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兩小無猜初相會

關燈
齡,卻仍保存著可貴的童心! 故此,羅天賜不但一請便準,戚右戚左更還自告奮勇,下手幫忙。

     三人四隻手,都是各俱有一身超凡拔俗的無上功力,砍樹伐木,舉重若輕,不到三個時辰,便在莫林與松林之間,建起了一座木屋。

     那木屋,其實僅三面牆壁,向東的一面,完全開散著,以便接受著那由來谷射進的和暖日光。

    木屋中無桌無椅,羅天賜卻弄來許多鋸木屑,鋪在一角。

     一切弄好,羅天賜招呼銀牛遷入,熱心的為它介紹,木屑的功用。

     于是,銀牛與小牛,都十分滿意,便在此居留了下來! 時光過得真快,轉眼之間己過了三年! 羅天賜年居十三歲了,除了衣衫更加破舊外,并無多大的變化。

     三年中,内功上則是百尺竿頭,更進了一步,至于“天羅神功”,則也已練至大成之境! 三年中,羅天賜山谷一次,為的是與韓茜茜的“一年之約”。

     但那次山谷,卻給予羅天賜極大的痛苦與失望,因為韓茜茜竟爾跟随她師父梅花仙姑,遷往他處去了! 鹿谷的靈境仍在,隻少了那數間青草茅屋,與一群肥壯的野鹿。

     但事實上,僅僅是這點變遷,那鹿谷的靈境,便已在他的心中,失去了分量。

     羅天賜在感受上,不僅不覺得那鹿谷有什麼可愛之處,反到嫌它的青色破壞了整個祁連山雪景的純潔! 當時,他恨不得将那些樹木一一劈倒,将那湖池水毀去。

     但後來想想,又覺得自己拿它們出氣,亦是無濟于事便好怅然而返。

     以後的兩年,羅天賜不曾山谷一步,專心一志的-練著「天雷神掌”。

     每當閑暇,他就去訓練銀牛之子--“小銀”。

     “小銀”已長得如同它母親一般大了!它自遷入青松谷内,日夕與羅天賜相處一起,對羅天賜自更産生了親切的感情。

     它不像老“銀牛”一般,習性使然,有時候發作起來,便不肯聽任指揮。

     “小銀”自幼入谷,不僅深通人言,更且深解人性,羅天賜但有于命,或教它些奇異的動作,它無不俯首如命,乖乖的依言而做! 因此,羅天賜更加喜歡它,不僅暇時與它玩耍,更将所學“天羅神功”與“天雷掌”法之中,蛻化出若幹避敵進擊的奇妙身法,教給那小銀牛兒。

     羅天賜打定主意,将來出山行道江湖,要帶這條小銀牛同行,故此,便将他自己所知的許多事理,講給那小銀牛聽。

     時日一久,諸如不殺生靈,與人和平相處,人有好壞,好人應該幫助,壞人應當懲戒等等觀念,都無形中灌入到小銀牛的心中。

     當然,這一切的觀念,都是些原理,否則,至于好人與壞人的分别,是非屈直的判斷等,實質的問題,則是千變萬化,如今連羅天賜尚且搞不大清楚,要等待将來親身曆練,自然也無法教小銀牛去分辨了! 夏季某日的中午! 青松谷内并不炎熱,但不知何故,羅天賜突然覺著心裡頭煩燥之極! 他掠下巨松樹室,招呼那銀牛母子,一同到小溪裡洗澡。

     那小溪别看寬隻丈許,其深卻有數尋,溪水多半乃由冰雪化成,另小牛則是出自溪底之泉。

     故此,雖當盛夏,溪水仍然是異常寒冷,而青松谷内的氣候,也受其影響,一早一晚,仍然有點冷習習的! 羅天賜自練成三種神功,貫通了玄關之竅,早已達寒暑不侵的境界。

    他脫得赤條條的,縱入溪中,載沉載浮,與大小兩條銀牛,撲擊為戲,玩了一陣,心中霍然一動,暗忖:“這小溪盡頭,不知通到何處!” 想看,一個猛子,潛入溪底,直向上流遊去。

