一入蘭州,便引起别人的注意! 這法子戚戚翁首先贊成,韓茜茜自然是更無意見,于是他們三人便不入城迳自縱騎,向臬蘭山馳去! 那時一到了臬蘭山下,祗見那樹木掩映間,已早有捷足之人,到處蒙古包,不下十餘處之多。
戚戚翁未知底細,不願先惹起無謂的事端,便示知羅天賜,在一處僻靜的山溝裡,也下營安寨! 帳幕弄好,時已黃昏,羅、韓二人,分别吩咐一牛一鹿和平相處,随地自尋食物,不可遠離等等,即随著戚戚翁往而州城行去! 三人入城,已然是萬家燈火了! 韓茜茜初入凡塵,瞥見那街市節毗鱗次,人潮如浪,熙來接往的繁盛情況,不由得又是奇怪,又是喜歡,随在羅天賜後頭左顧右盼,将兩隻如注一泓春水的大眼,瞪得滾圓! 戚戚翁在苗州城内,可算得上識途的老馬,他在前領路穿沖過巷,不多時便來到了一家燈火輝煌,高朋滿座的大酒樓前! 羅天賜雖則見過一點場面,但似蘭州這樣的大城,倘還是第一次莅臨! 此臻來到樓前,舉頭一看,祗見那酒樓層分上下,正中央丈餘寬的大門之上,橫匾上書“蘭州第一家”,五個金壁輝煌,鐵劃銀釣的草字! 韓茜茜悄步走到他的身後,瞥見這座高樓,忍不住驚歎,悄聲脆語:“大哥哥,這樓修建得真好,裡面這麼多人,都是吃飯的嗎?” 羅天賜莞爾一笑,點了點頭! 店門口招徕顧客的小二,卻早已堆笑迎過來,哈腰施禮,往裡讓客:“大爺,姑娘,才來哇!快往裡請!” 戚戚翁此際早已邁了進去,羅天賜兩人自然也不能上别家去! 韓茜茜跟在羅天賜身後,邊走邊悄聲問:“大哥哥,他怎麼知道我們要來的啊!……” 還沒說完,門裡邊另一個夥計,已然敞開大喉嚨,虎吼也似的叫道:“樓上看坐哇!三位!” 韓茜茜冷不防,被他吓了一跳,差一點沒叫出來! 羅天賜這一切看在眼裡,聽在耳裡,好笑得不得了,隻好拼命咬著下唇,往裡頭忍! 往樓上得穿過樓下的廳堂,戚戚翁雖有名聲,卻因穿著與長像沒什麼特别,并不能引起别人的注意。
但羅天賜二人,一似天上金童,一似瑤台玉女,在這麼雙雙對對的莅臨酒樓,所經之處,一桌桌卻不由停筷止杯,望個不停! 韓茜茜那見過這麼多人?她初時好奇,尚還左右盼顧的瞧個不住,才走了不出五步,目光到處,全是一對對亮亮的黑眼珠,不由得心慌了起來! 她一心慌不打緊,千不該,萬不該,緊走兩步,拉住了羅天賜的左手,這一來,羅天賜明知到衆目所視,有所不雅,卻是不便摔開! 這一來,他牽著韓茜茜緩步而行,直似有針芒在背一般,臉紅氣粗,尴尬萬分,才剛到樓梯子口,便已蹩出了一身冷汗! 樓上是八成座,客人也斯文,不像樓下似的,吵吵嚷嚷,嗡聲如雷! 三人上樓,臨窗就坐,戚戚翁點了酒菜,一瞥羅天賜汗水滿頭,不由得十分詫異,正待詢問,便聞得有人招呼:“哈哈,戚兄也來了嗎?難得,難得!” 戚戚翁擡頭一瞧,便見對面桌上,翩然走過來一位,紅光滿面的老人,正是自己的好友,蘭州“金鷹”镖局的局主兼總镖頭,金屬鐵翼魏骥培。
忙不疊立起身來,拱手相迎,道:“一别經年,想不到我老頭兒初入蘭州,便遇故人,真是妙極!……” 說著,邊讓那金鷹鐵翼魏骥培落坐,邊一指羅、韓二人,又道:“來,我給魏兄介紹介紹,這位是我老頭兒的小兄弟,姓羅名天賜,這位是韓姑娘,芳名茜茜!” 那魏骥培含笑聆聽,但聽見戚戚翁對羅天賜的稱呼,不由怔了一怔,方才連道:“久仰!久仰!” 戚戚翁一拍魏骥培,寬厚的肩膀,又複對羅天賜二人介紹:“這位魏兄,人稱金鷹鐵翼,名骥培,是此間獨一無二的一家最大的金鹧镖局的主人,為人仗義輕财,是我老頭兒多年的知心好友,兄弟你若有什麼事,請這位魏大局主幫忙,決錯不了,一定能替你圓滿完成……” 魏骥培“呵呵”兩聲,打斷了戚戚翁的話,道:“戚兄别損我老魏啦!我老魏雖在此創下了一點小小的基業,卻都靠一幹好朋友的幫忙。
我那兩手三腳貓的莊稼把式,戚兄你知之最詳,何必讓老魏在兩位道家面前丢醜……” 他嘴裡這麼說著,心裡可暗自稱奇,怎麼這戚戚翁,老來竟一反過去戚戚寡言鮮語的常性? 羅天賜打量這位局主,隻見他年逾五旬,身材矮胖,卻不但發須黑,紅光滿頰,鬓邊太陽穴,更是高高墳起,廣額闊嘴,大耳獅鼻,雙睛精光閃爍,一望而知,是位性子直爽豪邁,功夫别具一格的人物! 因之,便拱手接口道:“魏局主休要過謙,戚老哥的性情,你我均知,若閣下非具真才實學,老哥怎會這般說法?” 魏骥培聞聽這目如朗星,俊如仙童的彬彬書生,這般說法,“哈哈”一陣大笑,正待回贊幾句。
卻見那美如仙姬臨塵的姑娘,櫻唇初綻,莺聲驟作,道:“你們都不用客氣啦!魏局主你既是常駐蘭州,可知近來到底發生了什麼大事請你帶我們去瞧瞧熱鬧可好!” 魏骥培愕然一怔,轉眼見三人均是一般的茫然無知,頓時笑容一斂,長歎出聲,低聲道:“姑娘有所不知,這那裡是什麼熱鬧,簡直是要命的紛争啊!……” 戚戚翁見他說得嚴重,緩緩低聲插言,道:“我老頭兒三人,由塞外進關,一路上遇到了許多江湖道上的朋友,到此一看,更是英豪畢集,已自瞧料幾分,但不知到底發生何事,居然能把三山五嶽的朋友,全引到此地來?” 魏骥培又歎一聲,力道:“原來戚兄是來自塞上,難怪不知這事了!……” 說著扭頭四顧,盡量壓低聲調,道:“戚兄當知黃教始祖宗喀巴,乃是本朝初年,全藏知名的人物,他一生除卻精研佛學之外,更練就一身罕世的奇功,意圖将黃教的勢力,伸入中原,折服中原武林,稱尊天下獨霸天下武林!……” 羅天賜、韓茜茜均不知二百年前,這段故事,都瞠目瞧著魏骥培,猜不透這事與如今蘭州群雄畢集,有何關系。
戚戚翁卻是神色一變,接口道:“怎麼?黃教又要興風作浪了嗎?” 魏骥培微微搖頭,道:“這倒不是,不過也差不多。
想當年,小弟聽長一輩的人說起,那宗喀巴奇功練成之後,單槍匹馬,莅臨邊區,折服了甘、甯、川、陝四省的武林朋友,連堂堂峨嵋一派,高手如雲,也擋不了人家一人。
因之中原大廣,人心惶惶,都提心吊膽的不敢出門。
” 戚戚翁默然點頭,承認确有此事,此際小二送上酒菜,戚戚翁畢杯邀飲,魏骥培浮一大口,繼道:“正在那時,歸隐已久的藍衫神龍李玉琪,卻突然重顯俠蹤,邀鬥這黃教之祖宗喀巴于甘青交界的西傾山巅。
” 羅、韓二人不會吃酒,一邊吃飯一邊靜聽,隻見戚戚翁飲盡一杯,方才接口說道:“不過那一戰,誰勝誰敗可沒人看見過,隻是從那以後,他二位一個足迹不出青藏,另一個卻從此再不曾出現在江湖之上了!” 魏骥培不贊成,道:“雖然李大俠再未由現江湖,但從宗喀巴不下中原一事推論,必是他吃了敗仗,才會如此,否則,他豈能中止野心,墊伏終世?” 戚、羅、韓三人,都點頭承認這點推論,确有道理。