     羅天賜在水中,靈活勝似遊魚,祗見他手腳輕劃,其快如箭,瞬息間,已到了盡頭之處! 羅天賜此際早已經練成了夜眼,視黑夜如白晝,在水底下亦能開眼見物。

     他遊近盡頭,但覺水力激沖而下,其大無窮,若不運功抵禦,竟有點禁受不住。

     羅天賜心頭微驚,那欲探究竟的好奇心,更加迫切! 他連忙提運“大龍神功”,将真力遍布周身,手腳齊動,猛力上沖,雙目盡力往黯黑的前方望去。

     那前面果然有一個深洞,五尺方圓,洶湧的冰水,自洞内泛湧而出。

     羅天賜也不管那裡面能不能去,猛的一劃,疾沖而進,竟發現其中有許多魚類。

     誰知那深洞内水流奇特,不但沖力極大,更還有一股無匹的漩轉之力。

    羅天賜方一沖入,未曾提防,竟而被那股水力帶著,急急往上方漩去。

     羅天賜微吃一驚,方待運功掙紮,閉目掠處,竟而意外的發現,這洞中竟然寬大深廣!異乎尋常! 于是,羅天賜便不抵抗,任由那水力漩著,在水中疾轉起來! 數轉下來,羅天賜愈升愈高,瞬息間,上升三丈,已将接近頂部了! 羅天賜此際已将洞中一切,打量清楚,祗不過愈來得清楚,也愈是覺得奇怪! 原來那洞式,宛如是一隻覆碗,四周石壁,十分光滑隻不過上面有無數尺餘小洞,如蜂窩,每一個小洞裡,遊魚穿進穿出竟然似十分自在,并不受水力影響! 頂部中央,更有一個小洞,徑約三尺,羅天賜被水力漩轉著,竟直将他往那洞中擁去。

     羅天賜一方面自恃功力,不怕危險,再方面好奇心也特别重,故此便不掙紮,任由那水力推著他向上升去! 轉眼間,又上升三丈多高,水力漸弱,漸漸失去那一股奇特推力。

     羅天賜在那形若深井,直上直下,三尺方圓的洞裡,察覺并未到頂,水力已失,便即劃動雙臂,往上潛升。

     不移時又升兩丈,霍達水面之上,羅天賜擡頭一望,上面丈許之上,竟爾忽顯微光。

     羅天賜心中一動,猛的提氣,雙臂輕震,翩然拔起,落在洞外,閉目一掠,果然是所料不差,止不住怦然色喜! 原來,他立身之處,正是一座石室,那石室三丈方圓,其中陳設著鍋碗爐竈,竟然是一座廚房。

     他力才掠上之處,便是這廚房一角,一口深井! 羅天賜忖量地勢,料定這廚房必然與百獸仙翁的居室相連,他自從三年前,沖出洞外,誤觸機關将通路堵死,事後每一想起,便自悔恨,尤其他跟随戚右讀書習字,受其熏染,對書本子也發生濃厚的興趣。

     故此每思及百獸仙翁的秘洞之中,書籍浩瀚,便不由恨不得破壁而入,拿出來讀上一讀。

     而今,無意間摸了進來,甚且别有發現,怎不令羅天賜大喜若狂呢? 此隙,他打量那間廚房,四四方方的,雖不甚大,但其中陳設卻都是井井有條,尤其是壁角頂上,各嵌著四顆巨大的夜明珠,各發著燦爛光華,映照得一室通明,絨毫畢顯,室内各物,如盤碟鍋碗等物,雖蒙著淡薄的一層灰塵,但看那形式,古樸高雅,竟然見所未見! 對面壁上,有一重門戶,門為石質,看去十分沉厚,開得緊緊的,不知通往何處。

     羅天賜走到邊門,車掌抵住石門,用力一推,竟未推動分毫。

     他低頭細察地上,并無石門滑擦的痕迹,暗自忖料,這可能是嵌在牆裡! 故此,他雙掌貼在門上,運功粘緊,向左一堆,未曾推動,向右一拉,立聞得軋軋連響,石門果然應手而開,緩緩向牆中滑去! 羅天賜見狀大喜擡頭一瞧,裡面果如所料,正是那條甬道。

     三年前,羅天賜本在這甬道之中,找尋過一陣,隻是那時候,他一來心智初開,遇事還未能沉著思想,詳加分析,二來初睹洞中奇景與奇學,初則愕然,繼則一心練那“大能神功”,而未能仔細搜索! 羅天賜奔入甬道,駕輕就熟,直奔石室,那知才轉了一轉,竟霍然發現了另外一重門戶! 他探頭進去,一瞥之下,不由吓了一跳,細心一想,卻又不由釋然。

     原來,那石室之中陳設十分華麗,榻桌錦凳,珠光寶氣之外,地上壁上,更鋪著挂著不少的奇異獸頭獸皮! 當然,但憑這點,并不是吓著羅天賜。

     那吓他一跳的,卻是對面壁甬兩頭,兩具石棺,那石棺的材料,似由那壁上整塊挖下來的,故此那放置石棺的地方,向裡凹進數尺! 羅天賜定下心來,走進石棺,隻見那棺材頭上,果然各刻著兩行小字,左邊的是“百獸仙翁之棺!” 右邊的則是“金杖使者之柩”。

     羅天賜心存敬老,跪倒棺前,各叩了三個頭,起自出去轉入甬道盡頭那間最大的石室。

     祗見那室中,珠光燦然,各物如舊,尤其那機關總扭的巨大石鼎,仍昂然企立在石室中央! 羅天賜一躍入室,先不理會其他伸手握住石鼎,往右一拉。

     那石鼎應手連轉三匝,軋軋連響,南面壁問的書架,霍而連震,自中央忽裂為二,現出一道寬約二尺的石隙來! 羅天賜睹狀大喜,但心急通知師父,便不入内,轉身掠入甬道,片刻間,已達那通往青松各的唯一的門戶之前! 羅天賜前事有鑒,不敢再去踏那洞門的凸出機鈕,小心跨過,立在門邊,向下一望,青松谷整個入目,立身處竟有十五丈以上。

     他俯規之際,霍瞥見小溪之中,一雙銀牛,如同翻江倒海的蛟龍一般,霍浮霍沉,“-”“-”長鳴,其音頗為悲急,似在尋找失落的東西! 羅天賜初則一怔,繼則大悟,敢情它們是在尋找自己,不由得十分感動,長嘯一聲,翩然躍起,淩空急降,宛如一隻雪白無毛的大鳥般,盤空直向銀牛近處落去! 那知尚未著地,耳聽水聲“嘩啦”連響,銀牛相繼歡鳴躍出,緊接著後面溪中,突然又冒起兩顆毗連的腦袋來! 羅天賜翩然落地,方叫了一聲:“師父!………” 戚右戚左,一躍登岸,戚左忍不住開口叫罵:“小混蛋,你藏到那兒去啦!害得我和老大,一陣好找………” 羅天賜瞥見兩位一體的師父,一身水濕,黑市長袍,緊貼在奇高精瘦的身體上,兩頸雙頭,神态各異,一個是滿面關切,一個是滿面怒容,十分好笑。

     隻是羅天賜身受戚右戚左,這雙頭怪人的三年教養,到不緻譏笑他們的怪異醜陋,不過,今天他無意中藉著通路,垂入秘洞,心中高興,不由自主高笑叫:“師父别罵,我找著那座洞啦!” 說著用手,向西連指。

     戚右順他手指方向,瞧見西面石壁間,十五丈處果然有一方洞門,不由亦是大喜道:“好賜兒………” 那知話未說完,戚左左手指著羅天賜,嗤之以-,罵道:“小子你愈大愈沒規矩,精赤著屁股,也不害羞,說話沒頭沒尾,和你的光屁股一樣!………” 羅天賜聞言,這才驚覺自己高興得過了頭,連沒穿衣服,都給忘了,不由大羞,紅著臉,跳腳急喊! “二師父!” 雙手掩耳,趕緊去穿衣服! 戚右見狀,為之莞爾,戚左瞥見他那付窘态,才算是開心,轉怒為喜,哈哈大笑起來。