魏骥培又接著道:“如今不知是那位朋友,突然在中原放出空氣,說在當年李宗兩位比鬥的西傾山中,李大俠留下了一套足以破解黃教喀巴禅功的内家奇書,及三枚足以助長功力,攻穿奇經八脈的天府奇果,若有誰得著了這兩件遺寶,立即可躍登天下盟主的寶座!” 他看看三人,瞥見連戚戚翁在内,都是一付将信将疑的神氣,微微一歎,繼道:“當然,這消息不見得十分正确,但天下貪得之士,嗜武之人,卻不由雀躍三尺,信以為實,紛紛向西傾山趕去。
這還不打緊,那知這消息傳入黃教的耳中,青、藏兩地的黃教教衆,竟亦欲得之而甘!” 羅天賜歎息一聲,道:“果真如此,天下将無甯日了!……” 魏骥-道:“兄弟你說得不錯,那黃教班禅活佛,雖是宗喀巴再傳弟子,自然已學得喀巴禅功,他雖未入中原,想來目下中原武林,無人能敵設若這謠傳的消息是真,李大俠所留之寶,真個流入中原武林,如是被方正之士所得,還則罷了,若落人野心勃勃之人的手裡,豈不連藏區黃教都得臣服?故此黃教的班禅活佛,一得消息,立即聯合藏邊紅、白兩教,及密宗門下,出動數十位高手,搶出登臨西傾山,搜查藏寶,而中原武林道上的朋友,随後趕去,一個個均折在喇嘛手裡,非死即成重傷!” 韓茜茜忍不住“啊”了一聲,輕問:“他們得著了嗎?” 魏骥培搖頭道:“若是已然得著,也沒事了。
可惜黃教喇嘛,費時數月,至今仍無所獲……” 韓茜茜道:“那麼,這消息一定有假,……” 魏骥培道:“據一位負傷逃回的朋友說,如今黃教徒衆,已差不多搜遍了整個的西傾山,雖無所得,卻發現有一處絕谷,大為可疑。
據那位朋友說,這絕谷下臨深淵,深不見底,谷中奇寒無比,任何生物,均難生存其中……” 韓茜茜又插口道:“那不是沒有人能下去嗎?” 魏骥培搖頭道:“若是不能下去,也沒事了!據說,那谷頂有一方石碑,不知何人所立,上書“陰風谷”三個大字,下附小字,說明此谷下有陰風寒窖,常年吹刮,陰寒無匹。
但逢每年純陽之日,陰風受逼,歸竅不出,若逢純陰,陰極而結,陰風礙于谷内,亦不傷人,故此等于是說,一年之中,隻有五月己已日,與十月己亥日二天,能夠下谷。
” 戚戚翁及韓、羅等三人,齊聲而“哦”,表示心領神會。
魏骥培頓了一下,又接著道:“今已八月将半,距離那純陰之日,為期非遙,中原武林道上人物,日下已齊向蘭州聚集,尤其是江湖正宗大派,少林、武當、峨嵋、五台等派,聯合一緻,準備著到時候與黃教喇嘛,以争長短……” 韓茜茜聞言大喜,悄聲對羅天賜道:“大哥哥,這可有熱闊看啦!不過……不過……” 她突然想起一事,秀眉驟皺,問羅天賜道:“不過,咱們要幫那一邊啊!” 魏骥培不知道羅、韓二人的來曆,此際瞥見韓蓓蓓這般天真,不由十分好笑! 羅天賜神目如電,早瞥見廳内酒客,均是江湖中人,時時在注意自己這面! 此際聞聽韓茜茜這般說法,聲音雖然不高,卻也瞞不過高人耳目。
故此,正待告訴她不可如此之時。
果然已聽得廳中,數聲冷“哼”,傳入耳鼓,接著又一陣哈哈大笑,驟然大作,道:“小姐兒出口不凡,你就來幫幫在下如何?” 這一陣笑聲語聲,如雷驟作,廳中諸人,均向那發聲音之處望去。
那知不看猶可,一看之下,竟大大出乎意料之外!
韓茜茜嬌罵一聲:“要死”,道:“駒兒你怕什麼?這是大哥哥的坐騎啊!咳!” 她望著翻倒沙上的器具,無可奈何。
羅天賜瞥見天色已泛起魚腹之色,便道:“現在已快要天明啦!我看咱們幹脆收拾上路可好?” 戚戚翁攢出帳外,應聲贊成,韓茜茜也跟著嬌應一聲,動手收拾東西! 片刻之後,一切停當,一鹿一牛,分駝著三人及幾個包袱,,放蹄往東疾行。
刹時間,消失在沙丘之下,餘下來一陣飄-的黃色沙霧! 東方既白了!旭日張開了眼,俯視著大地,此地雖仍是一片黃沙,卻在這瞬間,充滿了濕凍的寒意! 蘭州為古來重鎮,西北交通樞紐,因其外可以接應新強,内可以杆衛陝甘,南北可以控制兩翼之川、青、甯、綏等地之故,曆代朝庭,皆派有重兵鎮守! 蘭州城分内外,北牆憑臨黃河,外城環東西南三方河北的塔山,與城南臬蘭山,兩面對峙,形勢雄偉之極! 羅天賜一行三人二騎異獸,數日之間,越過萬裡長城,穿過營口峽,過武威,古浪,烏砂嶺,來到了蘭州。
一路上所見的異事甚多,隻是卻沒有遇上劫路的黑道人物! 本來按照戚戚翁的經驗之談,尤其在營口峽一帶,胡族匪類最衆,時常跨著千裡明駝,出沒在祁連,營口,長城一帶。
然而這一次一反過去的常例,雖不少次遇著胯下明駝,橫肉滿頰,神态彪悍,身佩兵刃的胡人,但大多行色匆匆的忙著趕路,而未曾惹事生非,生事滋事,打劫行旅。
戚戚翁老于江湖,見多識廣,如今見這情形,便斷言前途,必有重大的事故發生! 羅天賜還不怎的,天真活潑的韓茜茜,卻興奮得寝食不安,連連催促看,快些趕到地頭,好瞧熱鬧! 如今,三人一行來到蘭州,還未曾進城,便瞧田許多異處來! 苗州本是個重鎮,人多本不足奇,但如今道途之上,馬來車往,倍于異常,尚且不去說他,最奇的,馬匹多半是千百中選一的健馬,車輛多半是華貴之極,各有不同标志的長程蓬車! 而馬、車上的人物,僧、道、俗與婦女均有,長像口音雖不相同,但身後各插著兵刃,則幾乎竟全如此! 這一來,便是無戚戚翁這位老江湖在旁指認,憑著羅、韓二人的直覺,也可以判斷得出來,即或蘭州城内,未發生什麼大事,則必也在附近! 羅天賜因見自己的坐騎有異,便提議先找個僻靜之處,紮營安頓,起碼得将一牛一鹿留下,方不緻一入蘭州,便引起别人的注意! 這法子戚戚翁首先贊成,韓茜茜自然是更無意見,于是他們三人便不入城迳自縱騎,向臬蘭山馳去! 那時一到了臬蘭山下,祗見那樹木掩映間,已早有捷足之人,到處蒙古包,不下十餘處之多。
戚戚翁未知底細,不願先惹起無謂的事端,便示知羅天賜,在一處僻靜的山溝裡,也下營安寨! 帳幕弄好,時已黃昏,羅、韓二人,分别吩咐一牛一鹿和平相處,随地自尋食物,不可遠離等等,即随著戚戚翁往而州城行去! 三人入城,已然是萬家燈火了! 韓茜茜初入凡塵,瞥見那街市節毗鱗次,人潮如浪,熙來接往的繁盛情況,不由得又是奇怪,又是喜歡,随在羅天賜後頭左顧右盼,将兩隻如注一泓春水的大眼,瞪得滾圓! 戚戚翁在苗州城内,可算得上識途的老馬,他在前領路穿沖過巷,不多時便來到了一家燈火輝煌,高朋滿座的大酒樓前! 