     戚右等他笑罷,才道:“老二你看,那什麼百獸仙翁的洞府,又被賜兒打開啦!咱們去瞧瞧如何?” 羅天賜穿好衣服,雙臂各抱著兩顆牛頭,安撫感謝它們的關懷! 聞言帶著兩牛走近,喜悠悠的道:“師父,我剛才在溪底盡頭,發現了一個深洞,攢進去一瞧,那洞裡不但有許多魚類,更且寬大異常,水力奇異,漩轉不息,洞頂上又有一洞,直上直下,我浮上去一瞧,果然到了那洞府的廚房裡了!………” 戚右戚左大大奇怪,戚左急問:“什麼,那裡還有廚房?從前………” 羅天賜搶先道:“是啊!從前我隻發現了一間,那知這次進去,不但發現了廚房,更還我看另外一室,那裡面陳設華麗,地上牆上到處都挂著奇怪的獸頭獸皮,不過,其中有兩具石棺,正是“百獸仙翁”,與“金杖使者”的棺木!” 戚右戚左雖已到達百齡,赤子童心仍在,聞聽羅天賜這般說法,不由奇心大起,戚左道:“小子,别說啦!快帶路讓我和老大去瞧瞧去!” 羅天賜欣然應好,放開兩條銀牛,點腳輕掠,當先馳近西方絕壁,縱身一躍,輕巧巧的躍登到洞裡,一閃不見。

     戚右戚左見他這快捷無比的身法,相視欣然而笑,雙腳互發而動,也倏忽掠進洞去。

     羅天賜等他進來,一一介紹,最後帶著戚右戚左,進入那座書室,道:“師父,你們在這兒瞧瞧,我到那裡面去瞧瞧那條巨蟒去!” 戚右望著壁上的“大能神功”圖形上“十二禽掌”,若有所思,戚右卻自點頭應道:“好吧!不過最好是快點回來……” 羅天賜點頭答應,恍身掠入石隙。

     那知入回一瞧,尺餘隙道中,已然被亂石堵死,無路可通,不由得十分愕然。

     無奈隻得退了回來。

     戚右見狀,正待詢問,戚左卻霍然開口,啞聲道:“啊!老大,這百獸仙翁果然有兩下子,你看這“大能神功”,與“十二禽掌”,竟然玄妙之極!” 戚右聞言,扭頭對壁上所刻的字畫,凝視有頃,力道:“果然有點門道,隻是這大能神功,不但大異于我老大的大羅神功,亦與如今天下名門的内家練氣之法,背道而馳,且逆行真氣,大背人體構造,練時若無特異的禀賦,與堅毅不拔的恒心定力,則不但非易有成,萬一有點差誤,便易導緻走火入魔………” 羅天賜一旁聞言,卻有點不大相信,不由言道:“大師父你老這話,我可有點不信,上次我在這洞裡,至多不過五六天,就把這大能神功學成了,不過這什麼十二禽掌,賜兒可看不懂………” 說著,無意間向壁上一望,瞥見那栩栩如生的刻像,心中霍然若有所悟,不由住口,怔怔的盯著,沉思起來! 一時,戚右戚左與羅天賜,都陷入沉默,六道炯炯有神的目光,都盯注在壁道之上,細心的思索著自己的悟解心得! 瞬息又是三年! 羅天賜的年齡,追上了身體的高度,已然是足足的十六歲了! 自從三年前,重新打開了那座洞府,戚右戚左與羅天賜,都統統遷居其中。

     俗語說得好:“活到老,學到老。

    ” 戚右戚左已然年逾百齡,自從遷入百獸仙翁所遺的洞府,發現了其中的秘學,與無數古籍,參詳之下,才發現他二人過去所知與所學,是何等的貧乏與微小! 他們倆以百齡之年,與羅天賜一同學習著,祗是三人的性趣,卻各有不同。

     戚右素性淡泊仁慈,對世事的名利私欲,看得也淡,故而他潛心攢研,醫蔔兩門。

     三年以還,竟有小成! 戚左性燥,衷心常存郁郁不平之氣,雖則他近年久處深山,未入塵世卻仍然抱持著偏謬的态度。

     世人待他不公,以怪異鬼物目之,故此他也不将世人放在心上,他人性未消,若有朝一日,涉塵入世,有人白眼相加,他還會照樣的,像往年一樣,以牙還牙。

     故此,他沒有耐性,問津醫蔔兩門學問,他隻是專心一志的鍛練“大能神功”,與“十二禽掌”。

     這“十二禽掌”,粗看隻是十二生肖的刻像,但細加體悟,竟發現是一套絕妙的掌法,功守兼備,變化無窮,一經運用起來,不僅厲害無匹,剛柔互濟,更杪在勁力源源不絕,巧打快拿,憂施捷至,端的妙用無窮。

     至于那“大能神功”,百獸仙翁留言,已然說得清楚,雖則看似有違人體之構造,但若是練成,雖不能成仙成佛,卻也是壽永可期。

     因之,戚左便一心鍛練著「