羅天賜雖則見過一點場面,但似蘭州這樣的大城,倘還是第一次莅臨! 此臻來到樓前,舉頭一看,祗見那酒樓層分上下,正中央丈餘寬的大門之上,橫匾上書“蘭州第一家”,五個金壁輝煌,鐵劃銀釣的草字! 韓茜茜悄步走到他的身後,瞥見這座高樓,忍不住驚歎,悄聲脆語:“大哥哥,這樓修建得真好,裡面這麼多人,都是吃飯的嗎?” 羅天賜莞爾一笑,點了點頭! 店門口招徕顧客的小二,卻早已堆笑迎過來,哈腰施禮,往裡讓客:“大爺,姑娘,才來哇!快往裡請!” 戚戚翁此際早已邁了進去,羅天賜兩人自然也不能上别家去! 韓茜茜跟在羅天賜身後,邊走邊悄聲問:“大哥哥,他怎麼知道我們要來的啊!……” 還沒說完,門裡邊另一個夥計,已然敞開大喉嚨,虎吼也似的叫道:“樓上看坐哇!三位!” 韓茜茜冷不防,被他吓了一跳,差一點沒叫出來! 羅天賜這一切看在眼裡,聽在耳裡,好笑得不得了,隻好拼命咬著下唇,往裡頭忍! 往樓上得穿過樓下的廳堂,戚戚翁雖有名聲,卻因穿著與長像沒什麼特别,并不能引起别人的注意。
但羅天賜二人,一似天上金童,一似瑤台玉女,在這麼雙雙對對的莅臨酒樓,所經之處,一桌桌卻不由停筷止杯,望個不停! 韓茜茜那見過這麼多人?她初時好奇,尚還左右盼顧的瞧個不住,才走了不出五步,目光到處,全是一對對亮亮的黑眼珠,不由得心慌了起來! 她一心慌不打緊,千不該,萬不該,緊走兩步,拉住了羅天賜的左手,這一來,羅天賜明知到衆目所視,有所不雅,卻是不便摔開! 這一來,他牽著韓茜茜緩步而行,直似有針芒在背一般,臉紅氣粗,尴尬萬分,才剛到樓梯子口,便已蹩出了一身冷汗! 樓上是八成座,客人也斯文,不像樓下似的,吵吵嚷嚷,嗡聲如雷! 三人上樓,臨窗就坐,戚戚翁點了酒菜,一瞥羅天賜汗水滿頭,不由得十分詫異,正待詢問,便聞得有人招呼:“哈哈,戚兄也來了嗎?難得,難得!” 戚戚翁擡頭一瞧,便見對面桌上,翩然走過來一位,紅光滿面的老人,正是自己的好友,蘭州“金鷹”镖局的局主兼總镖頭,金屬鐵翼魏骥培。
忙不疊立起身來,拱手相迎,道:“一别經年,想不到我老頭兒初入蘭州,便遇故人,真是妙極!……” 說著,邊讓那金鷹鐵翼魏骥培落坐,邊一指羅、韓二人,又道:“來,我給魏兄介紹介紹,這位是我老頭兒的小兄弟,姓羅名天賜,這位是韓姑娘,芳名茜茜!” 那魏骥培含笑聆聽,但聽見戚戚翁對羅天賜的稱呼,不由怔了一怔,方才連道:“久仰!久仰!” 戚戚翁一拍魏骥培,寬厚的肩膀,又複對羅天賜二人介紹:“這位魏兄,人稱金鷹鐵翼,名骥培,是此間獨一無二的一家最大的金鹧镖局的主人,為人仗義輕财,是我老頭兒多年的知心好友,兄弟你若有什麼事,請這位魏大局主幫忙,決錯不了,一定能替你圓滿完成……” 魏骥培“呵呵”兩聲,打斷了戚戚翁的話,道:“戚兄别損我老魏啦!我老魏雖在此創下了一點小小的基業,卻都靠一幹好朋友的幫忙。
我那兩手三腳貓的莊稼把式,戚兄你知之最詳,何必讓老魏在兩位道家面前丢醜……” 他嘴裡這麼說著,心裡可暗自稱奇,怎麼這戚戚翁,老來竟一反過去戚戚寡言鮮語的常性? 羅天賜打量這位局主,隻見他年逾五旬,身材矮胖,卻不但發須黑,紅光滿頰,鬓邊太陽穴,更是高高墳起,廣額闊嘴,大耳獅鼻,雙睛精光閃爍,一望而知,是位性子直爽豪邁,功夫别具一格的人物! 因之,便拱手接口道:“魏局主休要過謙,戚老哥的性情,你我均知,若閣下非具真才實學,老哥怎會這般說法?” 魏骥培聞聽這目如朗星,俊如仙童的彬彬書生,這般說法,“哈哈”一陣大笑,正待回贊幾句。
卻見那美如仙姬臨塵的姑娘,櫻唇初綻,莺聲驟作,道:“你們都不用客氣啦!魏局主你既是常駐蘭州,可知近來到底發生了什麼大事請你帶我們去瞧瞧熱鬧可好!” 魏骥培愕然一怔,轉眼見三人均是一般的茫然無知,頓時笑容一斂,長歎出聲,低聲道:“姑娘有所不知,這那裡是什麼熱鬧,簡直是要命的紛争啊!……” 戚戚翁見他說得嚴重,緩緩低聲插言,道:“我老頭兒三人,由塞外進關,一路上遇到了許多江湖道上的朋友,到此一看,更是英豪畢集,已自瞧料幾分,但不知到底發生何事,居然能把三山五嶽的朋友,全引到此地來?” 魏骥培又歎一聲,力道:“原來戚兄是來自塞上,難怪不知這事了!……” 說著扭頭四顧,盡量壓低聲調,道:“戚兄當知黃教始祖宗喀巴,乃是本朝初年,全藏知名的人物,他一生除卻精研佛學之外,更練就一身罕世的奇功,意圖将黃教的勢力,伸入中原,折服中原武林,稱尊天下獨霸天下武林!……” 羅天賜、韓茜茜均不知二百年前,這段故事,都瞠目瞧著魏骥培,猜不透這事與如今蘭州群雄畢集,有何關系。
戚戚翁卻是神色一變,接口道:“怎麼?黃教又要興風作浪了嗎?” 魏骥培微微搖頭,道:“這倒不是,不過也差不多。
想當年,小弟聽長一輩的人說起,那宗喀巴奇功練成之後,單槍匹馬,莅臨邊區,折服了甘、甯、川、陝四省的武林朋友,連堂堂峨嵋一派,高手如雲,也擋不了人家一人。
因之中原大廣,人心惶惶,都提心吊膽的不敢出門。
” 戚戚翁默然點頭,承認确有此事,此際小二送上酒菜,戚戚翁畢杯邀飲,魏骥培浮一大口,繼道:“正在那時,歸隐已久的藍衫神龍李玉琪,卻突然重顯俠蹤,邀鬥這黃教之祖宗喀巴于甘青交界的西傾山巅。
” 羅、韓二人不會吃酒,一邊吃飯一邊靜聽,隻見戚戚翁飲盡一杯,方才接口說道:“不過那一戰,誰勝誰敗可沒人看見過,隻是從那以後,他二位一個足迹不出青藏,另一個卻從此再不曾出現在江湖之上了!” 魏骥培不贊成,道:“雖然李大俠再未由現江湖,但從宗喀巴不下中原一事推論,必是他吃了敗仗,才會如此,否則,他豈能中止野心,墊伏終世?” 戚、羅、韓三人,都點頭承認這點推論,确有道理。
魏骥培又接著道:“如今不知是那位朋友,突然在中原放出空氣,說在當年李宗兩位比鬥的西傾山中,李大俠留下了一套足以破解黃教喀巴禅功的内家奇書,及三枚足以助長功力,攻穿奇經八脈的天府奇果,若有誰得著了這兩件遺寶,立即可躍登天下盟主的寶座!” 他看看三人,瞥見連戚戚翁在内,都是一付将信将疑的神氣,微微一歎,繼道:“當然,這消息不見得十分正确,但天下貪得之士,嗜武之人,卻不由雀躍三尺,信以為實,紛紛向西傾山趕去。
這還不打緊,那知這消息傳入黃教的耳中,青、藏兩地的黃教教衆,竟亦欲得之而甘!” 羅天賜歎息一聲,道:“果真如此,天下将無甯日了!……” 魏骥-道:“兄弟你說得不錯,那黃教班禅活佛,雖是宗喀巴再傳弟子,自然已學得喀巴禅功,他雖未入中原,想來目下中原武林,無人能敵設若這謠傳的消息是真,李大俠所留之寶,真個流入中原武林,如是被方正之士所得,還則罷了,若落人野心勃勃之人的手裡,豈不連藏區黃教都得臣服?故此黃教的班禅活佛,一得消息,立即聯合藏邊紅、白兩教,及密宗門下,出動數十位高手,搶出登臨西傾山,搜查藏寶,而中原武林道上的朋友,随後趕去,一個個均折在喇嘛手裡,非死即成重傷!” 韓茜茜忍不住“啊”了一聲,輕問:“他們得著了嗎?” 魏骥培搖頭道:“若是已然得著,也沒事了。
可惜黃教喇嘛,費時數月,至今仍無所獲……” 韓茜茜道:“那麼,這消息一定有假,……” 魏骥培道:“據一位負傷逃回的朋友說,如今黃教徒衆,已差不多搜遍了整個的西傾山,雖無所得,卻發現有一處絕谷,大為可疑。
據那位朋友說,這絕谷下臨深淵,深不見底,谷中奇寒無比,任何生物,均難生存其中……” 韓茜茜又插口道:“那不是沒有人能下去嗎?” 魏骥培搖頭道:“若是不能下去,也沒事了!據說,那谷頂有一方石碑,不知何人所立,上書“陰風谷”三個大字,下附小字,說明此谷下有陰風寒窖,常年吹刮,陰寒無匹。
但逢每年純陽之日,陰風受逼,歸竅不出,若逢純陰,陰極而結,陰風礙于谷内,亦不傷人,故此等于是說,一年之中,隻有五月己已日,與十月己亥日二天,能夠下谷。
” 戚戚翁及韓、羅等三人,齊聲而“哦”,表示心領神會。
魏骥培頓了一下,又接著道:“今已八月将半,距離那純陰之日,為期非遙,中原武林道上人物,日下已齊向蘭州聚集,尤其是江湖正宗大派,少林、武當、峨嵋、五台等派,聯合一緻,準備著到時候與黃教喇嘛,以争長短……” 韓茜茜聞言大喜,悄聲對羅天賜道:“大哥哥,這可有熱闊看啦!不過……不過……” 她突然想起一事,秀眉驟皺,問羅天賜道:“不過,咱們要幫那一邊啊!” 魏骥培不知道羅、韓二人的來曆,此際瞥見韓蓓蓓這般天真,不由十分好笑! 羅天賜神目如電,早瞥見廳内酒客,均是江湖中人,時時在注意自己這面! 此際聞聽韓茜茜這般說法,聲音雖然不高,卻也瞞不過高人耳目。
故此,正待告訴她不可如此之時。
果然已聽得廳中,數聲冷“哼”,傳入耳鼓,接著又一陣哈哈大笑,驟然大作,道:“小姐兒出口不凡,你就來幫幫在下如何?” 這一陣笑聲語聲,如雷驟作,廳中諸人,均向那發聲音之處望去。
那知不看猶可,一看之下,竟大大出乎意料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